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河豚,俗称“鸡抱鱼”,众所周知是含有剧毒的鱼类。许多人由于缺乏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宰杀和烹饪方法不当,误食被毒素污染的河豚肉中毒而死的人不计其数,因此,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教育,禁售河鲀及其乾制品,保障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

  • 标签: 河豚 河鲀 中毒 鱼类 毒性 宰杀
  • 简介:天然水体中氨氮含量较低,当水体养殖密度过大或外源的氨氮排入时,导致水体氨氮含量升高,对鱼类造成不良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鱼类通过转化体内的氨为谷氨酰胺和尿素、减少体内氨的产生、增加NH3的挥发和NH4^+的排放缓解氨毒,但不同鱼类缓解氨毒的能力不同。本文综述了氨氮的来源、存在形式、影响毒性的因素、致毒机制及鱼类缓解氨毒的策略,为提高鱼类缓解氨氮胁迫的能力和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 标签: 氨氮 鱼类 氨毒
  • 简介:甲苯咪唑作为水产养殖中应用广泛的抗寄生虫药物,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为了研究甲苯咪唑对黄河鲤的毒理作用和选择水环境的污染评价指标.本研究进行了甲苯咪唑对黄河鲤急性毒性试验和攻毒实验。经研究,在水温13℃条件下,甲苯咪唑对黄河鲤的96hLC50是2.6mg/L,安全浓度为0.26mg/L(用甲酸溶解)。甲苯咪唑成分的渔药商品有鱼虫必杀、指环清、指环虫敌等。淡水白鲳、斑点叉尾鲴敏感.各种贝类敏感.无鳞鱼慎用。

  • 标签: 甲苯咪唑 黄河鲤
  • 简介:1亚硝酸盐中毒1.1原因及症状多因马铃薯叶、萝卜叶、白菜叶、甜菜叶等青绿饲料堆置过久.或加盖焖煮而未充分搅拌,煮后焖放过久等,均会产生亚硝酸盐,猪吃了易引起中毒,猪越强壮吃得越多,中毒越快越厉害。患猪多在采食后30min左右发病,狂躁不安,前冲蹦跳,突然倒地,倒地痉挛,口流白泡沫,起卧不安,眼、口可视粘膜发绀,鼻端耳尖和四肢末端甚至腹部等处的皮肤呈紫蓝色,体温多数偏低,肌肉震颤。血液凝固不良呈酱油状。

  • 标签: 中毒病 亚硝酸盐中毒 防治 青绿饲料 血液凝固
  • 简介:黄曲霉毒素是由发霉的饲料如玉米中南黄曲霉产生的一种有毒的代谢物.该毒素化学性质十分稳定.耐高温.对畜牧业生产危害极大。现就其诊治情况介绍如下.2006年10月中旬.保定市高开区养猪专业户李某饲养的100头猪不明原因陆续发病.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随后还出现了中猪死亡的现象。经临床检查、剖检诊断、病史调查.诊断为黄曲霉毒索中毒.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黄曲霉中毒 诊治 中猪 黄曲霉毒素 剖检诊断 养猪专业户
  • 简介:2005年8月下旬,我区某乡镇一农户家10多头猪出现腹痛、腹泻、流涎等共同症状,严重的狂躁不安,兴奋,步态不稳,易铁倒,眩晕,逐渐失去知觉,麻痹,体温下降,虚脱。卧地不起,昏迷死亡。经诊断为酒糟中毒,经过综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诊治报告 酒糟中毒 卧地不起 综合治疗 腹痛
  • 简介:喹乙醇为国内商品名,其化学名为N-β-羟乙基-3-甲基-1'4-二氧-2.喹恶啉甲酰胺。其商品名还有快育灵,氮萘酰醇、喹酰胺醇等。它不仅具有促动物生长作用,而且具有抗菌生物活性。20世纪80年代初,喹乙醇作为饲料添加剂在我国开始推广使用。但在使用中,人们逐渐的发现喹乙醇具有毒性,并严重威胁着食品安全。现将其毒性和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列举如下:

