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据商务部网站消息据奥地利统计局提供的数据表明,2006/2007年度(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奥地利市场水果供应量f奥地利水果产量加上水果进口量,再去除水果出口量)达124万t,比上年度增加了7%,比2000-2005年的平均水平高出4%。其中,奥地利本国产的水果产品占市场供应量的66%,多于进口量。

  • 标签: 水果产量 奥地利 自给率 市场供应量 进口量 商务部
  • 简介:蚕种杂交是一代杂交种内在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省定质量标准要求杂交不低于95%。据省蚕种管理总站96年调查,我省一代杂交种杂交不彻底的问题比较突出。对此问题,除了应继续抽检蚕种杂交,并不断完善检验方法,将其作为一个常规检验项目,以保证蚕种质量外,蚕种场应采取下列措施来提高杂交:1.防止品种混杂在蚕种生产过程中,若不同品种相互混杂,就会影响杂交的提高。容易发生品种混

  • 标签: 杂交率 综合措 蚕种质量 不同品种 一代杂交种 蚕种场
  • 简介:本文从家蚕核型多角体(BmNPV)的特异性、消毒防病、饲养管理等几个方面探究血液型脓病的防治,并提出了以预防为主,严格消毒、精心饲养、加强桑园管理以及推广使用优质蚕品种的防治策略.

  • 标签: 家蚕 血液型脓病 发生 防治
  • 简介:优良蚕种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蚕茧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做好蚕种各项技术处理,提高蚕种质量是生产优良蚕种的根本措施。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蚕种必须以质取胜,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中蚕种良卵是衡量蚕种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农业部部颁标准必须检验的项目之一。不良卵以不受精卵、生种、再出卵为主,还有部分红褐色死卵、淡色卵、浓色卵。笔者通过多年来的调查,发现影响蚕种良卵的原因有很多,与催青、饲养过程中环境因素、营养条件、种茧及蛹期保护、制种、蚕种保护、浸酸冷藏、浴消处理等许多环节关系密切。因此在蚕种生产过程中,必须牢固落实和贯彻制种生产和蚕种处理的关键技术,减少不良卵的发生,提高蚕种良卵

  • 标签: 蚕种质量 良卵率 技术 蚕茧生产 制种生产 物质基础
  • 简介:1993年4月垫江县丝绸公司在已修建八年的老催青室选用三间屋安装了由四川省丝绸公司蚕茧生产部与成都电子科技开发部(原成都电子音响设备厂技术服务部)采用微电脑自控技术研制开发的CCB—Ⅱ型蚕种催青保种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具有监测显示自控功能、体积小、精度高、工作安

  • 标签: 蚕种催青 催青室 丝绸公司 智能控制系统 科技开发部 自控技术
  • 简介:采用杂交与系统选育的方法,从F3开始进行蛾区育,对入选蛾区及其个体应用茧质与丝质选育相结合的方法,茧质选择以个体为主,入选的个体对号交配,使茧层量基因尽快累加。丝质选择以蛾区为主,选择经活蛹缫丝,茧丝长的蛾区内茧层高的个体继代。与此同时,应用天平摆动模式,使高茧层基础品种的体质保持在较强水平,从而育成了家蚕中系品种的茧层达到30%以上的水平。

  • 标签: 家蚕 基础品种 遗传 选择 茧层率
  • 简介:本试验用福尔马林、二氧化氯和漂白粉液3种消毒液对原原种转青卵进行卵面消毒后,调查比较各种卵面消毒处理对蚕种的孵化及蚁蚕绝食生命的影响,以探索最适合作为卵面消毒的方法。试验发现最适合的卵面消毒药物因品种不同而异。

  • 标签: 卵面消毒 一日孵化率 蚁蚕绝食生命率
  • 简介:1发病特征及危害血液型脓病俗称高节蚕,系感染细胞核多角体病毒所致,传染途径为食下传染及创伤传染,发病多在3龄~老熟,尤以5龄中后期最为严重。本病属亚急性传染病,小蚕感染后经3~4天发病死亡,大蚕经4~6天发病;外温高时病程加快。

  • 标签: 血液型脓病 家蚕 防治 原因 发病特征 核多角体病毒
  • 简介:单盒蚕种产茧量的多少取决于盒种饲育蚁蚕头数的结茧和单粒茧重量,结茧和粒茧重量直接关系蚕农的养蚕经济效益,蚕农的经济效益又影响着蚕桑生产的正常发展。近几年,我县桑蚕结茧逐年下降,蚕茧产量连年减产,严重影响了蚕农的养蚕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蚕桑生

  • 标签: 结茧率 蚕茧产量 产茧量 小蚕 蚕儿 收蚁
  • 简介:近年来,在我省一些地区中晚秋蚕期大量发生血液型脓病的情况较为多见,不少蚕农对自家几年来发同一种病感到束手无策,误以为蚕种质量有问题,或蚕品种不好等等.

  • 标签: 秋蚕期 血液型脓病 发生 防治
  • 简介:精制于附种集散卵和平附两者的优点,互补两者之不足,且用绵纸复盖防止了精制蚕种再污染和落卵遗失,实为蚕种制作一大改进.但农村大面积饲养此种的孵化及产茧情况少见报道.1996年春、夏两季,重庆市蚕业制种公司与渝北区蚕桑站、蚕种场联合进行了入库、中感、出库三个时期制作精制平附种的前期死卵、催青死卵、总卵粒数、孵化、实用孵化和农村大面积饲养的调查.

