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2 个结果
  • 简介:该文以王徐庄油田沙一下生物为例,详细论述了储集层裂缝的判别。通过利用地应力分布状态、构造形迹特征判定裂缝展布方向;采用示踪剂监测、电位法井间监测和油水井注采动态关系分析井间裂缝的连通性及展布方向;依据岩心微观分析资料、电测井曲线综合响应进行单井裂缝层段的识别与划分。对王徐庄油田下一步开发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 标签: 生物灰岩 储集层裂缝 地应力 示踪剂 测井曲线
  • 简介:介绍了近期国内外环保型有机无类汽油抗爆荆研究开发进展和具有开发、应用前途的新型无类有机抗爆剂的抗爆性实验结果,其中曼尼烯碱、糠醇和氮叔丁基糠基胺等被确证为最有开发前途的新型无类汽油抗爆组分。

  • 标签: 汽油抗爆剂 无灰类 研究 环保型 曼尼烯碱 糠醇
  • 简介:沙三段是北塘凹陷的主要含油气储集层,储集层成特征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该文通过对沙三段碎屑储集层的岩石学特征、成作用和粘土矿物演化特征的研究,明确了沙三段主要存在早期压实胶结和晚期溶解及部分再胶结两种成岩相,并将北塘凹陷沙三段碎屑储集层的成阶段划分为早成和晚成两期,具体分为早成B期、晚成A1期及晚成A2三个亚期,为储集层评价提供了依据。

  • 标签: 成岩作用 成岩相 热成岩作用 成岩阶段
  • 简介:为了综合利用电厂锅炉燃烧后产生的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要求尽可能地使用电除尘器收集的锅炉燃烧后产生的粉,通过干出系统输送至干灰度,提供给用户,针对目前热电厂干气力输送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系统设备进行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介绍了计划中的电厂干输送系统改造的一些设想和改造后达到的预期目标。

  • 标签: 热电厂 干灰气力输送系统 技术改造
  • 简介:部署在华北油田饶阳凹陷蠡县斜坡同口地区G59构造性圈闭的G59井,在沙一下段2587~2681.4m井段抽汲试油,获日产18.72m^3的工业油流。该井的钻探成功,取得了蠡县斜坡性油藏勘探的新突破,展现了蠡县斜坡到淀南地区性油藏勘探的广阔前景。G59井是2004-2005年度华北油田在对同口地区重新进行三维采集、重新理顺该区断裂结构的基础上,结合沉积相分析,查清构造与储集层的配套叠置区,对该区进行新的地层对比及砂组划分后部署钻探的一口预探井。

  • 标签: 岩性圈闭 油藏勘探 华北油田 饶阳凹陷 断裂结构 地层对比
  • 简介:应用测井资料研究沉积相,首先要准确地确定单井的性剖面.为此,设计了一种自动确定性的技术CLLOG.它是以常规测井资料和关键层的岩心资料建立各种性模式,用来对未取心的井段(或井)进行性判别,绘制出完整而连续的性剖面,进而确定粒度和性组合;参考主成份分析曲线及自动分层结果,并结合高分辨率地层倾角测井解释沉积构造,可大致划分亚相.以A区2井为实例,阐述了该技术使用结果,并结合高分辨地层倾角测井沉积构造的解释,进行了沉积亚相的划分和分析.

  • 标签: 应用 测井资料 自动确定 岩性 新技术 油气勘探
  • 简介:HALLIBURTONSDL9000泥浆录井仪计算机系统的LDS(LOGDRAWINGSYS-TEM)1.33.10版已经具有了打印彩色性柱的能力。利用SDL9000录井仪现有的打印设备,再对LDS系统中相关软件略加修改,便可实现性柱的彩色打印。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对C:\MWDSS\SYSDAT\LIPEN.REF文件编辑修改,见(附1)。(附1)中L为性代码,S为屏幕代码,P为绘图笔,一般情况下,只有在使用HPPLOTTERS选择项时,9~16

  • 标签: 录井仪 岩性图 彩色喷墨打印机 具体做法 计算机系统 打印设备
  • 简介:选择热解气相色谱中的特定化合物nC7(正庚烷、烯烃)、nC8(正辛烷、烯烃)和甲苯,并计算相应的参数nC7+8/甲苯×2和甲苯/nC7,确定三类生油的划分界限为:Ⅰ型,nC7+8/,甲苯×2>3.25,甲苯/nC7<0.25;Ⅱ型,nC7+8/甲苯×2=1.10~3.25,甲苯/nC7=0.5~0.8;Ⅲ型,nC7+8/甲苯×2<1.10,甲苯/nC7>0.8。近百块次样品经过与元素分析、Rock-Eval分析结果对比,并实际应用于划分珠江口盆地生油类型,证实方法简便易行。

