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3 个结果
  • 简介:港沟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塔河村西。该沟历史上未发生过泥石流,但具备了发生泥石流的条件,存在安全隐患。本文分析了泥石流沟的发育特征和形成条件,采用刘希林法评价了泥石流的危险度,提出了相应的减灾防灾措施,对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交通道路安全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港沟 泥石流 危险度 防治措施
  • 简介:迪那2气田具有压力系数高、非均质强、物性差、局部裂缝发育等特点。该气田截止2012年底,产能建设及井网部署已基本完成,需要对整个气藏的连通性及储量动用程度进一步深化认识,并以此为依据优化新井部署,指导迪那2气田科学、合理、高效地开发。利用钻井、地震、测井、测试等资料,通过采用地层对比、断裂刻画、隔夹层评价等地质手段定性的分析了气藏平面及纵向的连通情况,采用压力动态分析、MDT测试结果对地质认识加以验证,最终得到了迪那2气田平面及纵向均连通性好且可动用程度高这一新认识,为迪那2气田的开发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该类油气藏连通性评价及储量动用提供可靠的技术方法及思路。

  • 标签: 迪那2气田 连通性 可动用性 地层对比
  • 简介:利用卫星和NCEP/NCAR1°×1°的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5月19日和2014年5月16日在龙岩出现的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5月19日暴雨过程的触发机制为地面冷锋,当地面转受冷高压控制,降水减弱;2014年5月16日强降水过程的触发机制冷锋过境后,地面倒槽快速发展,逐渐增强的暖湿空气和渗透南下的冷空气引发强降水发生,强降水持续时间长。影响机制的不同也使得暴雨的落区有所不同,冷锋触发的暴雨,其强降水落区出现在锋面附近的急流左侧,而由地面倒槽触发的暴雨过程其落区在倒槽南侧为暖区降水,暴雨落区局地强。通过滤波法发现,强降水落区和经向垂直环流的上升支相对应。

  • 标签: 强降水 触发机制 暴雨落区 低通滤波 对比分析
  • 简介:本文是“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专题(2012BAK19B04-01)“郯庐地震断裂带中段地震活动规律及地震危险区判定研究”部分成果的总结.在分析了烟台市及其邻近地区的地震地质、地球物理、断层综合地球物理探测、探槽开挖、断层活动鉴定等技术手段获得的反映区域地震构造环境、深部构造背景、活动断裂长期滑动习性的定性和定量资料、历史与现代地震活动和地球动力学资料的基础上,甄别出了具有发生破坏性地震的活断层段.同时采用定性、定量和综合判定的方法,评价了烟台市及其邻近地区主要活动断裂的地震危险.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胶东半岛地区的地震监测预报、地震区划、震害预测和断层危害评价提供基础依据.

  • 标签: 活动断裂 判定方法 最大震级 地震危险性评价 烟台市
  • 简介:结合多指标因子评价方法的研究成果及北京地区突发地质灾害与避险场所的特征,提出了一种新的避险场所适宜评价方法,即"决定性与程度指标分析法",应用于北京市避险场所的选址评价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地质灾害 避险场所 适宜性 评价方法 决定性指标 程度性指标
  • 简介:利用2013年12月1—9日淮安市气象观测资料、空气污染监测资料和探空资料,对2013年12月初中国中东部地区一次大范围持续重度雾霾过程的气象要素、PM2.5浓度和大气边界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淮安地区持续雾霾过程高空为偏西气流,冷空气弱且850hPa有暖平流输送,为雾霾持续的背景条件。在此次持续雾霾过程中,PM2.5日平均浓度均大于0.075mg·m^-3,与能见度呈反相关关系;高质量浓度的PM2.5长时间堆积使低能见度维持,随着湿度的增大或减小,雾霾交替出现。边界层中低层维持的逆温层结不利于大气湍流、水汽垂直交换及污染物垂直扩散,为雾霾长时间维持提供了良好的热力条件;混合层高度低且上升运动弱,为此次持续雾霾过程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条件。

