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充分利用居民地对人口分布的指示作用,同时考虑居民地性质、规模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居民地重分类”的人口空间展布方法首先根据居民地性质、规模等对居民地进行重分类,然后再根据统计方法求得各居民点类型的居住密度,从而获得人口的空间分布,以湖北省40多个县市作为研究区,采用该方法进行了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人口展布 居民地重分类 最小二乘法
  • 简介:空间数据发布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GML的空间数据发布服务模型;剖析了该模型中用到的关键技术以及模型的工作机理;阐述了空间数据发布服务过程中显示层的地图浏览,业务逻辑层与显示层之间的通信,其他GIS数据格式到GML文档的转换,对GML文档的解析,GML到SVG的转换等关键步骤,充分说明了以GML为数据转换的中间格式在空间数据发布服务中的作用。

  • 标签: GML SVG 空间数据 空间数据发布服务
  • 简介:借助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陕西省人口的空间分布模式和空间关联关系。结果表明,陕西省人口分布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在整体上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在西安市附近存在几个非常明显的“高-高”集聚;同时,延安市和安康市分别出现“低-低”集聚、陕西省人口重心从2002年的礼泉县移动至2009年的泾阳县。向东北移动约3.3km。

  • 标签: 地理信息系统 人口 空间分布
  • 简介:2013年11月20日、12月21日,数字鹤壁、数字南阳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通过验收,并召开成果推广会。推广会上,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贾志伟和鹤壁市政府副市长史全新共同开通了数字鹤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总工程师胥晏婴、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贾志伟、南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和学民共同开通了数字南阳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 标签: 地理信息 空间框架 南阳市 项目验收 公共服务平台
  • 简介:本报讯北京市地下空间与可持续发展论坛日前在北京地质大厦召开。论坛旨在强调"城镇化建设,地质工作要先行",让地质工作全方位、立体化地对接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美丽北京世界城市建设。随着北京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向地下拓展发展空间成为必然之路。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是在地质体中进行的,因此地质体的性质对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具有制约作用。

  • 标签: 地下空间资源 北京市 平方 地质工作 生态文明建设 空间资源开发
  • 简介:日益凸显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对城市应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急避难所是其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本研究利用福州市社区尺度的人口统计数据建立高精度的人口密度分布图,根据应急避难所的容纳人数与人口密度图动态缓冲区分析计算其服务能力空间范围,对研究区内21个避难所的空间格局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福州城区避难所建设数量不足,空间分布不均,人口服务辐射能力弱.针对福州城区避难所空间分布现状,分析了主要的影响因素,对福州城区应急避难场所选址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建议,认为在人口分散区的避难所应该增加数量,适当减小规模;而在人口稠密区则可增加规模适中的避难所建设.

  • 标签: 应急避难所 空间格局 服务半径 福州市
  • 简介:在研究河北地貌特征及其分布格局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GIS的河北省数字地貌信息系统结构及功能,为实现河北省数字地貌信息化提供了技术平台,并为其他领域的各种需求提供基础的数字地貌信查询、管理及应用等服务。

  • 标签: 数字地貌 平台 河北 地貌特征
  • 简介:2013年12月4日、12月11日、12月20日,数字偃师、数字潢川、数字禹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设计书评审会议和启动仪式分别在郑州举行。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禄丰年及有关专家、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3个市国土资源局、市测绘地理信息局、县(市)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局有关人员分别参加了各自数字县域启动仪式。

  • 标签: 地理信息 空间框架 建设项目 国土资源局 项目设计 人民政府
  • 简介:指出生态补偿标准的关键或实质是空间选择与分配问题,并根据国内生态补偿项目运行的独特环境,围绕补偿效益这一内在目标,分析生态补偿空间选择与分配的重要性;论述与比较了国际与国内的相关研究动向;结合一个生态公益林补偿配置的研究框架,指出了政府主导型生态补偿空间优化配置的解决方向.

  • 标签: 生态补偿 补偿标准 空间配置 生态公益林
  • 简介:本研究从中等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如LandsatTM影像)的地物光谱响应曲线入手,介绍分析了国内外几种常用的建筑用地提取指数构建原理.然后选取LandsatTM影像进行建筑用地提取实验,并用QuickBird和GoogleEarth的同期影像辅以验证.实验得出,比值居民地指数RRI,由于其作者构建时并没有对影像进行辐射校正,从而影响了提取精度和模型适用性;归一化建筑指数NDBI和差值建筑覆盖指数DBI,提取精度相对较高,但是会混有裸土、污染水体等信息;指数型建筑用地指数IBI和增强的指数型建筑用地指数EIBI,提取精度最高,达到92%.虽然EIBI期望改进IBI未能很好抑制裸土信息的问题,但实际上所构建指数并没有较好的去除裸土信息,可能是其权重选择没有普适性,所以建议建筑信息提取优先使用IBI.

