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采用含漆酶/介体体系(LMS)漂段的TCF漂序,在H2O2用量为2%的情况下,将蔗渣硫酸盐浆漂到80.7%ISO的白度.利用电子自旋共振谱(ESR)研究了蔗渣硫酸盐浆在漆酶/介体体系中产生自由基的情况,并与蔗渣硫酸盐浆在漆酶中产生自由基的情况以及仅有漆酶和介体而没有纸浆时产生自由基的情况对比,从而了解漆酶/介体体系漂白纸浆的自由基反应机理.

  • 标签: 漆酶/介体体系 漂白 纸浆 自由基 反应机理
  • 简介:用X-射线衍射法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7-IR)进行soda-AQ法苇浆的强化氧气漂白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经硫酸预处理,过氧化氢强化氧漂(AQ)及过氧乙酸强化氧漂(APaO)均比常规氧漂能更有效地降解浆中的残留木素,又能较好地保护碳水化合物。X-射线衍射法和FT-IR法均能很好地反映苇浆纤维豪的结晶结构在漂白过程中的变化。所有浆样的纤维素均属纤维素I晶态;101面峰与101ˉ面峰重迭;垂直002面的晶粒尺寸略小于棉花纤维素的晶粒。

  • 标签: 苇浆 氧漂 AQ 氧气漂白 酸预处理 木素
  • 简介:介绍了聚环氧乙烷(PEO)的溶解热力学动平衡过程对PEO溶液特性的影响以及PEO用作助留剂的絮凝机理.PEO在吸附时,分子链的熵的损失会减弱PEO的吸附能力,损失过大时,会阻止PEO进行吸附.PEO经CF(Cofactor)改性的过程使得热函增加,当增加量超过损失值时,会促进PEO吸附.不同的CF对PEO进行改性的程度是不一致的,因此对PEO/CF的技术开发和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 标签: PEO 助留助滤 助留剂 溶解热 聚环氧乙烷 改性
  • 简介: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竹纤维增强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的微观形态,用红外光谱分析了竹纤维增强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改性及其化学键结合机理.在两相界面内,羧化聚醚会同时与纤维和聚酰胺树脂发生化学键和氢键结合,起着偶联作用,从而提高两相界面的结合强度,达到复合材料增强的目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结果显示羧化聚醚进行界面改性处理的纤维与聚酰胺树脂共混复合材料在低温脆断后,纤维外形不清晰,界面较模糊,纤维与聚酰胺树脂之间产生了良好的界面粘合作用.

  • 标签: 竹纤维 聚酰胺树脂 复合材料 界面改性
  • 简介:以锇酸标记、X-射线电子能谱检测为手段对纸张涂布加工过程中胶粘剂的迁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文的研究条件下,胶粘剂在施涂和干燥阶段中都存在向涂层表面迁移的现象,但在干燥阶段中的迁移量要显著大于在施涂过程中的迁移量.通过对施涂过程中胶粘剂的受力分析,提出了胶粘剂受旋转升力和剪切升力作用向涂层表面迁移的观点.

  • 标签: 涂布加工 胶粘剂 机理 纸张 涂层表面迁移 迁移量
  • 简介:应用实验室选育出的降解木素和降解木聚糖菌株产生的酶液对桉木(Eucalyptus)硫酸盐浆进行生物漂白。酶处理的结果显示,酶降低纸浆的卡伯值,提高白度,而对粘度降低较少。GC和FTIR分析表明,经酶处理后,纸浆中的发色基团和助色基团减少,阿拉伯糖和木糖含量降低,桉木KP浆本素碳水化合物复合物(LCC)的木素-阿拉伯糖基及木素-木糖基结合键断裂,并活化木素分子的芳香环结构,促进木素的溶出,提高了纸浆的白度和可漂性。

