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应中国政府总理温家宝邀请,加拿大总理史蒂芬·珀于2月7日至11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6年任期内第二次访华的珀此次带来了一个阵容庞大的代表团:包括自然资源部长奥利弗在内的5名部长、6名国会议员,

  • 标签: 油砂 中国政府 自然资源 温家宝 加拿大 代表团
  • 简介:塘地区奥陶系良里塔格组碳酸盐岩沉积后发生短暂暴露,形成了古喀斯特地貌,岩溶古河道有利于形成高产油气藏,但其复杂性带来了较高的勘探风险。综合利用地震、钻井、测井等资料,优化古河道河床侵蚀深度自动识别、RGB混频三原色、振幅属性提取及地震反射结构分析技术,在该区奥陶系碳酸盐岩中识别出6组明河河道和47条暗河河道。研究认为,储层发育与暗河系统类型关系密切,塘地区发育流入型、流出型和含水层洞穴型等3种类型的暗河系统,以流入型和流出型暗河河道系统为主,该类暗河系统是大规模缝洞体储层形成的主要方式,也是大规模油气富集区形成的基础,该类成因的储层成为勘探开发的重点目标。该套碳酸盐岩岩溶古河道识别方法对喀斯特地区有利储层预测、油气富集区优选及勘探开发均具有示范意义。

  • 标签: 碳酸盐岩油气藏 岩溶古河道 奥陶系 哈拉哈塘地区
  • 简介:拱是莺歌海盆地的重要地质现象,它与油气聚集有密切关系。拱由拱房、拱预和泥拱帽组成。在对莺歌海盆地拱分布规律和结构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拱的形成机制、发育过程及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 标签: 莺歌海盆地 泥拱构造 结构 形成机制 油气聚集
  • 简介:阿尔及利亚某区块BEL构造盆系储层属中孔特低渗裂缝致密型储层,非均质性强、相变快,储层预测难度大。通过对沉积、构造及含油气性等特征分析,认为Siegenian—Low组砂体发育,连续性好,可形成有利储层;Siegenian—Med组砂体不发育,连续性差,局部地段可形成好储层;Siegenian—Up组砂体较发育。连续性较好。可形成有利储层。运用地震-沉积相分析,结合多属性优化、储层多参数随杌模拟、叠前裂缝预测和叠前地震属性含油气性检测等技术,对有利区带进行了综合预测,提出了钻探井位,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该技术系列已成为阿尔及利亚乃至利比亚、突尼斯等地区盆系储层预测及描述的核心技术。

  • 标签: 储层特征 随机模拟 裂缝预测 泥盆系 阿尔及利亚
  • 简介:PDC钻头的高钻速和耐磨性,为提高钻井时效创造了条件,但在某些地层中PDC钻头在钻进过程中容易发生钻头包,不仅影响钻进速度,而且可能引发井喷。针对此问题,开展录井现场的实时评价、及时发现与识别PDC钻头包,是综合录井的重要工作之一。在PDC钻头钻进过程中对录井参数及曲线的异常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可及时发现钻头包,通过实例分析,总结出PDC钻头发生包时综合录井参数变化特征,阐述了钻头包与钻头老化的异同点,提出了钻头包的识别方法和步骤,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拓展综合录井仪在钻井工程预报中的作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 标签: PDC钻头 钻头泥包 钻头老化 识别 录井参数
  • 简介:炼油厂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三"成分复杂,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处理难度较大,其处理问题一直是石化企业以及环保工作者的研究热点。综述目前国内外炼油厂"三"的最新处理技术,分析了各种处理技术的特性,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 标签: “三泥” 新技术
  • 简介:断层封闭性是控制断层油气藏形成和保存的关键因素,研究通天断层封闭性在海上油气勘探及开发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明确通天断层的封闭性能,避免通天断层发生溢油事故,以渤海湾ZD油田为研究对象,对应用Yielding等提出的断层比率(SGR)法及其与断层封闭性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研究,计算了该油田通天断层ZD1、ZD3、C5的断层比率,并结合吕延防等提出的盖层封闭性评价标准对这些通天断层在主要目的层的侧向封闭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通天断层ZD1、ZD3、C5在Nm组地层封闭性能好,Ng组地层封闭性能差,通天断层ZD3在Es组和Mz1组地层封闭性能均很差。

