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站场的区域阴极保护由于被保护体多,分布复杂,电流需求量大,边界条件复杂,其设计和实施存在较大难度。本文介绍了达坂城中间热泵站区域阴极保护的设计思路和实施过程,并对实施后的阴极保护系统参数进行了现场测试。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对于已建采用接地模块作为接地的站场,接地模块虽然泄露一定量的阴极保护电流,但可以通过增加阳极系统的数量进行抵消,不必进行拆除。此外,实际结果证明,采用边设计边调整的设计思路是可行的。

  • 标签: 站场 区域阴极保护设计方法接地模块
  • 简介:新型阻燃剂中间体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及其衍生物合成的阻燃剂具有高效、无卤、无烟、无毒等性质,不迁移,阻燃性能持久。可用于电子、合成纤维、半导体封装材料阻燃。DOPO在提高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性、热稳定性和有机溶解性的同时,保持了高分子材料的良好物理性能。

  • 标签: 阻燃剂 中间体 新型 合成纤维 高分子材料 阻燃性能
  • 简介:以轿车变速箱中间轴锻件为例,介绍了在通用液压机上采用减径挤压与闭式冷镦相结合的成形方法锻制阶梯轴的一种多工步冷锻工艺。利用FORGE模拟软件分析成形状况及成形力,讨论了锻件图中各工艺参数的制订原则、坯料制备、工步选定和设备选择;给出了各冷锻工步的锻件工序图和模具装配图,介绍了模具的工作过程与模具材料的选择。该工艺及模具经生产实践验证,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可供同类锻件开发冷锻工艺时参考。

  • 标签: 冷挤压 中间轴 成形技术 轿车 变速器 冷锻工艺
  • 简介:为研究固态Ti/Al扩散偶的扩散反应,将Ti/Al箔构成的扩散偶分别在525,550,575和600°C退火1~40h。实验结果表明TiAl3是Ti/Al界面处生成的唯一相。TiAl3的优先长大是界面热力学作用的结果。TiAl3相主要向Al箔一侧长大,其长大过程符合抛物线规律。在晶界扩散的基础上,用有限差分方法模拟TiAl3相的长大过程,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 标签: 热压 扩散偶 TIAL3 有限差分 数值模拟
  • 简介:结合了车身零件加强板本体前轮罩的成形特点,对对称性采用中间切断的汽车车身零件的修边模具进行研究。介绍了汽车覆盖件修边废料排除方案的设计要点及调试经验。

  • 标签: 汽车车身零件 修边模 废料下滑 模具结构设计
  • 简介:Al-3B中间合金是亚共晶Al-Si合金的高效细化剂之一。实验研究了Al-3B中间合金中未溶AlB2颗粒对Al-7Si合金晶粒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AlB2颗粒的数目和沉降对晶粒细化效果都有重要影响。在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了Al-3B中间合金对亚共晶Al-Si合金晶粒细化的新机制,认为通过共晶反应形成的"Al-AlB2"包覆结构是导致晶粒细化的直接原因,未溶的AlB2颗粒是α(Al)相的间接行核基底。

  • 标签: Al-3B中间合金 亚共晶AL-SI合金 行核机制 晶粒细化
  • 简介:在铝合金与钢之间添加Ag中间层后进行电子束焊接实验。其他参数固定的情况下,对电子束作用位置不同时的焊缝成形、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电子束斑点从银-钢对接面向银侧偏移距离的增大,焊缝成形明显得到改善,接头中的气孔缺陷消失。在银-铝对接面形成由Ag2Al和Al共晶组成的过渡层,过渡层随着偏束距离的增大而变窄且不连续。当偏束距离过大时,在银-钢界面上形成FeAl和FeAl3两种化合物层。当电子束最佳偏束距离为0.2mm时,接头强度最高达193MPa,为铝母材的88.9%,此时断裂发生在银-钢界面上。

  • 标签: 铝合金 Ag中间层 电子束偏束焊 接头
  • 简介:Mg-Al-Pb合金是一种新开发的海水激活电池材料。采用熔炼浇注法制备Mg-6Al-5Pb-0.5Mn系列合金和Mg-6Al-5Pb合金。其中,Mg-6Al-5Pb-0.5Mn系列合金是以Al-15%Mn、Al-30%Mn和Al-50%Mn中间合金为添加剂制备的。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其组织,采用电化学方法、析氢法和失重法研究其性能。结果表明:以Al-50%Mn中间合金为添加剂制备的Mg-6Al-5Pb-0.5Mn合金具有最负的放电电位(-1.66V),最小的腐蚀电流密度(7μm/cm2)和自腐蚀速率(0.51mg·h-1·cm-2)。这可能是因为Al11Mn4相的存在,不仅有利于腐蚀产物的脱落和增大电化学反应面积,而且也提高电化学活性。

