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3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随着亚健康人群的增多,家用理疗产品逐步受到医疗领域的关注。为此,本文采用STM32芯片,设计了家用多功能康复理疗仪。该仪器包含了热疗、电针、超声等理疗模式。热疗模式利用了RC测温电路检测实时温度,结合负载开关加热电路进行控制。电针模式利用boost电路进行升压,该电压结合SN74LVC2G66双向模拟开关H桥式电路进行控制,输出双向电脉冲。超声模式利用波形发生器产生1MHz正弦波,提供给电压放大电路去驱动超声换能器。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利用控制单元进行模式的选择和强度的调节,这些功能均能在LCD屏上显示。此款理疗仪最终能让使用者达到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疲劳等理疗目的。

  • 标签: 家用理疗 热疗 电针 超声
  • 简介:从科学研究到基于蛋白质的制造业蛋白质结晶、储存、结晶有着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因此,了解并控制溶液中蛋白质的性质这些工作的基础。目前广泛应用于表征蛋白分散和溶解的强大工具光散射,其中包括尺寸和ζ电势测量的技术。本文介绍了在不进行样品稀释的前提下,高浓度、低体积蛋白样品进行ζ电势测定的元件,并考察了这改进的意义。

  • 标签: 蛋白质结晶 样品稀释 电势测量 体积 浓度 ζ电势
  • 简介:目的:探讨建立新的从膨胀液中提取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的分离方法方法:收集含有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膨胀液,然后从膨胀液中分离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培养间充质干细胞生长状态,流式细胞术检测间充质干细胞干性标记物,细胞生长曲线比较新方法运用传统方法分离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活性,多向诱导分化鉴定向成骨,成软骨及成脂方向分化的能力。结果:成功建立了新的从膨胀液中提取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方法;分离自膨胀液的间充质干细胞数量虽然低于等体积脂肪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但细胞生长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增殖速度快,生长至第8天时,密度基本等同于脂肪组织来源间充质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表面分子标记物CD73,CD90,CD105,CD45,CD34,CD11b,CD19,HLA—DR表达测定结果显示正常,阳性细胞率脂肪组织来源的干细胞相近。多向诱导分化结果显示从膨胀液中分离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向成脂、成骨和成软骨三向分化。结论:新方法分离的细胞确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符合国际干细胞协会规定的定义标准。

  • 标签: 膨胀液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分离
  • 简介:军事医学科学院贺福初院士、张令强副研究员实验室的李力、邓彬蔚两位博士生发现了能抑制抑癌基因p5.3活性的分子PACT,并和该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杨晓研究员实验室的科技人员联合揭示了PACT在细胞生长和胚胎发育中不可或缺的作用,为肿瘤的防治提供了新的靶向分子。这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该杂志同期还为此文配发了专题评述。

  • 标签: 活性分子 抑癌基因 生物工程研究所 控制 PACT 军事医学
  • 简介:摄像机标定技术对于精确的双目视觉定位起着关键的作用。了解摄像头标定的原理有助于采用合理方法减小标定结果误差。本文介绍的摄像机标定方法标定结果误差小。摄像机标定过程中用到三个坐标系,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摄像机标定的基础。采用内外参数分离的标定方法,通过具体实验分步标定了摄像机的内参数和外参数,实验过程简单,标定精度较高。

  • 标签: 摄像机标定 双目 视觉定位 内外参数分离
  • 简介:新型可生物降解聚合物1(chitosan—g—PEI—g—PEG—OH)通过壳聚糖、聚乙烯亚胺以及聚乙二醇的接枝反应合成。采用红外光谱和氢核磁共振谱结构进行表征。该接枝聚合物具有双亲特征,在水溶液中可以自组装形成壳核结构的胶束,经扫描电镜观察该纳米粒子粒径在30—50nm。该聚合物具有非病毒性和可生物降解潜在的基因传输载体。

  • 标签: 壳聚糖 聚乙烯亚胺 聚乙二醇
  • 简介:为了克服图像模式识别中的噪声干扰,提出了具有感知功能的蚁群算法获得最终检测的边缘信息。改降低了迭代的游走以及初始随机分布里面些没有意义的运算,使系统运算更加快捷,极大的提高了运算的效率。同时使用感知区域蚂蚁的游走方向进行了引导和限制,降低了蚂蚁陷入局部而无法走出的可能。通过对比两算法进行仿真实验时的运行速度可以发现传统蚁群算法的速度比SACO慢很多。

  • 标签: 图像边缘 信息捕获 蚁群算法 运行速度
  • 简介:小世界以较低的连接和能量成本实现高效的信息分离整合的网络结构,人脑网络具有显著的小世界特性。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脑网络的研究中,如何有效地量化和评估网络的小世界属性依然研究中存在的个关键问题。在研究文中,我们首先概括了已有小世界属性评估指标及其存在的问题,随后提出了新的基于网络全局效率和局部效率的小世界属性评估指标。为了验证该指标的有效,我们基于75个中老年人的DTI脑网络进行了应用评估。传统指标相比,该指标研究对象的年龄变化更敏感,并与多项认知评估量表的结果存在显著相关。网络节点随机化和网络失连接这两攻击测试的结果也表明,新指标在DTI脑网络的研究中具有较高的准确和稳定性。

