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4 个结果
  • 简介:江汉盆地自晚元古代统一的变质基底形成以后,先后经历了加里东、海西-早印支、晚印支-早燕山和晚燕山-喜马拉雅4期构造旋回.形成前印支期地台型广海盆地、晚印支-早燕山期前陆盆地和晚燕山期以来的内陆断陷盐湖盆地。通过分析4次构造旋回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与破坏作用,依据生烃期的早晚和油气在完成初次聚集后至最终成藏定型期间是否突破了原始封闭体系.将江汉盆地海相地层油气成藏模式划分为原生型、次生型和再生型3种类型,并分析了各类成藏模式的有利勘探区带。

  • 标签: 海相地层 构造演化 油气成藏模式 江汉盆地
  • 简介:江汉盆地盐间特殊油藏赋存于上、下盐岩夹持的非砂岩地层中,其岩性为细晶一巨晶钙芒硝岩、泥晶含铁碳酸盐岩和泥质岩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以薄层状、页片状韵律性沉积为特点。本文从岩心观察描述入手,通过核磁共振、CT、电子探针等多项先进技术,结合成像测井、CSU测井和钻井资料,详细研究了储层岩性、物性及储集类型。通过五种非常规开采方法矿场试验,研究了一套完善的适合盐间特殊油藏开采方式。

  • 标签: 江汉盆地 盐间特殊油藏 地质特征 开采方式 储层 岩性
  • 简介:“种青菜头一亩地的产量在1000公斤左右,100亩地就是100吨的产量。现在,我们涪陵青菜头已畅销北方50多个大中城市,去年全涪陵区销售新鲜青菜头有50多万吨。”

  • 标签: 江汉油田 生意 榨菜 青菜头 大中城市 涪陵区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了“九五”以来,江汉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自主研发的用于产液剖面与吸水剖面监测的工艺技术成果,包括抽油井分层流量含水测井仪、温度压力测井仪、注水井流量温度测井仪、存储式温度——压力测井仪,以及配套的地面仪表、测井软件等成果。通过典型测井实例,介绍了各项技术的性能指标、工艺特点、应用效果及在国内各油田的使用情况。

  • 标签: 江汉油田 抽油井 注水井 剖面测试技术 压力监测 温度监测
  • 简介:在“八五”国家科技攻关中,对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前景首次作出全面、细致的评价.预测资源总量为206.3亿吨,为国家西部开发的能源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近十多年来,对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预测多限于局部地区和层位,对全盆地评价较少,多数仅提供资源总量,很少涉及油气田的数目、规模等.因此,“八五”期间,地矿部石油地质系统设立了攻关专题.

  • 标签: 塔里木盆地 预测 油气资源 成因体积法
  • 简介:BAES盆地模拟评价系统是大型石油地质应用系统-PRES油气资源评价专家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该系统拥有一个6类20多种模型的模型库,通过菜单式模型组装完成评价区埋藏史、热史、成熟史、生烃史和排烃史的历史模拟,从而进行评价区生油条件的定量评价,指出评价区的有利生油气区,确定主要生排烃期和生排烃量。通过BAES盆地模拟评价系统在珠江口盆地各坳陷区的实际应用,可以看出该盆地油气资源分布特点,同时也可以看出这一盆地模拟系统的主要特点。

  • 标签: BAES盆地模拟评价系统 珠江口盆地 应用 模型库 油气资源分布
  • 简介:取换套管工艺是随着油水井套管老化及腐蚀损坏而开展的一项新的修井工艺技术。江汉油田分公司井下作业处引进和应用该技术成功地修复了两口因套管腐蚀穿孔而停产的油水井。在取换套管施工过程中,对工具的配套准备、套管割、铣工艺及套管回接技术等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两口井经试压均达到了甲方要求,已恢复了生产。

  • 标签: 江汉油田 取换套管工艺 套管损坏 套铣工艺 机械式外割刀 套管修补
  • 简介:江汉油田从1992年开始研究深抽技术以来,逐步形成了玻璃钢抽油杆、超高强度抽油杆和深抽减载装置为代表的深抽技术,并且已成为江汉油田机械采油的一种可靠方式,在油田上产、稳产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三种深抽方式的工艺特点,提出了深抽界限,指出应根据油层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深抽工艺。