  • 标签: 应用 热解气相色谱参数 判别 生油岩 类型 甲苯/nC7
  • 简介:该文通过对PDC钻井条件下,不同类型PDC钻头产生的岩屑特征以及给录井带来的难点进行分析与研究,探讨了PDC钻头钻井条件下的性识别与评价技术。文中较详细地阐述了运用细岩屑在地面进行自然伽马测量(基于样)识别性技术的原理、影响因素、识别方法及综合录井信息识别性技术(不基于样)的原理,包括相关参数与岩石的可钻性、识别方法;通过几个典型的实例分析了PDC钻头条件下录井随钻性识别方法的应用效果;介绍了细岩屑光学成像色差法识别性技术。上述方法的研究,拓展了录井识别性的思路,值得录井同行在此类课题攻关中借鉴。

  • 标签: PDC钻头 细岩屑 自然伽马 练合录井 岩性 识别
  • 简介:根据目前琼东南和莺歌海盆地油气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将原油分成三种类型:石蜡型、芳香-石蜡型和石蜡-环烷型;将天然气分为三种类型:伴生气、煤成气和生物成因气.利用甾萜、异戊.间二烯烷烃、碳同位素和轻烃等油(气)/对比指标,结合地质条件,确定了各类油(气)的烃源,进而讨论了各烃源岩层的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等特征.

  • 标签: 琼东南盆地 莺歌海盆地 油气特征 烃源岩 研究
  • 简介:北部湾盆地的碳酸盐古潜山油藏具有裂缝发育、地层压力低、含油性好及产量高等特点。根据初步钻探实践认为:探井井位的选定应沿长轴、占高点、找扭曲;先期套管完井,采用优质轻泥浆钻开油层;综合各种录井资料判断油气层,分段测试确定油水界面;在测试时宜用大功率电潜泵排压力液,以保证测试资料的可信度和提高时效。这些主要措施的改进,将会提高在海上钻探这类油藏的效益。

  • 标签: 海上钻探 碳酸盐岩 古潜山油藏 井位 综合录井
  • 简介:分析了影响渤海海域深部碎屑储层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指出了有利于孔隙保存的条件,选择适用的预测方法和参数,对埋深2000-5000m的碎屑储层孔隙分布特片进行了预测。

  • 标签: 渤海海域 碎屑岩 储层 孔隙度 预测 孔隙分布特征
  • 简介:由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完成的“中国海相烃源生、排烃机制研究”项目,日前已通过中国石化的技术成果鉴定。该项目主要任务是根据中国海相地质体的发育特征和实际地质条件,建立一套适合中国海相不同类型烃源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及其生、排烃模式。

  • 标签: 海相烃源岩 石油勘探开发 中国石化 技术成果鉴定 地质研究所 机制研究
  • 简介:年轻盆地高速沉降区常伴有厚层泥岩欠压实现象,并因排烃困难而形成很厚的烃滞留带,使其中已生成的游离烃含量可高达5000ppm以上。随着埋深加大,地热的作用使游离烃裂解成气体。根据裂解过程中氢平衡的原理,选用渤海辽东湾地区的某些参数,可计算出1m^3游离烃裂解后可形成317.94m^3的甲烷,32.59m^3乙烷,19.22m^3丙烷和一定量的残渣,因此油气转换系数为369.75m^3/m^3。根据气体状态方程,并考虑对各种因素的校正以及把理想气体状态转移到真实气体的计算中,便可计算出任何深度下游离烃裂解后所形成的巨大压力值。当孔隙总压力超过岩石的破裂压力时,气体将被释放。本文阐述了研究的原理和方法,并对辽东湾地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三段生油中游离烃的裂解气开始排出及高峰期出现的深度进行了剖析。

  • 标签: 烃源岩 游离烃 裂解 高熟气 排出 油气藏
  • 简介:本文根据碳酸盐中分散有机质的具体特点,从有机岩石学角度,阐述海相碳酸盐有机岩石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有机质成熟度,生源研究,有机质赋存状态研究,有机质丰度评价,揭示碳酸盐有机质差异演化以及对有机质类型的研究等。

  • 标签: 海相碳酸盐岩 有机岩石学 研究进展 成熟度 有机质 演化
  • 简介:崖13-1气田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大气田.根据其气体组份、同位素资料、轻烃及汞含量等分析资料,认为崖13-1天然气具有煤层气的典型特征,而间接(气-油-)和(气-)对比表明,崖13-1的气和凝析油均来自崖城组的含煤地层.此外该含煤地层的有机质丰度,类型及成熟度均表明其具有煤层气和煤成油的潜力.

  • 标签: 崖13-1气田 天然气 特征 源岩 研究 地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