  • 标签: 雾霾 PM2.5 逆温 混合层高度
  • 简介:欧亚中高纬地区的积雪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子,但是观测台站稀疏且记录只到1996年,导致积雪观测资料严重缺乏。基于目前国际上应用较为广泛的3套再分析资料:美国国家大气海洋局(NOAA)的20世纪再分析资料(NCAR-20thcenturyreanalysis)、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再分析资料(ERA-Interim)及日本气象厅(JMA)的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JRA-55),利用前苏联站点观测的雪深资料评估雪深再分析资料在欧亚大陆区域的适用。结果表明:3套再分析资料对积雪的时空变化均具有一定的描述能力;其中,尤以JRA-55再分析资料与观测事实最为接近,能较好揭示欧亚中高纬雪深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反映雪深的长期变化趋势。JRA-55再分析资料揭示的欧亚雪深与169站观测有90%吻合,20世纪再分析资料有76%一致,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只有一半。区域尺度上,JRA-55再分析资料揭示的欧洲、西伯利亚南部雪深在1961~1990年的变化与观测是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91、0.87,而20世纪再分析资料仅有0.77、0.32。长时间序列的雪深资料(JRA-55)表明欧亚大陆积雪存在年代际的变化特征:1960年代积雪偏少;1970年代偏多;从1980年代开始呈现减少趋势,持续至20世纪末,并且积雪的减少是高纬度积雪变化造成的。

  • 标签: 欧亚中高纬 再分析资料 雪深变化 适用性评估 年代际变化
  • 简介:将耦合暴露度、灾害风险、敏感性与抗压的脆弱评估模型应用于中国东部季风区水资源脆弱评价,从水资源供需平衡角度分析了气候变化对东部季风区水资源脆弱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年气候条件下,我国东部季风区接近90%的区域水资源处于中度脆弱及以上状态。其中水资源中度和高度脆弱区域约占全区的75%,极端脆弱区域接近15%。中国北方海河、黄河、淮河和辽河流域的水资源脆弱最高。未来气候变化影响将加剧水资源脆弱的风险,不同RCP排放情景下2030年代我国东部季风区水资源中度脆弱及以上区域面积有明显的扩大,极端脆弱区域将达到20%-25%。由于未来需水的进一步增加,中国北方水资源脆弱的格局并未发生根本变化,而南方东南诸河等区域将面临可能发生的水危机。

  • 标签: 水资源脆弱性 气候变化 东部季风区
  • 简介:摘要现今中国的城市建设工程开展得可谓如火如荼,随处可见正在施工的建筑。但是施工事故并没有随着经验的积累而削减,而是占据国内安全事故相当大的比例。加强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措施显得极为紧迫。本文在此从安全管理在工程中的重要出发,对如何加强房建安全管理做了详细的研究。

  • 标签: 安全 重要性 应用
  • 简介:摘要伊利地区是新疆滑坡地质灾害频发区域,本文选取新疆巩留县为研究对象,运用GIS技术结合滑坡发生确定性系数与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借助spss统计分析计算单元格滑坡发生概率值,对滑坡危险进行等级划分,从而建立健全的群测群防网络。

  • 标签: GIS 滑坡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价 巩留县
  • 简介:针对传统陆地边界划界中边界区域评价存在的层次较差、详细程度不高、评价模型的针对不强、赋权方式过于主观等突出问题,提出了基于六角格的边界区域重要评价方法.该方法以六角格陆地边界环境模型为基础,包括区域重要定量评价和区域重要综合评价两部分.其中区域重要定量评价主要是以统计图表的方式直观地展示出边界区域内资源的占有情况;区域重要综合评价选取基于熵权_AHP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能够定性地得出多个区域重要程度次序.通过实验,证明这两种方法有效可行,能够较好地解决陆地边界区域的重要评估问题,提高辅助决策效率.

  • 标签: 地理信息系统 边界 六角格 熵权
  • 简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美国环境预报中心逐6hFNL(1°×1°)再分析格点资料、NCEP/NCAR(2.5°×2.5°)逐6h再分析资料、FY-2E气象卫星资料和雷达回波资料,用天气学分析和物理量场诊断分析方法,探究了2012年6月4~5日发生在新疆库尔勒至甘肃玉门一带干旱地区60a一遇的大暴雨天气过程的水汽来源以及触发机制。结果表明:中层强盛西南低空急流和低层偏东低空急流为暴雨区源源不断地输送水汽并带来不稳定能量;前倾槽结构和低层增温增湿,形成大气层结强烈对流不稳定;低层切变线(850hPa)和其上空辐合线(700hPa)叠加,导致不稳定能量释放,诱发大暴雨天气过程发生;低空辐合高空辐散,形成整层上升运动,为大暴雨的发展和维持提供了动力条件。

