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1 个结果
  • 简介:动机返厂检查发现上垂直锥齿轮及轴承磨损严重。为分析齿轮轴承失效的原因,对故障件进行了外观检查、电镜观察、成分分析、硬度检测和金相分析,并通过对结构的受力状态分析外场调研,对故障件磨损性质、故障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上垂直锥齿轮及轴承的失效模式是接触疲劳磨损,而导致轴承上垂直锥齿轮发生接触疲劳磨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启动冲击载荷较大。严格控制外场起动电源车起动特性,并严格控制制造装配质量,有效地预防了齿轮磨损故障。

  • 标签: 轴承 齿轮 磨损 接触疲劳
  • 简介:新材料、新工艺对燃气涡轮机的竞争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提高先进航空发动机的推重比,70%以上的贡献来自材料及其相关的制备技术。本文提出了航空发动机材料工艺安全评估的内涵、思路方法,分析了航空发动机材料工艺安全评估近期应重点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新材料在工程应用条件下的损伤机理,各向异性材料及其涂层的损伤本构关系,关键材料及构件的原始质量评估以及转子叶片的表面完整性研究与评估。

  • 标签: 航空发动机 材料 工艺 安全评估
  • 简介:封严涂层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风扇、压气机涡轮中,起到保护转动部件,减小间隙提高效率的作用。以一台典型的涡扇发动机为例:高压涡轮与机匣间隙每减少0.254mm,涡轮效率提高约1%;压气机的径向间隙每增加0.076mm,单位耗油率增加约1%。由于应用工况的特殊性:高速(百米/秒)、高温(1000℃)断续刮擦,而长期以来封严涂层与叶片这一摩擦副的摩擦学行为缺乏系统的研究。

  • 标签: 航空发动机 摩擦学行为 封严涂层 行为研究 工况 叶片
  • 简介:汽车发电机动机再制造主要涉及以下工艺流程:拆解(解体)拆解工序的质量将影响到原材料的利用率生产周期,拆解工序技术涉及到如何根据产品结构生产批量的差异,在再制造产品的开发阶段,对产品的可拆解性进行分析,确定采用的拆解方式,识别瓶颈工序,以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并保证工序节拍满足产品批量要求。

  • 标签: 汽车发电机 工艺流程 再制造 汽车发动机 瓶颈工序 产品结构
  • 简介:钛磁铁矿是一种复杂的共生矿石,含有钛铁矿、磁铁矿、铁铝尖晶石镁铁铝尖晶石等矿物。对从印度东部采集到的钛磁铁矿石进行XRD、WDXRF、SEMM?ssbauer谱分析。在氧气气氛下,通过TG-DTA分析对矿石的氧化行为进行研究。随后,在氧气空气气氛下,将样品在不同温度下(873-1473K)保温不同时间,进行等温氧化实验。观察到在较低的温度下钛铁矿相转变为赤铁矿、氧化钛,而在较高的温度下转变为钛酸亚铁相。将氧化后的矿样与焦炭混合压制成圆柱形球团,在1473K下进行直接还原,成功地实现了将磁铁矿铁转变为氧化铁二氧化钛的相变。

  • 标签: 钛磁铁矿 热分析 相分析 氧化 还原
  • 简介:本文是对部分二元铜合金粘结润湿碳材料行为的综述,对按相图划分的三类二元铜合金钻结润湿碳材料的行为作为定性的讨论,着重对Cu-Cr,Cu-Ti,Cu-V三种合金进行了量化讨论,并对W,Mo,Ti进行了重点评述,文中也就试验结果发生的合金金属学热力学方面作了初步的描述。

  • 标签: 二元铜合金 润湿 表面张力 内界面张力 粘结强度 表面吸附
  • 简介:研究纯金和焙烧金矿电极在25°C脱气搅拌氰化物介质中的活化钝化行为。在搅拌速度为100r/min的0.04mol/LNaCN溶液中得到的循环伏安曲线动电位极化曲线显示不同的峰位置电流密度。动电位测试表明,峰电流密度随氰化物浓度的增加而大幅度增加。pH值从10升高到11导致电流密度大幅度降低,而将搅拌速度从100r/min降低到60r/min导致电流密度明显增大。在有氧条件下,纯金和焙烧金矿电极显示不同的峰位置腐蚀速率。恒电位法研究表明,当pH值为11时,将电位从1V提高到1.4V,电流密度降低80%,而在1V时,将pH值从11降低到10,电流密度增大到1.7倍,这可能是由于形成了更有效的钝化层。金极化后,在衰减期间的电化学噪声测试(ENM)表明,金在高电位时处于钝化程度更高,呈点状腐蚀特征。ENM结果表明,这项技术有望于更好地应用于金浸出研究。XPS研究证明了钝化氧化物的存在。

