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8 个结果
  • 简介:介绍了青藏高原北缘断层垂直形变监测情况及提高监测质量的工作经验,该地区的监测成果较好地反映了测区内几次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断层形变的中短期异常变化信息.

  • 标签: 跨断层监测 垂直形变 地震预报 青藏高原北缘
  • 简介: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展了一个准业务季度气候距平数值预测系统,包括气候模式、大气和海洋初始条件同化、年际气候异常信号的提取、集合积分与概率计算、预测值系统误差的订正方法以及预测评分技术等方面,以东亚夏季风降水和太平洋海温异常为主要预测对象。本文主要报告5年来中国夏季降水季度预测准业务试验的结果。1989~1995年夏季降水季度实时预测试验的结果表明:对于导致气候灾害的夏季降水异常,例如中国东部的严重旱涝,我们能够作出很好的预测;对于比较弱的夏季降水异常,预测技巧较低。另外,预测效果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比如,中国东部比西部好,东部又以长江中下游为最佳。本文还介绍了一些由西太平洋海温异常影响大气的物理过程及机理,提出了一个“持续异常区假说”。进而讨论了集合预测的理论和方法,并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如何使用集合积分技术来识别持续异常区。最后对短期气候预测的几个基本问题以及改进的途径进行了讨论

  • 标签: 跨季度实时预测 集合预测 持续异常区
  • 简介:通过对克孜尔水库断层形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①垂直形变每年3~4月、10~11月分别为峰、谷值时间;水平形变每年6~7月、1月分别为峰、谷值时间。②垂直变形的峰—谷时间间隔在1997年之前多为5~8个月,1998年后多为1~3个月;谷—峰值时间间隔在1997年前多为4~7个月,1998年后多在8~11个月。水平形变在1994年之前峰—谷值时间间隔多为6~7个月,1995年后为7~9个月;谷—峰值时间间隔1994年前多为5~6个月,1995年后多为3~5个月。③垂直形变的谷—峰值差在1984年前比较平稳,之后变化较大;1990年之前峰—谷值波动较大,1993年之后明显减小。水平形变的峰—谷值、谷—峰值差在1997年之前变化较大,之后变化明显减小。④水库施工及蓄水初期对断层形变有显著影响,尤其对垂直形变的影响特别明显。

  • 标签: 克孜尔水库 跨断层形变测量 年变特征
  • 简介:摘要在软弱围岩大跨度隧道施工的过程中使用方案和施工工艺对隧道的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大跨度软弱围岩隧道因其围岩软弱、开挖跨度大、难以控制围岩稳定性等问题,给施工带来了一定难度和风险,如果控制不当,便可能导致大变形、塌方等工程事故。本文对软弱围岩大隧道施工技术进行阐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 :随着交通网络建设的不断深化,经济飞速发展,常常遇到荷载和宽度等不能满足需求的老旧桥梁。这些桥梁中大部分已经无法继续使用,为了适应发展和长远规划,这些危桥需拆除重建。其中铁路立交桥拆除工程最具有代表性。该类工程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需要妥善安排。只有对拆除技术深入研究,才能保其顺利实施,为交通网络的建设提供保障。

  • 标签: 老旧桥梁 安全 跨铁路立交 拆除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化发展的不断推进,交通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加快了我国桥梁建设工作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大径连续桥梁的出现,解决了我国各大交通建设中的各项问题,此类施工技术也在实际发展中突飞猛进。大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有一定特点,其中与传统桥梁施工较为不同的是施工空间问题,此项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对于施工空间的要求较低,因此此项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桥梁施工中。此类技术在应用后,为施工周期提供了保障,从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施工周期,所以对于交通的影响力度较低,这也是此类技术的优势之一。基于此本文对大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主要从问题方面入手,通过问题给予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完善此项技术,使其能够在桥梁施工中发挥出相应的作用。

