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新历史时期,国防交通建设也将面临着新形势和新任务,因此加强国防交通专业保障队伍建设,不但可以为国防建设和军队履行使命提供有效保障,而且在处理突发性公共事件、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对推动我国和谐社会构建具有至关重要作用。本文将结合当前我国国防交通专业发展状况,对建设保障队伍有效途径进行分析与阐述,以供参考。

  • 标签: 国防交通 保障队伍 建设 途径
  • 简介:摘要地铁工程勘察有两个显著特点,其,地铁勘察是没有征地勘察;其二,地铁勘察是地下系统工程勘察。压试验(PMT)是工程地质勘察原位测试其中种方法。本文简要介绍压试验结构及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压试验在勘察工作应用设备与方法,并对应用时些要点进行了分析,对利用压试验成果求解有关岩土工程参数具有指导作用。

  • 标签: 旁压试验原位测试地铁勘察应用
  • 简介:在植物生长过程,根系创造了个能够促进自身生长发育适宜际环境,是植物正常生长重要保障之。植物根系除了吸收营养元素外,还不断地向际环境分泌大量化合物[1],这些由根系不同部位分泌产生无机离子或小分子有机物统称为根系分泌物[2]。植物根系分泌作用是其适应胁迫环境种重要方式,通过根系分泌作用,植物与际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流[3]。由于大多数根系分泌物能被微生物直接吸收利用,它是驱动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主要有机碳源[4]。

  • 标签: 根际环境 植物生长过程 米槠 分泌作用 有机碳源 森林生态系统
  • 简介:摘要在建筑工程要想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有效性,不仅要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还要发挥资料员积极作用做好工程项目资料管理工作。推动资料员持证上岗,是建筑工程资料员队伍规范化建设重要途径。本文首先阐述了工程资料员在建筑工程重要作用以及推行建筑工程资料员持证上岗制度,对资料员持证上岗制度落实和资料员规范化建设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建筑工程资料员 重要作用 持证上岗 规范化建设 措施
  • 简介:以2012年7月15日凌晨榆林地区次短时强降水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NCEP1°×1°再分析资料、FY-2E卫星资料及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通过卫星水汽图像和大气动力场相结合方法揭示冷涡影响下降水过程干侵入特征及其对短时强降水发生、发展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此次短时强降水过程干侵入特征明显,卫星水汽图像上黑体亮温高值区与干冷区相对应,干冷区伸入使得对流云团边缘亮温梯度增大,同时对流云团发展;干侵入与对流层高层下沉运动、高值位涡以及干冷区相对应,因干冷空气叠加在暖湿气流之上,在强降水区上空出现了对流不稳定层结,为短时强降水发生创造了有利环境条件。另外,此次降水过程水汽条件主要集中在对流层低层,风场辐合带来短时间水汽辐合为短时强降水集聚了水汽条件。在地面尺度辐合线触发作用下,将不稳定层结包含水汽气块抬升,从而形成降水。

  • 标签: 干侵入 水汽图像 位涡
  • 简介:摘要我们按照《锡商管发〔2012〕1号》“商务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竣工结算送审管理规定”有关条款,要求相应建设单位按照此文件,在规定时间内报送完整工程结算审核资料。我们要求咨询事务所根据项目情况作出详细审核计划、并及时按要求完成工程结算审核工作,为建设单位能够及时竣工决算提供依据。

  • 标签: 工程结算审核 问题 说明
  • 简介:在充分认识地理国情普查主要任务内容、现有技术装备水平基础上,总结了地理国情普查主要技术手段,针对体化普查模式应用不成熟情况,通过测试生产,分析总结了体化国情普查模式优势与不足,以期进步改进。

  • 标签: 一体化生产 国情普查 普查系统 生产测试
  • 简介: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建筑设计应该得以改进跟上我国时代发展步伐。由于传统建筑结构设计单化,缺乏创新元素,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所以,在建筑结构设计运用概念设计是尤为重要

  • 标签: 概念设计 建筑结构 设计重要性
  • 简介:通过对地理空间信息元数据标准研究,分析了元数据表达形式与存储策略,构建了多数据中心地理空间元数据共享服务系统,实现了分布式信息资源元数据共享交换和数据下载预览服务。

  • 标签: 电子政务 多数据中心 地理空间信息 元数据 共享服务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建筑工程承包市场逐渐开始普及设计施工体化招标的承包方式,这样承包方式提高了投标人参与工程设计积极性、提高设计水平并且还能够有效减少了围标、串标的现象。但是现阶段我国设计施工体化招标还是存在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治理,必然会阻碍体化招标的发展,文章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些研究,并提出相对应解决对策。

  • 标签: 设计施工一体化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古典园林文化发展,造园艺术更是源远流长。为探寻隐藏在园林树木身后内涵,本文针对园林心态文化进行了初步阐述。

