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种青菜头一亩地的产量在1000公斤左右,100亩地就是100吨的产量。现在,我们涪陵青菜头已畅销北方50多个大中城市,去年全涪陵区销售新鲜青菜头有50多万吨。”

  • 标签: 江汉油田 生意 榨菜 青菜头 大中城市 涪陵区
  • 简介:碳酸盐岩油藏基质致密,且发育裂缝和溶洞,使得注水开发过程中含水率上升快、采收率低。低盐度注水是一项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的注水提高采收率技术,始于20世纪90年代,近年来在国内外均受到广泛关注。梳理了碳酸盐岩油藏低盐度注水的增产机理、室内实验评价方法和矿场实施条件。综合分析指出,低盐度注水提高碳酸盐岩油藏采收率的主要机理是润湿性反转和孔喉连通性改善。润湿性反转由表面电荷改变或者矿物溶解引起,其实质是水相中的关键二价离子(SO_4^2-,Ca^2+,Mg^2+)与岩石表面发生了化学反应;孔喉连通性改善主要由矿物溶解引起。低盐度注水主要的室内实验评价方法有水驱实验、自吸测试、表面张力测定、接触角测定、核磁共振、离子成分分析及Zeta电势测定等。开展低盐度注水能够有效降低注入压力,提高洗油效率,增加波及体积。我国碳酸盐岩油藏分布广泛,开展低盐度注水提高采收率技术的机理研究和应用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标签: 低盐度注水 碳酸盐岩油藏 提高采收率 润湿性反转 孔喉连通性
  • 简介:冉延军站在湖边,面对波涛汹涌的洪水和被淹的油井显得忧心忡忡。

  • 标签: 洪水 油田 水乡
  • 简介:南海A油田珠江组内部发育多套钙质层,它是控制底水上升及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利用岩石薄片鉴定及碳、氧同位素分析,研究了不同钙质层的岩石组分,并确定了其物质来源及形成阶段;结合沉积特征,探讨了钙质层的沉积主控制因素。结果表明:钙质层在微观成因上具有一致性,即主要由成岩过程中孔隙流体的化学沉淀而形成;物质来源上具有多源性,主要来源于同生碳酸盐的结晶、生物碎屑的溶蚀及黏土矿物的转化。宏观上钙质层的分布受构造深度、钙质层与泥岩厚度比及沉积旋回等沉积因素的控制,平面分布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突变性;底钙层分布面积大的区域剩余油富集程度高。

  • 标签: 钙质层 碳、氧同位素 成因分析 控制因素 珠江组 南海A油田
  • 简介:受低渗透储层内部复杂孔隙结构的影响,测井曲线值对岩层中流体变化的反映能力较弱,仅利用测井资料来判别储层的水淹程度存在困难。有效借助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关于注水井与采油井间连通砂体的动态开发信息(如含水率、小层相对吸水率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析出砂体当前的水淹程度。具体实现步骤为:1从各种测井方法的基本原理出发,研究油层水淹后测井曲线值的变化特征,并给出基本的水淹程度识别标准,将以这些标准识别出的水淹层定为疑似水淹层;2在构建动态开发单元的基础上,依据邻注水井各小层吸水能力、邻采油井分层或整体产液过程中含水率的高低,针对疑似水淹层进行进一步的水淹程度判定。将上述2个步骤应用到大庆外围特低渗透油田水淹层判别中,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低渗透油藏 动态开发资料 水淹层识别 动态单元 测井
  • 简介:本文阐述了新时期做好油田人事档案工作的重性,认真分析了当前油田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油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方法和对策。

