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为提高主泵的性能,减震降噪,满足用户要求,提出种核主泵导叶加工新型工艺,采用锻焊结构形式,即将该导叶拆成前、后盖板两部分分别进行加工,然后组焊成型,再精加工各部尺寸,通过实验验证了导叶数控加工的可行性,实现了提高主泵性能的目标。通过对加工工艺的研究完成积累了些加工特殊形状、高材质零件的加工经验,同时提升了企业的加工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 标签: 核主泵 导叶体 加工工艺
  • 简介:以四氯化锆为锆源,苯甲醇为碳源,分别采用对二甲苯,间二甲苯和二甲苯3种不同溶剂,有机合成高碳锆比(原子比28:1)碳化锆陶瓷的先驱苯甲醇锆(benzylalcoholzirconium,BAZ)。采用FT-IR对先驱的基团结构进行表征,通过热重分析(TGA)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对BAZ的耐热性和陶瓷转化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溶剂制备的碳化锆先驱在600~700℃时均全部热裂解,1500℃完全热解为ZrC,其中采用对二甲苯溶剂制备的先驱在氩气气氛下1600℃保温1h后的陶瓷产率最高,为51.8%,采用二甲苯溶剂制备的先驱体热裂解温度最高,为670℃。

  • 标签: 碳化锆 高碳锆比 先驱体 陶瓷产率 热裂解
  • 简介:江西铜业股份公司贵溪冶炼厂选矿车间尾矿产出倒运、库区内尾矿倒运、火车装车等所用抓斗行车通过安装先进的传感器,如激光扫描仪,激光测距仪,编码尺等设备,实时采集数据,经过计算机系统的运算,形成空间立体坐标系,实现行车定位精确控制,再通过计算机模型系统,智能计算、智能决策生成行车作业指令,实现抓斗行车由人工驾驶转化成了计算机智能控制,达到了改善作业条件、提升安全保障、减员增效及提高作业效率的目的。

  • 标签: 行车控制 基础自动化系统 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 生产管理计算机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OPC通讯系统
  • 简介:随着连铸技术的迅速发展,保护渣的加入效果愈加受到重视,采用自动的加渣机器人替代落后的人工手动加渣,已成必然。本文简述金恒信息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保护渣机器人设备构成、系统功能。通过保护渣机器人在第炼钢厂1#连铸机的应用评价,说明自动加渣机器人提高了保护渣加入的均匀性,提高了铸坯质量,降低了生产操作事故,提高了连铸生产操作自动水平。

  • 标签: 智能制造 连铸机 加渣机器人
  • 简介:全新构建的贵冶智能工厂应用系统在功能实现上需要配套硬件支撑,以集中监视生产状况,及时推送和接收作业指令,实现异常事件预警预报等,并实时反馈执行或处理结果,实现高效生产组织和协同。通过配置的硬件设备还可以将化验分析结果和现场采集的数据自动上传,减少人为因素对作业过程的干扰,提高作业效率和准确性。

  • 标签: 看板设备 条码设备 采集设备 射频设备 终端设备
  • 简介:利用具有平行流进液装置的新型电解槽,在电解液总流量为18L/min条件下,采用不同的进液模式制备电解铜粉,研究电解液进液方式对槽电压、电流效率、电解能耗和铜粉性能的影响,对电解法制备铜粉的节能降耗进行探索。结果表明,采用传统进液方式时能耗为3.01×10^6kJ/t,电流效率为94.42%,铜粉粒度为3.47μm,粒度分布集中;采用传统进液协同阴极双侧平行进液的方式能有效地降低电解过程的槽电压和电解能耗,并且随双侧平行进液流量增大,电流效率增加,能耗下降,但铜粉粒度增大。当双侧平行进液的喷液口流量为6L/min时较合适,电解能耗较低,为2.55×10^6kJ/t,铜粉的平均粒度为4.65μm,95%以上的铜粉粒度小于7.2μm,且铜粉具有明显的树枝状结构,与传统电解得到的铜粉性质相比没有明显差别;当喷液口流量进步增大至9L/min(即单独采用双侧平行喷液方式)时,电解能耗进步下降至2.17×10^6kJ/t,电流效率提高至96.95%,但铜粉粒度增加至45.76μm,且粒度分布出现明显的分级。

