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华蓉集团成立至今,已有一年多的历史。这是年轻的华蓉集团在刚刚建立起来的中国市场经济大潮中摸爬滚打的一年,也是华蓉人艰苦创业,以“快则兴、慢则亡”的背水一战精神努力实践自己为四川经济腾飞作贡献的宗旨和以开发为主、重视经营、立足丝绸,面向市场的企业方针的一年。

  • 标签: 企业方针 蓉人 四川经济 产品开发 企业精神 发展战略
  • 简介:蚕丝是我国富有悠久历史和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事业。四川是全国蚕丝主产地之一。农民有栽桑、养蚕的习惯,也是农村的一项支柱产业。积极发展蚕桑、丝绸业,是振兴四川农村经济,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门路和源泉。当前,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必须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指针,抓住机遇,依靠科技,积极促进“三高”蚕业发展。为此,本刊发表西南农业大学蚕桑丝绸学院张建强同志的文章,就对如何培育茧丝绸市场机制,并对当前茧丝绸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中,如何适应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要求等诸问题供同行研究、探索、商榷。

  • 标签: 蚕业发展 发展蚕桑 蚕茧价格 经营管理体制 栽桑 茧丝绸
  • 简介:四川省蚕桑学会,经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川科协学[88]字第182号文批准更名为“四川省蚕学会”。学会设置成立“栽桑、养蚕、蚕种、蚕病、茧丝、蚕业经济”六个专业委员会和“刊术、科普、组织、财务审计”四个工作委员会,并在养蚕专业委员会中增设了“野蚕、蚕桑综合利用”两个学组,学会和各个委员会已分别遴选了组成人员,制订和落实了1989年学术(工作)

  • 标签: 蚕业经济 蚕病 栽桑 财务审计 蚕业科技
  • 简介: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相伴而来的是很多隐患不可避免地产生。为了有效的应对社会当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风险刑法理论应运而生。文章对风险社会的刑法应对做简要分析。

  • 标签: 风险社会 风险刑法 传统刑法 刑法应对
  • 简介:目前,我国的桑蚕良种繁育制度是“三级繁育四级制种”。为了使蚕品种的优良性状在长期的生产繁育过程中保持并稳定下来,继代母种和原原种的选留非常关键,而选留母种继代蛾区和原原种留种蛾区的主要依据是生产过程中记录的各项调查数据,再计算出当代各项饲育成绩,以当代蛾区成绩并参照系统成绩选留留种蛾区。因此,在原原种生产繁育中要准确及时地记载好各项调查数据,一旦调查数据不全或有误,会影响所饲育蛾区的综合评判,导致留种蛾区的错选或漏选,严重影响种性的维持,缩短蚕品种的推广使用年限。

  • 标签: 原原种繁育 基础数据 饲育成绩 采集 调查数据 母种继代
  • 简介:采用杂交与系统选育的方法,从F3开始进行蛾区育,对入选蛾区及其个体应用茧质与丝质选育相结合的方法,茧质选择以个体为主,入选的个体对号交配,使茧层量基因尽快累加。丝质选择以蛾区为主,选择经活蛹缫丝,茧丝长的蛾区内茧层率高的个体继代。与此同时,应用天平摆动模式,使高茧层率基础品种的体质保持在较强水平,从而育成了家蚕中系品种的茧层率达到30%以上的水平。

  • 标签: 家蚕 基础品种 遗传 选择 茧层率
  • 简介:“老年社会”是一种国情而不仅仅是一个话题。“社会老龄化”也不是我国的“专利”,日本、意大利、法国、德国、美国等早就进入“老年社会”。如何实事求是地认识我国老年社会的基本国情,看清特点、明晰理念,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对策并付诸实施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历史任务。老年社会问题不仅事关老年群体的福祉,也事关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和人类的进步事业。

  • 标签: 老年社会 特点 理念 对策
  • 简介:大河苗族乡位于兴文县东南部,距县城23公里,幅员面积86.7平方公里,人口28万.全乡辖1街村19行政村,由于区位优势差,且无好的工业企业,全乡经济一直较落后.2003年乡财政收入92.8万元,人均纯收入仅2000余元.长期以来,乡里农业生产一直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为主,属我县传统农业乡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出路何在?这一首当其冲的核心问题就成了全乡上至党委政府,下至平民百姓关心的头等大事.笔者近期通过走访调查后认为:发展蚕桑这一绿色产业,不仅符合该乡实际情况,而且能为大河人民增加收入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 标签: 蚕桑产业 大河经济 自然条件 人为条件
  • 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章从网络传播下的政治现象入手,分析网络传播下的政治社会化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网络传播的无制度化、刻板印象和数字鸿沟,网民素质良莠不齐等,力求探讨出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以便使网络传播顺应社会价值观的需要,从而使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更加的和谐。

  • 标签: 网络传播 经济人 政治社会化法 法治化
  • 简介:龙蚕镇位于蓬安县南面,辖16个村,141个合作社,4269户,16870人,耕地面积1053.3公顷,其中旱地520公顷。自六十年代初开始大力发展蚕桑生产,到七十年代末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农村经济的优势产业,成为了全国农业生产的先进典型。1979年因发展蚕桑成绩突出荣获过国务院嘉奖,当时全镇有桑树175万株,养蚕4568张,产茧14.45万公斤,蚕桑收入48.84万元。八十年代以来,该镇以“巩固提高四边桑,积极发展小桑园,因地制宜发展间作桑”为指导,继续拓宽蚕桑的路子。到1999年底,全镇已拥有桑树690万株,是1979年的3.9倍,建成间作桑园和小桑园483.3公顷,占旱地面积的93%

