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韩国东洋制铁化学株式会社(DCChemicalCo.,Ltd)日前宣布,收购韩国SodiffAdvancedMaterialsCo.Ltd的过半数股份,此举意味着这家公司已进入制造晶圆和太519能电池的多晶硅材料市场。

  • 标签: 多晶硅 韩国 收购 硅材料 本土化 短缺
  • 简介:近年来,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材料疲劳与断裂研究部张广平研究员及其研究组设计了两种具有不同尺度组元层和界面结构搭配的铜系层状材料,系统地研究了两种层状金属材料在压头载荷作用下的强化机制、稳定塑性变形能力及其尺度与界面效应,并探究了层状金属材料作为脆性材料表面涂层,提高材料抗韧性的潜在能力。

  • 标签: 层状材料 强韧化机理 铜系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 塑性变形能力 金属材料
  • 简介:纳米粒子表面改性包括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物理改性一般采用高能表面改性法对纳米粒子进行修饰;化学改性分为硅烷偶联剂、酯化反应、表面接枝和表面活性剂等方法。

  • 标签: 纳米粒子 表面 修饰
  • 简介:煤矸石是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固体废弃物之一,将其用作混凝土集料是建材资源的有效途径。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多项政策法规鼓励煤矸石的利用。结合煤矸石的基本性质,介绍了其作为轻集料和普通混凝土集料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煤矸石作为混凝土集料时所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 标签: 煤矸石 集料 轻集料 政策
  • 简介:将纳米氧化锆(ZrO2)粒子添加到聚偏氟乙烯(PVDF)膜铸液中,通过相转化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ZrO2含量的ZrO2/PVDF杂膜。通过SEM、EDX、XRD等技术对杂膜结构进行表征,发现ZrO2粒子填充到聚合物网络结构中,使膜孔径变小,并且降低了膜的结晶度。膜超滤实验表明,随着ZrO2含量的增加,膜纯水通量先增加后减小;膜对牛血清蛋白(BSA)的截留率逐渐增加,而通量衰减有所降低,说明ZrO2的加入能够有效提高膜对BSA的抗污染性能。

  • 标签: 纳米氧化锆 聚偏氟乙烯 杂化膜 超滤
  • 简介:以硅藻土为载体,通过共价结合法固定化碳酸酐酶。对制备固定酶过程中的pH值、加酶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几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和优化,并对固定酶和游离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固定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0℃,比游离酶高了5℃;最适反应pH值为6.0,比游离酶低了2个pH值单位。该固定酶的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和操作稳定性均高于游离酶。

  • 标签: 碳酸酐酶 固定化 硅藻土
  • 简介:柔性染料敏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solarcell,DSSC)具有可弯曲、易加工、应用前景广阔等优点,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介绍了染料敏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概述了柔性DSSC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以聚合物、金属以及柔性玻璃等为基板的柔性光阳极,以及以金属铂和复合材料为柔性对电极的研究发展。最后对柔性DSSC未来的发展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柔性基底 光阳极 对电极
  • 简介:为了实现水泥石灰基玻微珠保温砂浆的配制要求,采用单因素分析了保温砂浆8种组分(粉煤灰、玻微珠、憎水剂、胶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聚丙烯纤维、石灰以及水泥)对其性能的影响,并最终得到最佳配合比。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等量取代水泥10%(质量分数,下同),玻微珠容重110kg/m3时掺量41%左右,120kg/m^3时掺量44.5%左右,憎水剂掺量0.1%,胶粉掺量1.8%~2.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掺量0.2%,聚丙烯纤维掺量0.4%,石灰掺量18.5%左右,水泥用量根据玻微珠容重掺量在30%~37%,以此为参数设计配合比时,可使水泥石灰基玻微珠保温砂浆得到最优的抗压强度和干密度数据,为进一步探索保温砂浆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 单因素分析 抗压强度 干密度
  • 简介:介绍了CMOS技术发展到亚100nm所面临的挑战。针对尺寸量子效应。建立了NMOSFET的反型层电子量子模型,分析了反型层量子效应对NMOSFET器件参数包括有效栅氧厚度、阈值电压等的影响。得出结论,反型层量子效应致使反型层电子分布偏离表面。造成有效栅氧厚度的增加,阈值电压的波动达到约10%。

  • 标签: 亚100nm CMOS 沟道反型层量子化 栅氧厚度 阈值电压
  • 简介:利用反应性有机硅整理剂结合电子束辐照加工技术提高纯棉织物的抗皱性能,以整理剂浓度、浸泡时间以及辐照剂量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将织物的折皱回复角作为指标筛选出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整理剂浓度160g/L,浸泡时间18h,辐射剂量43kGy,在该工艺参数下整理得到的纯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达到了175.6°,比原样增加了33.13%,接枝率为11.20%,白度下降到原样的88.24%,经纬向强力保留率分别为77.09%和84.27%,经过5次洗涤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下降5.3%,耐洗性能较好。分析辐照前后织物的红外谱图以及扫描电镜图可知,有机硅与纤维素大分子链间发生反应,形成了稳固的交联结构,限制了大分子链的相对滑移,从而提高了纯棉织物的抗皱性能。