  • 标签: 电解铜粉 新型电解槽 电流效率 电解能耗 铜粉粒度
  • 简介:以钛酸丁酯为前驱,聚乙二醇(PEG)2000为添加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薄膜,研究PEG2000的添加量对TiO2薄膜性能的影响。通过热重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XRD)、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仪(BET)、扫描电镜(SEM)、接触角分析等手段对薄膜的热稳定性、晶相变化、比表面积、孔结构、表面形貌和亲水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PEG2000添加量增加,TiO2薄膜锐钛矿晶型转变为金红石晶型的温度升高,薄膜表面从致密平滑转变为开裂粗糙,比表面积持续增大,平均孔径则减小,接触角由3°增至20.2°;当PEG2000的添加量为5%时,TiO2薄膜的性能最佳,表现出超亲水性。

  • 标签: TIO2薄膜 聚乙二醇 表面形貌 亲水性 热学性能
  • 简介:介绍了陕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应用铌微合金技术生产HRB400E高强抗震钢筋的生产情况。经检验,该工艺生产的产品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完全满足国家最新标准要求,且具有定的经济效益。

  • 标签: 铌微合金化 HRB400E 化学成分性能
  • 简介:贵溪冶炼厂生产指挥中心项目是贵冶智能工厂期工程的子项目,融合GIS、3维可视、NB、PI实时数据库、人脸识别、音视频定位、异常事件智能预警模型等新技术,建设生产指挥中心,搭建个全厂综合信息展示平台,形成套现代调度管理机制,促使工厂生产管理精细化、工艺执行标准,安全环境全面受控的全业务、多工序的集成优化和协同运作,生产运营效率得到逐步提高。

  • 标签: 可视化 指挥调度 GIS NB-Iot 3D
  • 简介:云计算通过使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有利于企业合理利用计算资源并提高使用效率、降低建设成本、实现绿色计算。文中就云计算在智能工厂信息建设的设计和应用进行了探讨。

  • 标签: 云计算 大数据 私有云 云安全 智能运维 虚拟化
  • 简介:难熔金属由于其具有熔点高、蒸汽压低、高温强度高等特性,在武器装备、通讯、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纯钨的选区激光熔化打印,可解决难熔金属传统粉末冶金在复杂形状和超细晶粒方面面临的难题。本文研究了激光能量密度对纯钨致密度、硬度及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激光能量密度增大,致密度和显微硬度逐渐增大。最大致密度可达75%,显微硬度达到485HV,远远高于传统粉末冶金的方法(260HV)。打印后的显微组织为较细的等轴晶,晶粒尺寸小于1μm。

  • 标签: 能量密度 选区激光熔化 硬度 显微组织
  • 简介:采用混合元素粉末法,通过冷等静压成形和真空烧结,制备Ti600合金(名义成分为Ti-6Al-2.8Sn-4Zr-0.5Mo-0.4Si-0.1Y),研究烧结温度对合金显微组织以及密度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温度为1100℃时,合金组织为杂乱无章的α层片组织,而在1200℃下烧结时α层片组织开始规则排列,形成α丛束,当烧结温度达到1300℃时,α层片组织基本都形成α丛束。在合金组织中Zr元素和Mo元素固溶于β-Ti相,Al元素固溶于α-Ti相,Si元素富集于析出物,Sn、Y元素分布均匀。随烧结温度升高,合金中孔隙和α-Ti相数量逐渐减少,β-Ti相数量逐渐增加,合金的致密度提高,力学性能明显提升,1300℃温度下烧结的合金致密度为92.8%,硬度(HV)为324.0,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622.6MPa和5.0%。

  • 标签: 粉末冶金 TI600合金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元素分布
  • 简介:对大型厂矿企业来说,铁路运输作为其供应链部分的关键环节,有效衔接了原材料的接入和产品的外发。它既是产生基础信息的源头,也是形成产品外销信息的最末端,其信息和自动水平对整个厂矿企业的信息和智能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为进步提高铁路信息和智能水平,贵溪冶炼厂结合自身实际对现有铁运调度设施进行了全面升级,通过新建车号识别系统、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调度监督系统、调度集中系统、计划智能编排系统、机车无线作业系统、道口远程控制系统等,并将所有子系统通过铁运物流应用系统进行集成,实现了车号自动采集、基础信息自动读取匹配、机车位置自动跟踪、调车进路自动预排、计划智能编排、计划无线传输和道口远程控制等,为贵冶智能化工厂的建设夯实了基础。

  • 标签: 铁路运输 智能化 自动化 方案设计 实现
  • 简介:铜冶炼主流的生产工艺流程中存在着大量的极板转运、堆存及外观质量检测任务,目前这任务主要由人工叉车转运和肉眼观测来完成,转运及储存方式粗放,质检方式落后。江西铜业集团公司贵溪冶炼厂利用智能工厂建设契机,投资建设了“江铜贵溪冶炼厂二系统极板智能转运及质检系统”项目,在行业内率先建立了基于智能立体库房的极板转运及质检系统,使极板转运、储存及质量检测实现无人化和智能管控。

