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7 个结果
  • 简介:地震在海洋石油勘探中的应用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尚面临着效率不高,价格昂贵的问题,但它代表了一种发展方向,三维地震在80年代中后期的石油工业低潮期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推动了90年代中后期石油工业新高潮的出现,已成为现代石油勘探开发中一项不可缺少的主要技术,继三维地震之后,地震将成为未来石油勘探开发中的重要技术,也许会像三维地震技术一样,成为推动石油工业走出低谷再现高潮的主要技术,地震技术有着光明的前景。

  • 标签: 多波地震 海上石油勘探 新技术 转换波 多波三维地震
  • 简介:在进行海上地震勘探时,无论采用拖拽式还是回收重放式作业,由于海流,海底障碍物的影响,检波器的位置及检波器的X、Y方位都会与设计方位有误差,文中提出利用电缆定位资料和检波器X、Y分量的能量两种方法估算方位误差,然后通过方位旋转来进行方位误差校正,用后一种方法对南海某地地震勘探资料进行了试验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海上多波地震勘探 检波器 方位误差 校正 方位旋转
  • 简介:在长期的海上地震勘探实践中,收集了丰富的具有‘海上特点’的干扰资料,通过分析,整理将其划分为六大类二十种类型。分别阐述了各种干扰产生的原因、在记录上的表面特征,以及在施工现场的一般处理方法。

  • 标签: 海上地震勘探 侧面反射波 连续干扰源 间断干扰源 重复冲击
  • 简介:莺歌海盆地是南海北部大陆架重要的含气盆地,盆地中央沉降速度快且欠压实,局部构造发育,该盆地中央泥拱带浅层气很发育,加之深部热流体的影响,导致纵波剖面上出现模糊区和构造形态畸变(同相轴下拉),严重影响了勘探效果,由于转换传播受气的影响远远小于纵波,故在转换剖面上不存在模糊区,也不会出现构造形态畸变,因此,地震技术不仅可用于烃类检测,而且可用于构造的准确成像,这对气田的勘探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多波地震勘探技术 海上气田 构造成像 应用 莺歌海盆地 地震模糊区
  • 简介: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于1998年在莺歌海盆地进行了首次海上地震试验,得到了分辨率和信噪比都较高的纵、横波资料,利用地震资料进行烃类检测效果很好,解决了许多常规纵波地震所不能解决的油气勘探问题,通过对地震资料的认真解释,发现和验证了几个规模较大的气藏和岩性亮点。

  • 标签: 海上多波地震 烃类检测 效果 莺歌海盆地 亮点 含油气盆地
  • 简介:针对莺歌海盆地纵波地震模糊带、中深层及地层-岩性圈闭含油气性问题,试用海上地震方法,采集地震资料132km,研制了地震资料处理系统,并成功地处理了这批海上地震资料,莺歌海盆地地震试生产资料证实,现有地震采集,处理技术是可行的,地震能解决地震模糊带问题,并能辨别真假亮点,提供直接找油,找气的可靠标志,海上地震展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潜在市场。

  • 标签: 海上多波地震 莺歌海盆地 应用 转换波 CCP道集 亮点
  • 简介:为了尽快开发我国南海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中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与国内两所大学合作,在FOCUS处理平台上共同研制开发了我国第一个海上二维地震处理系统OMS。利用该系统已成功地对莺歌海盆地二维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其地质效果明显,文中从系统界面,模块组成,模块及系统测试结果,资料处理效果等几方面对OMS处理系统进行了简要介绍。

  • 标签: 海上二维多波地震处理系统 OMS OMS处理系统 FOCUS处理系统
  • 简介:从研究和应用效果来看,多分量地震技术是海洋油气勘探开发中的一项十分有效,大有前途的技术。多分量地震地质层位对比是地震资料解释和应用中最关键,最基础的工作,对莺歌海盆地地震资料的特点研究和开发了一套适合海上纵,械地质层位对比的方法,文中对该方法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 标签: 海上多波多分量地震 地质层位对比方法 纵波 横波 海洋油气勘探
  • 简介:在油气勘探和开发中,对地下介质各向异性的研究是个前沿课题,利用横波地震技术开发裂缝性油气田已成为当今的热门课题。文中利用我国海上首次采集的地震资料,对莺歌海盆地3个构造的地下岩石介质的各向异性进行了初步探讨,得出了很有意义的结论。

  • 标签: 多波地震资料 地下介质 各向异性 转换横波 闭合差 油气勘探
  • 简介:介绍了根据斯奈尔定律和Zoeppritz方程,以动力学射线追踪进行二维各向同性介质地震正演模拟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不仅适用于复杂的地质构造情况,而且也适用于地层速度纵向和横向变化的情况,不仅可以追踪地震波的射线旅行时,也考虑了地震波在地层界面处的透射和反射损失等因素,从而可追踪地震波的动力学特征,该方法速度快,精度高,是一种比较实用的动力学射线追踪方法。