  • 标签: 旱区大暴雨 诊断 环流形势 低空急流
  • 简介: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长6致密储集层为例,采用地质统计数学(LevySim)和沉积地层正演模拟对沉积非均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地质统计学Levy函数能够有效地表征非均质参数,不仅可以表征油藏尺度(岩心、露头和测井曲线尺度),而且也可以有效刻画岩石微观尺度的非均质。而三维正演地层模拟方法Sedsim则能够有效地模拟浅水三角洲砂体的空间展布。沉积地层正演模拟与非传统地质统计学相结合,能够更真实地定量刻画不同尺度的沉积非均质,该方法不仅有效地解决了不同尺度沉积储集层、烃源岩及盖层非均质定量表征的难题,而且为非常规油气成藏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与新的定量评价方法。

  • 标签: 沉积非均质性 浅水三角洲 鄂尔多斯盆地 地质统计学 三维定量正演模拟
  • 简介:摘要做为中小型企业,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究竟靠什么来生存,是每个企业必须面临的问题,优化资源整合,转型跨越、提升管理等等,归根结底,企业必须有自己核心的竞争力。那么如何保持持续的核心竞争力,尤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必须在管理上下功夫,不断地摒弃旧的管理模式,创新新的管理理念,使企业在管理不断优化的基础上保证核心竞争力,否则就会被赶超或模仿。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来获取竞争优势已是现代管理者和学者们的共识,而绩效考核作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也逐渐被中小型企业所重视和应用。那么,如何使绩效考核真正在中小型企业起到应有的作用,发挥更好的效果,实践应用是关键。

  • 标签: 前提保障目标计划具体考核
  • 简介:地质遗迹资源评价,是对地质遗迹进行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本文在对黔东南地质遗迹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综合评价法,对黔东南地区的地质遗迹进行了评价,确定了地质遗迹的质量水平,进行了重要分级,为地质遗迹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制定地学旅游发展规划奠定基础。

  • 标签: 地质遗迹 资源 评价 黔东南
  • 简介:在对工作区环境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等勘查工作的基础上,对工作区的地基稳定性、场地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利用GIS软件的栅格图层叠加和DPS系统聚类功能,对建设用地适宜进行了评价,划分出场地工程建设较适宜区、适宜差区和不适宜区。

  • 标签: 工程建设 稳定性 适宜性 评价
  • 简介:利用NCEP的1°×1°资料,分析飓风"桑迪"温带变性前后物理量的特征和变化。结果表明:利用对流层低层、中层及高层的厚度场可立体直观地展现热带气旋中心热力结构的对称,便于进行飓风温带变性的诊断分析。涡度场可诊断高空槽和飓风耦合的情况,两者的正涡度场连接后使热带气旋受到高空槽的影响开始变性。厚度变形场动力强迫上升、低层锋区抬升、强降水区凝结潜热正反馈作用和高空辐散加强等有利于飓风"桑迪"变性过程中深对流的维持及发展,并导致强上升区域向西偏离。飓风"桑迪"变性后暖心结构下降至对流层中低层,与强上升运动中心下降有关。适度的冷空气强度对飓风"桑迪"的加强有利,冷空气较弱飓风加强较慢,冷空气过强易破坏飓风的暖心结构,导致中心填塞。850hPa温度平流对变性后飓风"桑迪"的移动路径有一定的指示意义,飓风基本朝着冷平流中心指向暖平流中心的方向移动。

  • 标签: 飓风 温带变性 高空槽 物理量特征
  • 简介:巢湖半汤国际温泉度假区温泉资源丰富,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契机,而复杂的地质条件,岩溶、断层发育及对温泉的保护等又制约着城市建筑适宜。本文在综合考虑自然地理条件、区域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环境地质条件等因素基础上,选择了地形坡度、地基承载力、地质灾害(崩塌、滑坡、岩溶塌陷)及建筑对泉影响程度等评价因子,建立建筑适宜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影响因子的权重;借助Mapgis空间分析功能,采用综合指数模型计算了适宜指数,通过量化了的建筑适宜指数进行分级评价,从而为当地政府进行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审批等决策提供了地学依据,同时对岩溶发育、温泉资源丰富地区建筑适宜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层次分析法 MAPGIS 岩溶 温泉 建筑适宜性评价
  • 简介:摘要建筑业安全风险管理在“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和“三个必须”的总体要求下,务必高度重视安全风险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完善与强化管理措施,确保实现投资效益的同时降低安全风险成本。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与评价进行系统分析,强化了安全风险管控的重要意义。

  • 标签: 建筑工程 安全风险管理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