  • 标签: 纯金 焙烧金矿 氰化物 极化 电化学噪声 XPS
  • 简介:采用电沉积法在T91钢基体上制备Ni与Ni/CeO2镀层,研究该镀层试样在温度分别为750℃800℃,ω(Ar)=90%、ω(H2O)=10%气氛中的氧化行为。测量试样氧化动力学曲线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样品氧化后表面产物的相,利用带能谱分析功能EDS的扫描电镜SEM观察样品表面截面形貌。结果表明:NiNi/CeO2镀层对T91钢高温水蒸气氧化具有一定防护作用;此外,Ni/CeO2镀层中纳米CeO2颗粒抑制了氧化膜的开裂,改善了氧化膜的黏附性,提高了T91钢镀Ni试样的耐高温水蒸气氧化性能。

  • 标签: T91钢 氧化动力学 水蒸气 Ni/CeO2镀层 稀土
  • 简介:针对AM60B合金在环境温度25~200℃、载荷12.5~300N的条件下进行干摩擦磨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载荷的增大,磨损率增加;从轻微磨损到严重磨损的转变的临界载荷分别为25℃时275N,100℃时150N,200℃时75N。在低载荷(〈50N)下,200℃下的磨损率低于25℃100℃的。在轻微磨损阶段,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氧化磨损剥层磨损。当轻微磨损到严重磨损的转变开始时,剥层磨损发挥主要作用,剥层磨损是从基体内部发生的剥落。随后,塑性挤出磨损作为严重磨损出现,同时伴随着从轻微磨损到严重磨损的转变。厚的、硬的摩擦层通过限制磨面的塑性变形来阻碍从轻微磨损到严重磨损的转变。

  • 标签: 镁合金 干滑动磨损 氧化 摩擦层 磨损机制
  • 简介:用等离子电解氧化(PEO)法在AZ91AZ80镁合金表面制备涂层,研究在电解液中添加石墨纳米颗粒对涂层的耐腐蚀性耐磨性能的影响。所用电解液为含有磷酸盐硅酸盐的碱性溶液,并采用两种不同的PEO处理时间(1min3min)。用动电位极化法电化学阻抗谱(EIS)分析涂层的耐腐蚀性,用平面-盘式滑动摩擦实验测试其耐磨性能。用扫描电镜及能谱仪(SEM-EDS)观察涂层的组织形貌、微观结构、元素组成涂层厚度。结果表明,石墨纳米颗粒增加了涂层的厚度,封闭了表面的孔隙,使涂层更致密,因此提高了其耐腐蚀性耐磨性能。由于AZ91具有更高的铝含量,其耐腐蚀性能耐磨性能的提高比AZ80更显著。

  • 标签: 等离子电解氧化 耐磨性 耐腐蚀性 镁合金 石墨纳米颗粒
  • 简介:在含有10%硫酸、5%硼酸2%磷酸的混合电解液中,对2024-T3铝合金进行阳极氧化处理,以提高其耐腐蚀性能。使用电化学阻抗频谱分析研究阳极氧化处理后合金的腐蚀行为。利用塔菲尔图盐水喷雾技术进行对比发现,与只用磷酸或硫酸硼酸的电解液相比,使用含有10%硫酸、5%硼酸2%磷酸的混合电解液阳极氧化处理后的2024-T3铝合金,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持久性。该电解液可以替代普遍用于阳极氧化铝合金的铬酸盐浴。

  • 标签: 阳极氧化 2024-T3铝合金 混合电解液 EIS
  • 简介:通过化学沉积法制备Ni-P、Ni-Mo-P单镀层以及与其成分相同的Ni-P/Ni-Mo-P双镀层。采用纳米压痕法AFM分析测量镀层表面截面的残余应力,并用电化学法评估镀层在10%H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以获得镀层残余应力与腐蚀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Ni-P单镀层Ni-P/Ni-Mo-P双镀层表现为残余压应力,分别为241206MPa;Ni-Mo-P单镀层呈现出257MPa的残余拉应力。残余压应力阻止镀层中孔洞的生长,保护镀层的完整性。Ni-P/Ni-Mo-P双镀层比它们的单镀层具有更好的耐蚀性。此外,镀层的应力状态影响其腐蚀形式。

  • 标签: 化学沉积 Ni-P/Ni-Mo-P双镀层 残余应力 纳米压痕法 耐蚀性
  • 简介:动机气缸体在南海试验时发生泄漏故障。对气缸体气道表面形貌、裂纹形态及裂纹断口进行了宏微观观察、能谱成分分析,对气缸体的金相组织及硬度进行了检查。结果表明:气缸体的裂纹性质为应力腐蚀开裂;由于气道表面残留高浓度的Cl-以及材料具有较高的应力腐蚀敏感性,使得气缸体在残余应力作用下发生应力腐蚀开裂。要预防气缸体发生应力腐蚀失效,可采取加强清洗以减少Cl-的残留、改善材质状态或更换材料以降低其应力腐蚀敏感性等措施。

