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12月11日,世界领先化工巨头PPG工业集团在三亚召开了以“发展、领导、创新”为主题的理念分享论坛。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代表、媒体代表与会出席,PPG亚太区总裁ViktorR.Sekmakas先生、中国区副总裁延彩明女士、亚太区七大产品事业部总经理等亚太高层领导团队悉数到场,与现场嘉宾共同分享PPG的企业发展理念,

  • 标签: 创新理念 中国市场 PPG 工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展理念
  • 简介:对圆珠笔头用新型高铬硫系铁素体切削不锈铜冷拉线材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钢中切削相为MnS、Pb及其与Te形成的复合夹杂物,均呈细小球状或椭球形沿拉拔方向断续、串链状分布。MnS夹杂物大小横向约1μm,纵向约10μm。钢中Cr、Mo的碳化物对改善MnS夹杂物形态有显著作用。该钢成品线材基体组织为细小铁素体晶粒,晶粒度约为10级,力学性能与进口同类钢线材相近,作为替代进口材料,其用于制造圆珠笔头,具有良好的切削性能,能满足生产加工和使用要求,填补了国内空白。

  • 标签: 易切削不锈钢 MnS夹杂物 圆珠笔头材料 化学成分
  • 简介:纳米沸石的合成通常以水热法为主,此外尚有模板法、气固相法和微波加热法等不同方法合成的范例。低聚合度硅源、较高的碱度、较低的固液比和硅铝比、较低的晶化温度、合适的添加剂类型以及较高的添加剂用量有助于纳米沸石的形成;无钠碱源形成分立的纳米沸石胶体,有钠碱源形成聚集态纳米沸石。

  • 标签: 纳米沸石 合成方法 影响因素
  • 简介:为了探讨镁合金微弧氧化的动力学影响因素,研究了氧化电压、氧化电流、电解液等对膜层生长的影响,发现这几个因素都是膜层生长的关键因素,在我们的工艺条件下,电流密度范围在0.2~0.3A/cm^2之间能获得较好的膜层。

  • 标签: 镁合金 微弧氧化 动力学 膜层 影响因素
  • 简介:“我们倡议:第一,发起建立国际石墨烯联盟。通过建立公益性、非政府的全球石墨烯创新服务平台,在全球石墨烯产业战略发展蓝图制定、增强国际化联合创新、架设技术与资本的桥梁等国际产业环境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二,注重原始创新和开放合作。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完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加快重大产品的创新突破,推动石墨烯产品的国际化发展。

  • 标签: 国际合作 联合创新 石墨 产业 资本 应用
  • 简介:在对市售纳米金刚石进行适当的机械化学改性、分散及分级,制得粒度分布在150nm以内、浓度可调、分散稳定、不含污染镀液成分的复合镀用纳米金刚石悬浮液的基础上,研究了工艺条件、纳米金刚石粒度和表面状态、镀液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对铬-纳米金刚石复合镀镀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硬铬电镀工艺同样适合于铬-纳米金刚石复合镀;纳米金刚石团聚体解聚、粒度分布均匀和在镀液中稳定分散是得到高性能镀层的前提条件;颗粒能否在阴极粘附足够长的时间形成强吸附是颗粒沉积的关键,标准镀液中加入纳米金刚石镀层显微硬度反而降低,添加表面活性剂镀液中的复合镀层晶粒明显细化、显微硬度提高可达35%。

  • 标签: 纳米金刚石 镀铬 复合镀 影响因素
  • 简介:通过高温电阻炉对铁水含碳量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考察碱度、温度、碳氧比等因素对铁水含碳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铁水含碳量可以降到0.1%。当温度为1550℃、碱度为1.3、通氧时间为8min、保温时间为30min时,随着碳氧比的增加,铁水含碳量从0.022%增加到1.1%,其影响较显著;碱度在0.7~1.3之间,铁水含碳量比较稳定,继续增加碱度,铁水含碳量迅速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铁水含碳量增加,尤其在1550-1600℃之间,铁水含碳量增加比较快;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铁水含碳量在0.38%~1.4%之间波动。

  • 标签: HISMELT 铁水 碳含量
  • 简介:为了实现水泥石灰基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的配制要求,采用单因素分析了保温砂浆8种组分(粉煤灰、玻化微珠、憎水剂、胶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聚丙烯纤维、石灰以及水泥)对其性能的影响,并最终得到最佳配合比。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等量取代水泥10%(质量分数,下同),玻化微珠容重110kg/m3时掺量41%左右,120kg/m^3时掺量44.5%左右,憎水剂掺量0.1%,胶粉掺量1.8%~2.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掺量0.2%,聚丙烯纤维掺量0.4%,石灰掺量18.5%左右,水泥用量根据玻化微珠容重掺量在30%~37%,以此为参数设计配合比时,可使水泥石灰基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得到最优的抗压强度和干密度数据,为进一步探索保温砂浆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 单因素分析 抗压强度 干密度
  • 简介:混凝土中的孔隙和微裂纹是CO2向混凝土内扩散的快速通道,而荷栽往往是引起裂缝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混凝土所受荷载的形式和大小必然会影响混凝土的碳化速率。综合评述了目前国内外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碳化研究进展,总结了不同荷载加载方式和荷载作用下的碳化模型,并对荷载的模拟性研究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混凝土 耐久性 荷载 碳化 应力水平 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