  • 标签: 大跨径 连续 桥梁施工技术
  • 简介:【摘要】:总结了目前我国大部分桥梁修复的实践经验,桥梁加固则是解决桥梁破损的关键,加固不仅能维修病害桥梁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桥梁的承载能力。本文结合个人经验,提出了桥梁加固的特点,并介绍了桥梁加固的常见方法及方案优选问题。

  • 标签: []中小跨径桥梁   加固方案  处理措施  探析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化发展的不断推进,交通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加快了我国桥梁建设工作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大径连续桥梁的出现,解决了我国各大交通建设中的各项问题,此类施工技术也在实际发展中突飞猛进。基于此,本文简单讨论大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价值,深入探讨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 标签: 大跨径 连续 桥梁施工技术
  • 简介:摘要: 在时代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在建筑行业应用 BIM 技术已经逐渐变成成熟,但是在桥梁工程应用中依然存在问题。本文首先对工程施工项目进行了介绍,之后对 BIM 技术在 通塬路浐河桥、东三环桥工程中的应用 情况以及应用总结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确保桥梁事业稳定健康发展。

  • 标签: BIM 技术 跨河桥梁 通塬路跨浐河桥 跨东三环桥工程
  • 简介:一、问题的提出隔测试是一种先进的测试工艺。它使用双封隔器对被测试层上下进行密封。可对所测井段选层测试,而不需要下桥塞、注灰。对于无转盘设备的井测试更有其独特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这种隔测试的成功率尚低。据统计资料表明,除了封隔器心轴细,易弯曲,井筒污物留在旁通锥形坡面上,造成旁通孔密封不严导致测试失败外,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剪销封隔器胶简密封不严所致,而胶筒密封不严则又是保护胶筒的剪销在下钻过程中遇阻提前剪断,从而胶筒在无保护状态下多次受压、膨胀直到损坏造成的。本文仅对此剪销进行材料分析、强度校核找出症结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提高隔测试的成功率。

  • 标签: 封隔器胶筒 测试工艺 保护状态 易弯曲 失败原因 桥塞
  • 简介:摘要:文章结合丽水市生态产业聚集区水阁至腊口公路工程前垟大桥第五、六高速施工实例,经过周密安排,且相关方案经高速主管部门批示,通过交通导行、防护棚架等措施,从根本上保证了高速工程的顺利实施,达到了安全零事故,对高速运营影响最小等预期效果。

  • 标签: 前垟大桥 跨高速 封闭 防护棚架
  • 简介:摘要:大径钢桁梁桥适合我国的地理环境。由于这种结构造价低廉,施工方便,节省材料,在几个城市得到了迅速的建设。与其他结构相比,大径钢桁梁桥有一些特殊的特点,在使用这种桥梁时可以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施工过程可以利用现有的机器,缩短施工周期,减少人力资源。而且,由于它的自重比其他的轻,底座可以建在软土地基上。但是大径钢桁梁桥也需要适当的加固。

  • 标签: 钢桁桥 加固技术 研究
  • 简介:摘 要:浇筑桥面混凝土的时间间隔较长,新旧混凝土较难粘结成整体,交接处必然形成施工冷缝;混凝土收缩、徐变不一致,可能会给箱梁结构造成较大的次内力,以及影响新旧混凝土的共同工作、协调变形的能力。为减少上述不利影响,新老混凝土接缝处理中采用多种新型加固处理措施,在关键工序就结构受力和变形进行全过程监测,进行最终评估。本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缺点,具有保质量、创安全、质量优、全监控的优点。

  • 标签: 大型桥梁工程 混凝土分层浇筑 加固 质量评估
  • 简介:摘要:山区地势较为复杂且多变,山区公路桥梁一直是国家公路网络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面对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中小桥梁建设是针对山区桥梁建设的有效方法和最佳方案;本文将针对桥梁选型、桥梁结构以及抗震方面对中小桥梁设计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

  • 标签: 山区公路 中小跨桥梁 设计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