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9 个结果
  • 简介:台肩钻杆接头具有大幅度提高抗扭强度、增大水眼的优势,对此类钻杆接头的失效进行分析,具有规范使用操作或改善接头结构性能的意义。某井在台肩钻杆接头使用中发生两起接头刺漏失效事故,为查明刺漏失效原因,对其中1支刺漏接头进行分析,包括刺漏冲蚀形貌宏微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及受力情况模拟。分析结果认为:钻杆接头发生刺漏冲蚀原因主要是接头上扣扭矩不足导致接头主台肩面接触压力不足,螺纹疲劳强度下降,螺纹牙底因应力集中形成多疲劳裂纹,最终高压泥浆从副台肩及刺穿的裂纹冲蚀出。建议钻具使用时按照推荐的上扣扭矩进行上扣,避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

  • 标签: 刺漏 双台肩钻杆 上扣扭矩 失效分析
  • 简介:陕西银矿认真贯彻落实陕西有色集团公司20l3年度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进以降本增效为核心的对标管理工作,在全矿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1-6月份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完成全年计划的60.9%和51.8%,顺利实现了时间任务过半的总体目标。

  • 标签: 陕西 银矿 集团公司 管理工作 降本增效 营业收入
  • 简介:某发动机外场试车后分解,经荧光检查发现其轴流压气机排整流器叶片进气边叶根R位置存在裂纹。对开裂叶片进行外观检查、断口观察、金相检测、硬度测试,并对叶片工作状态进行分析,探讨裂纹成因。结果表明:叶片裂纹性质为疲劳裂纹,发动机工作时叶片固有频率与尾流激振频率发生重叠,产生共振,致使叶片叶根处裂纹萌生扩展。

  • 标签: 静子叶片 尾流激振 共振 失效分析
  • 简介:对离子交换膜电解槽中电沉积钴的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并探讨了阴极液成分、电流密度、温度等因素对电沉积钴的电流效率、单位能耗、质量的影响规律。阴极液为含氯化钴混合溶液,初始中间液为稀盐酸溶液,阳极液为硫酸溶液。采用阴离子交换膜将阴极液与中间液隔开,阳离子交换膜将阳极液与中间液隔开。结果表明:最佳实验条件为80g/L钴、20g/L硼酸、3g/L氟化钠、pH4、电流密度250A/m^2、温度50℃在该条件下电流效率为97.5%。中隔室可得到电化学再生的盐酸,酸浓度达到0.45mol/L,实现了产酸抑氯同步化。

  • 标签: 电沉积 阴离子交换膜 阳离子交换膜 膜电解槽
  • 简介:本文介绍了苯并嗯嗪的合成以及改性的方法。2,2’-(1,3-间苯撑)-2-噁唑啉与二胺型苯并嗯嗪树脂共聚,共聚后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可达到250℃;残炭率可达到54S。填料的加入使得苯并嗯嗪的阻燃性达到应用需求。但是填料过量会导致工艺性能下降。在少量加入某几种阻燃剂的情况下,能使得树脂具有理想的阻燃性能,UL94测试能够达到V-0级。

  • 标签: 苯并噁嗪 无卤阻燃 双噁唑啉
  • 简介:随着欧盟WEEE、RoHS两个指令的实施,全球电子行业将进入无铅焊接时代。无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快速拉动了无铅等相关材料的需求和系列产品的走强,提升无铅、无卤化比重,调整产品结构成为覆铜板行业适应市场需求的当务之急。酚A酚醛树脂及酚A酚醛环氧树脂作为制造无卤覆铜板的原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000年巴陵公司开始自主开发酚A线性酚醛及其环氧树脂,该产品于2004年中试取得成功,2007年该产品逐步进入规模生产。

  • 标签: 无铅化 双酚A酚醛树脂 双酚A酚醛环氧树脂
  • 简介:对某航空发动机速机匣固定螺桩的松动脱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速机匣固定螺桩松动脱出的主要原因是疲劳失效引起的,螺纹失效的直接影响因素有局部应力集中、微动磨损以及修理、装配工艺不完善等。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经验,对工艺方法进行了适当的改进,改善了螺纹载荷分布。提高了螺纹的承载能力。有效地预防了速机匣固定螺桩松动脱出故障。

