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5 个结果
  • 简介:科学家于2006年在南极洲的GravesNunataks地区发现两块陨石,标号分别为GRA06128和GRA06129。这两块石头有锈迹、含盐,闻起来有似臭蛋味。最初,一个新墨西哥大学(UniversityofNewMexico(UNM))的研究小组根据其组份分析结果推断它们可能来自金星或月球,但随后其他几个研究组对其组份进行了再次分析,发现CRA06128很像Apollo16号飞船宇航员在1972年从月球上带回来的岩石,

  • 标签: 科学家 陨石 APOLLO 组份分析 新墨西哥 南极洲
  • 简介:尽管白垩纪早在6500万年前就结束了,但那个时期的海洋水循环的痕迹还是保留到现在。科学家通过测定古代鱼的鱼鳞、骨骼和牙齿样本中的化学示踪迹对晚白垩纪北大西洋洋流进行研究发现,晚白垩纪时期地球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水平高出现在的2~4倍,导致温室气候的形成,当时热带海面的温度上升到摄氏34℃多,比现在高出4~7℃,因此了解这种远古的温室气候特征对于我们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十分重要。

  • 标签: 科学家 大洋环流 示踪 探测 晚白垩纪 温室气候
  • 简介:科学家们乘坐皇家考察船——詹姆斯·席克号(RoyalResearchShipJamesCook)在南太平洋冷水域下发现了一处深海火山口。这个发现是这个研究小组在3年内的第4次发现,这说明深海烟囱可能远比以前想的要多。

  • 标签: 科学家 深海 烟囱 JAMES 南太平洋 考察船
  • 简介:在独特的地质构造背景、多种地质营力控制影响下,湖北地区发育保留类型众多的地貌景观资源。通过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按照最新规范分类要求,将湖北省地貌景观初步总结为4类14亚类,分别简要介绍各类型的分布和代表。并通过分析研究,对湖北地貌景观的重要科学价值进行综合介绍说明。研究认为,湖北地貌景观是有关重大地质事件的地貌响应,能够展示华中地区和长江流域特殊部位的独特地理分区背景及自然景观特征,还有部分地貌景观足以列入世界奇观家族成员。笔者建议未来通过科学开发,充分彰显全省各类型地貌景观的独特典型特征,实施差异化开发方案,让湖北地貌景观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并更好地为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 标签: 地貌景观 评价 建议 湖北
  • 简介:1969年,一团火球撕开了墨西哥的天空,接着数以千计的陨石碎片散落在奇瓦瓦州。40多年以来,阿连德(Allende)陨石一直作为科学研究有关早期太阳系演化的有力信息源。目前,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嵌入该陨石中的新矿物,他们认为这是在太阳系初期所形成的最古老的矿物之一。

  • 标签: 科学家 新矿物 陨石 太阳系演化 加州理工学院 墨西哥
  • 简介:大力发展地下铁路建设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方向,盾构法是开挖和建造地铁隧道的先进技术,收敛监测是盾构隧道工程建造安全监测的有效方法。基于此,对盾构工程的主要特点以及安全观测方法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实例,对收敛观测的应用和精度问题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地铁 盾构 隧道 收敛仪 收敛监测
  • 简介:本文对湖北沼山珍珠岩进行了矿物、化学成分和膨化工艺研究,同时进行以水泥和水玻璃为粘结剂的膨胀珍珠岩制品的研制。其中以425、525号水泥为粘结剂的中试产品达到国家GB10303—89优等品的标准。本文所论及的方法和制品为该地区珍珠岩矿床评价提供了实验依据,也为沼山珍珠岩制品厂提高产品质量找到了有效途径。

  • 标签: 珍珠岩 膨化条件 水泥制品 水玻璃制品 中试产品
  • 简介:工程边坡植物防护是一项愈来愈被重视的边坡治理技术,详细阐述了边坡防护类型、植物防护的优点和适宜条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工程实例对边坡植物防护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边坡植物防护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边坡 植物 防护 应用
  • 简介:本文明确提出“构造附加静水压力”概念,认为地壳任一点静水压力部分是由重力所附加的静水压力和由构造作用力所附加的静水压力叠合而成。通过有限元模型数学模拟实验证实,处在挤压变形带、剪切变形带到引张变形带(及地域)中岩石所承受的构造附加静水压力有逐次变小的规律性。构造附加静水压力梯度是流体及油气长距离水平运移的主要原因。通过构造校正测算方法,得出胶东“玲珑—焦家式”金矿成矿深度仅3km左右,并得到区内找矿工程的初步验证。以此方法还测得大别超高压变质带含柯石英榴辉岩形成深度≥32km。

