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5 个结果
  • 简介:玉米是喜温喜光的C4作物,也是武威主要的粮食作物。在对玉米实际单产进行数理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产量波动的基本特征,分析扰动气象因子,对指导农业生产具有一定实际价值。1资料来源资料时限为1981~1996年。玉米产量资料由武威地区统计局提供,气象资...

  • 标签: 气象因素 产量波动 气象因子 气候产量 旬平均气温 玉米产量
  • 简介:摘要:随着玉米种植业的快速发展,如何实施有效的施肥策略成为了关键的研究领域。本文深入探讨了现代施肥策略的基本原则,包括需求施肥法、时效施肥法和科学施肥法,重点讨论了土壤测试与营养需求分析、不同生长阶段的玉米对肥料的需求,以及实施针对性施肥的重要性。此外,时效施肥法针对不同生长阶段的施肥策略,如种植前的基础施肥和生长期的追肥策略等,都得到了详细的考察。科学施肥法的探讨则侧重于使用控释肥、生物肥和现代技术如滴灌、喷雾等提高肥效,同时还强调了防止过度施肥带来的环境问题。本文还对施肥策略与产量提升的案例进行了研究,展示了不同施肥策略下的玉米产量对比,成本效益分析和土壤健康考察。同时,本文引入了国际先进的施肥经验,并探讨了技术与策略的持续创新,尤其是结合农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 标签: 玉米种植 施肥策略 产量提升
  • 简介:为了掌握玉米适宜灌水量,以石羊河流域武威荒漠生态和农业气象试验站为试验地点,按照常规灌水方式设计玉米全生育期灌水量3750m3·hm-2、4500m3·hm-2、5250m3·hm-2、6000m3·hm-24种处理,并按1∶1.5∶1∶1比例分4次灌溉,采用水量平衡法计算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的耗水量,分析研究不同灌水处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气候年景下,不同灌水条件对玉米发育期影响不明显;在玉米生物耗水过程中,气温升高耗水量增加,气温升高1℃,耗水量增加124mm;玉米全生育期耗水量呈抛物线变化,峰值出现在拔节至抽雄期间,此期间也正是耗水量影响玉米产量最敏感的时期,期间耗水量每增加1mm,玉米产量增加0.33kg·hm-2;不同灌水处理情景下,水分利用率以灌水量为5250m3·hm-2最高,可达34.7kg·hm-2·mm-1,故该灌水量可视为当地适宜灌水量。

  • 标签: 玉米耗水 产量 灌水量
  • 简介:华亭县玉米产量与气象条件关系和预报模式缪翔汝淑玲(华亭县气象局744100)玉米是华亭县主要秋粮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为7333hm2,占粮田总面积的31%。由于该县地处高寒阴湿山区,地理环境复杂,气候差异较大,农业生产水平较低,玉米产量的丰欠对全年粮...

  • 标签: 玉米产量 气象条件 华亭县 玉米气候产量 效果检验 预报模式
  • 简介:通过设置不同梯度的温度环境,分析高温处理后玉米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对处理过的植株进行跟踪观测,分析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确定玉米高温热害的关键温度。研究结果表明:(1)≥32℃的高温环境,对玉米各项生理指标和产量构成产生一定影响;(2)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和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与SOD活性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波动变化趋势,百粒重、茎秆重呈现波动下降趋势,秃尖比呈波动上升趋势;(3)38℃是多数生理指标变化的转折点,可视为玉米耐受高温的重要转折温度。

  • 标签: 高温胁迫 生理指标 产量构成 河套灌区
  • 简介:利用2006—2013年湖南省不同县市多块油茶样地的产量资料和同时段近地面气象观测站的气温、光照及降水等资料,在对油茶产量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剔除不同样地油茶树龄、品种和土壤等对产量影响的基础上,采用统计方法分析油茶不同物候期气象因子对产量的影响,并利用气象因子建立了油茶产量模型。结果表明:湖南省油茶开花期的平均气温、果实膨大高峰期的降水日数、油脂转化期和积累高峰期的日照时数及花芽成熟期的平均气温,是影响油茶产量的主要气象因素。利用气象因子构建的油茶产量预测模型准确率较高,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 标签: 油茶 物候期 气象因子 产量模型
  • 简介:秘鲁利马亚娜奇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福寿先生祖籍河北邢台内丘。1993年杨先生陪同客户游览安第斯山的瓦卡尤地区时,发现了这种原生黑玉米。据当地人介绍,这是一种大补食品。一般用做妇女产后养身健体,市场上每公斤黑玉米可卖到1美元。

