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很多人对录井信息化的重要予以关注,该文主要从录井信息化的提出、基本构成、建设总体思路等方面,探讨录井信息化的可能,从录井信息化的作用上讨论了录井行业发展的机遇问题。

  • 标签: 录井 信息化 数字化 技术飞跃 行业发展
  • 简介:<正>6月11日上午,学院召开了学报第四届编委会成立暨第编委会会议,院领导和学报编委共19人参加,学院党委书记、学报编委会主任章治国主持了会议。会议重点研讨了学报特色定位、

  • 标签: 编委会会议 学报编委 学院党委书记 特色定位 章治
  • 简介:该文通过对大港油田滩海沿岸带三马地区沙段下部包裹体特征、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确定了该地区细砂岩储集层的成岩序次、有机包裹体类型及均温度,并进步发现:三马地区沙段下部早期微晶方解石胶结物捕获的为液态烃包裹体,有机质尚未成熟;石英次生加大边中捕获的为气液态烃包裹体,成熟度较高;石英裂隙或晚期方解石胶结物中捕获的为气液态烃包裹体或气态烃包裹体,成熟度高。同时,结合本区埋藏史和古地温资料研究认为:本区有两期明显的油藏形成期,第期为东营组沉积晚期,第二期主要为明化镇明下段沉积时期。运用包裹体技术开展油气运移期研究为本区油气勘探和油气成藏机理研究提供了依据。

  • 标签: 滩海沿岸带 有机包裹体 均一温度 有机组成 油气运移期次
  • 简介:随着全球石油资源的紧缺和使用石化燃料带来的环境污染,许多国家开发和使用绿色、可再生能源生物柴油替代石化柴油。然而生物柴油的储存寿命、氧化安定性、清净分散、腐蚀和低温流动等使用性能差,限制了其使用发展。本文综述了生产生物柴油的各种原料油和不同品种B100甲基酯(FAME)产品组成分析可用抗氧剂来改善B100生物柴油和调合生物柴油的储存寿命、氧化安定性。重点介绍了天然和合成抗氧剂对改善单原料油和混合原料油基B100生物柴油及调合生物柴油氧化安定性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在开发原料油和环境友好型酯化工艺之际,特别要开发研究生物柴油的多功能复合添加剂配方。

  • 标签: 原料油 生物柴油 产品组成 储存寿命 氧化安定性 抗氧剂
  • 简介:介绍了危险和可操作(HAZOP)研究的理论,并结合具体实例,对HAZOP方法在扬子石化氧化碳(CO)项目设计阶段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在该装置的设计中,通过HAZOP研究,提高了项目的可靠和安全

  • 标签: HAZOP CO项目 设计 应用
  • 简介:Lubrizol于2006年3月上旬宣布出售其活性药物组分和中间体化合物业务,这是Lubrizol自去年7月宣布将要出售的5项非核心业务中的最后项。买方是家慕尼黑私营公司,交易于5月完成。Lubrizol活性药物组分和中间体化合物业务在德国Raubling利印度Chennai建有装置,Lubrizol预计其2006年销售收入将达到3千万美元。

  • 标签: 核心业务 私营公司 销售收入 化合物 中间体 慕尼黑
  • 简介:在概述了油气成藏理论和油气分布规律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首次明确并系统地提出油气不均分布理论。重点以牛庄洼陷沙三中岩油气藏为例,详细论述油气不均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其成因机制。油气不均分布具有层次,不同层次的油气不均分布的主控因素也有所区别:沉积凹陷的油气分布不均,可以用油源以及圈闭条件来进行解释;沉积凹陷内某区带(如洼陷带)内部的油气不均分布,除了受到油源和构造条件的制约,还明显受到储集条件非均质的影响;造成区带内单砂体或油藏内部油气不均分布的根本原因则是储层非均质。储层非均质影响油气成藏、导致油气不均分布是文中强调的核心思想。不同层次的油气不均分布是种普遍现象和客观规律,而对于包括岩油气藏在内的隐蔽油气藏以及包括古潜山油气藏在内的各种复杂油气藏来讲,油气不均分布的现象更加明显。油气不均分布理论的提出对于岩油气藏和复杂油气藏的勘探以及高勘探程度区的精细勘探和开发具有启示作用,在油藏评价、准确计算油气储量、井位部署等油田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 标签: 油气不均一分布 储层非均质性 岩性油气藏 复杂油气藏 控藏理论
  • 简介:针对裂缝油藏调剖堵水成功率低、堵剂在地层中漏失严重的问题,研制了种在地面常温条件下进行交联成为可流动凝胶,注入地层后进行二交联形成强凝胶的聚合物堵剂。通过组分用量的筛选,得到了最佳配方:聚合物HPAM(相对分子质量25×10^6,水解度25%)8000mg/L+有机铬100mg/L+间苯二酚100mg/L+乌洛托品2000mg/L+固定剂200mg/L。该配方在70℃下二交联后凝胶强度可达到H级。将该配方堵剂1.0PV注入人造岩心中,在70℃下候凝72h后的突破压力梯度为37.39MPa/m,提高采收率4.7%-8.2%。

  • 标签: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二次交联 调剖 堵水 裂缝性油藏
  • 简介:在球坐标系统中,球内点受到挤压力时,在其前方会产生个向上的分量。俯冲板块前方所产生的向上分力破坏了岩石圈的重力均衡和相均衡,引起地幔底辟和岩石圈下部熔蚀,使地壳减薄,在俯冲板块的持续作用下,上述作用反复进行,最终地壳被拱裂张开,形成洋壳化边缘海盆地。俯冲作用所产生的张应力可用公式Fui=(h-hi)fsinαcos(β-ωi)θi(1-n)^pij计算。由俯冲产生的张应力的分布范围可宽达1000-2000km以上。