  • 标签: 构造附加静水压力 油气驱动 构造校正 测算 深度 金矿
  • 简介:介绍微机与手持激光测距仪之间的数据通讯与控制的原理和方法,并用VC^++语言编制了相应的软件。通过高速公路行车道划分的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行之有效。并结合实际,阐述了手持激光测距仪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手持激光测距仪 数据格式 在线控制 数据通讯
  • 简介:利用现代遥感技术,结合城市绿化的自身特点,提出了一个基于遥感的城市绿化遥感简化模型,利用该模型可对遥感影像图进行植被指数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等,并对图像及处理后的合成图进行波段相关性分析,计算OIF指数以及最佳波段组合,得到由3个最佳波段组成的合成影像图,然后对其进行非监督分类和监督分类,并将二者结果进行比较。经过比较,认为非监督分类比较适合本模型,且利用该模型能够快速提取城市绿化信息。

  • 标签: 遥感 城市绿化 植被指数 监督分类 非监督分类 城市绿化遥感简化模型
  • 简介:武汉市土地利用基础图件与数据更新(主要完成单位:武汉市规划土地管理信息中心、武汉市勘测设计研究院;主要完成人:陈世平、李宗华、汪普查、汤晓光、王厚之、黄新、黄河、童秋英、彭明军、胡晓波、刘昊、付为、耿冯康、方艳、彭兰霞)

  • 标签: 国土资源 科学技术奖 获奖项目 “十五” 资源系统 湖北省
  • 简介:相对于传统监测方法,运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及其差分技术(D—InSAR)进行地面微位移监测的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并得到日益重视的新方法。为此,论述了D—InSAR技术的基本原理,结合三轨法阐述了利用该技术提取矿区地表沉陷数据的过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展望了D—InSAR的下一个版本多时相差分监测技术,此技术弥补了D—InSAR技术的不足且在遥感监测中有着无法替代的优势,应用前景广阔。

  • 标签: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 三轨法 矿区地表沉陷 多时相差分监测技术
  • 简介:通过武汉市地铁某车站基坑工程实例砂土液化判别结果,对比标准贯入、静力触探和扁铲侧胀三种液化判别方法。实践结果表明,扁铲侧胀试验是一种可靠、合理的液化判别方法。

  • 标签: 扁铲侧胀试验 砂土液化 标准贯入 静力触探
  • 简介:随着计算机技术、卫星技术、电子技术等的发展,测绘仪器产生了巨大进步,相应的技术手段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形成了现代测绘仪器及技术的新的体系,本文对此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在矿山测量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其应用现状,并就其发展进行了讨论。

  • 标签: 现代测绘仪器与技术 矿山测量 应用
  • 简介:2015年10月25日,中国地质科学院李廷栋院士及肖庆辉、丁孝忠、陆松年、潘桂棠,卢民杰、刘燕学等专家一行莅临湖北省地质调查院,对《湖北区域地质调查片区总结与服务产品开发》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调研。会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区域地质与编图研究室主任丁孝忠主持,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地勘处处长熊保成、湖北省地质局地勘处处长董意群、省地调院院长杨明银、书记徐伟等领导及项目主要成员参加了会议。

  • 标签: 中国地质科学院 地调院 李廷栋 地质调查院 区域地质调查 陆松
  • 简介:随着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及高精度遥感影像需求的增加,低空无人机遥感影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快速处理得到高精度的成果,成为无人机数据处理的研究重点。文章以新一代数字摄影测量系统DPGrid为依托,介绍了无人机数据处理的流程及关键技术,并验证了DPGrid低空数据处理模块的实际生产能力及影像处理的精度。

  • 标签: 无人机 DPGrid 数据处理 遥感影像
  • 简介:对Radarsat-2影像的成像特性、预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利用Radarsat-2影像和IRS—P6影像进行基于光谱特征变异法的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试验。通过实地调查、实测等方式对发现提取的变化图斑进行精度水平分析,评价了Radarsat-2卫星影像在重庆地区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工作中的应用潜力,为SAR卫星遥感数据在重庆地区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 标签: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 RADARSAT-2 SAR
  • 简介:页岩气地质勘探中主要工作对象为泥页岩,在地质探查井钻进过程中,局部软弱孔段经常出现缩径、垮塌、埋钻等现象。针对湖北地区页岩气勘探主要地层情况,分析硅酸盐体系钻井液的作用机理,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优选出适合页岩气勘探井硅酸盐体系钻井液的泥浆配方;在泥页岩的钻井施工中验证硅酸盐泥浆具有护壁、防塌效果和优良的抑制性。

  • 标签: 页岩气勘查 泥页岩 硅酸盐体系钻井液 泥浆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