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岩石解录井侧重利用所分析的各特征参数及其组合规律或关系图板来解释评价储集层的流体性质,而解气相色谱录井则侧重通过不同谱图形态特征来反映,两者各有优势。从突出两者优势的角度出发,以辽河油田茨120区块沙河街组沙三段地层为例,分别探讨岩石解录井的S1和S1/S2解释评价标准与不同储集层的解气相色谱录井谱图特征识别方法,进而将两种解释评价方法结合,可实现不同储集层的有效识别,提高储集层解释评价符合率。该区块两口井4个不同储集层的解释评价实例分析表明效果较好,对于该区块的进一步开发具有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 标签: 岩石热解 热解气相色谱 储集层 流体性质 解释评价
  • 简介: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轻质油储集层常规气测录井过程中,由于油质轻烃类组分随钻井液返出井口后挥发逸散严重,所检测的钻井液中烃类组分含量失真,储集层解释评价难度大。解气相色谱录井技术以相对能真实反映轻质油储集层烃类组分含量的岩屑或岩心样品为分析对象,可完成一般为C8—C37各个单体烃的检测和样品谱图分析,实现储集层产液性质的评价。通过对台北凹陷多个区块29口井不同轻质油储集层样品岩石解气相色谱特征评价参数(碳数范围、主峰碳、Pr/nC17、Ph/nC18、OEP)的统计,结合不同储集层谱图特征,对照试油结果,建立了适用于该凹陷不同轻质油储集层的综合解释评价标准。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在快速判断油层、油水同层、含油水层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为吐哈盆地台北凹陷储集层的录井解释评价提供了可靠手段。

  • 标签: 岩石热解 气相色谱 谱图形态 特征参数 解释评价 标准
  • 简介:针对海上高地温场条件下天然气的生成和预测研究,选用琼东南盆地的地质模型,以低成熟茂名油页岩(Ⅱ型有机质)与该盆地的煤(Ⅲ型有机质)为样品,采用封闭体系和开放体系全岩解实验,得出解油气的产率特征.不同演化阶段各烃类组分的生烃动力学定量模型表明,煤生成不同组分的活化能分布范围比茂名油页岩的宽得多.其中,茂名油页岩解生成甲烷、乙烷、丙烷和重烃(C4~6)对应的活化能分布范围分别为38~86kcal/mol,44~92kcal/mol,43~77kcal/mol和46~70kcal/mol;活化能主频分别为52kcal/mol,54kcal/mol,63kcal/mol和48kca1/mol,所占比例分别为20.44%、38.04%、42.50%和25.05%;指前因子分别为6.47×10^11s-1,2.70×10^12s-1,1.09×10^15s-1和8.39×10^15s-1.利用生气动力学方法,结合琼东南盆地的史数据,通过茂名油页岩和煤的生气预测对比揭示,在地质条件下的生气过程中,与茂名油页岩相比较,煤具有释放氢的慢速率与低生成率的特征以及较长的演化进程.结果认为:类似于琼东南盆地崖城组煤系烃源岩,处于海上高地温场条件下,在高演化阶段仍具有很好的生气潜力.该研究拓宽了我国海域煤型气的勘探领域,具有实践和理论意义.

  • 标签: 茂名油页岩 生烃动力学 煤系烃源岩 地质模型 琼东南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