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采用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对壳聚糖进行接枝改性,探讨了影响其接枝改性的主要因素;通过红外光谱对接枝共聚C-DMDAAC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并研究了C-DMDAAC对手抄纸的增强效果。结果表明,壳聚糖与DMDAAC接枝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壳聚糖与DMDAAC物质的量比1:1、pH值6、温度90℃、时间3h、引发剂浓度0.5mmol/L;与壳聚糖相比,C-DMDAAC的分子质量增大,pH值稳定性增大,溶解性提高。红外光谱图进一步表征了C-DMDAAC的生成。C-DMDAAC对纸张有一定的增强效果。

  • 标签: 壳聚糖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接枝共聚 纸页增强
  • 简介:以芬顿试剂为引发剂,木薯淀粉为主链,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松香、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DM)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为单体,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在木薯淀粉分子上接枝苯丙共聚单体,合成出一种苯丙无皂乳液表面施胶剂,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粒径分析仪、静态接触角和扫描电镜对乳液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淀粉用量10%、m(单体总量)∶m(淀粉)=2∶1、H2O2用量5.0%、m(St)∶m(BA)=3∶1、松香用量0.8%、DM用量1.2%、NMA用量0.2%条件下,合成了苯丙无皂乳液表面施胶剂;当其用量为淀粉施胶液的0.4%时,施胶度为46s,纸张环压指数为5.47N·m/g.

  • 标签: 淀粉 无皂乳液聚合 松香 表面施胶剂
  • 简介:主要研究了AMPS(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共聚的合成及应用.通过研究引发剂的用量、共聚单体的用量、EDTA用量、反应后期温度等因素对AM和AMPS共聚合反应的影响,发现在中性水溶液介质中,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与偶氮类引发剂共同作用下,在5℃的低温下引发聚合反应,当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0.03%,反应后期温度为40℃时,可获得相对分子质量为1810万的AM和AMPS共聚.并研究聚合氯化铝/AM和AMPS共聚体系在造纸脱墨废水絮凝处理的应用,研究表明:AM和AMPS共聚用量为0.75mg/L,与之复配的聚合氯化铝(PAC)最佳用量是100mg/L,其中1134万相对高分子质量的两性AMPS和AM、MAC共聚效果更佳,与之复配的PAC用量可减少到75mg/L,CODCr去除率都达70%以上.

  • 标签: AMPS 引发剂 絮凝处理 合成 共聚物 共聚单体
  • 简介:以离子液体为反应介质,丙烯酰胺为单体,在不加任何引发剂的情况下,用微波辐射代替常规的加热方式,在均相条件下快速合成了纤维素与丙烯酰胺的接枝共聚。研究了影响接枝效果的各种因素(单体及交联剂的用量,微波强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A)等手段对其结构及表面形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微波辐射,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1min便可完成接枝反应,与常规加热时间(0.5-5h)相比,该方法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此外,还探讨了微波下纤维素接枝共聚的自由基反应机理。

  • 标签: 纤维素 微波 离子液体 接枝共聚
  • 简介:采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法处理广西某制浆厂化学机械法制浆中段废水,出水CODCr为352mg/L,SS为84mg/L。运用GC-MS联用仪对制浆中段废水中的有机进行测定,共测得有机污染41种,其中10种有机污染被列入美国EPA环境优先控制污染,在进水的30种有机中,15种有机被完全去除。通过分析制浆中段废水有机污染在工艺流程中相对组分变化的规律,揭示了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法处理制浆中段废水过程中的污染迁移和降解规律。

  • 标签: 水解酸化 接触氧化 制浆中段废水 有机污染物 GC-MS
  • 简介:以木素类模型对羟基苯丙酸(HL)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均相Fenton试剂对HL的降解,探讨了体系pH值、H2O2用量、Fe^2+用量、HL溶液初始质量浓度、反应时间、紫外光照射等因素对HL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当体系原始pH值4.0时,加入2倍理论用量的H2O2,Fe^2+与H2O2摩尔比为1∶100,反应60min后,初始质量浓度为60mg/L的HL溶液,其去除率可达79.2%;体系在紫外光照射下可形成协同效应,降解速度显著加快,同样条件下反应20min,溶液中HL和TOC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8.3%和79.6%。