  • 标签: 生物漂白 机理
  • 简介:聚木糖酶(EC3.2.1.8)能专一性地催化水解硫酸盐浆中的聚木糖而提高硫酸盐浆的可漂性.聚木糖存在于浆中的形式有:聚木糖衍生有色物、木素-聚木糖复合体、机械性缠绕木素的聚木糖及影响纤维润胀的聚木糖.聚木糖酶在硫酸盐浆含氯漂白流程中的作用底物可能不同于过氧化氢漂白流程中的.聚木糖酶在硫酸盐浆含氯漂白流程前可能作用于机械性缠绕木素的聚木糖或与木素化学键连接的聚木糖,从而改善浆的漂白性能;而聚木糖酶处理过氧化氢漂白的硫酸盐浆可能作用于与木素化学键连接的聚木糖或聚木糖衍生有色物,直接漂白硫酸盐浆.聚木糖和木素在纤维细胞壁和不同的纤维类型中的分布,对聚木糖酶辅助漂白硫酸盐浆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硫酸盐浆 木糖 过氧化氢漂白 木素 纸浆 氯漂
  • 简介:对获采用自催化乙醇法制装的反应历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木素的脱除分两十阶段:大量脱除阶段和残余脱除阶段;(2)木素脱除与碳水化台物的脱除和黑液的pH值关系很大;(3)成浆中保留了原料中的大部分灰分,而有机溶剂抽出物的古量则很低;(4)蒸煮至纤维分离点时浆中仍古有较高量的木素,应继续保温。

  • 标签: 制浆 木素 纤维分离 蒸煮 乙醇法 反应历程
  • 简介:研究了改性木素磺酸盐缓蚀阻垢剂GCL2的阻垢性能及作用机理.通过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实验发现,25mg/LGCL2的阻垢率为61.6%,与常用有机膦缓蚀阻垢剂HEDP接近.静态阻垢实验表明,GCL2能够通过与钙离子生成溶于水的络合物,增大其溶解度.研究还发现,GCL2对碳酸钙颗粒具有很好的分散作用,能使形成的碳酸钙晶核高度分散,减少相互碰撞形成晶体的机会.X射线衍射表明,GCL2能够使碳酸钙在形成晶体的过程中发生晶格畸变,使生成的碳酸钙晶体变得疏松,不易在换热管表面沉积.

  • 标签: 碳酸钙 改性 缓蚀阻垢剂 阻垢性能 木素磺酸盐 阻垢率
  • 简介: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麦草自催化乙醇制浆的工艺条件,并对其反应历程进行了研究。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蒸煮温度195℃、液比1∶8、保温70min(升温120-130min)、乙醇和水的比例为55∶45。蒸煮脱木素历程分析表明麦草乙醇蒸煮可分为两个阶段:大量脱木素阶段和残余木素脱除阶段。

  • 标签: 乙醇制浆 麦草 残余木素 蒸煮温度 脱木素 反应历程
  • 简介:应用拉曼光谱研究了硫酸盐制浆过程的脱木素反应动力学。鉴于木素在拉曼光谱中的分子特征峰出现在-1600cm^-1和-1657cm^-1位置,而这两个峰的高度可代表浆中木素的残余量。据此,脱木素动力学的参数。比如反应速率常数K和反应活化能Ea可以被得出。对一个等温连续硫酸盐制浆过程的研究发现,常规分析脱木素反应只有一段,但用分子理论研究则分成两段,第一段的反应速率常数K和反应活化能Ea都大于第二段。数据还显示,木素的苯环结构(-1600cm^-1)解聚或碎裂的速率在两个脱木素阶段都较快,而木素支链结构上的碎裂(-1657cm^-1)在第一阶段似乎与苯环结构碎裂相等,但在第二阶段明显减慢了约55%。这说明脱木素反应的主要特征是木素苯环结构的解聚或碎裂。由于化学方法得出的脱木素反应速度常数和活化能都在拉曼光谱得出的动力学参数范围内,这说明了两种方法的吻合,同时也证明了拉曼光谱方法即可以包含常规方法的数据又可以揭示脱木素反应的分子信息。

  • 标签: 脱木素反应 分子动力学 估算 拉曼光谱 造纸 纸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