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研究草甘膦和百草枯两除草对桑园杂草的防治效果及对桑树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两药剂各处理浓度防治桑园杂草鲜重防效均在95%以上,药剂浓度越大防效越好;以200g/667㎡的30%草甘膦水和150g/667㎡的20%百草枯水对桑树较为安全,随着药量增加药害逐渐加重,影响桑树生长。所以在桑园中使用这类除草需要谨慎,浓度要适宜,操作要规范得当。

  • 标签: 除草剂 桑园 杂草防效 安全性
  • 简介:本试验是对无土栽培桑树的方法和悬浮桑青枯病原菌液接种方法西方面进行研究。在温室中用泡沫塑料板槽加增氧滤水器,使营养液在槽内进行间歇性循环流动的设备中试验无土栽培桑树。同时研究以无土栽培桑树,在营养液里添加桑青枯病原菌的悬浮菌液中进行接种,使桑树诱发青枯病。结果表明,在温室中用泡沫塑料板槽加增氧滤水器,使营养液在梢内进行间歇性循环流动的设备,能使槽内的营养液均匀,液温较为稳定,液中氧气充足,桑树生长良好。经无土栽培的桑树不同品种,待其成活后,再在营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桑青枯病病原细菌,使营养液成为悬浮菌液,经这样自然接种,能诱使桑树发生青枯病,并能较准确和快速地测定各桑树品种的抗病性能。

  • 标签: 无土栽培 桑青枯病 抗青枯病 接种法 增氧 营养液配方
  • 简介:去秋今春,广西柳城县部分蚕农尝试用广西桂林市绿云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EM微生物菌种桑养蚕,将微生物菌应用于蚕业生产,取得饲养每张原种蚕获茧17.5~20公斤,每张普通蚕种获茧40~51.5公斤的好成绩,比使用前增产10%以上.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 标签: 种桑养蚕工作 EM菌剂 使用效果 生产 产茧量
  • 简介:本文从分离、分析鉴定霉茧的主要微生物出发,研制了挥发性蚕茧防霉C926,测定了C926对常见蚕茧致霉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C)为10—200ppm,在高温(28—30℃)、高湿(相对湿度>95%)条件下进行了加速长霉试验,当C926的有效活性成分达90g/m2时,防治效果达95.4%,缫丝对比试验表明:C926对缫丝成绩几乎没有影响。皮肤、眼睛刺激试验及动物毒性试验表明:C925的LD50>5000mg/kg,对皮肤无刺激,对眼睛有轻度刺激,但可逆的安全性高的防霉

  • 标签: 蚕茧保存 防霉剂
  • 简介:施用除草,我国早在30年前(20世纪60年代末),就已开始施用于大农业生产,几十年来,取得了不少经验和防治效果.近十年来,我省也应用于桑园,效果十分明显.它是一投资小、见效快、持效久、效果好、省工节肥、简便易行的除草举措.既可杀灭杂草地上部的茎、叶,又能灭其地下的根、幼芽、种子,对快速抑制杂草的出土或生长、减少肥水争夺、增加产量、改善叶质,均有重要意义.尤其中、低产桑园效果更佳,一般可节肥25~40%,除草效果达80~90%以上.现将其施用技术简述如下,供作参考.

  • 标签: 桑园 除草剂 使用技术 灭草机理
  • 简介:糖尿病已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列为继心血管、肿瘤之后的第三大疾病。该病与中医学的消渴病基本一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和尿液含糖增高为特征的一疾病。主要由于身体阴虚、复原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所致。其病理以阴虚燥热为主,

  • 标签: 桑蚕消渴剂 糖尿病 中医治疗 症状 病理 疗效
  • 简介:根据蚕种生产的特殊性,针对乡办场管理的现状,我们认为应当按照“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提供服务,监督检查”的原则,加强乡办场的行业管理。一、问题的提出蚕种生产是蚕业经济的基础,它的发展,关系到我省蚕业优势的发挥,关系到我省“八五”目标的全面实现。其中乡办场承担着繁重的制种任务。但是,由于各地对乡办场管理不尽一致,不少地方关系尚未理顺,不仅场缺乏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导向,而且年度计划衔接差,缺乏行业有效的统筹和协调;各场技术不规范,技术开发处于断层状态;人员变

  • 标签: 蚕业经济 行业发展规划 蚕种生产 监督检查 年度计划 行业管理
  • 简介:我区江河众多,河滩地、低洼田、沙坝地等低水位田地资源丰富。但这些土地易遭洪涝灾害影响,每年都要经受一次甚至几次洪水的侵袭,种植其它作物比如水稻、玉米、花生、黄豆等轻则造成减产,重则颗粒无收;而桑树耐早耐涝耐霜冻,利用河滩地、低洼田地等低水位田地种桑养蚕的经济效益是其他作物不能相比的。据在象州县运江镇的岩村、芽村等地调查,桑树受江河洪水淹浸7~10天仍不死亡,洪水退后7~8天后又恢复生机抽发新枝,并普遍淤积一层淤泥,等于施了一次肥,有利于桑树的生长。利用低水位田地桑,其技术要点如下:

  • 标签: 低水位 田地 种桑 技术 资源丰富 灾害影响
  • 简介:由于考虑到人类健康问题,澳大利亚国家化学药品监管机构可能禁止施用乐果。该杀虫主要用于鳄梨、西红柿、香蕉、辣椒、茄子、桩果、荔枝、蓝莓、甜橙和草莓等生产中控制果蝇。澳大利亚农药兽药管理局(APVMA)计划针对含有乐果产品的登记人发出“解释信”。

