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简介:使用福建数字遥测台网产出的观测报告,计算各台站单台震级与台网平均震级偏差和标准离差,分析了产生震级偏差的原因,并给出了台基校正值。结果显示,震级偏差主要来自于各台站的综合影响,进行台基校正是有意义的。

  • 标签: 震级偏差 台基校正 震级
  • 简介:通过对青海湖的形成及演化过程的探讨,根据现代不同时段青海湖水深和面积递减量,推算出青海湖将在194—412年后干涸,预测演化模型有两种,即柴达木型和共和盆地型。青海湖的干涸过程是个复杂过程,尽管有关学者预测青海湖不会在1万年内迅速干涸,但是,如果目前青海湖水位持续下降趋势得不到逆转或抑止,那么,青海湖干涸将不可避免。

  • 标签: 青海湖 干涸趋势 盆地 演化过程
  • 简介:指出传统距离加权内插法的不足,推导了垂线偏差同大地水准面差距偏导数的转换公式,在此基础上利用间接平差模型得到了顾及垂线偏差的重力大地水准面差距内插法,改进了传统距离加权平均法.

  • 标签: 距离加权平均法 垂线偏差 大地水准面差距偏导数
  • 简介:本文首先对草峪岭隧洞贯通测量的方案设计进行了分析,并且应用测定的实际贯通偏差对照分析,叙述了贯通测量方案的可行性和设计的必要性。

  • 标签: 限差 偏差 误差 隧洞 设计 可行性
  • 简介:自从沽源县白七夭乡石家营村被确定为张家口市国土资源局的对口扶贫村后,该局党组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为真正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近日,局长明才亲自带领工作队深入到扶贫村就如何把扶贫工作开展的更加扎实有效与当地各级领导进行了座谈,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该县领导对市国土资源局的扶贫工作计划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要在全县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张家口市 对口 国土资源局 扶贫工作 工作计划 推广应用
  • 简介:经对探井压前进行地层测试和未测试两种情况进行分析,使探井压措施决策定量化.认为选井、选层系数大于50的井压后有效,可获得工业油气流.从而,减少了人为因素和随机因素的影响,使试油井压裂效果明显提高.

  • 标签: 探井 压前评估 油井 压裂 地层测试
  • 简介:简述应用卫星长波辐射资料研究地震前兆与地震预报的方法原理。报道1994年以来共和中强地震的OLR地震前兆及短期地震预报的情况。对OLR地震前兆的特征及短期地震预报进行讨论。

  • 标签: 长波辐射 共和 短期异常
  • 简介:塔里木—天山地区基底陆壳由太古宙灰色片麻岩、绿岩和可能是紫苏花岗岩的含钾花岗岩类组成的陆核及其古元古代和少量中元古代增生带组成。基底陆壳的基本轮廓于早元古代末已奠定。它们在元古宙中、晚期拼合成哈萨克斯坦—塔里木联合古陆,并成为冈瓦纳超级大陆的一部分,中元代末固结。新元古代为板内阶段,760Ma的塔里木运动使基底陆壳全面隆起

  • 标签: 新疆 前震旦纪 基底陆壳 陆核 增生带 联合古陆
  • 简介:根据本台几年来电磁波观测资料分析表明:电磁辐射信息在地震前有平静—加强—平静然后发震的特征。本文结合观测资料对电磁波理论分析进行初步讨论。

  • 标签: 电磁辐射 前兆 信息异常
  • 简介:本文分析了1991年1月5日缅甸7.6级大震,云南省西部水化网观测到的水化异常,这些异常不仅有水氡,还有水汞、CO2、Ca(++)、Mg(++)和Cl-等,异常的时间不仅有中长期,还有短临异常。文中根据观测事实指出,一次强烈地震发生之前,水化学的异常范围不仅仅在距震中200公里的范围之内,甚至在距震中500公里的范围内也有分布。

  • 标签: 缅甸7.6级地震 水化学 中长期异常 短临异常 震中距
  • 简介:本文利用P波初动符号,垂直向P波、S波最大振幅比,尾波衰减系数a值,尾波持续时间比τ_b/τ_v及尾波衰减速率p值等方法研究了1990年10月25日乌苏5.2级地震波异常曲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地震波参数的分析可以提取中强地震的异常信息。

  • 标签: 地震波参数 尾波形状函数 地震预报 乌苏地震
  • 简介:本文介绍pyL-1型岩石应力仪观测地应力的异常变化,分析了异常与永安地震的关系,应力长时间的大幅度连续变化可能是较大地震前兆,异常极值左右摆动是临震前兆,本人据此在去年年终会商和今年会商时提出预报意见。

  • 标签: 地应力 短临异常
  • 简介:以地震破裂理论和大震区域地震活动水平增强事实为依据,选取地震频次和应变量两个统计参数,对新疆境内天山北缘、南缘地震带和西昆仑地震带共75平方度区域进行时空扫描。根据两个参数与其3年均值之比的大小组合,确定小震活动增强区,并分析其与目标地震的对应关系,提出地震预报判据。通过R值评分检验,说明小震活动增强图象方法具有较好的中期地震预报效能。

  • 标签: 新疆 时空扫描 小震活动增强图象 预报效能评价
  • 简介:实验模拟表明,在塑性蒸发岩之上的沉积凸起受重力作用影响,通过向外径向扩张而变形。径向扩张形成同心的和径向的薄皮地堑,然后,这些地堑又被被挤入的盐隆刺穿。盐隆之间的过载区变成沉降沉积中心。随后,盐层枯竭之后持续地扩张促成了盐隆和盐底辟的回落,形成快速沉降的海底凹地,海底凹地成为水道或截留年轻的沉积物。径向扩张导致上覆沉积物大范围的水平迁移,其展布特征和方位随着区域沉积作用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 标签: 盐构造 径向扩张 盐隆 沉积凹槽 底辟隆起
  • 简介:应用NOAA、AVHRR资料反演的地气长波辐射值OLR对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进行了追踪研究.结果表明:2001年10月起OLR出现明显的异常带,随时间的变化,异常区域不断向未来的震源聚拢,并且在未来地震震中区持续存在小的OLR高值闭合区,10个月开始OLR出现突出的反常升势.

  • 标签: 长波辐射值 短期异常 NOAA AVHRR 反演 OLR
  • 简介:利用昌黎等台的磁测资料,并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在震出现了约3个月的短期异常,这对于地震的预测预报有一定意义。

  • 标签: 地磁异常 幅值比 地震预报
  • 简介:本文记述了厦门市地震局几年来开展电磁波观测的情况,以及对各种非震异常信号的识别探索。

  • 标签: 电磁波 前兆 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