  • 标签: 平附种 实用孵化率 正反交 重庆市 方差分析 渝北区
  • 简介:3月10日.笔者从广西区农业厅在桂林市举行的柑桔黄龙病防控座谈会上了解到,几年来,广西一直把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作为“民心工程”。目前,全区已经建立自治区级以上防控示范区11个.核心示范面积600hm^2,辐射带动面积1.8万hm^2.全区柑桔黄龙病病株从2005年的6.45%下降到目前的1%以内。

  • 标签: 柑桔黄龙病 广西区 病株率 综合治理 示范区 桂林市
  • 简介:本文采用性连锁模型进行分析得知,杂种优势是与杂交种的显性效应。亲本的加性效应,显性效应,性连锁加性效应有关的复杂函数;正反交之间以及雌雄间杂种优势的开差,是由性连锁加性效应的作用引起;超亲杂种优势率由于分子部分还要涉及两个亲本的基因加性效应,所以其变异幅度比杂种优势大。

  • 标签: 杂种优势率 加性效应 显性效应 性连锁加性效应
  • 简介:原蚕区是蚕种生产的第一车间。我省桑蚕一代杂交种繁育基本采用原蚕区收茧制种方式,其特点是成本低、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加强原蚕区管理,控制桑园病虫害,降低虫口叶密度,规范桑叶消毒,搞好小蚕共育,强化常规消毒,才能提高蚕种质量,生产出优质高产的合格蚕种。现将多年从事原蚕区收茧制种工作的体会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 标签: 蚕种生产 精细管理 原蚕区 合格率 桑蚕一代杂交种 桑园病虫害
  • 简介:贝尔饲料精是一种主要由多种氨基酸、葡萄糖及少量微量元素等组成的营养复合物。在缺乏桑叶或桑叶质量较差时,用它作蚕儿的添加剂,可以补充蚕儿营养,保证丝物质合成的顺利进行。当桑叶充足叶质良好时,用贝尔饲料精作添加剂,对茧丝质影响较大。本试验用25倍液、33倍液、50倍液添食,结果:提高了养蚕各项经济指标,尤其以33倍液更增加茧丝长和解舒丝长,提高叶丝转化效率。

  • 标签: 贝尔饲料精 家蚕 叶丝转化率 添加剂 丝质
  • 简介:桑树冬季芽接是指在桑树处于冬季休眠期时,将良桑穗芽人工切割下来,嫁接到另一株桑树的主干、支干或枝条上,两者愈合后形成一株新桑树的技术处理措施。接上去的部分称为接穗或穗芽,被接的植株称为砧木。生产上,一般使用性状优良的良桑品种一年生枝条上的芽作为接穗,实生桑或需改造的桑树作为砧木。桑树冬季芽接,主要是用于桑树品种改良,提高良桑化比例,也用于老树复壮,新桑品种的试验与推广等。

  • 标签: 一年生枝条 技术处理措施 实生桑 冬季休眠期 嫁接部位 品种改良
  • 简介:即时浸酸蚕种是指蚕蛾产卵后在正常温度(24—25℃)保护下,经20个小时左右,给越年蚕卵以盐酸浸渍处理,使其停止滞育的过程,从而使越年蚕卵继续发育至孵化。在生产中,采用此法主要是为调节夏季用种的供应。但由于运输关系,各生产单位根据各自的用种计划,自行进行蚕种即浸,然后人库作短期冷藏、以备出库,然即浸蚕种由于各种因素.易造成蚕卵孵化不齐.给生产造成损失.

  • 标签: 冷藏时间 孵化率 蚕种 即时浸酸 浸渍处理 生产
  • 简介:本文报道了家蚕受不同种微粒子感染引起血液蛋白质组成发生变化,并对此做了比较研究。以蒸馏水做对照,添食微粒子正常种Nosemabombcis)(N.b)和变种MG1,且在添食后一定时间间隔内取血,以几条蚕血液混合做为平均值,用SDS-PAGE检测其蛋白质变化,添食MG1孢子与对照、N.b相比,家蚕血液中出现两条分子量较大的不同蛋白带,确定为脂酶同功酶蛋白A-1,A-2。用分光光度计检测480nm处的吸收值,添食后不同日数内,脂酶同功酶蛋白活力是不规则曲线,有两个活力高峰。

  • 标签: 微粒子 家蚕 脂酶同功酶
  • 简介:杂交是桑蚕一代杂交种成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其重要性与蚕种病蛾、病卵、孵化、良卵相同,行业标准明确规定桑蚕一代杂交种杂交低于95%的批次为不合格蚕种。四川省从2001年开始对全省的越年蚕种进行抽查,实行4龄斑纹鉴定或茧形比对判定其杂交指标是否达行业标准,凡抽查未达标的批次均不准出库使用,在冷库就地销毁。许多种场因在生产过程中忽视细节管理,造成了一代杂交种的杂交指标不合格,被检验机构监督销毁,遭受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 标签: 桑蚕一代杂交种 杂交率 越年蚕种 行业标准 成品质量 细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