  • 标签: 澳大利亚 杀虫剂 果蝇 健康问题 监管机构 化学药品
  • 简介: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给外向出口型的蚕丝业带来了严重冲击。蚕种发量大辐下滑,生产量锐减,桑园大量余叶。要想保住蚕丝业的龙头-蚕种,巩固和弘扬灿烂的丝绸文化,传统的精管细养或粗放经营单纯以养蚕制种、缫丝织绸为目的的蚕丝业,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想稳定职工队伍,保障职工收入,调整经营方式,

  • 标签: 职工收入 综合开发 桑园 蚕丝业 丝绸文化 粗放经营
  • 简介:桑白蚧的防治时期以一龄若虫期最佳。用1%有效氯漂白粉液防治一龄若虫,不仅有90%以上的防治效果,而且又是桑树树体消毒的防微措施;选用40%乐果乳剂1000倍液或洗衣粉10~30倍液防治一龄若虫,不仅防效好,而且蚕作安全。成蚧期(含冬季)用柴油石灰乳剂(柴油:石灰:水=1:1:10)或胆水原液防治,其防治效果明显,校正死亡率97.15%以上;用粘土浓泥浆涂干防治雌成虫,无论休眠期或活动期(除产卵期外),防治效果显著;亦可结合冬管树干刷白用的20%石灰浆中,加入1%硫磺粉,有一定防蚧作用;采用漂白粉、洗衣粉、粘土浓泥浆涂干等防蚧措施,能有效地保护桑白蚧优势天敌桑白蚧盗瘿蚊,从而提高捕食效率。

  • 标签: 桑白蚧 杀蚧剂 防治试验
  • 简介:利用丝胶作为胶凝应用于食品的研究报道极少。本实验用水煮法将丝胶从茧丝中分离出来,以分光光度法在波长280nm处测定其不同浓度溶液的吸光度,结果表明丝胶液浓度、丝胶干物得率与水煮时间的长短呈正相关关系,而丝胶的凝胶化过程也因水煮时间不同产生不同的速度和效果,从而确定以水煮3h所得丝胶液作为制作丝胶果冻的最佳胶凝,配以一定比例的果汁、糖及酸,即可制得风味独特的丝胶果冻。

  • 标签: 丝胶 水煮法 胶凝剂
  • 简介:通过氟离子电极法测定了不同季节桑叶及蚕粪便的氟含量,回收率满意。并对桑叶氟含量的高低进行了环境和季节的分析。找准污染途径。同时对夏季桑叶进行不同解氟荆处理,得到最佳解氟的解氟效果。

  • 标签: 家蚕 桑叶 氟含量 氟离子电极法 解氟剂
  • 简介: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办公室消息,我国自1997年1月1日起,取消栗、生漆、甲苯、二甲苯、缫丝蚕茧、生丝、废丝、丝纱线、绢纺纱线、丝或绢丝机织物、山羊绒、未锻轧铅、铅废碎料、锌废碎料等14商品的出口关税,继续保留鳗鱼苗等35商品出口关税,其中对铅、锌、锡三矿砂及精矿和未锻轧锌等4商品实行年度暂定税率。

  • 标签: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 出口关税 商品 绢纺纱 机织物 鳗鱼苗
  • 简介:蚕种催青就是蚕种经冷藏或浸酸处理活化后,通过人为控制蚕卵不同发育阶段所需的温度、湿度、光线、空气标准,使蚕卵胚胎正常发育到孵化的人为控制蚕卵发育的方法。在常规普催青过程中,温度、湿度、空气三个指标比较好控制,而光线因普催青的蚕种数量较多,加之盒装散卵普透光性较差,

  • 标签: 催青技术 普种 家蚕 人为控制 蚕种催青 空气标准
  • 简介:茧育原蚕上蔟是一项任务紧、工作量大、劳动力集中且技术要求高的工作。我场通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发现茧育原蚕上蔟采用“网提法”能够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节省用工。

  • 标签: 种茧育 上蔟 网提法 效率
  • 简介:目前蚕种场在种茧育生产过程中,上蔟用的蔟具多数为塑料折蔟,采用的上蔟方法为人工拾蚕上蔟,这种方法劳动强度大、所需劳动力较多;蚕体容易受伤、死笼率高、浮蚕多、不利于微粒子病的防治等缺点。为了克服以上缺点,笔者在原有蚕具基础上,对现行的上蔟方法进行了一些改进,采用硬塑料薄膜自动上蔟技术,有效的解决了这些问题。

  • 标签: 种茧育 硬塑料薄膜 自动上蔟法
  • 简介:种桑养蚕,废弃的桑枝如何处理,已成为不少地区面临的难题,但在横县,这些桑枝却成了"宝贝"。当地农民将桑枝磨成粉末状,制成菌包,培育出食用菌,菌包废料再化为抢手肥料,回归田野,形成生态循环产业链。10月29日,笔者走进位于横县马岭镇双平村的广西南宁北部湾现代农业有限公司食用菌场,看到厂房里桑枝条堆积,10多个工人分工明确:粉碎枝条、拌料、装袋、高温灭菌、接菌种……在不远处的大棚里,整齐摆布的菌包上已经长满了乳白色的菌菇,煞是招人喜爱。

  • 标签: 桑枝 菌包 花生麸 循环产业链 种桑 甘蔗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