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3 个结果
  • 简介: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光机电技术与系统集成分会将于2014年10月下旬在南京联合主办“2014全国光电技术与光机电系统学术会议”。热诚欢迎从事光电技术、光学工程、激光与光电子学和光机电仪器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会议并积极投稿,大会将为每位作者提供学术交流的机会。会议还将邀请工作在科研第一线的院士和知名学者参加会议,并为大家做邀请报告。

  • 标签: 光机电系统 光电技术 学术会议 征文通知 中国光学学会 技术专业委员会
  • 简介: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光机电技术与系统集成分会将于2014年10月下旬在南京联合主办“2014全国光电技术与光机电系统学术会议”。热忱欢迎从事光电技术、光学工程、激光与光电子学和光机电仪器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会议并积极投稿,大会将为每位作者提供学术交流的机会。会议还将邀请工作在科研第一线的院士和知名学者参加会议,并为大家做邀请报告。

  • 标签: 光机电系统 光电技术 学术会议 征文通知 中国光学学会 技术专业委员会
  • 简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光机电技术与系统集成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交流会于2006年5月12~17日在太原召开。参加会议的领导和来宾有: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庄松林院士;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名誉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金国藩院士;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大学教授黄尚廉院士.

  • 标签: 仪器仪表 光机电技术 系统集 学会 中国 成分
  • 简介:为把握光学领域技术发展前沿和热点、共享研究成果,促进技术合作与技术创新,推动光学和光电子技术与产业的进步,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光机电技术与系统集成分会和天津市光学学会订于2012年10月13-14日在天津召开2012年全国光电技术与光机电系统集成学术研讨会。欢迎从事光学及光电技术等相关领域的科技人员参加,交流学术研究、技术开发的新进展,研讨新动态、新领域。

  • 标签: 光机电技术 光电技术 学术研讨会 统集成 电系 中国光学学会
  • 简介:采用新型Epsilon探测器与热不敏红外镜头设计了小型全自动中波红外光学系统。整体采用开放式框架结构形式,实现体积重量的小型设计。红外光学系统采用热不敏设计,利用合理的焦距分配与材料搭配,充分消除系统热差,实现了无热化设计。系统采用上电后全自动工作模式,能够自动进行非均匀校正、积分时间调整、灵敏度调整与增益调整,从而能够实现无人操控式工作。光学系统的MTF值在30lp/mm处均在0.4以上,完全能够满足探测器分辨要求,设计像质优良,结构紧凑,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 标签: 小型化 全自动 光焦度 热差 无热化
  • 简介:针对目前红警系统被动交会测距误差分析过程中,存在几何关系复杂、数学推导繁琐的缺点,提出一种多被动测距的单项误差解析及总体精度判定方法。该方法基于平面投影的几何关系,对测距单项误差逐一进行推导,得到相应的解析表达,几何关系直观、物理意义明确。通过仿真计算,分析了单项误差对总体精度的影响,发现方位角误差是测距误差的主要来源,讨论了双及三被动测距相对误差分布的特点与规律。

  • 标签: 红外警戒 被动测距 精度 仿真
  • 简介:随着信息的不断深化和我军光电装备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急需把握信息条件下光电装备保障信息系统的新特点和规律。深入揭示了光电装备保障信息系统是提升光电装备保障能力水平的根本保证。在明确信息光电装备保障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信息光电装备保障系统的军事需求及体系能力,给出了信息条件下光电装备保障信息对象、系统组成和基本功能,以及使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设计光电装备保障信息系统的过程和关键技术。

  • 标签: 信息化 光电装备保障 信息技术 信息系统
  • 简介:介绍了车载红外告警系统中多目标的航迹建立及目标从图像坐标到载体坐标的转换方法。系统在方位360°视场内均匀布置了6个红外传感器,天顶方向布置1个红外传感器,形成360°全半球视场。每个传感器对应1个目标检测板,系统设计有1个系统控制板,用于对目标进行坐标转换、航迹管理以及向各个检测板发送控制命令。当目标检测板完成目标检测后,便向控制板发送7个传感器中的目标信息,控制板对目标进行坐标转换使之统一于载体坐标系,在载体坐标系建立目标航迹并对航迹进行预测管理,最后通过串口向上位机输出目标在载体坐标系的位置信息并报警。实验证明,转换后的目标位置完全正确,且误差小于1°,满足系统指标要求。

  • 标签: 航迹管理 坐标转换 数字信号处理 航迹预测
  • 简介:由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光机电技术与系统集成分会联合主办,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宽带光纤传输与通信网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中科院成都光电所、兵器集团第209研究所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和第二届全国光机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将于2007年9月下旬在四川绵阳召开。会议将特邀一批院士和国内知名学者参加,并将为每位作者提供会议论文交流的机会。热诚欢迎从事光电技术、光学工程和光机电仪器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会议并积极投稿。主办单位