  • 标签: 园林树木 心态文化 德比
  • 简介:应用常规气象观测及地面加密自动站观测资料、FY-2E红外云图、NCEP再分析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2年7月9日山东南部次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鲁南大暴雨发生在“2高对峙”环流形势下;高、低空急流位置和强弱影响大暴雨落区和降水强度大小;地面β尺度气旋发生发展是造成本次大暴雨最直接原因;贝加尔湖以西高压系统加强引导其北部干冷空气南下进入鲁南地区是地面辐合加强生成初始β尺度气旋触发机制;冷暖空气在暴雨区汇合并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是造成本次大暴雨根本原因;多普勒雷达VWP产品可以很好地捕捉冷暖空气活动情况。

  • 标签: 大暴雨 β中尺度气旋 干冷空气 触发机制
  • 简介:针对常规方法较难实现保边缘随机噪声压制问题,引入了种各向异性PM方程扩散滤波算法,构建了3D形式数学离散计算公式,详细分析了扩散函数曲线与梯度门槛值之间关系.以实际地震剖面为例,并与各向同性扩散滤波方法处理效果进行对比.通过合理选择梯度门槛值和迭代次数大小,所提算法有效压制了地震噪声,保持了同相轴连续性和能量变化特征以及小断层边缘特征,有效提高了地震剖面的信噪比,有助于提高实际地震资料处理质量.

  • 标签: 3D各向异性PM方程 边缘保持 地震噪声压制 梯度门槛
  • 简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逐6h1°×1°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12月15—17日江西冬季最强连续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暴雨过程是由于南支槽位于大陆高压和副热带高压之间,西风气流强度弱和副热带高压阻挡作用导致槽移动缓慢,长时间滞留导致槽前西南气流沿低层锋区爬坡而形成。2)冬季暴雨产生与充沛水汽输送、较强辐合上升运动、较长持续时间密切相关,且与700hPa高度层上水汽、动力等条件联系更紧密。3)相比般汛期暴雨过程,冬季暴雨过程中比湿、K指数等明显偏小,大气层结比汛期暴雨要稳定得多,但该次暴雨过程在垂直速度、散度、水汽输送条件非常接近汛期暴雨相关指标。

  • 标签: 冬季暴雨 天气系统 南支槽 水汽输送
  • 简介:采用天津地区1959~2012年太阳总辐射年、月总量资料、日照百分率及其台站元数据,通过惩罚最大t检验和顺序算法对太阳总辐射资料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辐射观测仪器变更造成了太阳总辐射序列产生不连续,突变年代主要发生在1968年、1972年、1990年3次仪器变更年份或其附近年份,而迁站没有造成显著影响。同时,顺序算法检验发现,天津地区太阳总辐射序列在20世纪80年代初(1983年前后)出现了趋势减少渐变,并且在月总量序列检验,仪器变更非均性影响也体现在其中。因此,在太阳辐射研究工作,尊重原始观测数据同时,还要充分考虑数据性,剔除非均性因素,以此确保气候变化分析结果相对真实。

  • 标签: 天津地区 太阳总辐射资料 均一性分析
  • 简介:利用2006~2010年陕西10地市逐小时气温和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总云量、降水量资料,通过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种基于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预报以及临近气温实况资料逐时气温预报模型,并对2011年每天逐时气温预报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晴天、多云和阴雨天预报能力依次减弱,其中晴天和多云天02~18时预报效果好于19时至次日01时,而阴雨天01~10时预报效果好于其它预报时段;当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预报较为准确时,西安站各预报时刻准确率均在60%以上,其中14~17时准确率较高,晴天达到100%,多云天在96%~99%之间,阴雨天准确率偏低些,特别是11~17时较晴天和多云天偏低了12%~27%;该方法可以将24h日最高(低)气温预报细化到逐时气温预报,同时考虑了气温日变化地域差异、季节特征、以及在晴天、多云和阴雨天不同表现,具有业务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逐时气温预报 线性回归方法 预报准确率
  • 简介:摘要要想做个优秀总监,就要做到公司领导信任、放心;内部员工拥护、好评;让甲方满意、认可;施工单位信服、赞同。本文从制定总监工作目标、总监应该具备基本素质、总监职责、当好总监工作要点来论述如何做好名总监。

  • 标签: 总监 基本素质 要点
  • 简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卫星和雷达拼图产品等,结合WRF尺度数值模拟,对2013年5月22日发生在山西省中南部强对流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河套地区正涡度平流持续输送是500hPa切断涡旋形成、维持和发展重要原因;低层冷平流沿其前方输入,后部有更强暖平流输入,使涡旋不断加深发展,在其附近激发孤立对流云团,孤立云团上空存在高层辐散、低层辐合垂直结构,使得其上空上升运动持续加强,孤立对流云团得以维持和发展,其间形成γ-尺度和α-尺度强对流云团是造成强对流天气直接原因,而地面海上高压后部水汽持续加强和高空脊前干空气南侵,产生明显干锋生作用,是强对流重要触发机制。雷达组合反射率因子拼图显示,此次强对流过程是由单体回波发展合并加强造成,这些单体回波演变经历了“单体—加强合并—带状回波—弓形回波—减弱消亡”过程;整个过程分为2个阶段,其回波面积、强度、移动速度不同,造成强对流天气特征差异明显。此次强对流天气存在3种类型,其温湿廓线结构及环境参数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可作为判断强对流天气类型指标。

  • 标签: 区域强对流 孤立云团 干锋生 温湿廓线 环境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