  • 标签: 建筑用地指数 遥感 中等空间分辨率 IBI EIBI
  • 简介:近期,河北省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中制定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措施,明确结合“绿色矿山”建设和“矿山复绿”行动,以“三区两线”(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居民聚集区和交通干线、河湖周边)以及城市周边、水源地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地带为重点区域,以超贫磁铁矿和建材矿为重点矿种,最大限度减少矿山开采过程中粉尘、扬尘污染和对植被、土地、地下水及地貌景观等破坏影响。

  • 标签: 地质环境治理 绿色矿山 河北省 大气污染防治 水源地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
  • 简介:文章对GIS软件中几种常见插值方法的原理进行了详述,剖析了插值过程中参数设置对插值结果产生的影响。以内蒙古多年平均气温插值为例,对比了各种插值方法的优劣,结果表明:普通克里金法的插值结果最能反映内蒙古多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特征,均方根误差为1.138℃;反距离权重法可反映基本特征但等值线不够平滑、局部有"牛眼"现象,均方根误差为1.260℃;趋势面法不能反映基本特征,均方根误差为1.425℃;使用协同克里金法,将高程作为协同因子对普通克里金算法进行改善,未取得明显效果。

  • 标签: GIS 空间插值 普通克里金法 协同克里金法
  • 简介:以2003年5月29日福州市LandsmETM+影像为数据源,对2种地表温度空间降尺度算法——EM算法和HUTS算法进行实验、比较与分析,EM算法是利用高空间分辨率的地表比辐射率对低空间分辨率的亮度温度影像进行调节,从而达到提高热红外影像空间分辨率的目的;HUTS算法则是引入了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反照率d,通过在低空间分辨率拟合二者与地表温度LST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其尺度不变性,将该关系应用到高空间分辨率的影像上,从而达到提高热红外影像空间分辨率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1)2种算法所得结果影像都能在有效提高空间分辨率的同时较好地保持了原始地表温度影像的空间分布特征,达到了较好的降尺度效果;2)以RMSE为定量评价指标,HUTS算法要略优于EM算法,其中,EM算法的RMSE为1.2494,而HUTS算法仅为0.9869.

  • 标签: 地表温度 空间降尺度 EM算法 HUTS算法 比较
  • 简介:利用中尺度气象模式模拟了特殊地形下的气象变化特征,通过CALPUFF模拟了大气环境风险事件的精细化扩散特征。结果表明:西宁市地面风特征与河谷地形走向基本一致,典型风场表现为湟水河谷盛行西北和东南风,北川河谷则多为偏北风。青藏高原昼间强烈的山坡辐射增热和夜间冷却效应致使低空出现逆温层频率高,全年逆温的频率约为36%,最高逆温强度达每百米增温2.0℃以上,不利于污染物在垂直方向的扩散,河谷剖面模拟温度场的结果显示相同高度山坡附近比河谷中心的温度大约高1.5℃。CALPUFF在西宁市大气环境风险模拟结果中能清楚描绘出污染物沿河谷输送与扩散的初始状况和细致分布,同时出现山体对烟团的阻碍效应、烟团因流场在山脊处形变以及山谷风环流影响等非定常扩散现象,扩散轨迹符合复杂地形和气象条件影响的特征和规律,模拟结果对准确预估大气环境风险事件在复杂地形和气象条件下城市中的扩散特征、影响范围和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河谷 复杂地形 逆温 环境风险
  • 简介:泰国矿业市场开放且规范,投资法规较为完善,与我国关系友好;地质成矿条件独特,主要由两个地体构成;我国在泰国的矿产勘查开采品种、投资逐年增加企业“走出去”投资的重点;但在泰国进行矿业投资时,矿业贸易不断增大;泰国的钾盐、金、铜等矿产可成为我国需注意投资方式和风险防范。

  • 标签: 泰国 矿产资源 投资环境
  • 简介:基于福建省大气环境污染的现状,通过对2010年福建省大气环境容量和大气环境承载力的计算,得出福建省2010年SO2和NOx大气环境承载状况,结果表明:2010年福建省各县级行政区SO2和NOx大气环境承载力总体较低,大部分县和县级市的承载力为高承载,但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对超载和严重超载的区域分析其超载的原因;从政府、工厂负责人、居民等角度提出提高大气环境承载力的措施.

  • 标签: 大气环境容量 大气环境承载力 福建省
  • 简介:国际社会已就2℃温升目标达成政治共识.将温升目标向累积排放及各国减排目标转换的过程需要基于一致的科学认知.但由于目前地球系统模式、减排路径及减排方案的研究仍然存在不确定性,缺乏建立政治共识所需的科学基础.通过谈判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国际气候制度的决策基础尚不具备.目前最有效和务实的方案仍是各国自下而上加大减排力度,并不断进行评估,促进各国持续加强减排力度,最终公平地承担减排义务.

  • 标签: 气候变化 不确定性 排放空间 气候谈判
  • 简介:蒙古是中国北方主要邻国之一,矿产资源丰富,潜力较大。其中,最具资源开发远景的矿产是铜、金、银、铀和萤石,盐、天然碱、磷块岩也具有较大优势,在能源矿产中,其煤炭资源比较丰富。蒙古政局比较稳定,特别是近年来矿业投资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又是我国的近邻,在民族和文化上共性较多,且两国关系较好,中国矿企进入蒙古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活动有较大优势。

  • 标签: 蒙古 矿产资源 投资环境
  • 简介:1河北省主要海洋生态环境问题1.1入海污染物总量居高不下,近岸海域污染加重渤海接纳我国北方辽河、海河、黄河三大流域污染,2011年,渤海入海排污口水质超标率高达71%,主要陆源入海污染物总量约97.4万t,未达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海域面积45035km2,污染现象突出。河北省共有人海河流52条。2011年主要入海河口水质超标率高达60%,仅戴河、滦河、小青龙河、陡河和宣惠河5条河流携带入海的污染物总量近5万t;

  • 标签: 海洋生态环境 河北省 污染物总量 入海河口 生态环境问题 水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