  • 标签: 食品安全 喹乙醇 毒性 饲料添加剂 喹酰胺醇 生长作用
  • 简介:夏季干旱少雨,日照时间长,池塘中藻类在这种条件下繁殖很快,所以,由藻类引起的鱼中毒死亡及泛池现象时有发生,给养殖生产者造成一定损失。现将藻类引起的中毒原因及防治方法简述如下:1引起鱼中毒的几种藻类1.1湖淀盛夏鱼池的下风面,常可见一层铜绿色的水花漂浮在水面,它是由蓝藻大量繁殖形成的,主要是由铜绿微囊藻和水花微囊藻组成。在显微镜下观察,它是由无数球形细胞密集在一起的群体,外面包着一层胶质膜,这些藻类含蛋白质较高,由于外面有一层胶膜,鱼吃后大部分不能消化。当这些藻类死后,蛋白质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在水中积累多了,致使鱼类中毒死亡。

  • 标签: 鱼类 中毒 藻类 防治 清淤 清塘
  • 简介:阿散酸通常用作促进猪生长和防治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的饲料添加剂.在生长猪饲料中阿散酸的规定添加量一般为0.0045%~0.0090%,但在生产中,其实际添加量多远大于规定添加量.导致生长猪出现拉未消化饲料、后躯瘫痪、前肢爬行、血尿、呕吐,或走路摇摆、呈醉步样、共济失调等病症。用抗菌消炎、解热镇痛等药物治疗无效。可采用如下办法治疗:(1)立即停喂原饲料,更换为不含阿散酸的全价料.

  • 标签: 生长猪 酸中毒 附红细胞体感染 药物治疗 饲料添加剂 添加量
  • 简介:海南自治州畜牧兽医工作朝本加等,试验用痢特灵按75mg/kg的剂量给3头16日龄仔猪灌服,均出现与临床痢特灵中毒相同的神经症状。病初体温常低于38.5℃,轻度运动失调,四肢不能站立行走,靠跄、腕关节撑地爬行,或卧地不起症状,3~4d后症状自然缓解。康复后生长发育明显受阻而成僵猪。虽然按50mg/kg,剂量连续7d,试验猪未出现临床中毒症状,但生长发育严重受阻(P〈0.01);

  • 标签: 痢特灵中毒 猪中毒 过量 畜牧兽医工作 神经症状 生长发育
  • 简介: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由微囊藻引发的鱼病以致死亡的事例频频发生,特别是近年来,水产养殖技术的提高,人们以追求高效、高产为养殖的主要目的.使水体的富营养化日趋严重,致使水华发生已成为全国以至于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而微囊藻是淡水水体水华最常见的藻类。

  • 标签: 鱼类 鱼病 高产 微囊藻毒素 水产养殖技术 发生
  • 简介: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sulphonate,PFOS)及其盐类是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OrganicPollutants,POPs)的一种,是我国松花江等水体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本文综述了PFOS及其盐类的性质、污染水平及毒性效应等方面研究的进展。PFOS的结构决定了它难降解的特性,针对PFOS的结构特点及污染水平,开发了很多有针对性的检测方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本文还评估和分析PFOS的毒性及其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危害,阐述鱼类作为典型模式生物的优势。

  • 标签: PFOS 检测 毒性
  • 简介:以一龄越冬的德国镜鲤为试验对象,测定一次内服和腹注喹乙醇96h的死亡率,探讨喹乙醇对鲤鱼的毒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2~10g/kg体重的等比浓度梯度喹乙醇内服剂量不引起任何毒性反应,腹注喹乙醇LD50为1022.6mg/kg.结果提示,喹乙醇对鲤鱼的毒性极低.

