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军用盔甲是单兵个体防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多种不同材料不同结构的,本文介绍了我国在冷兵器时代出现的几种典型的,简要说明了各种的制作原料、制作方法、结构形式、发展历史等,并对这些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作了简单的分析.

  • 标签: 盔甲 冷兵器 铁甲 皮甲
  • 简介:采用高温熔融法,在硼酸盐玻璃的配合料中引入抗菌剂磷酸银,一次烧制而成制得抗菌玻璃材料。通过对硼酸盐玻璃的抗菌性能和缓释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制备抗菌硼酸盐玻璃时,合适的银含量为1.5%-2.0%处理温度在1100℃-1400℃即获得良好的抗菌效果和缓释性。

  • 标签: 磷酸银 抗菌硼酸盐玻璃 银挥发量
  • 简介:纺织品中禁用偶氮染料检测,目前主要采用气相色谱质联用法。然而氨纶或聚氨酯涂覆层中含有的4,4’-二苯甲烷二氰异酸酯(MDI),在高温下容易发生分解,生成可致癌芳香染料4,4’-二氨基二苯甲烷(MDA)。为避免出现此类假阳性结果,本文系统研究了进样口温度对含有氨纶或聚氨酯涂覆层的纺织品测定MDA的影响。结果表明,气相色谱进样口温度在230℃时可快速、有效地筛查出由MDI分解导致的MDA假阳性结果。

  • 标签: 4 4’-二氨基二苯甲烷 假阳性 禁用偶氮染料 生态纺织品
  • 简介:以敦煌莫高窟第158、159、231窟壁画为依据,对吐蕃赞服饰进行了概述和考证,对赞服装的穿着方式做了推断,并就其服饰中的翻领、云肩、革带、蹀躞七事及鸟靴做了细致分析和探讨。

  • 标签: 莫高窟壁画 吐蕃赞普服饰 翻领云肩 革带 蹀躞七事 乌靴
  • 简介:按照GB/T10288-2003《羽绒羽毛检验方法》和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建立了不确定度的试验模型,分析了测试过程中不确定度的来源,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和合成,计算出嗜温性需菌菌落数合成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及其置信区间。结果表明,嗜温性需菌菌落数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533,影响嗜温性需菌菌落数的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自操作过程的重复性。

  • 标签: 嗜温性需氧菌菌落数 不确定度 羽毛羽绒 置信区间
  • 简介:吲哚啉-3-甲醛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属于重要的医药中间体。以邻硝基对甲苯胺为原料,经过五步合成反应,制备出6-甲基-2-代吲哚啉-3-甲醛化合物,各步反应产率分别达到60.8%、86.4%、76.9%、47.2%、89.9%。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及氢核磁对最终产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产品含量达97%,分子离子峰为198。

  • 标签: 吲哚啉 3-甲醛取代吲哚啉 医药中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