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岩心观察,从层理构造、生物活动、特殊构造和鲍马序列4个方面分析了浅水区和深水区重力流内部不同的构造特征,并从重力流类型、沉积动力机制和相模式3个方面进行了外部特征的对比,分析了2种重力流沉积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浅水区重力流各种层理发育,生物活动频繁,可见潮汐层理,重力流类型丰富,河流、波浪和潮汐影响显著;而深水区重力流层理单一,生物活动贫乏,鲍马序列明显,重力流类型简单.各种作用微弱,有完整的扇和槽模式。通过对2种重力流成因机制分析,认为深水区重力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坡度,而浅水区重力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沉积物的供给。

  • 标签: 重力流 深水区 浅水区 坡度 沉积物供给 珠江口盆地
  • 简介:南海北部陆缘盆地深水区位于琼东南盆地中央坳陷带和珠江口盆地珠二坳陷,从盆地演化史来看,两盆地均经历了裂陷和裂后两大发育阶段.南海北部陆缘盆地深水区具有良好的石油地质条件:发育始新统-渐新统湖相泥岩和渐新统半封闭浅海相泥岩两套主要烃源岩;存在始新统-下渐新统河流-三角洲相砂岩、上渐新统-下中新统扇三角洲-滨浅海相砂岩和台地碳酸盐岩以及中新统半深海-深海相浊积砂岩等3套主要储层,其中中新统半深海-深海相浊积砂岩储层是深水区最有潜力的勘探目的层;发育多种类型的圈闭,从层位上看,下第三系以构造圈闭为主,而上第三系则以岩性圈闭为主;发育大量油源断层、多个不整合面和大面积连通砂体,构成了良好的油气输导体系,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与国外已获油气发现的陆缘盆地深水区相比,南海北部陆缘盆地深水区具有相似的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和相应的成油条件,目前南海北部深水区勘探程度尚低,有效勘探面积和勘探潜力巨大,因此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 标签: 南海北部 陆缘盆地 深水区 油气勘探前景
  • 简介:黄骅坳陷羊三木-孔店油田以水驱为主要开发方式,采出水经达标处理后回注开发层,用以补充地层能量。对注水开发区内2014—2017年的地下水饮用水层进行连续监测,以《地下水质量标准》、《地下水水质标准》以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为依据,采用单组分评价法和标准指数法对41个监测因子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注水区地下水质量的因素主要是原生地质环境,个别组分在2个监测年份中有不同方向的小幅变化,变化范围在当地地下水的背景值范围内,地下水饮用水层油田注水污染尚不明显,对具有开发利用价值或供水意义的含水层影响较小。

  • 标签: 注水 地下水 饮用水层 监测 水驱采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