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3 个结果
  • 简介:离子液体具有熔点低、蒸汽压低、良好的溶解性、易循环使用等独特的物化性质,是环境友好的"绿色溶剂".离子液体在化学反应中主要用于替代传统的有机溶剂,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并使产率和选择性都得到了提高.介绍了离子液体如N,N'-二烷基取代的咪唑离子液体在一些有机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 标签: 离子液体 化学反应 应用 绿色溶剂 产率 选择性
  • 简介:离子液体作为溶剂和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离子液体在多种重要精细有机合成反应(如加氢反应、聚合反应、Friedel—Crafts反应、氧化反应和酯化反应等)中的应用情况,指出离子液体是性能较优越和应用前景较好的溶剂及催化剂。

  • 标签: 离子液体 性能 应用 有机合成反应
  • 简介:近两年多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积极转化LED半导体照明技术创新成果,产品已经成为风神轮胎、佰利联等河南省30多家大中型企业的照明标配,不仅帮助社会节能减排,企业也顺利走上了转型之路。短短两三年,步入新能源,打开新市场,挑起新重担,迈出了艰辛而坚实的步伐。

  • 标签: 节能减排 半导体照明 大中型企业 光电 技术创新成果
  • 简介:德国Uhde公司最近首次采用Vinnolit公司开发的沸腾反应器技术为比利时的LVM公司建设一套二氯乙烷(EDC)装置。项目将于2006年投产,能力达到250kt/a。对这项技术的3000t/a规模中试研究所产出的EDC纯度在没有经过精馏前便达到了99.93%,因此可以直接用来生产氯乙烯单体(VCM)。而且,与传统的直接氯化工艺相比,新工艺还能够将每吨EDC的能耗费用(包括低压蒸汽、冷却水和电力)从630美元降低到250美元;

  • 标签: 沸腾反应器 EDC 德国Uhde公司 2006年 氯乙烯单体 二氯乙烷
  • 简介:在高活性的纳米氧化铝粉体与有机碱液形成的浆态床反应体系中,对高浓度CO气氛中的高浓度COS的水解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考察了浆料浓度、空速、反应温度等因素对COS水解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压、浆态床反应温度80℃、空速250h^-1、450℃下焙烧的γ-Al2O3的质量分数为1%的条件下,COS水解转化率最高,达99.69%。

  • 标签: 羰基硫 水解 浆态床 纳米氧化铝 有机碱
  • 简介:离子色谱技术(IC)应用于钻井现场的钻井液滤液分析,从而获取所钻井钻遇地层的可溶性矿物的性质、地层水的类型等资料信息。离子色谱技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尚属探索阶段,但通过现场两口井的试用已见到较好的应用效果。文章简介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及价值,如:确定油水界面的位置及指导钻井液的调配、确保井下安全等。这方面的论述,对分析化验仪器向井场转移实现手段综合分析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标签: 离子色谱 钻井液 可溶性矿物 地层水 油水界面
  •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峰分子量分布的聚乙烯树脂,该树脂进一步的特征在于它具有从约0.925g/ccm到约0.950g/ccm的密度,和从约0.05g/10min到约5g/10min的熔融指数(12),和在于它包括至少一种高分子量(HMW)乙烯共聚体和至少低分子量(LMW)乙烯聚合物,以及包括这样树脂的组合物。也提供包括该树脂或组合物的成形制品,特别是管子。

  • 标签: 美国陶氏环球技术公司 聚乙烯树脂 多峰分子量分布 低分子量
  • 简介:一位前SRI顾问公司研究人员已经获得了一种通过阴离子聚合生产聚苯乙烯(PS)的新型间歇技术的专利权。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工艺生产的PS具有非常窄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并具有改进的强度和加工性能。它具有与传统技术相似的运行费用,但投资费用降低28%。而且最终产品性能的提高意味着制造者可使原料的使用量降低多达45%。

  • 标签: 聚合生产 阴离子 聚合路线 PS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传统技术
  • 简介:近日,大庆油田采油四厂四矿测试队司机孟凡东对厂配备的连续洗井车稍加技术改造,解决了不能连续洗井的难题,既提高了劳动效率,又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获得了厂四小成果一等奖。

  • 标签: 洗井车 多通阀 技术改造 油田采油 劳动效率 劳动强度
  • 简介:氯醇化反应新工艺是由化工三厂与华东理工大学华理分所和上海医药设计院一起共同开发的万吨级。具有我国特色的氯醇化生产技术。它包括喷射溶氯器,新型氯醇化管道反应器和液相强制循环三部分,具有生产能力强,反应选择性高,操作安全方便和弹性大,占地面积小等特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际水平。

  • 标签: 氯醇化 反应选择性 管道反应器 万吨级 新工艺开发 华东理工大学
  • 简介:许多年来,物理化学家一直希望观察到的一个现象是,在气相条件下生成离子化的乙炔聚集态物质时,乙炔三聚体的离子(C2H2)^3+能够形成新的共价键,从而得到苯的阳离子(C6H6)^+。如今,美国弗吉尼亚公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提供了这一过程的最充分证据。他们根据离子活动性和解离数据,结合理论计算确认“(C6H6)^+在结构上与苯相同、稳定性与苯相同、离解行为与苯相同,因此它一定是苯!”由离子态的乙炔生成苯阳离子可能是科学家已经通过光谱望远镜从太空中观察到的环芳烃的生成过程中的第一步。

  • 标签: 离子化 三聚体 C2H2 物理化学家 光谱望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