  • 标签: 蓬安县 龙蚕镇 蚕桑生产 规模经营 持续发展
  • 简介:丝绸商品能否多出口。多内销,即取决于质量与价格。而提高丝绸的质量,关键又在于提高茧丝的质量,而提高茧丝质量,又关系到桑、蚕品种和饲养水平等因素。我省的茧丝质量与江浙地区有一定的差距,加上当前茧丝生产“过热”,国际市场丝价下调,低级丝难销,市场消费有限,供大于求,矛盾突出。特别是近几年来,第三世界国家蚕茧生产迅速发展,对我省丝绸出口传统的主销市场已造成威胁。

  • 标签: 蚕茧质量 蚕茧生产 饲养水平 蚕品种 江浙地区 蚕桑生产
  • 简介:曲江县蚕种场始建于1986年,主要负责供应韶关市6县的蚕种.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全场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艰苦奋斗,逐步发展成为生产设施完善,年制种生产能力为普通种20万张的专业蚕种场,并投资兴力了广东省曲江南华营养保建制品厂,开发蚕桑副产品综合利用等项目.

  • 标签: 曲江县蚕种县 企业改革 产品质量 经营管理 经济发展
  • 简介:近年来,各地都出现了挖桑毁树、拒绝养蚕的情况,调查其原因,发现主要是由于养蚕业同其他行业相比,其经济效益偏低,蚕农们的付出得不到丰厚的回报.怎样才能缩短养蚕业同其他行业的差距,提高蚕农的养蚕积极性呢?笔者就这一问题承担了1997年南充市科委的利技扶贫项目.1997年夏、秋两季在对西充县碾垭乡的八户蚕农进行科技扶贫时,运用了科学的养

  • 标签: 依托科技 提高经济效益 养蚕效果 养蚕技术 养蚕业 科技扶贫项目
  • 简介:专业外语是专业人员在生产、技术、学术、科研、宣传、教育和外贸、外事专业领域中籍以沟通中外情况,获取情报信息以及交流交往活动中必不可缺的语言工具。在我国改革开放日益深化,世界经济技术日新月

  • 标签: 双解 专业外语 语言工具 交往活动 世界经济 专业语言
  • 简介:生物技术的最新进展给蚕、蜜蜂和其他重要经济昆虫的遗传操作提供许多方法,特别是DNA直接转化为研究这些昆虫提供一个有希望的方法。尽管转化蚕和蜜蜂的尝试已有若干报道(Miline等,1986;田村等,1990),但要发展DNA导

  • 标签: 转座因子 经济昆虫 蜜蜂 杂交带 转化载体 果蝇
  • 简介:调查宜州、象州、平南等9个县市每饲养一张蚕种的桑园投入和养蚕投入,进行成本和效益分析,并对2007—2010年和2011上半年的养蚕效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种桑养蚕虽劳动投入较大,但农民收入可观,2011年每饲养一张蚕种收入高达1400~1800元,跟同行种植业和养殖业比,效益显著。通过5年间的茧价和效益对比分析可见,劳动力成本快速增长的今天,蚕农发展蚕桑生产的茧价底限约为30~35元/kg,高于此底线有生产积极性,低于此底线蚕农或许会挖桑毁桑。

  • 标签: 单张养蚕成本 效益分析
  • 简介:经济效益是关系到一个产业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没有好的效益就没有好的发展前途.衡量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是投入产出比,即投入多少,产出多少.像蚕桑生产投入产出比一般在1∶3.0左右,好的达到1∶3.8,差的也有1∶2.0.下面我就如何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谈点看法,仅供参考.

  • 标签: 经济效益 蚕桑生产 投入产出比 持续发展
  • 简介:宏观经济学对于普通高校的管理学和经济学学生而言十分重要,它不仅是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同时也是其它课程学习的基础,在其他各类专业课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当今高校的实际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我们要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之上,探究改革方案,创新教学模式,使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宏观经济学,有利于学业进步.

  • 标签: 宏观经济学 教学现状 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模式
  • 简介:<正>种桑的主要目的是采收桑叶养蚕,靠销售蚕茧取得经济收入。要提高单位面积桑田的经济效益,主要途径是设法增加桑叶产量和提高桑叶质量。按照广东省目前的情况,在丘陵山区种一亩桑年可收桑叶2500~3000公斤。产值250~900元。这些桑叶如全部用来养蚕,蚕茧收

  • 标签: 桑果汁 发果 桑叶产量 经济效益 养蚕 发条
  • 简介:一、少回育的研究与进展少回育的提法来自日本。由于日本重工轻农,随着工业的发展,大批人口流向城市,养蚕农户减少,养蚕劳动力日益严重不足,为了解决养蚕劳动力不足的矛盾,自60年代开始,在推行省力化养蚕法的同时,也推行少回育养蚕法。日本在养蚕生产上在可靠地控制蚕室内温湿度,结合桑叶防干和条桑育的条件下,已采用每天给桑1—3回。以每天给桑二回最为普遍,每天给桑一回的

  • 标签: 给桑 省力化 条桑育 养蚕生产 室内温湿度 小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