  • 标签: 小世界属性 弥散张量成像网络 网络效率 脑网络
  • 简介:新华网甘肃频道9月28日消息,9月27日,记者从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了解到,经过该学院三名教授联合科研攻关,能够陕速检测出食品中是否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三聚氰胺的化学试剂被研制出来,运用这种化学试剂做检测,具有检测速度快、检测费用低廉的特点。

  • 标签: 快速检测 化学试剂 三聚氰胺 兰州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有毒有害物质
  • 简介:能够控制多种设备的SAMI-3D自动化显微镜以很方便的软件包为研究者们在设计应用或完成特殊任务(如捕获晶体)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这种集成宏语言允许显微镜操作者和研究者们为解决成像和样品操作等问题创造出强有力且自动化的方案。

  • 标签: 分子晶体 显微镜 自动化 捕获 应用 蛋白质
  • 简介:本文所描述的光学仪器,结合了液滴分光光度法的优点和平板读取器系统的高通量的能力。这项技术基于多通道多色的平板读取器——DropSense96,并结合微流控DropPlate16/96耗材,用于1~3μL样品的快速准确的紫外-可见光(UV-VIS)的光谱分析。它的特点有较大的测量范围(没有样品稀释)并消除了样品的蒸发现象。DropSense96适合标准的微流控操作,可用于全自动化的工作流程。这个系统也很适合于在生物技术实验室中的核酸以及蛋白质样品的高通量定量分析和质量分析。

  • 标签: 定量分析 流控技术 读取器 蛋白质 平板 核酸
  • 简介:本文采用微波辅助法,分别用水、β-环糊精水溶液做溶剂提取茵陈黄酮。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实验设计考察了提取时间、料液比、微波功率和环糊精浓度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优选了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水法提取茵陈黄酮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20(g:mL)、提取时间10min、微波功率250w,最佳提取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2.90%;β-环糊精水溶液法提取茵陈黄酮的最佳条件为:β-环糊精质量分数1.0%、提取时间8min、料液比1:20(g:mL)、微波功率250w,最佳提取条件下的总黄酮提取率为3.68%。β-环糊精水溶液法提取茵陈黄酮的提取率较水法提取高26.7%。

  • 标签: 茵陈 黄酮 环糊精 微波辅助提取 正交实验
  • 简介:从本月20日起,再次"升级"的蜂蜜新国标将正式实施,除了增加污染物限量、农残限量等食品安全保障方面的规定,新国标还针对市面上有些蜂蜜蔗糖含量过高作出"限甜"的规定。

  • 标签: 蜂蜜 口感 标本 食品安全保障 蔗糖含量 新国标
  • 简介:通过王水(11)消解土壤方法的优化,利用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的双道检测优势,优化仪器条件,同方法、同步测定土壤中的砷和汞。结果表明:王水(11)消解方法的优化可实现土壤中砷、汞的同步测定,这个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和精确的,提高了土壤中砷和汞的检测速度。

  • 标签: 双道原子荧光 同方法 同步 土壤
  • 简介:用计算机图分析技术凝胶色谱图进行分析从而获得DNA分子量和其它参数,构成了数字化凝胶色谱图计算机系统分析系统.本文介绍了该项技术的实验仪器构成、工作原理及国内外有关的最新发展情况,并结合临床实验给出了实验分析结果.

  • 标签: 凝胶色谱 电泳 计算机图像分析 DNA
  • 简介:据美国科学日报报道,日前,依据科学家项最新研究报告,8%现代人类遗传基因物质来源于病毒,不是来自人类早期祖先。

  • 标签: 病毒 脑细胞 儿童 显示 变异 个体
  • 简介:日本理化学研究所6月8日宣布,个国际联合研究小组利用RI射束工厂的放射同位素射束加速器,在4天之内发现了从锰(25号元素)到钡(56号元素)的45新放射同位素。新发现的同位素数量高于世界上约40年平均发现的同位素数量。破解长期以来元素的合成以及中子过剩原子核之谜打开了扇窗口。

  • 标签: 放射性同位素 科学家 化学研究所 加速器 元素 原子核
  • 简介:近日,成都中科唯实仪器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研发部门通过自主设计,完成光学厚智能测控仪研发任务。传统的光学镀膜采用极值法厚监控方式,正确判定极值点镀膜操作人员的重要操作技术,

  • 标签: 智能测控仪 光学镀膜 膜厚 操作技术 自主设计 监控方式
  • 简介:基于配体和基于受体的药物设计,通常在方法设计上存在共同的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基于格点能量计算、特征、类似物、知识以及分子对接等方面的方法进行总结,探讨了基于配体和受体在药物设计中的对应关系,并今后药物设计的发展提出建议。

  • 标签: 基于受体的药物设计 基于配体的药物设计 对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