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7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介绍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小角X射线散射实验站实验数据初步处理方法,即由成像板探测器检测到散射信号转换成角度及其对应强度数据方法,数据转换过程可能遇到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

  • 标签: 小角X射线散射 数据处理 同步辐射装置 BSRF 实验站 散射信号
  • 简介:通过同步X光荧光(SXRF)成分分析,定性地研究了在0.5atm、0.6atm、0.7atmAs压下1150℃进行退火处理后衬底化学与比变化。结果表明:控制As压可以改变化学配比,在足够As压下高温退火将改善化学配比均匀性。

  • 标签: 高温退火 半绝缘GAAS As压 化学配比 X光荧光分析 砷化镓
  • 简介:应用激光激发荧光谱实验经热处理后及高压条件下氮碳薄膜荧光光谱进行了测量分析,实验显示,热处理效应和高压效应均导致薄膜荧光效率降低,前者表现为不可恢复,后者为可恢复即卸压后荧光效率恢复,表明导致荧光光谱效率降低微观机制不同,为氮碳薄膜荧光模型提供了新实验证据。

  • 标签: 氮碳薄膜 激光诱导 荧光效率 热退火
  • 简介:测定了真空蒸镀WO3薄膜电致变色前后谱,发现钨原子与周围氧原子作用距离随着阳离子(K^+,Li^+)注入电量增加而增加,说明阳离子注入WO3微结构有影响。

  • 标签: 三氧化钨薄膜 电致变色 EXAFS 微结构
  • 简介:利用同步辐射X光衍射技术,(La1-xBix)0.5Ca0.5MnO3(x=0.2,0.3,0.4)存在Jahn-Teller畸变,进行了原位高压研究。实验表明在外加压力作用下,能有效地影响晶格Mn-O键长和Mn-O-Mn键角变化,样品晶格畸变有所减小。并且在晶格存在两种不同畸变模式Q2和Q3,在外加压力作用下变化规律进行了讨论。由于这两种不同畸变模式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表现形为不一样,导致了位于a-b基面上Q2畸变模式消失,并且导致Q2畸变模式消失压力点随掺杂浓度增加而增加。

  • 标签: 压力 掺Bi LaCaMnO 晶格畸变
  • 简介:介绍了利用北京同步辐射实验室全反射X射线荧光谱仪测量生物细胞样品可行性。并用此谱仪测量了正常和辐照小白鼠小肠细胞痕量元素含量,发现K、Ca、Fe等元素含量有明显提高,Cu元素含量明显降低,Mn元素含量变化不大,Zn元素含量基本稳定,讨论了其在临床医学上重要价值。

  • 标签: 全反射X射线荧光分析 应用 猪肝标样BGW08551 小肠细胞 痕量元素 生物医学
  • 简介:软X射线监测系统建立,结构特点和性能,有效地解决了气体吸收和窗膜透过率等因素影响。申请获得了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NL)用光时间,监测系统性能进行研究,给出了该系统精度及与国际标准比对结果。

  • 标签: 软X射线 软X射线监测系统 国际标准 电离室 光强度 测量
  • 简介:介绍了同步辐射微束X射线荧光分析特点,主要仪器设备和方法。介绍了在头发和病变组织微量元素成分扫描分析,细胞元素谱及其在外界物理、化学条件下变化分析等。展示了同步辐射微束X射线荧光分析在生物医学研究广阔前景。

  • 标签: 生物医学 应用 同步辐射 微区分析 痕量分析 X射线荧光分析
  • 简介:采用Czochralski法,我们成功地生长了大尺寸GdCa4O(BO3)3单晶。在对晶体完整性进行检测过程发现:晶体存在亚晶界,该晶界贯穿整个大单晶。由于亚晶界两边单体存在取向差,在同步辐射形貌像可观察像漂移。根据高分辨X射线衍射所确定取向差,我们计算了对应几个典型衍射形貌像漂移,计算结果与从形貌像测量结果符合得很好。

  • 标签: GdCa4O(BO3)3晶体 小角晶界 同步辐射 形貌 像漂移 非线性光学晶体
  • 简介:利用北京同步辐射小角X光散射实验站,我们超临界流体抗溶剂过程,高分子构象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表明,在不断加入抗溶剂过程,高分子链发生了从伸展无规线团球形转变。

  • 标签: 抗溶剂过程 高分子链 尺寸 构象 超临界二氧化碳 聚苯乙烯
  • 简介:应用同步辐照光源进行高温高压原位能量色散X射线衍射实验,入射X射线光束定位关键,北京同步辐射实验室高压衍射站引入四刀光阑扫描系统,实现调光定位自动化,简化调光手续,提高实验效率,为高压衍射实验站用户进行实验提供了方便。

  • 标签: X射线衍射 同步辐照 光束定位
  • 简介:小角X射线散射(SAXS)一种有效、重要亚微结构分析手段。本文介绍了SAXS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尤其对于非理想两相体系解析方法及其在溶胶-凝胶法制备多孔材料研究应用

  • 标签: SAXS 溶胶-凝胶法 多孔材料 孔结构隙 小角X射线散射
  • 简介:实验观测到X射线反向曲线具有双晶特征。研究表明缺陷聚集在孪晶晶界。应力在晶界边缘处得到释放。应力释放导致享晶和其它缺陷形成。由于缺陷形成在缺陷附近产生位错应力或低位错小应力区。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孪晶模型来解释实验结果。应力(主要是热应力),化学配比偏离和杂质非均匀分布液封直接(LEC)InP单晶生长过程产生孪晶主要因素。研究了液封直拉(LEC)InP(111)面上孪晶。本文中讨论了上面提到孪晶模型实验证据和如何得到孪晶液封直接(LEC)InP单晶。

  • 标签: INP 孪晶 晶界 同步辐射 磷化铟 面缺陷
  • 简介:通过水热法合成了骨架含铁杂原子丝光沸石,采用XRD,FT-IR及TPR等表征技术确认铁进入了分子筛骨架。利用XAFS技术对分子筛中铁精细结构和配位环境进行了表征和计算,近边吸收Fe-K边前跃迁证实铁在分子筛骨架位于四面体配位环境,与邻近原子存在共价键作用;铁-氧配位键长为0.188-0.189nm.

  • 标签: 表征 硅铁分子筛 丝光沸石 XAFS 结构 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