  • 标签: 螺桩 应力集中 疲劳失效
  • 简介:为提高对时变信号的分析处理能力,设计了一组同时满足抗混淆、完全重构和正交化的Q—shift滤波器。与传统Q—shift滤波器相比,其权系数可以根据输入信号特性进行自适应调整。将基于自适应Q—shift滤波的树复小波变换用于对超声缺陷信号进行阈值降噪,实验结果表明,与Q—shift10/10和DWT两种传统方法相比,去噪后信号的信噪比可以分别提高1.03dB和1.97dB。

  • 标签: Q—shift滤波器 双树复小波变换 超声缺陷信号 降噪
  • 简介:各向异性屈服函数参数识别中经常需要完成等拉实验,但这要求专用的实验技术或设备.采用基于传统单轴拉伸实验装置的平面应变实验取代等拉实验,以提供相关实验数据,完成各向异性屈服函数的参数识别.运用基于平面应变实验的简易方法,对5xxx铝合金和AlMgSi铝合金板材实现Yld2000-2d各向异性屈服函数的参数识别.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预测的屈服应力、各向异性系数、屈服轨迹与实验值以及采用等拉实验的预测值十分接近.因此,采用平面应变实验替代等拉实验完成Yld2000-2d屈服函数参数识别的方法是有效的.

  • 标签: 铝合金板材 各向异性行为 屈服函数 参数识别 平面应变实验
  • 简介:基于传统辊铸轧工艺将固态因瓦合金(Invar)带材与熔融态铜液同时喂入铸轧机辊缝,在铸轧区高温、强压和塑性变形共同作用下,成功制备Invar/Cu层状复合带材。通过拉伸、弯曲、T型剥离及SEM、EDS测试,分析Invar/Cu复合带材的力学性能及拉伸断口和结合界面显微形貌。结果表明,折弯中覆层与基层协调变形,未出现分层现象;当界面结合强度较高时,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只有一个应力平台;相反,由于Invar和Cu的力学性能差异,在等轴拉伸过程中出现界面分层现象,在两组元发生缩颈时,应力-应变曲线相应地出现两个应力平台;经800℃热处理1h,平均剥离强度由铸轧态的13.85N/mm提升至42.31N/mm;并且,退火处理后Cu侧剥离界面SEM和EDS结果证明,Cu侧黏连有更多的Fe,这说明退火处理可以增强Invar/Cu复合带材的界面结合强度。

  • 标签: 双辊铸轧 Invar/Cu复合带 热处理 结合界面 结合强度
  • 简介:河南豫光金铅集团公司在2014年度表彰大会上,总结2014年成绩,规划新一年的工作方向,大会披露2014年豫光金铅集团销售收入和工业总产值历史上首次双双突破200亿元。2014年在铅行业整体亏损,整个电解锌行业大面积亏损的情况下,豫光铅、锌系统都实现盈利;豫光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项目冶炼渣处理技术改造项目也顺利拉通,自主研发的世界首条底吹工艺成功运用到生产实践中,试产一次性取得成功,企业多元化产业、循环经济以及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 标签: 工业总产值 销售收入 河南 技术改造项目
  • 简介:对弹簧扁钢的全厚度范围进行C扫描成像检测时,需以一定间隔调整焦点位置以确保检测精度。本研究测量了聚焦声束焦柱高度并分析其对C扫描图像的影响,提出了应用于弹簧扁钢全厚度C扫描成像检测的焦距调整法则。此外,通过分析C扫描图像的特征区域确定缺陷边界,并通过金相试验对其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显示:根据焦柱高度确定焦距调整间隔可在提高检测效率的同时保证较高的检测精度,所提出的缺陷图像特征边界可用于精确测量缺陷尺寸;水浸聚焦超声C扫描成像方法可用于评价弹簧扁钢内部缺陷的尺寸及其分布。

  • 标签: 弹簧扁钢 C扫描成像 金相试验 缺陷
  • 简介:基于岩石能量交换原理和3种不同卸荷路径下(恒轴压卸围压、加轴压卸围压、轴压围压同时卸载)卸围压(初始围压为10MPa、20MPa、30MPa)试验,研究卸荷条件下岩石轴向吸收应变能、环向扩容消耗应变能、弹性应变能以及耗散能的演化特征与演化速率。研究结果表明,3个方案中,岩石轴向吸收的应变能主要转化为环向扩容消耗应变能,扩容程度为:方案3〉方案1〉方案2,而转化为耗散能较少,只有在临近破坏时耗散能才明显增加。初始围压对轴向应变能、环向扩容消耗应变能及弹性应变能的影响程度明显大于卸载路径,且都随着初始围压的增大呈近似线性增加。卸载路径和初始围压对耗散能有显著的影响。三个方案中应变能的演化速率均随着初始围压的增大而增加,初始围压对应变能演化速率的影响与卸载路径有关。