  • 标签: 油田 人事 档案 管理
  • 简介:实验室的孔隙结构特征主要通过压汞曲线及孔喉半径频率分布图体现,而核磁共振t。谱是岩心样品中不同孔隙流体核磁共振衰减信号叠加并经数学反演而成,能够反映孔隙结构特征。从理论上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着关联性,通过研究核磁共振资料与压汞曲线及孔喉半径之间的关系,建立长庆油田储集层核磁共振t2谱转换孔喉半径及压汞曲线方法,转换后与压汞资料具有较好的吻合性;通过研究核磁共振资料与表征孔隙结构的孔喉半径中值、排驱压力和分选系数之间的关系,建立长庆油田储集层核磁共振录井参数与孔隙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两者定量转换,进而应用核磁共振录井资料可以评价储集层的微观孔隙结构,为录井从储集层微观角度进行油气层解释评价提供了依据。

  • 标签: 核磁共振录井 孔隙结构 转换 长庆油田 孔喉半径 排驱压力
  • 简介:低油价让油田发展进入了“寒冬期”,其科研单位也受到了巨大影响,面临着费用锐减、项目难立、成果难推、队伍难带等诸多困境。油田科研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跟形势,及时把工作重点转到员工心态调整、业务方向把控、转型能力提升上,引领广大干部员工承压奋进,全力闯出一条科学发展之路。

  • 标签: 低油价 科研单位 思想政治 员工心态
  • 简介:受地震资料品质限制及X井区辫状河沉积特征的影响,利用常规地震属性分析及90°相位转换技术在对该井区新近系馆陶组上部砂体连通性进行识别时存在较大困难,而应用正演模拟技术可识别出砂体的连通性。具体做法为:1以钻井资料和地震资料为基础,依据X井区馆陶组上段砂体沉积特征,建立不同的地质模型并进行正演模拟计算;2分析模型的地震响应特征,从理论上探讨砂体横向连通性对地震反射特征的影响,并与实际地震波形进行对比分析,确定X井区馆陶组上段主力砂体的连通性及砂体边界;3通过钻井结果来验证正演模拟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模型正演方法可以实现对地震地质模型的高精度模拟;正演模拟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可以有效解决研究区砂体连通性的多解性问题,对勘探阶段砂体连通性研究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正演模拟 储层预测 连通性 地质模型 馆陶组
  • 简介:辽河油田J区块多数油井高含水,储层非均质性强、层间矛盾突出,为了提高J区块的原油采收率,实施了二元复合驱。二元复合驱会产生大量采出液,而采出液中含有化学剂,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处理成本较高。利用室内驱替实验来模拟二元复合驱的采出液,优化采出液的回注方式,研究二元复合驱采出液回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聚合物含量较高的采出液可直接作为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的前置段塞;采出液原样可直接作为后续保护段塞并后续水驱;采出液的不同回注方式均可提高化学驱采出程度(化学驱采出程度均大于20%),采出液的回注不仅可以节约聚合物的用量,同时可以解决采出液的污水处理问题。

  • 标签: 采出液 二元复合驱 回注方式 驱油效果
  • 简介:2016年3月10日,华北油气分公司采油三厂管辖的富县区块首口盒1气藏开发评价井FP1H井顺利试采,并灌装至CNG槽车外运销售,目前,该井生产油压为17,5MPa,套压为18,5MPa,无阻流量达到5.1×10^4m^3/d。

  • 标签: 评价井 天然气开发 试采 区块 富县 气藏开发
  • 简介:1996年,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一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研究生联合培养点,并与石油大学、北京石科院、兰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院所合作培养在职博士、硕士研究生;同时与美国西南研究院(SWRI)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2000年,由国家人事部批准成为西北首批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之一。2002年,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技术中心成立了油品联合实验室。

  • 标签: 中心联合实验室 兰州润滑油 开发中心
  • 简介:1996年,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研究生联合培养点,并与石油大学、北京石科院、兰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院所合作培养在职博士、硕士研究生;同时与美国西南研究院(SWRI)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2000年,由国家人事部批准成为西北首批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之一。2002年,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技术中心成立了油品联合实验室。2003年,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作,成立了石油

  • 标签: 联合实验室 润滑油公司 研究开发中心 硕士研究生 联合培养 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