  • 标签: 复杂介质多波地震 正演模拟 斯奈尔定律 ZOEPPRITZ方程 动力学射线追踪法
  • 简介:由于70年代中期引入的三维地震技术取得成功,使得人们一旦在钻井获得油气后,三维地震测量已成为圈定储层边缘的最常用工具。除去三维的地下成像技术优于常规的二维方法外,该技术运用的迅速增长还在于三维测量工作的周期和成本降到最低限度。1988年,当Geco公司在使两艘地震船的作业成为一体时,给海上三维地震勘探又新增加了一维。作业中的这两艘地震船,每艘都装备了一对地震源和一对等浮电缆。这种作业模拟了一种使用四个震源的测量技术,这四个震源依次点火将信号传向四根等浮电缆,可同时产生12个独有的共中心点(CMP)地下剖面。

  • 标签: 油气勘探 勘探效率 成本 海上三维地震勘探
  • 简介:760当地时间2018年5月29日,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物探事业部“海洋石油760”船历时19d,圆满完成第二个南美洲阿根廷海域深水地震勘探项目.继五月初顺利完成首个阿根廷作业后,“海洋石油760”船仅用19h就高效完成工区转换和设备配置等工作,“零等待”打响了新工区作业第一炮.新工区主要针对前期勘探有价值区域进行加密作业,采用12000m超长缆、25m炮间距的高难度作业方式.

  • 标签: 海洋 石油 中国 《录井工程》
  • 简介:'海上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研究'经过4年的努力,于1990年圆满完成科研任务。1991年4月24日至26日在塘沽召开评审鉴定会,由海洋石油总公司科技发展部主持,经专家评审认为'海上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研究'项目发展、改进、研制了一系列方法和软件,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海上特色的三维勘探系统工程。该系统工程在绥中36-1油田等近

  • 标签: 海上三维地震勘探技术 研究 通过鉴定 三维勘探系统工程 绥中36-1油田
  • 简介:基于一维层状声学介质理论,对点震源激发的三维球面反射叠前数据(二维)的速度反演稳定性进行初步分析。笔者提出了一个反演方法,并在文中发表了用这个方法从海洋石油地震数据得到的叠前反演速度剖面,但这一方法的实现(计算数学上称之为递推,地球物理勘探上称之为剥层)是复杂的,稳定性分析这一关键问题也是复杂的,所以,初步分析集中于反演计算的核心步骤,在层状介质中平面传播方程的计算,文中给出波阻抗函数的结构繁度的定义,并提出了一个涉及反演稳定性及波阻抗函数结构繁度的定理,阐明了何时及如何利用这个反演方法得到较精确的反演速度。

  • 标签: 叠前速度反演 稳定性 石油地震勘探 速度反演 稳定性
  • 简介:针对柴达木盆地柴西南地区岩性油气藏、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四川盆地和吐哈盆地高陡构造、哈萨克斯坦滨里海盆地盐丘和盐下构造等重要勘探盆地和重点勘探领域,进行地震资料处理、有利储层预测、油气检测等方法研究,形成了信息约束、多方法综合的静校正技术、地表一致性处理技术、叠前保真去噪技术、各向异性浮动基准面叠前成像技术、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模型正演及多属性半定量缝洞型储层预测技术、三维缝洞体系定量雕刻及流体识别技术,同时形成了三维大连片一体化处理解释、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的半定量一定量描述、复杂地表高陡构造成像和盐下构造成像等配套技术。在重要勘探盆地和重点勘探领域应用以上技术系列,取得了明显的勘探效果。

  • 标签: 岩性油气藏 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 高陡构造 盐下构造成像 三维大连片 三维定量雕刻
  • 简介:孤南垦23断块及三合村地区天然气滚动勘探开发是胜利油田第一个成功地利用地震“亮点”技术进行浅层气藏滚动勘探开发的范例。这两个区块的建成投产,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为胜利油田浅层气藏的勘探开发、实现在少井条件下开发方案的编制提供了经验,对其它油田浅层气藏及其它类型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地震“亮点”技术 滚动勘探开发 开发方案 编制 少井条件 “亮点”识别
  • 简介:中国石油拟投150亿元进行油气勘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计划投资160亿元人民币进行油气勘探及开发,开发的重点将放在四川省的龙岗、须家河和川东北地区。中国石油表示,川渝地区今年天然气供需缺口预计为50亿立方米,去年的供需缺口为30亿立方米,公司将加快四川省龙岗气田的勘探开发。

  • 标签: 勘探开发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油气勘探 川东北地区 川渝地区 四川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