  • 标签: 均相Fenton 羟基自由基 对羟基苯丙酸 氧化降解
  • 简介:通过在自然界中采集、室内筛选和Co60诱变,筛进出三株高效产生不同降解木素酶的白腐菌(witerotbamiomycetefungus)菌株和一株不产纤维素酶的降解聚木糖的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菌株,并研究了它们的最适产酶和最适作用的条件。通过这些研究,为纸浆的生物漂白和废永生物处理打下了基础。

  • 标签: 解聚 木糖 菌种选育 高效 降解 室内筛选
  • 简介:应用实验室选育出的降解木素和降解木聚糖菌株产生的酶液对桉木(Eucalyptus)硫酸盐浆进行生物漂白。酶处理的结果显示,酶降低纸浆的卡伯值,提高白度,而对粘度降低较少。GC和FTIR分析表明,经酶处理后,纸浆中的发色基团和助色基团减少,阿拉伯糖和木糖含量降低,桉木KP浆本素碳水化合复合(LCC)的木素-阿拉伯糖基及木素-木糖基结合键断裂,并活化木素分子的芳香环结构,促进木素的溶出,提高了纸浆的白度和可漂性。

  • 标签: 生物漂白 机理
  • 简介:桉术硫酸盐浆CEH漂白废水具有很强的毒性和很高的色度,废水中的色度主要来自>100kD的高分子量的氯化术素降解产物,而毒性主要是由一些低分子量(<2kD)的氯化木素降解产物引起的,从本宴验室选育出的菌株中,Phkbisradinrn对废水有较高的脱色和洧除毒性的能力,从不同的木素降解酶对脱色和毒性消除的能力看,Lip更强一些;黎芦醇和H2O2促进了Phlebiaradiata对氯代盘创木酚的降解

  • 标签: 废水 脱色 降解 白腐菌 色度 芳香化合物
  • 简介:白腐菌分泌胞外氧化酶--木素降解酶.这类氧化酶底物专一性不强,除降解木素外还降解大量的污染.首先观察4种白腐菌Pleurotuseryngii,Polyporusversicolor,Pleurotusostreatus和Fomeslignosus在限氮和富氮培养基中产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漆酶的能力,4种真菌只产锰过氧化物酶和漆酶.由于Pleurotuseryngii和Pleurotuseryngii产酶能力较强,用于碱木素的降解脱色,二者在限氮条件下11天对碱木素降解脱色率为65%和72%.0.6g/LCa2+有助于菌体生物量的增加,对产酶影响不明显;10mg/LMn2+有助于锰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提高;5mg/LCu2+可显著提高菌体产漆酶能力,10天可使碱木素的降解脱色率达到90%.

  • 标签: 木素降解酶 白腐菌 碱木素 降解脱色 造纸工业 废水处理
  • 简介:为了赋予竹纤维抗菌性,以天然生物高分子壳聚糖为抗菌整理剂,利用K2S2O8与Na2S2O3组成的氧化还原体系,引发竹纤维素与壳聚糖进行接枝共聚,制备了具有抗菌性的纤维素材料。以接枝率和接枝效率作为衡量标准,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并对在最佳条件下合成的样品进行了红外、扫描电镜和抗菌性检测。研究结果表明,竹纤维素与壳聚糖接枝共聚后,纤维表面形态明显改变,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达到97.00%和99.91%,具有良好的抗菌性。

  • 标签: 竹浆粕 壳聚糖 抗菌性 接枝共聚
  • 简介:研究了木聚糖酶处理中碳水化合降解及对木素溶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聚糖酶处理中纤维表面、纸浆中半纤维素被降解溶出,LCC结构被降解.木聚糖酶处理也溶出蜜二糖和塔罗糖.木聚糖酶预处理能加强后续碱抽提中大分子质量木素的溶出.

