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结合目前大宗废资源利用不充分、生态环境影响大、存放处理困难等问题,国内外大量专家学者关于掺废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总结了几种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废对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影响。

  • 标签: 固废 沥青混合料 疲劳
  • 简介:摘要:磷是外排污水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介绍了一种快速检测磷的方法,使用消解管消解代替高压锅消解,130℃下消解10min,再使用钼酸铵法显色,测定含量。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度较高,适用于应急监测和水质异常时的排查分析。

  • 标签: 水质 总磷 快速
  • 简介:本文通过人工变换T2分布和建立管-球模型模拟法研究含水合地层渗透率与水合含量之间的关系。首先,在渗透率的模拟试验中,我们改变了束缚水与可动水的比例、总孔隙度以及与之关联的T2分布。试验结果表明,相对渗透率与水合含量之间的关系受到这些因素的制约。随后,我们用管-球模型表示水合生长的孔隙空间,并把水合的生长过程看成是向孔隙空间随机扔小球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采用两种方法计算渗透率,一是Schlumberger'sT2公式(即SDR模型),二是Darcy定律与Poiseuille流动方程相结合的方法。前人的实验研究表明,在一定的水合含量范围内,渗透率基本保持不变。以此为参考,我们将计算结果与之进行比较。我们发现,采用SDR模型时,渗透率的数值模拟曲线与Masuda模型N=15时的结果相近。而采用Darcy定律时,渗透率模拟值较高,但与实验结果的趋势相一致,都会出现渗透率的平直阶段。尤其,当水合晶体在孔隙体内优先生成时,优先的概率越高,渗透率的平直范围越大。

  • 标签: 含水合物地层 渗透率 NMRT2分布
  • 简介:以北京顺义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中水处理厂的潜流湿地为例,选取2014~2015年的水质监测数据,以电导率、溶解性固体总量、氧化还原电位、pH、水温和输入氮含量为输入层,比较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对多处理单元潜流湿地出水中的含量预测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遗传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的拟合优度R2可达到0.835,平均相对误差百分比为12.89%,说明其对出水中的含量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但精度较差;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百分比为4.46%,精度较高。利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对潜流湿地出水中的含量进行预测较适宜。

  • 标签: 潜流湿地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 遗传算法 BP神经网络模型 总氮
  • 简介:以闽江河口最大的鳝鱼滩湿地为研究区,选择远、近潮沟2个不同潮水水淹区域设置样线,对研究区3种建群植物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短叶茳芏(又称咸草)(Cyperusmalacceusis)和蔗草(Scirpustriqueter)下18个沉积剖面分层取样,研究闽江河口湿地远、近潮沟区不同植物下沉积有机碳含量和储量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芦苇下沉积有机碳含量及储量最大,咸草下沉积次之,蔗草下沉积最小;芦苇、咸草和蔗草下0~60cm沉积中有机碳储量平均为10045.7t/km^2、9706.9t/km^2和5303.9t/km^2;湿地沉积有机碳含量及储量与植物种类及生物量密切相关;近潮沟区蔗草下沉积有机碳含量和储量大于远潮沟区,而远、近潮沟区芦苇和咸草下沉积有机碳含量波动变化,且差异不明显,其近潮沟区有机碳储量小于远潮沟区。3种植物下沉积有机碳含量与容重呈显著指数负相关关系(n=36,r=-0.8041,p〈0.001),其与盐度、pH不相关。

  • 标签: 有机碳储量 沉积物剖面 潮沟 芦苇 咸草 蔗草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工程建筑类型的不断增加,使用的各种复杂建筑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其中,复杂建筑物主要是由建模和简单的建模进行面堆拉成体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建筑形式,相比较传统建筑的不同,复杂建筑更加注重的是建筑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层次,能够精准地展示出智能建造中不同层面可视化要求的实际特点。基于此,本文将从复杂建筑最短邻近线多边聚合法进行分析,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加密顶点间最短邻近线的建筑多边聚合方法,帮助形成有效快速的邻近线集合方式,帮助实现智能建造中复杂建筑可视化提供一定的策略。

  • 标签: 复杂建筑物 最短邻近线 多边形聚合法
  • 简介:利用重庆市污染源和浓度的监测资料,分析并阐明了大气悬浮颗粒(TSP)的来源、各类尘源的贡献率及悬浮颗粒的物理特征,得到了悬浮颗粒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日变化规律,为发展城市大气污染模式和控制治理大气污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总悬浮颗粒物 城市大气污染 污染源 TSP 空间分布特征 尘源
  • 简介:利用2013年10月7日和14日的landsat8ETM+遥感影像数据和松嫩平原实测的31个采样点的水体中的叶绿素a和悬浮含量数据,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松嫩平原水体中叶绿素a和悬浮含量的反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将各波段反射率进行必要的数学变换和波段组合后,可以显著提高其与水体中叶绿素a和悬浮含量的相关水平;以R4/(R2+R3)为自变量,建立的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的反演模型拟合效果最好;以(R5+R4)/R3为自变量,建立的水体中悬浮含量反演模型拟合效果最好。