  • 标签:
  • 简介:由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光机电技术与系统集成分会联合主办,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宽带光纤传输与通信网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中科院成都光电所、兵器集团第209研究所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和第二届全国光机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将于2007年9月下旬在四川绵阳召开。会议将特邀一批院士和国内知名学者参加,并将为每位作者提供会议论文交流的机会。热诚欢迎从事光电技术、光学工程和光机电仪器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会议并积极投稿。主办单位

  • 标签:
  • 简介:由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光机电技术与系统集成分会联合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和第二届全国光机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将于2007年9月下旬在四川绵阳召开。热忱欢迎从事光电技术、光学工程和光机电仪器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会议并积极投稿。同时也热忱欢迎从事光电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厂家参与产品展示,届时主办单位将提供产品介绍的时间和产品展示场地。一会议时间2007年9月21日~27日,其中21日全天报到二会议地点四川省绵阳市临园宾馆三征文内容光电检测技术与系统;光学设计与检测;先进光电工程与技术;光通信与传感技术;纳米技术及其应用;光电信

  • 标签: 系统学术会议 技术系统 学术会议全国
  • 简介:以色列奥马特控制技术公司的科研人员在垃去几年,从理论和工业应用上对自适应控制技术进行了改进,使其能够根据加工中测得的切削条件.连续补偿已编程的进给率和主轴转速,优化各种加工因素,

  • 标签: 自适应控制 专家系统 机床 加工中心 数控装置
  • 简介:研究了一种瞄准镜用飞行模拟器投射镜头的设计,并给出了模拟器投射镜头的设计实例。模拟器由显示系统、屏幕、投射系统、反射镜组成,模拟图像信号送入模拟器的显示系统,显示系统将视景仿真模拟图像信号投射到屏幕上,屏幕位于投射系统的焦平面上,瞄准镜对由模拟器进入的光线成像实现成像模拟。投射系统由周边系统、中心系统共9路光学镜头组成,投射系统周边系统、中心系统对应于瞄准镜的中心系统与周边系统,中心系统与周边系统的物面位置重合即共物面;中心系统采用摄远物镜镜形式缩短了镜头长度结构更加紧凑。周边系统焦距为f=263.02mm,视场角为2ω=17°,全视场畸边〈0.4%,在屏幕的Nyquist频率处全视场的MTF〉0.9,系统长度330mm;中心系统焦距为f=295.00mm,视场角为2ω=17°,全视场畸变〈0.37%,在屏幕的Nyquist频率处全视场的MTF〉0.9,系统长度283.2mm。投射系统采用全口径出光,同时系统通光口径略大于敏感器的通光口径,降低了系统装配的精度。

  • 标签: 模拟器 投射系统 周边系统 中心系统
  • 简介:目标识别与人工智能技术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前沿方向,在军用、民用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潜在的经济价值,已成为一项极为重要和基本的技术。目标的探测与识别就是通过目标信息的“获取”、“处理”、“显示”、“传输”等途径实现目标的“探测”、“识别”和“辨识”,它是一门多学科综合的应用技术,其研究内容涉及传感器技术、信号提取、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测试仿真等多个学科内容。

  • 标签: 人工智能技术 目标识别 征文通知 高峰论坛 多学科综合 传感器技术
  • 简介:在光通信数字接收机中,为了达到系统的位同步,结合数字锁相环的基本原理,采用现场可编程技术,设计了位同步信号的时序逻辑电路,并用FPGA芯片实现了整个位同步电路。通过单片机实时控制FPGA,进行频带宽度和中心频率的实时调节,实现了位同步信号的智能提取。仿真分析和实际测试表明,该系统具有实时跟踪,提取快速且稳定,抗干扰能力强,升级方便等特点。

  • 标签: 光通信 位同步 数字锁相环
  • 简介: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不同处理流程后的InP(100)表面粗糙度及化学成分进行测试分析,优选出C、O元素浓度较低,且表面均方根粗糙度影响较小的表面清洗方法。通过比较键合结构的薄膜转移照片可知,表面清洗后的干燥与除气步骤可较好地去除键合界面中的空洞和气泡,从而提高键合质量。键合结构的电子显微镜(SEM)照片,X射线双晶衍射曲线(XRD)及I-V测试分析表明键合结构具有良好的机械、晶体及电学性质。

  • 标签: 键合 X射线光电子能谱 微观粗糙度 薄膜转移 X射线双晶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