  • 标签: 铜冶炼 极板 转运及质检 智能化管控
  • 简介:以M2型高速钢颗粒为增强,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在850~1000℃温度下制备高速钢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研究烧结温度对复合材料显微组织以及硬度与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速钢颗粒与钛基体的界面过渡层未发现孔洞或Ti-Fe金属间化合物,材料的最高致密度达到96.8%。在850℃的烧结温度下,高速钢颗粒周围析出层碳化物,随烧结温度升高,碳化物因C的扩散而消失,高速钢颗粒中的W、Mo在高速钢颗粒周围富集。高速钢颗粒与钛基体的界面处硬度较高,1000℃下钛基体的硬度(HV)达426.9。高速钢颗粒的添加有利于改善钛的摩擦性能,高速钢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磨损方式以黏着磨损为主。随烧结温度升高,材料的硬度逐渐升高且耐磨性增强。

  • 标签: 钛基复合材料 高速钢 放电等离子烧结 显微结构 摩擦性能
  • 简介:主要以应用GIS技术作为基础研究依据,深入探讨了系统模型的创建过程,并将各项信息内容进行集中管理,促使些相对复杂的因素条件能够朝向可视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也构建出了采掘工程衔接计划编制系统CJGCADR1.0,并为煤矿数字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并为后期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 标签: GIS煤矿 釆掘衔接计划
  • 简介:采用等温复合锻造工艺(等温多向锻+等温模锻)制备2A14铝合金轮毂锻坯,然后进行固溶和时效处理。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力学性能测试,研究等温复合锻造工艺对2A14铝合金轮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温复合锻造过程中存在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过程,随模锻温度升高,合金的软化机制由动态回复逐渐转向动态再结晶。提高等温多向锻道次可提高合金轮毂的力学性能;在相同的等温多向锻道次下,随等温模锻温度升高,合金的力学性能先升高后降低,其中以450℃等温多向锻造6道次并经460℃等温模锻的轮毂性能最佳,最高抗拉强度达到491MPa,伸长率大于12%。

  • 标签: 2A14铝合金 等温复合锻造 动态回复 动态再结晶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 简介:以知识自动化为研究对象,研究适合流程行业的知识自动技术,提出了种实现智能的理论架构。实践表明,用实时数据库等多种数据库构建数据池,在深入挖掘数据价值的目标下,通过灵活运用知识自动三种手段可有效实现流程行业知识自动,提高流程行业数据的价值。运用函数式编程思维,知识自动实现过程中知识价值损失率很小。这条实现路径既有效地实现了知识的沉淀和复用,又有效地确保了知识应用的科学性,从而构建出高可用、高可靠、高价值的行业知识系统。

  • 标签: 知识自动化 实时数据库 函数式编程 流程行业 行业知识系统
  • 简介: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Ti(C,N)基金属陶瓷,研究粘结相Co与Ni的含量比对材料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系统研究材料在高温环境和酸性水溶液中的氧化与腐蚀行为。结果表明,w(Co)/w(Ni)=1的金属陶瓷材料T3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其抗弯强度与硬度(HRA)分别为1749MPa和93.8;随着Ni的添加,材料在H2SO4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显著提高,其中的T3经120h浸泡腐蚀后质量损失率为0.0745%,粘结相和部分环形相的溶解为金属陶瓷在酸溶液中的主要腐蚀行为。随w(Co)/w(Ni)的值减小,材料阳极极化过程中不同钝化区出现融合,证明Ni含量增加可促进元素向粘结相中的固溶,T3材料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自腐蚀电流密度为3.3566×10^-7A/cm^2。表面积为2.5cm^2的Ti(C,N)基金属陶瓷,在900℃高温静态空气中氧化10h后,质量增加量均小于1mg,材料的氧化机理以粘结相优先氧化和富Ti、W固溶相的氧化腐蚀为主。

  • 标签: w(Co)/w(Ni) TI(C N)基金属陶瓷 浸泡腐蚀 电化学腐蚀 高温氧化
  • 简介:通过对精轧阶段不同组合的除鳞道次试验,采用SEM对钢板表面氧化皮及脱落氧化皮厚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精轧除鳞两道次且末道次不除鳞的条件下,氧化铁皮厚度未有明显变化,增加最后道次除鳞后氧化铁皮厚度显著降低。

  • 标签: 精轧 除鳞道次 氧化铁皮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