  • 标签: LD50 死亡率 致死剂量 喹乙醇 鲤鱼 急性毒性试验
  • 简介:NH^+4-N对吴郭鱼的24小时半致死浓度为41.39ppm,当水中NO^2--N浓度维持在6.4ppm时,对吴郭鱼24小时半致死浓度为44.58ppm。48小时半致死浓度为41.55ppm.当PH9.6时,对鲤鱼的24小时半致死浓度为6.02ppm,当PH为8.9时为8.57ppm,当PH8.2时为18.45ppm,PH8.0时为22.31ppm,PH7.S时为48.18ppm,PH7.0时则超过100ppm。

  • 标签: 吴郭鱼 半致死浓度 鲤鱼 PH 毒性试验 维持
  • 简介:中华鳖(Trionyxsinensis)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较高的药用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养鳖业发展迅速,使国内生产的种苗供不应求,从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大量进口种苗进行养殖。根据我们的室内暂养结果和有关报道,稚鳖在养殖过程中易发生毛霉菌病、水霉菌病、白斑病等,损失极大。为防止疾病的传入,促进我国养鳖业的健康发展,稚鳖在放入池塘进行养殖之前必须对鳖体进行消毒,

  • 标签: 中华鳖 稚鳖 毒性试验 高锰酸钾 聚维酮碘 生石灰
  • 简介:本文研究了高锰酸钾、孔雀石绿、敌百虫、食盐等对虹鳟鱼种的毒性。它们的安全浓度依次为0.029pm、0.019ppm、0.05ppm。实验后24、48、96小时,虹鳟对各药物的半致死浓度TL_m分别为:高锰酸钾1.65ppm、1.56ppm、0.29ppm;孔雀石绿0.33ppm、0.33ppm、0.19ppm;敌百虫3.7ppm、1.6pm、0.5ppm。作者还对三种药物对虹鳟的毒性作用特点进行了讨论。

  • 标签: 虹鳟 毒性 高锰酸钾 孔雀石绿 敌百虫
  • 简介:利巴韦林(Rihavrin、病毒唑、三氮唑)在近几年常用作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性传染病,在规模化猪场预防疾病时常采用大规模拌料口服用药。河北省晋州市畜牧水产局动物疫病检测中心魏广等,在使用利巴韦林控制猪的疾病过程卡,发现采用口服饲喂的方法,特别容易引起猪中毒

  • 标签: 猪传染性胃肠炎 病毒性传染病 利巴韦林 口服 极大 猪流行性腹泻
  • 简介:亚硝酸盐是由饲料或化肥中的硝酸盐还原而成,当青绿饲料在贮存、调制不当时,大量的硝酸盐还原成剧毒的亚硝酸盐,猪过量食入含有亚硝酸盐的饲料后发生中毒,引起变性血红蛋白血症。突出表现全身缺氧,皮肤、粘膜蓝紫色,导致呼吸中枢麻痹,严重者窒息死亡。

  • 标签: 亚硝酸盐中毒 诊治 青绿饲料 血红蛋白 窒息死亡
  • 简介: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氨氮对白斑狗鱼幼鱼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毒性效应与氨氮浓度和中毒时间呈正相关,氨氮对白斑狗鱼幼鱼24、48、72、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4.36mg·L-1、28.99mg·L-1、24.68mg·L-1、20.31mg·L-1,对应的非离子氮分别为1.355mg·L-1、1.143mg·L-1、0.973mg·L-1、0.801mg·L-1,氨氮的安全浓度为2.031mg·L-1,对应非离子氮浓度为0.080mg·L-1。

  • 标签: 白斑狗鱼 氨氮 非离子氨 半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 简介: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2005年12月5日,某养猪户8头断奶仔猪突然发病,病猪表现为走路摇摆,似醉酒样、四肢、胸部肌肉震颤,呼吸加快。每分钟40~50次。心跳加快,每分钟100-120次,且心律不齐,体温38.5-39.5℃,病猪口吐白沫,混有死老鼠肉,经询问,畜主曾于前两天投放过有机氟灭鼠药。

  • 标签: 断奶仔猪 氟化物中毒 诊治 发病情况 临床症状 养猪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