  • 标签: ZD油田 断层泥比率 通天断层 断层侧向封闭性
  • 简介:钻井过程中,钻井液与井壁围岩的接触产生水化作用会导致井壁围岩变形,引发井壁缩颈坍塌、破裂等事故。根据弹塑性力学和岩石力学相关理论,应用最大张应力准则,在黄氏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钻井液在岩石孔隙中的渗流而在井壁围岩所产生的附加应力场、岩石的孔隙度和钻井液水化作用的影响,建立了页岩破裂压力模型,结合现场压裂实验数据和不同含水率页岩岩心三轴压缩实验结果,计算得到了页岩破裂压力的预测值、页岩含水率与抗张强度和破裂压力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本文模型预测值和实测值相比,误差为3.65%,更加接近实测地层破裂压力,破裂压力和抗张强度均随着含水率的升高而降低,说明水软化了页岩,降低了它的力学性能。

  • 标签: 泥页岩 破裂压力 水化 渗流 含水率
  • 简介:为了更加高效封堵得逊油田东河砂岩储层水淹后的优势通道,利用各类岩心分析资料及水淹解释结论,对得逊油田东河砂岩储层的岩石学、孔喉结构类型、储层水淹变化规律及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得逊油田东河砂岩储层黏土矿物绝对含量低,大部分为速敏性的高岭石与伊利石,粒径主要为1~2μm,储层可分为孔喉半径小于2μm的细微喉-低渗储层、孔喉半径介于2~5μm的细喉-中渗储层及孔喉半径大于5μm的中细喉-高渗储层;水淹后黏土矿物的堵塞和迁出是导致储层物性变化的原因,而黏土矿物粒径大小与喉道尺寸的匹配程度控制了储层水淹前后及不同水淹程度下物性变化的方向。这些因素造成了3类储层的水淹变化机理:细微喉-低渗储层水淹后孔、渗值下降,由原状储层至低水淹逐渐减小,到中水淹时有所增大,高水淹时最小;细喉-中渗储层水淹后孔、渗值上升,由低水淹至中水淹逐渐增大,到高水淹时有所减小;中细喉-高渗储层水淹后孔、渗值增大,且随着水淹程度的增高而增大,该类储层即优势通道发育所在,可采用粒径为3~4μm的微球对其进行高效、精准的封堵。研究区注水开发后剩余油规模较大,开展储层水淹变化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东河砂岩 黏土矿物 孔喉半径 水淹变化机理 哈得逊油田
  • 简介:莺歌海盆地底辟带存在浅层和中深层2套含气组合。剖析了浅层天然气的成藏条件后,认为应在已知气田周缘勘探类似地质条件的浅层构造圈内,以期形成中小气田成群连片联合开发。分析研究中探层含气组合后,认为其天然气成藏条件更为优越,勘探前景更诱人,提出了可望获得新的突破的几个构造为近期勘探目标。

  • 标签: 莺歌海盆地 泥底辟带 天然气 成藏条件 勘探方向 天然气藏
  • 简介:在对Sirius叠前深度偏移软件应用开发的基础上,分析讨论了Sirius2D叠前深度偏移速度模型建立、层析成像反演、胆深度偏移以及深度聚集等技术环节的基本原理,并以莺歌海盆地某测线的处理为例,具体分析了Sirius2D叠前深度偏移处理的流程、主要参数及时效。文中还分析讨论了莺歌海分地中央“拱带”叠前深度偏移处理的地质效果。实践表明,莺歌海盆地广泛发育的与“拱模糊带”有关的构造各有其特殊性,只有通过3D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拱模糊带”的成像问题。

  • 标签: 莺歌海盆地 应用 Sirius叠前深度偏移 速度模型 层析成像 深度聚焦
  • 简介:在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近期所获地质资料的分析和天然气运聚成藏规律的研究,对莺歌海盆地底辟带中深层(T30以下)天然气勘探中的CO2风险进行了分析,认为中深层CO2风险相对较小,中深层CO2分布与浅层CO2分布类型;CO2等非烃气的局部富集主要与底辟及热流体上侵活动密切相关,在中深层寻找高产富烃天然气,必须选择构造规模大,储集条件好,相对低压低势且距底辟活动中心区较远的构造布井,以避免可能出现的CO2风险。

