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邢台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泉城,主要由泉泉群和达活泉泉群两大泉群组成,既是重要的地质遗迹,更是该区域尤其是邢台市的宝贵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供水、地质与生态环境、旅游以及人文历史等综合功能和价值。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和生活用水量及矿山排水量的增加,泉域内岩溶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致使两大泉群相继断流。岩溶水水位的下降,泉群断流,使泉群作为泉泉域岩溶水天然调节器的功能丧失,并可能因岩溶水水位的下降,使邢台市区灰岩浅埋区产生岩溶塌陷的隐患增大;还使得泉排泄区一带的水文地质条件发生了改变,从原来岩溶水透过“天窗”顶托补给孔隙水,变成了现在的孔隙水下渗反补给岩溶水,可能导致岩溶水受到孔隙水的二次污染。

  • 标签: 地质遗迹保护 邢台百泉 评价报告 地下水水位 水文地质条件 综合功能
  • 简介:侵蚀退化红壤植被恢复后生态系统碳库变化的研究对全面认识生态恢复的作用以及碳汇经营具有重要意义.试验地位于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本文以采用种植喜草治理侵蚀退化地上典型“小老头”马尾松林(喜草治理地)为对象,以相邻的未治理地为对照,研究生态系统及其各个分室碳库的变化.结果表明:侵蚀地种植喜草治理后生态系统、乔木层及土壤层碳库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地,分别是对照的2.32倍、5.23倍和1.81倍.乔木层各器官碳贮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地(P〈0.05),其中树干碳贮量增量最大.与对照地土壤相比,表层0—20em土壤碳贮量增量高达5.84t·hm^-2,同时土壤深层(20~100cm)碳库增量(6.04t·hm^-2)与其相当.对照地的土壤碳库占生态系统碳库的比例为70.88%,而喜草治理地的土壤碳库所占比例下降至55.28%,表明侵蚀地种植喜草治理后生态系统碳库分配趋于合理.因此,从森林碳汇与可持续经营角度出发,种植喜革治理侵蚀退化红壤是一项可行有效的措施.

  • 标签: 侵蚀退化红壤 百喜草 碳库 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