  • 标签: 木聚糖酶 碳水化合物 木素溶出性能
  • 简介:以%型TiO2为光催化剂,在悬浮态流化床催化反应器中对CEH三段漂白废水进行了光催化降解研究。以CODCr为评价指标,考察了催化剂用量、体系pH值、光催化降解时间及通氧方式等对降解CEH废水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TiO2投加量、光催化降解时间、体系pH值以及通氧对CODCr的去除影响显著。当TiO2用量为1.0s/L、初始pH值4.0、连续通气条件下降解效果最佳,光催化降解4h后,CEH漂白废水中CODCr去除率可达84.8%。

  • 标签: TIO2 光催化 CEH漂白 废水处理
  • 简介:以木素类模型愈创木酚为目标化合,在自制的圆柱形双层玻璃反应器中,考察Fenton试剂对愈创木酚的处理效果,研究了H2O2用量、Fe^2+用量、愈创木酚溶液初始浓度及pH值、反应时间、紫外光照射等因素对愈创木酚降解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当体系pH值为3.0时,加入2倍理论用量的H2O2,Fe^2+与H2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0,反应60min后,初始质量浓度50mg/L的愈创木酚溶液的愈创木酚去除率可达85.1%;当体系中引入紫外光照射后,Fenton试剂的氧化性明显增强,反应速度显著加快,反应进行30min后愈创木酚可完全去除。

  • 标签: 均相Fenton ·OH 愈创木酚 木素
  • 简介:以4(NH)2S2O8和NaHSO3作为引发剂,研究了芦苇乙醇木质素与丙烯酰胺的接枝共聚反应中丙烯酰胺用量、引发剂用量、引发剂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规律,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优条件为:丙烯酰胺单体与乙醇木质素的质量比为1:1,引发剂用量为50mmol/L,引发剂(NH4)2S2O8与NaHSO3的摩尔比为4:1,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4h。最优条件下产物产率达到95%,接枝效率为90%。红外光谱分析证实了产物中存在接枝共聚,并且主要以醚键连接。

  • 标签: 木质素 丙烯酰胺 接枝共聚 溶剂木质素 乙醇
  • 简介:在培养的过程中,加入木聚糖的白腐菌的生长明显优于空白对照样,白色的菌丝较早地覆盖在处理样品的表面;加入木聚糖,促进了木素的生物降解,大量的木素降解发生在培养的前期,而后期木素的降解量明显减少。木聚糖对酸溶木素含量变化没有明显的影响。木聚糖的加入使纤维素降解有所下降,但由于半纤维素含量较少,可以认为木聚糖的加入对半纤维素降解的影响很小。

  • 标签: 白腐菌 木质纤维 生物降解 木聚糖
  • 简介:介绍了生物0机械法制浆的研究情况。主要内容包括木素生物降解及其酶体系的作用、生物机械法制浆的能量消耗、生物机械浆的强度性能和光学性能,并且展望了生物机械法制浆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机械法制浆 木素 机械浆 强度性能 应用前景 能量消耗
  • 简介:白腐菌是唯一能完全降解木质纤维素的微生物,其分泌的胞外酶对木素的降解倍受关注。木质纤维素中木素的降解是多种生物酶作用的结果,文中叙述了漆酶、多种过氧化物酶、产过氧化氢的氧化酶等胞外酶的作用机制,以及这些酶之间存在的广泛而复杂的协同作用。

  • 标签: 白腐菌 木素降解酶 过氧化物酶 催化机制 协同作用
  • 简介:通过HPLC和FTIR研究了漆酶/介体系统(LMS)漂白中碳水化合降解历程.研究发现纸浆中糖类组分在LMS漂白中的降解甚少,特别是葡聚糖在LMS漂白3h后,降解率仅为0.604%,可相对说明纤维素在LMS漂白过程中的降解很少.LMS漂白前后的FTIR谱图中,糖类的特征吸收峰基本上没有变化,而木素的吸收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而,证明LMS漂白有很好的脱木素选择性,纸浆的强度损失小.

  • 标签: HPLC FTIR 漆酶/介体系统 麦草浆 漂白 糖类组分
  • 简介:利用具有Keggin结构的HnXW12O40(n=3时,X=P;n=4时,X=Si)对工业碱木质素进行催化降解,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乙酰化结合电位滴定法测定了降解活化后碱木质素的酚羟基和总羟基含量,分别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和溶剂体系等因素对催化降解后碱木质素羟基含量的影响,确定了HnXW12O40降解碱木质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同时对降解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 标签: 多酸 催化 降解 碱木质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