  • 标签: 气缸体 泄漏 应力腐蚀
  • 简介:动机架圈在大修分解检查中发现耳片与圈体之间的焊缝熔合区存在裂纹,结合架圈的使用条件,通过裂纹分布与形貌分析、断口特征观察、硬度测试、化学成分分析组织检查等方法,分析了裂纹产生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架圈裂纹为高周疲劳裂纹;焊接缺陷、零件表层氧化脱碳及载荷分布不均匀造成疲劳裂纹集中分布在应力较大的架圈耳片焊接接头熔合区是疲劳裂纹产生的原因。

  • 标签: 发动机 疲劳裂纹 焊接
  • 简介:动机在进行试车时发现Ⅰ级涡轮叶片在进气边出现裂纹。涡轮叶片材质为K465铸造高温合金,截至裂纹发现时,发动机累计工作时间为145h。通过外观观察、断口观察、金相检查温度热模拟试验等手段,分析了叶片裂纹的性质原因。结果表明:Ⅰ级涡轮叶片裂纹性质为疲劳裂纹;叶片出现裂纹的原因是榫头型芯未脱除干净,榫头冷却通道堵塞,叶片超温造成组织性能弱化,导致叶片在高温区萌生裂纹,提前失效;根据热模拟试验结果可以判断,叶片裂纹处承受温度在1260℃以上。

  • 标签: K465 疲劳裂纹 超温 初熔
  • 简介:某发动机后轴系石墨密封环虽经结构改进,在试验中依然多次发生断裂。本文通过尺寸测量、断口观察痕迹分析。对断裂的原环改进环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两种石墨密封环的断裂都是由于磨损失效所致。石墨密封环的特殊结构是造成其磨损断裂的主要原因,石墨材料不耐磨是另一原因。为了防止失效的再次发生,本文给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 标签: 石墨密封环 磨损 断裂
  • 简介:动机作动筒末端件孔边是裂纹故障多发部位,严重影响使用安全。对作动筒典型失效结构件进行断口观察、能谱分析,结果表明:断口上有明显的腐蚀产物沿晶断裂特征;在裂纹源区、扩展区裂纹尖端都出现了Na、KCl等杂质元素,具有典型的腐蚀特征;进一步对作动筒结构的力学分析表明,在使用过程中故障部位存在一定的拉应力,综合判断孔边裂纹失效模式为应力腐蚀开裂,腐蚀介质主要来自含Cl元素较多的潮湿使用环境。该研究结果对此类作动筒的使用故障预防提供了借鉴。

  • 标签: 作动筒 裂纹 断口金相 应力腐蚀 失效分析
  • 简介:研究减压速度对真空吸铸A356合金充填行为氧化膜卷入过程的影响。利用粒子图像测速仪通过水模拟方法观察充填行为,并获得速度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介质流入型腔后,充型速度首先快速增加,随后随着减压速度的不同,充型速度的变化表现出3种不同情况:减压速度较大时,充型速度继续增加;减压速度合理时,充型速度保持不变;减压速度较低时,充型速度先降低后保持不变。充型速度越大,射流越严重,介质在重力作用下回落至液面时的速度越大,这是导致真空吸铸过程中氧化膜卷入的主要原因。推导了减压速度的设计原则,据此浇注了A356合金铸件。测试了其四点弯曲强度,并利用韦伯统计评价了铸件的可靠性,证明了减压速度设计原则的准确性。

  • 标签: A356铝合金 真空吸铸 水模拟 表面湍流 薄壁铸件 氧化膜
  • 简介:对AA6111铝合金电阻点焊接头的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准静态失效行为进行分析。利用光学金相显微技术高分辨率硬度测量方法对接头的焊核区、热影响区母材金属区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焊核区的硬度低于母材金属区的,热影响区的硬度高于或接近于母材金属区的。母材金属板材的硬度沿厚度方向发生变化,为准确分析焊接工艺对接头性能的影响,这种变化需考虑在内。通过准静态搭接剪切试验得到焊接接头的失效载荷失效模式。所有接头以结合面断裂方式破坏,这种失效模式与焊核区的低硬度现象一致。

  • 标签: AA6111铝合金 电阻点焊 显微组织 显微硬度 力学性能
  • 简介:在对某发动机工作过程中轴承失效的基本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轴承失效届早期发生的疲劳剥落导致的最终失效,轴承早期疲劳剥落与滚棒上沿晶断裂特征有关。对滚棒非正常的沿晶脆性断裂进行了热处理模拟和金相组织以及断口分析,结果表明,掉块主断面上典型的沿晶断裂特征与该滚棒在热处理时局部接触900℃以上的高温有关。

  • 标签: GCR15 轴承 沿晶断裂 热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