  • 标签: 球坐标系统 俯冲挤压 弧后拉张 边缘海盆地 形成机制
  • 简介:在概述了油气成藏理论和油气分布规律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首次系统总结了岩油气藏发育区的油气不均分布特征,详细论述了油气不均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其成因机制。油气不均分布具有层次,不同层次的油气不均分布的主控因素也有所不同:沉积凹陷的油气分布不均,可以用油源以及圈闭条件来进行解释;沉积凹陷内某区带(如洼陷带)内部的油气不均分布,除了受油源和构造条件制约,还明显受到储集条件非均质的影响;造成区带内单砂体或油藏内部油气不均分布的根本原因则是储层非均质。储层非均质影响油气成藏、导致油气不均分布是文章强调的核心思想。油气不均分布是种普遍现象和客观规律,尤其对于包括岩油气藏在内的隐蔽油气藏以及包括古潜山油气藏在内的各种复杂油气藏,这现象更加明显。油气不均分布的提出对于岩油气藏和复杂油气藏的勘探以及高勘探程度区的精细勘探和开发具有启示作用。

  • 标签: 油气不均一分布 储层非均质性 岩性油气藏 复杂油气藏 控藏理论
  • 简介:在汽、柴油硫含量日益降低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硫含量测试方法极为重要。选择了几种常用的硫含量试验方法,对标准样品以及市售汽、柴油进行了检测,比较了几种方法测定结果的,并考察了仲裁方法与其他方法的,供相关人员参考。

  • 标签: 测定结果 测试方法 硫含量 一致性 试验方法 标准样品
  • 简介:我国石油三采油废水处理技术获重大进展。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研制成功的石油三采废水处理专用剂经大庆油田生产实践验证,这种采用天然低价值产物部分代替有机原料制备的新型低成本高效油田用废水处理剂,突破了限制我国三采油技术大面积推广的技术瓶颈,同时为泥浆的综合高值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 标签: 采油废水处理 专用剂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废水处理技术 三次采油技术 废水处理剂
  • 简介:歧北斜坡油气富集,成藏控制因素复杂,通过对构造演化、生排烃期及流体包裹钵特征分析以及构造发育史的恢复,对大港滨海地区沙河街组油气戎藏期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该地区沙河街组油气藏具有两期构造运动充注、差异聚集、两期成藏的特点,油气成藏期特征为埋藏较浅构造的高部位为期成藏(晚期),埋藏较深构造低部位为两期成藏(早期和晚期)。油气充注形式存在两种类型:即连续型(单峰)多次充注期成藏、非连续型(双峰)多次充注两期成藏,以晚期成藏为主。不同期的包裹体其均化温度、产出特征及成因特征不同:期形成的烃包裹体主要沿石英次生加大边内侧呈带状分布。或沿加大边早期的裂缝呈带状分布;二期形成的烃包裹体主要分布在碎届及次生加大边外侧和晚期的裂缝中,多呈带状分布。

  • 标签: 歧北斜坡 流体包裹体 成藏期次 均一化温度 油气充注
  • 简介:为了更简便地判断断层侧向封闭,在断层侧向封闭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断层岩排替压力与所封闭储层排替压力对比,预测了断层侧向封闭所需断层岩泥质含量的下限值,以此建立了套利用断层岩泥质含量判断断层侧向封闭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南堡凹陷5号构造f-np5-2断层对东三段下部1~7号储层侧向封闭的判断中。结果表明:f-np5-2断层在东三段下部1~3与6号储层处断层岩泥质含量均大于其侧向封闭所需断层岩泥质含量的下限值,断层侧向上封闭,有利于油气聚集,钻探结果为油层;f-np5-2断层在东三段下部4~5与7号储层处断层岩泥质含量均小于其侧向封闭所需断层岩泥质含量的下限值,断层侧向上不封闭,不利于油气聚集,钻探结果为干层。利用断层岩泥质含量判断断层侧向封闭的结果与目前NP503井东三段下部油气分布相吻合,表明该方法用于判断断层侧向封闭是可行的。

  • 标签: 断层岩 泥质含量 侧向封闭性 判别方法 南堡凹陷
  • 简介:砂岩侵入体是由沉积后的砂岩再活动并侵入到周围地层中形成的种特殊砂体。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对砂岩侵入体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目前业已发现砂岩侵入体岩油气藏。文中介绍了国际上有关砂岩侵入体的研究现状,概括了砂岩侵入体的结构模式、露头特征以及岩心、测井与地震识别标志.总结了砂岩侵入体的触发机制和流动机理,并对砂岩侵入体的石油地质意义进行了讨论。砂岩侵入体对油气藏的形成和油气勘探开发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是岩油气藏勘探开发中应当注意的个新领域。

  • 标签: 砂岩侵入体 岩性油气藏 勘探开发 新领域
  • 简介:经中国华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中心审核,炼油事业部顺利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第二监审。炼油事业部2000年获中国华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中心颁发的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可证书后,2003年顺利通过复证,为该部生产高档产品,促进成品油国际化销售加重了砝码。复评后的第二监审期间,专家组先后到油品储运部等9个车间及部门进行严格的现场审核,认为该事业部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总体运行情况符合标准,同时也提出了整改要求。

  • 标签: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 事业 炼油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2000年 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