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壳是栽培食用之后的废弃物料(我国南方各省的数量可观),因已被菌丝分解,其所含的粗纤维、木质素大大降低,而粗蛋白、粗脂肪明显提高,所以,壳含有较高的营养成分,用来喂鱼,效果极好。

  • 标签: 粗脂肪 粗蛋白 粗纤维 栽培 食用菌 南方
  • 简介:虹鳟饲料中添加10%、20%和30%的棉仁,饲养77天,生长好于对照组,饲料成本降低。鱼肉中只含微量游离棉酚。

  • 标签: 虹鳟 饲料 棉籽饼 游离棉酚
  • 简介:对养猪业来说,能量的缺乏一直是困扰着配方师的难题。一般养猪户对饲料粗蛋白质含量超乎寻常的重视,但这实际上是对动物营养理解的一个误区,近年的研究发现,如果只提高饲料的粗蛋白质(或只提高蛋白质,而不考虑氨基酸的合理配比及氨基酸的回肠真代谢率)而不维持相应的能量蛋白比例,最终会导致猪的遗传性能越来越差,这些都对动物营养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增加饲料能量的浓度。

  • 标签: 养猪生产 脂肪粉 粗蛋白质含量 动物营养学 应用 饲料能量
  • 简介:郑会超等将48头体重相近的杜洛克生长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研究苜蓿草对杜洛克生长猪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的影响。结果表明,5%和10%的替代率使得生长猪的日增重显著增加(分别为10.4%、6.28%);料肉比下降不显著(7.62%、9.97%);对猪日采食的影响也不显著。

  • 标签: 生长性能 苜蓿草粉 生长猪 杜洛克 养分消化 替代率
  • 简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进杰等,试验选用性别相同、体重相近、日龄差异不超过2d的生长期杜长大三元猪30头.探讨用平菇糠替代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的麸皮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化设计,分成3组,每组10头。

  • 标签: 生长育肥猪 平菇菌糠 麸皮 可替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饲喂
  • 简介:沙门氏在各种动物以及人类当中分布广泛,其中有些菌株可导致猪病,这种细菌主要在生长猪以及有些母猪的肠道内繁殖。感染猪只可连续数周甚至数月从粪便中排出病原,而不表现任何症状。应用沙门氏快速检测方法对生猪加工进行流行病学监测、分析确定生产流通过程的危害因素,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猪肉加工的质量和安全性。

  • 标签: 沙门氏菌 生猪屠宰 加工 流通 流行病学
  • 简介:本试验从山西省晋中市某大型猪场采集25份疑似仔猪水肿病病辑进行细菌的分离和生化鉴定,分离到大肠杆菌24株,其中致病性大肠杆菌23棘。采用微量平板凝集试验,对分离的致病菌进行了血清型鉴定,鉴定出22株共有11种血清型,其中以0139、0138,0141、08血清型最多,共有15株。

  • 标签: 仔猪水肿病 大肠杆菌 分离 血清型鉴定
  • 简介:本文对中山市养殖中华鳖暴发的以体表产生白膜病症的一种疫病病原体进行分离鉴定及药敏实验。从自然感染症状明显的中华鳖内脏器官中分离所得的菌株,经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并参考实验菌落、菌体特征,初步鉴定为气单胞科维隆气单胞温和生物型种(简称为温和气单胞Aeromonassobria)。并且,用多种常用鱼病防治药物对分离进行了药敏实验,以期筛选出对该病原较敏感的药物用于指导生产上防治疫病。

  • 标签: 中华鳖 拟白斑病 病原菌 分离 鉴定 药敏试验
  • 简介:1985年6~9月间,山西省虹鳟鱼实验场鱼种爆发了一起细菌性疾病,从病鱼的肝、脾、肾中分离到细菌,用此人工感染虹鳟能得到与天然发病病鱼相似的症状,并从被感染鱼的体内重新分离到这种,证实为该病病原。经鉴定为鳗弧菌生物变种Ⅲ(V.anguillarumbiovarⅢ,biovarnov)隶属于弧菌Ⅰ组中的淡水亚组弧菌。

  • 标签: 虹鳟 弧菌 弧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