  • 标签: 江汉油田 深抽技术 配套工艺 抽油机 抽油杆 油田开发
  • 简介:PROBASES超级盆地模拟系统是适于盆地不同勘探阶段和不同评价对象的计算机辅助勘探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地质数据分析管理系统,地质造型系统,一维盆地模拟系统,二维盆地模拟系统,三维盆地模拟系统以及勘探地质风险分析系统等十大子系统组成,可用于进行盆地分析,凹陷评价,目标选择和勘探风险分析,估算盆地,凹陷,圈闭的资源潜力。

  • 标签: 超级盆地模拟系统 PROBASES 资源潜力估算 凹陷评价 目标选择 风险分析
  • 简介:据新近出版的JournalofPetroleumGeology报道,裂谷盆地油气生聚会议于1993年5月在英国巴斯召开。截至1980年代,在裂谷盆地中已发现1750亿桶石油,会议名称正反映了人们对裂谷盆地油气勘探的广泛兴趣。会议论文涉及东地中海、苏伊士/红海/亚丁湾、东非、西非、东南亚、中国和北海。AidanJoy对北海与其他裂谷系进行了对比。他指出,北海的裂谷规模及构造、岩浆特征

  • 标签: 裂谷盆地 油气生聚 英国 1993年5月 学术会议
  • 简介:在低渗油藏的注水开发过程中,注入水主要沿裂缝方向推进,水在推进过程中导致储层裂缝开启产生微地震波,通过对微地震波的监测可以得到储层裂缝发育的基本情况,利用测试成果结合相关的油水井生产动态分析来研究注水井储层裂缝与水流方向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注采系统进行必要的调整,达到提高注水开发效果的目的。

  • 标签: 江汉油田 低渗透油藏 储层裂缝 注水开发 裂缝监测
  • 简介:润滑与机械设备运转息息相关,是控制摩擦、减少磨损,保证和改进机械设备高效、正常、长期运转的基本手段。随着油田行业的快速发展,油田新购入设备以大功率、新技术设备为主,因此中、高端设备在油田所占比例迅速提高。此外,由于油田工况苛刻,设备常年在野外长时间运转,换油、补油不能完全按时进行,对润滑油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

  • 标签: 长城润滑油 江汉油田 特种车辆 设备运转 应用 机械设备
  • 简介:通过对整个油水系统结垢区块调研,采用常规垢物分析及X-衍射、能谱分析方法化验垢样,摸清了油水系统结垢的分布规律。分析认为:江汉油田油水系统所结垢物主要是碳酸钙、硫酸钙和氢氧化铁垢,大多数是以上各组分混合的复合型垢。在了解区块的地质特征并对各区块地层水进行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影响区块结垢的地质因素及水化学特征。

  • 标签: 江汉油田 注采系统 结垢 分布特征 水处理工艺 水化学
  • 简介:利用室内岩石力学试验,获取了压裂设计必须的拖市油田产层、隔层的物性参数基础资料,并用Kaiser效应测量了对应地层的地应力大小,结合测井解释资料,计算了地应力剖面,为压裂设计提供了‘基础数据。同时,利用现场小型压裂的试验数据,计算了受地应力影响的进井摩阻。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表明,拖市油田的水力裂缝在近井地带发生偏转,此时裂缝的动态缝宽较小,携砂液的吸收能力差。在此计算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拖市油田压裂施工设计的基本原则。

  • 标签: 拖市油田 低渗透油田 压裂工艺 压裂机理 地应力 摩擦阻力
  • 简介:通过对北康盆地20000余千米多道地震资料的分析,探讨了该盆地的成因类型和形成演化史.北康盆地为陆块裂离后的被动边缘断坳盆地,经历了早期断陷(E1-E22),中期断拗-走滑、挤压隆升(E32-N21)和晚期区域沉降(N31-Q)三大演化阶段,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Tg、T5、T3等3个主要不整合界面.

  • 标签: 北康盆地 形成演化史 成因类型 油气地质
  • 简介:本文依据实测的岩石热导率和地温资料计算珠江口盆地76口井的热流值,分析地热场特征。根据放射性元素热产率分析数据计算深部热流和地壳浅部放射性元素富集层的厚度,探讨珠江口盆地地壳热结构及其构造属性。同时,根据MCKENZIE拉张模式计算珠江口盆地内三个拗陷的拉张时间和基底沉降量。

  • 标签: 珠江口盆地 研究 热流 地壳热结构 基底沉降
  • 简介:泥拱是莺歌海盆地的重要地质现象,它与油气聚集有密切关系。泥拱由泥拱房、泥拱预和泥拱帽组成。在对莺歌海盆地泥拱分布规律和结构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泥拱的形成机制、发育过程及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 标签: 莺歌海盆地 泥拱构造 结构 形成机制 油气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