  • 标签: 叶绿素A 悬浮物 水体 反演 模型 遥感影像
  • 简介:对1998年7月至1999年6月北方15个大型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北方大型城市(北京除外)大气中的首要污染悬浮颗粒,年平均发生频数在70%~100%之间。(2)各大城市空气质量为Ⅱ级的发生频数均在夏、秋季高,春、冬季低。局地因素(当地的气象条件、地貌状况、植被分布以及人们的活动状况)是形成这种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3)空气质量为Ⅲ级的发生频数不同城市有不同的季节性。除局地因素的影响外,邻近城市之间的相互输送是一个主要原因。(4)各大城市空气质量IV级的发生频数均在春、冬季高,夏、秋季低。春、冬季节北方多大风或强风天气引起西北干旱区沙、尘的长距离输送是产生这种季节变化的根本原因。这也说明西北干旱区的绿化、固沙工作迫切需要加强。

  • 标签: 北方 冬季 秋季 发生 季节变化 固沙
  • 简介:摘要:0世纪50~60年代开始,在我国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重工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重工业的发展过程中,石油的存在必不可少。在石油的开采过程中,石油井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水泥在井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强化水泥性能研究已经成为了确保固井效果的重要指标。本文主要就井水泥浆性能对井质量的影响展开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固井 水泥浆 性能 固井质量
  • 简介:摘要:为了研究水泥浆性能对井质量的影响,利用现场水泥浆性能的相关资料并结合第一、第二界面井质量的测井解释结果,定性地统计出水泥浆性能与井质量间的关系。经过对水泥浆性能的统计表明,水泥浆结构使用领浆和尾浆比用单一结构的井质量要高,且当领尾浆的长度比大于1、领尾浆的稠化时间差为40~60min时,有利于提高井质量。水泥浆领浆和尾浆的稠化过渡时间小于20min时,有利于提高井质量。如果用水泥浆性能系数SPN评价水泥浆的防气窜能力,则领浆的SPN值小于3及尾浆的SPN值小于6时,有利于保证井质量。。

  • 标签: 固井 水泥浆 性能 固井质量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堤防工程边坡稳固性被破坏的原因,通过对生态坡技术优势的分析,对堤防工程生态坡施工中常用的技术方法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堤防工程 边坡 稳定性 生态固坡 研究
  • 简介:为使老的油、水井继续生产,大修和取套侧钻井的生产和井质量很重要。大庆井下作业分公司开发出配套的侧钻井修井井技术。经过现场21口井应用,效果比较好。其要点为:要对区块、油井的异常压力高度重视,尽快采取老井补孔泄压、钻压井泄压的方法,以保护套管和提高侧斜井的井质量;根据电测曲线回归地层压力,

  • 标签: 固井技术 侧斜井 修井 固井质量 井下作业 异常压力
  • 简介:摘要:井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和支撑油气井内的套管,封隔油、气和水等地层,保证油水井正常生产的重要作业手段,井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油水井的工作效率和寿命。影响井质量的因素很多,各个因素的作用机理不同,而且各个因素之间也会相互作用,影响井质量和后期开采。通过查阅资料以及工作经验,分析影响井质量的因素,通过研究对于提高井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固井 原因分析 影响固井质量
  • 简介:通过连续小波变换分析了总有机碳(TOC)测井资料,估算了所谓的Holdr,指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页岩气储层中连续小波变换分分析的特点;Morlet是分析子波(analyzingwavelet)。这种方法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沃斯堡盆地巴奈特页岩下段一口水平井的TOC测井资料上得到了应用,结果清楚地表明,对于已知的甜点而言,其Holder指数并未表现出任何特殊的特征。这种方法可以在页岩气储层的其它测井资料上加以应用,以便对其结果进行比较,总结出有关页岩气储层中分特征的一般规律。

  • 标签: 得克萨斯州 分形特征 页岩气 有机碳含量 储层 美国
  • 简介:本文采用分段线性速率整体动态平差法处理了西海地区七十年代以来的多期水准资料,并用形变场图象及数字特征量等分析了该区垂直形变场变化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认为该区自1981年以后区域应力逐渐增强,再经1990年前后应力场调整,目前已恢复到正常的继承性运动状态。

  • 标签: 分段线性速率整体平差 垂直形变场 演变特征 特征量
  • 简介:摘要: 目前物料脱水技术已经深入到各领域的应用中,特别是在工业中,过滤、脱水等过程必须要用到液分离设备技术,且随着工业标准越来越严格,液分离中的固体物质过滤要求越来越细,达到浆液的高澄清度以及固体物质的低含量,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提高后续生产过程中的产率和精度,达到现代化需求。所以对于液分离设备,工业以及其他各领域中提出了更新的发展要求。本文即针对液分离设备技术发展趋势进行阐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在我国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重工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重工业的发展过程中,石油的存在必不可少。在石油的开采过程中,石油井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常情况下,油田的位置多分布于盆地或者岩层较厚的地方,由于其独体的地理位置和过高的开采难度,石油井的工作所需的物质和人力成本也就更高,对相关技术人员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文本主要论述了在石油井作业实施过程中,针对水泥浆、钻井液和地质条件方面问题实施的优化措施。

  • 标签: 石油固井 影响 影响因素 优化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