  • 标签: 莺歌海盆地 泥底辟带 中深层 天然气勘探 CO2风险 热流体活动
  • 简介:为了弄清川西坳陷须五段致密砂岩与页岩储层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并深化对非常规致密气储层的认识,利用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压汞等资料,对须五段储层岩石学、储集空间、物性等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须五段储层岩性大致分为页岩、粉砂岩和细砂岩三大类,分别占地层总厚度的56%,19%和25%,砂岩普遍具有质杂基和岩屑含量高、长石含量低的特征,页岩中石英等脆性矿物含量较高;储集空间包括有机质孔、杂基微孔、粒内溶孔、粒间溶孔及微裂缝5类;细砂岩孔隙度和渗透率平均值分别为1.41%和0.1mD,属于致密砂岩储层,主要为高能的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沉积,粉砂岩孔隙度和渗透率平均值分别为1.52%和0.22mD,总体均略高于细砂岩,页岩孔隙度和渗透率平均值分别为1.95%和0.068mD,属于致密页岩储层;储层物性主要受到沉积条件、成岩作用和构造裂缝的多重控制,强烈的压实和压溶作用是导致砂岩致密的主要原因,次生孔隙主要由溶蚀作用形成,黏土矿物的转化及有机质热演化为页岩提供了大量储集空间,微裂缝极大地改善了储层渗透性。研究结果可为该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致密砂岩 泥页岩 储层特征 控制因素 须五段 川西坳陷
  • 简介:2149队是东方物探第一支进入煤层气勘探市场的地震队,近5年时间完成多个致密砂岩气、煤层气地震采集项目,连续运作7个项目,全部获得优质工程。今年7月,该队承担山西石楼南二维项目,拉开了打造优质工程的新帷幕。

  • 标签: 地震采集 煤层气勘探 优质工程 致密砂岩气 物探
  • 简介:罐交接在山东销售的试点和推广,意味着公司在构建一套科学高效、具有国际水准的二次物流运行体系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与罐交接相比,传统的油罐车交接方式,需要经过油库出库计量和加油站验收计量两大业务流程,

  • 标签: 交接方式 水准 国际 运行体系 业务流程 油罐车
  • 简介:莺歌海盆地拱带上钻获的天然气CO2含量高,影响了气藏的勘探和开发。笔者研究发现在拱带和非拱带之间、不同拱之间、同一拱的不同断块之间、同一断块的不同部位之间的天然气组份存在差异。异常高的CO2为拱带所独有,并且拱演化序列越高拱帽CO2含量越高,断块越小CO2含量越高,越是靠近断层CO2含量越高。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就拱带构造和气田的勘探开发和今后勘探方向提出了新建议。

  • 标签: 莺歌海盆地 泥拱带 天然气 分布 二氧化碳 油气勘探开发
  • 简介:新的高温高压实验研究证实莺歌海盆地底辟构造是在热动力作用下形成和演化的,在0-300℃条件下,饱和水泥质实验材料(高岭土)产生了0-1500×10^-6应变量,干的中粒度砂质材料的应变量仅仅为0-150×10^-6,饱和水中粒度砂质材料的应变量大约为0-590×10^-6。新的实验结果证明,热动力可以产生热应变,热能可以转换为应变能,高压对于底辟构造的形成和演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 标签: 莺歌海盆地 泥底辟构造 动力学 成因机制 高温高压模拟实验
  • 简介:为了更简便判断断层侧向封闭性,在断层侧向封闭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断层岩排替压力与所封闭储层排替压力对比,预测了断层侧向封闭所需断层岩质含量的下限值,以此建立了一套利用断层岩质含量判断断层侧向封闭性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南堡凹陷5号构造f-np5-2断层对东三段下部1~7号储层侧向封闭性的判断中。结果表明:f-np5-2断层在东三段下部1~3与6号储层处断层岩质含量均大于其侧向封闭所需断层岩质含量的下限值,断层侧向上封闭,有利于油气聚集,钻探结果为油层;f-np5-2断层在东三段下部4~5与7号储层处断层岩质含量均小于其侧向封闭所需断层岩质含量的下限值,断层侧向上不封闭,不利于油气聚集,钻探结果为干层。利用断层岩质含量判断断层侧向封闭性的结果与目前NP503井东三段下部油气分布相吻合,表明该方法用于判断断层侧向封闭性是可行的。

  • 标签: 断层岩 泥质含量 侧向封闭性 判别方法 南堡凹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