  • 标签: 秘鲁 黑玉米 品种引进 经济效益 种植规模
  • 简介:产能递减规律和产量递减规律是气田制定工艺生产措施的重要依据,但具有不同的意义,目前国内对产量递减规律与产能递减规律的研究有相互混淆的状况。对产量递减规律与产能递减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给出了产能的时间递减率、压力水平递减率和采出程度递减率的工程定义。实例分析表明,采用产能递减分析气藏(井)生产动态对气田生产具有更符合实际的指导意义。图3表1参7

  • 标签: 产量递减 产能递减 气井
  • 简介:经过几年的观察、实践,我认为要获得玉米高产,应抓住下列关键环节:1耕作制度根据我省全年气候变化规律,以种植春玉米为宜.春玉米全生育期100—110天,需大于10度活动积温2600度,整个生育期间气候条件都较适宜,产量较高较稳,而且7月中旬收获后再载二晚杂优,可获全年两季高产丰收.2品种选择就春玉米来说,以采用中早熟品种为好,如紧凑型的掖单2号、4号、10号,松散型的丹玉13号、中单14号,这些品种产量高且稳定,耐湿早熟,抗病能力强,综合性状较好.3播种、移栽

  • 标签: 玉米高产 关键技术 春玉米 耕作制度 甲胺磷 中早熟品种
  • 简介:本文首先建立新疆北部气候要素的垂直分布模型,结果表明,在北疆地区,气温随海拔高度上升而凝减,降水量呈物线分布,在中山带达到最大。然后利用天然草场资源调查资料和相应气象站及推算的资料,建立天然草场牧草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分布模型,年降水量每增加1毫米,天山北坡中部和西部的天然草场平均单产可增加0.94和0.82公斤,生存气候模型可用于推算天然草场牧草产量空间分布。

  • 标签: 天然草场 牧草产量分布模型 气候要素 太阳辐射 温度 降水
  • 简介:1 基本情况  1.1 卫星遥感监测结果  据2000年5月9日监测,全省小麦平均绿度指数普遍低于上年同期。  1.2 农业气象条件

  • 标签: 2000年 小麦 产量预报 精度 农业气象条件
  • 简介:【摘要】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持续深入落实,使人民对农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绿色健康农产品可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玉米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绿色种植栽培技术也要创新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基于此,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几点关于提升玉米绿色种植栽培技术的建议。

  • 标签: 绿色玉米 种植 栽培技术
  • 简介:摘要: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是基础农作物之一。玉米的种植规模和种植面积非常大,且其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也非常高,关乎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对食物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质量的农作物成为基本的生活需求,所以玉米种植过程中科学施肥不仅关系到其产值同时也极大的影响着玉米的品质。基于此,本文针对玉米的科学施肥展开探讨。

  • 标签: 玉米 科学施肥 原则 技术
  • 简介:俄罗斯工业和能源部长赫里斯坚科在参加全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周活动时曾表示,俄准备在2015年前将石油年产量提高到5.3×10^8吨,并将石油年出口量提高到3.3×10^8吨。

  • 标签: 石油产量 俄罗斯 产量提高 天然气 出口量
  • 简介:移动平均法是一种时间序列预测法,当时间序列没有明显的趋势变动时,使用移动平均就能够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应用该方法,对单井产量及日产油能力进行了预测。实例证明,采用移动平均法得到的预测值是较真实的。

  • 标签: 移动平均法 预测 油气井 产量
  • 简介:摘 要:某开发区目前已经进入了特高含水期,产量递减加快,油井增产措施在油田稳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样也导致了措施投入逐年增加,使得成本控制难度越来越大。为提高措施投入回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需要应用石油经济产量的概念,研究油井措施的经济产量及产生的效益。这对真正树立油藏经营管理观念,完善增产措施的经济评价体系,实现油田增产与增效相统一,减少低效措施,提高增产措施投资回报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措施井, 经济评价, 经济产量
  • 简介:一、引言在作物产量的气象预测预报模型中,通常是将作物产量y分解为三个部分:由相对稳定的惰性少变因子(主要是指农业技术水平)引起的趋势产量y_t,它一般表现为产量的正函数;二是由不稳定的活跃多变因子(主要是指气象条件)引起的气象产量y_w,在人们尚无法控制和改变大自然的情况下,它总是使得实际产量沿时间趋势线上下波动;三是某些偶然

  • 标签: 作物产量 预报模型 气象预测 农业技术水平 正函数 周期产量
  • 简介:摘要:试油测试技术能使工作人员通过监测数据获得井下油层的基本资料,如油层的含油量、生产能力、物质性质等。在油田的生产作业过程中,试油作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测试油层的产能。在针对非自喷井进行石油作业的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套管抽汲、常规油管抽汲、加封隔器油管抽汲等三种方式,试油方式的不同会对油田的产量造成较大的影响。

  • 标签: 试油方法 运用 产量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