  • 标签: 棉织物 电子束辐照 有机硅 抗皱整理 交联
  • 简介:采用水热法制备TiO2纳米颗粒,将获得的TiO2纳米颗粒制备成胶体,采用丝网印刷法在FTO表面刷涂制备染料敏太阳能电池(DSSC)光阳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电极表征和电池光电性能测试,探讨印刷层数及入射光强对DSSC光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将制备的光阳极组装成电池后具有较好的光电性能,当印刷层数为8层、光强为80W/m2时,电池取得最好的光电性能。

  • 标签: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二氧化钛 丝网印刷 水热法 光阳极
  • 简介:2009年对于光伏企业来说无疑是最艰难的一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使太阳能市场受到严重冲击,中国的无锡尚德和LDK等大公司均受到不小的影响,其他倒闭的小企业特别是组件制造商就太多了,这已经成为了行业内的共识。然而正是这个时候,生存下来的光伏企业都在抓紧时间“强化内功”,以期未来经济看好时获得比较优势。笔者一直在研究多晶硅的新工艺路线——锌(Zn)还原四氯化硅(SiCl4)来制造太阳能级多晶硅,现在已经取得重大进展。

  • 标签: 四氯化硅 还原 产业化 应用 经济危机
  • 简介:染料敏太阳能电池(DSSC)由于成本低、制作工艺简单、光电转换效率高,被认为是传统太阳能电池最有力的竞争者之一。自1991年取得突破性进展以来,染料敏太阳能电池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并在以后的20年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太阳能电池中的组成部分,光阳极是关系到电池性能的重要部件。简要介绍了染料敏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综述了染料敏太阳能电池光阳极的种类,重点阐述了光阳极的制备方法,最后指出了未来染料敏太阳能电池光阳极的主要发展方向。

  • 标签: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工作原理 光阳极 制备
  • 简介:以油酸(OA)作为表面修饰剂,在乙醇一水体系中合成了油酸修饰的LaF3:Tb3+纳米粒子(OA—LaF3:Tb3+),用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分析(XRD)、透射电镜(TEM)、紫外光谱(UV)、荧光光谱(FS)对所合成的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和荧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OA与纳米粒子发生了化学键合作用;所制备的纳米粒子在三氯甲烷中的溶解性很好;纳米粒子大小均匀,粒径约为10nm;纳米粒子的晶相为LaF,的六方体结构;在312nm紫外光激发下,纳米粒子发射Tbn的特征荧光,表明表面修饰剂OA对Tbn具有较好的敏化作用。

  • 标签: 表面修饰 纳米粒子 铽离子 荧光性能
  • 简介:以F127和CTMABr为模板剂,采用一步法经水热合成了巯基(~SH)修饰的新型介孔吸附剂,并将其应用于水溶液中Ag+的去除研究。分别考察了初始pH值、振荡时间、Ag+初始浓度和金属离子竞争对介孔吸附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5~6的范围内该吸附刺Ag+吸附量最大(Q=2.998mmol/g),其吸附机理是巯基(-SH)与Ag+的离子交换和配位化学吸附反应。在Cu2+、Ni2+Co2+和Pb2+等竞争性金属阳离子存在的情况下,Ag+去除率仍然高达90%以上。该介孔吸附剂对Ag+具有较高的吸附效率,其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

  • 标签: 介孔 吸附 重金属 银离子 吸附量
  • 简介:中科院自动所与江苏省南京市签约共建南京人工智能芯片创新研究院,以及与苏州签约共建中科院自动研究所苏州研究院。根据共建协议,南京人工智能芯片创新研究院将致力于人工智能芯片技术、类脑神经芯片技术、人工智能通用组件技术等产业方向的研究及科技成果转化,从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服务、人才培育、创新孵化等多个方面开展工作并服务社会和经济。

  • 标签: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 人工智能 智能芯片 研究院 南京市 创新
  • 简介:初步探讨了以Yb2O3/TiO2鼓泡空降解有机染料,研究了鼓泡时间、染料初始浓度、催化剂含量、气体流速对刚果红降解率的影响,对比了不同染料的降解率及可能的降解过程。

  • 标签: 纳米TIO2 纳米Yb2O3 刚果红 空气鼓泡 降解率
  • 简介:所谓简单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能够准确把握问题的本质,找出事物的规律,去除一切多余的工作环节,致力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行简单管理,要切实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 标签: 企业员工 简单管 企业文化 管理制度 简单化 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