  • 标签: 卸荷路径 轴压 围压 应变能 能量演化
  • 简介:辊铸轧运用于制造Al-Zn-Mg-Cu合金带材。研究带材减薄率及热处理温度对合金再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冷轧率为60%、热处理制度为500℃的条件下处理1h时,合金带材具有细晶组织(平均晶粒尺寸约为13μm,晶粒纵横比约为1.7)和高的力学性能(UTS≥360MPa,δ≥20%)。研究了微观组织对Al-Zn-Mg-Cu合金带材力学性能的影响。合适的棍铸轧热处理及加工工艺能制造低价、高强的Al-Zn-Mg-Cu合金带材。

  • 标签: AL-ZN-MG-CU合金 双辊铸造 冷轧 再结晶
  • 简介:采用程序升温DSC法研究了覆铜箔层压板专用的低溴环氧树脂/氰胺体系的非等温固化反应动力学。分别用Kissinger方程和Ozawa-Flynn-Wall方程推导了该固化体系的固化动力学方程,并计算了固化反应活化能。结果显示Kissinger方程能够较好地反映该体系非等温同化过程中放热峰顶温度的动力学参数,

  • 标签: 固化反应动力学 环氧树脂 双氰胺 固化体系 覆铜箔层压板 专用
  • 简介:大同矿区由于古窑开采、小煤窑私挖滥采形成了众多在地表浅层燃烧的暗火火区。针对这些火区特点,利用LandsatTM/ETM温度反演、无人机和地面红外热像仪等集成分析技术监测马脊梁矿煤火区。利用LandsatTM/ETM影像提取2000年、2002年、2006年、2007年和2009年5个时期的煤火区热场分布信息,分析其变化过程,圈定煤火区的大致范围;利用无人机搭载光学相机拍摄火区的高分辨率影像,结合煤火区地裂缝的纹理、线特征和灰度值等信息,建立知识模型,提取煤火燃烧区的构造裂缝,为探测、治理地下煤火提供了依据;利用红外热像仪采集煤火燃烧重点区域的温度场信息,进行热点趋势和着火点深度分析,为确定煤火区燃烧点提供依据。

  • 标签: LANDSAT 无人机 红外热像仪 煤火 大同矿区 遥感
  • 简介:建立激光与能量耦合模型以研究激光在小孔内的传输和孔壁能量的分布。该模型的主要特点包括:1)小孔和孔内等离子体的逆韧致吸收系数均为实验测量所得;2)入射激光为高斯分布的聚焦光束而非平行光束;3)同时考虑了激光光束在孔内多次反射的菲涅尔吸收和逆韧致吸收。计算结果表明:孔壁所吸收的激光能量并不一致;尽管激光未能直接照射孔底,但是小孔孔底所吸收的激光能量最多。基于聚焦光束的特征分析,焦平面的位置对小孔前沿所吸收的激光能量较后沿更重要。

  • 标签: 激光焊接能量耦合模型“三明治”方法小孔
  • 简介:混凝土质量超声CT检测中,为了对混凝土质量进行准确评估,对成像精度有很高要求,由于混凝土自身结构的不均匀性,经典算法很难满足高精度层析计算要求,容易导致检测结果失效。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搜索和自然权函数的改进模拟退火算法,首先采用弯曲射线追踪方法确定最终路径,而后引入了混沌搜索和自然权函数对路径进行反演修正,改善模拟退火算法准确度,最后对结构进行层析计算和成像。数值仿真实验表明:改进算法计算结果更加准确有效,成像分辨力得到了明显改善。

  • 标签: 混凝土结构 超声层析成像 弯曲射线追踪 混沌搜索 自然权函数
  • 简介:对直升机旋翼前缘的镍-玻璃纤维复合层进行超声检测方法研究。分析镍-玻璃纤维复合层缺陷特征及缺陷识别方法;针对薄壁曲面构件的检测需求,采用便携式超声特征扫描成像方法和接触式聚焦方法,完成曲面旋翼前缘的扫描成像检测;利用超声特征扫描成像系统对检测信号进行全波列采集,并用幅值特征和频谱分析等方法对复合层脱粘缺陷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高精度的缺陷显示和评价。

  • 标签: 镍-玻璃纤维复合层 脱粘缺陷 接触式聚焦 超声特征扫描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