  • 标签: 中间合金 析氢 腐蚀 水激活电池
  • 简介:采用Al及Al-12Si为中间层对AZ31B镁合金进行过渡液相扩散焊,用环境扫描电镜及万能试验机测试并分析了接头组织与强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采用Al作为中间层时,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Al12Mg17金属间化合物含量降低,接头强度升高;采用Al-12Si作为中间层时,含硅相Mg2Si对焊缝的强化提高了接头强度,但保温时间过长时,Mg2Si偏聚于焊缝中心会降低接头性能。

  • 标签: AZ31B镁合金 Al中间层 Al-12Si中间层 过渡液相扩散焊
  • 简介:2017年9月15~17日,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CTI)和日本摩擦学会(JAST)共同主办,江苏大学、常州大学、常州光洋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第8届中日摩擦学高端论坛(8thAdvancedForumonTribology)在镇江举行。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薛基院士应邀参会并作了题为'Ultra-lowFriction

  • 标签: 中摩擦学 参加中 摩擦学高层论坛
  • 简介:美国生物科技初创公司BioBots融合了计算机科学和化学科学。该公司的第一款产品足一台桌面级生物材料3D打印机,不久才在纽约TechCrunchDisrupt大会的舞台上进行了展示——他们打印了梵高耳朵的复制品,足以以假乱真——这款产品结合厂硬件、软件和湿件(译眚注这里指人脑)。联合创始人丹尼·卡布雷拉(DannyCabrera)表示后者才是创新的核心所在。

  • 标签: 打印机 3D 活细胞 计算机科学 化学科学 生物科技
  • 简介:采用化学抛光处理钛、阳极氧化和微弧氧化处理钛作为生物材料模型,研究成骨细胞MG-63在其表面的黏附和增殖机理。结果表明,阳极氧化和微弧氧化处理的钛表面通过促进MG-63细胞分泌纤维连接蛋白形成细胞外基质从而使其快速附着和伸展。另外,阳极氧化和微弧氧化处理的钛表面通过Outside-in信号传导通路,上调纤维连接蛋白及与其相关的整合素α5的转录水平,促进成骨细胞MG-63在其表面的增殖。

  • 标签: 表面改性 Outside-in信号传导 纤维连接蛋白 整合素
  • 简介:用机械合金化和热压法制备可降解的Mg-6Al-4Zn金属植入体。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透射电镜、压缩试验、浸泡试验、电化学测试和MTT比色法研究添加1%Si(质量分数)对Mg-6Al-1Zn合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生物腐蚀行为和细胞毒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1%Si后,Mg-6Al-1Zn中形成了细小的多边形Mg2Si相,材料的抗压强度、伸长率和耐腐蚀性能提高,且骨肉瘤(Saos-2)细胞细胞活性提高。根据MTT测试结果,释放出的镁离子没有细胞毒性。因此,添加1%Si提高了Mg-6Al-4Zn作为可降解植入体的综合性能。

  • 标签: 镁基合金 机械合金化 力学性能 腐蚀速率 细胞活性
  • 简介:采用纯Mg、Zn、Ca粉末和纳米羟基磷灰石(nHA)粉末,通过粉末冶金方法制备Mg-5Zn-0.3Ca/nHA生物复合材料,研究不同nHA增强相含量(1%、2.5%和5%,质量分数)对Mg-5Zn-0.3Ca合金腐蚀性能的影响。通过模拟体液浸泡试验和电化学技术测试其耐腐蚀性。结果显示,添加1%和2.5%的nHA提高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这是因为生物活性nHA促进稳定的磷酸盐和碳酸盐表面沉积层的形成,从而提高纳米复合材料的耐蚀性。然而,在镁合金中添加更高含量的nHA作为增强相时,表面沉积层的密度增加,导致局部腐蚀产生的气体无法及时排出而聚集在沉积层下,减小层与基体的粘着力,导致耐腐蚀性能下降。对镁合金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间接细胞毒性评价表明其浸提液无细胞毒性,添加1%nHA的纳米复合材料的测试结果与阴性对照组几乎相似。

  • 标签: 粉末冶金 金属生物复合材料 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