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等温锻造是指把模具加热到与坯料变形温度相同或相近的温度,在较低速度变形过程中,使热毛坯和模具温度基本保持不变的锻造方法。用低功率设备可以成形出形状复杂的高精度零件。

  • 标签: 等温锻造 制造业 航空 匹配 变形温度 高精度零件
  • 简介:近10年来,中国精密铸造工业得到了飞速发展,铸件产量和产值大幅度增加,本文分析了中国熔模铸造的技术,质量和市场现状,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 标签: 熔模铸造 精密铸造 中国 发展 铸造工业
  • 简介:2005年4月17日,由江苏力联集团和美国联塑集团合资兴建的扬州力联通用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正式投产。

  • 标签: 力联集团 巨资投入 投入精密
  • 简介:参加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科学与中国”巡讲团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同济大学教授郭重庆在分析中国制造发展思路和办法时指出,中国制造企业要充分利用当前产品价值链分解所带来的机遇,既要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又要回避拉美化陷阱,从长远经济发展考虑寻求新突破,为主导中国经济作出正确安排。

  • 标签: 中国制造业 企业 经济发展 新突破 产品价值链 中国经济
  • 简介:2005年10月17日至10月24日,由中国铸造协会副秘书长陈彤刚为团长的大陆铸造代表团一行14人赴台湾进行了为期8天的参观访问。访问期间两岸铸造同仁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同时,代表团成员分别和各自的台湾供应商和用户进行了商务洽谈和回访。中国铸协每年一度的两岸学术与商务技术交流为增进两岸同行的来往和相互了解、优势互补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本人有幸参加了本年度海峡两岸铸造交流活动,在此谈些对台湾和大陆铸造的感想及台湾印象:

  • 标签: 技术交流 铸造业 台湾 中国铸造协会 商务洽谈 优势互补
  • 简介: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日前表示,原定于今年底结束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改制优惠政策时效有望延期至少两年,《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改制的通知》也将在近期正式出台。

  • 标签: 优惠政策 改制 时效 延长 管理委员会 国有资产
  • 简介:根据对最近两年来金刚石工具制造,其中包括各种不同新产品,金属粉末,加工设备,绳锯,激光焊接锯片的各种信息资料的调研表明,技术创新是金刚石工具制造的发展动力。

  • 标签: 技术创新 金刚石制品业 发展动力 绳锯 激光焊接
  • 简介:介绍了我国车身模具的概况,通过与国际先进水平的比较,寻找差距,提出了今后模具工业的发展目标,论述了建立和发展中国模具发展战略联盟的必要性,介绍了车身模具的战略联盟合作的几种模式及其运行情况,提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 标签: 模具工业 车身模具业 汽车工业 战略联盟 合作模式 中国
  • 简介:近几年,随着中国模具工业的迅猛发展,为国产模具钢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带动了国内模具钢的产量、品种、规格及品质水准的提高。我国冶金行业研制开发和引进了大量模具行业所需的钢种,但国产模具钢无论在品种还是质量上仍难以全部满足国内模具市场的需求。

  • 标签: 模具钢 模具业 力度 研发 模具市场 模具工业
  • 简介:近年来,我市围绕打造现代加工制造基地这一工业经济发展目标,紧紧抓住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内外产业技术发展趋势,突出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促进了包括机械加上制造在内的五大优势产业的优化升级和扩大规模。

  • 标签: 制造业基地 机械加工 支柱产业 工业经济 现代化 技术发展趋势
  • 简介:2006年中国围际PCB展览会于3月在上海举行。在展览会上笔者对海内外13个PCB基板材料参展厂家,以“无铅”、无卤化覆铜板开展和发展挠性覆铜板为主题,进行了专访。

  • 标签: 上海 访谈录 PGB 国际 无卤化覆铜板 挠性覆铜板
  • 简介:目前全球最具规模的轴承专业盛会——2006中国国际轴承及其专用装备展览会(简称中国轴承展)将于2006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隆重举行。这个由中国轴承工业协会、中国机械基础件成套技术公司及工商业展览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轴承盛会,自1990年创办以来,已进入第十届,且规模及阵容不断壮大,预料2006年将吸引逾85,000名中外买家到场参观洽商。

  • 标签: 上海光大会展中心 轴承工业 中国 国际 世界 有限公司
  • 简介:介绍了中国大陆各级标准化管理组织机构、铸造标准化工作的发展历程、铸造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体系、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铸造领域的最新工作动态,以及加入WTO后标准化工作的发展方向:分析了两岸三地铸造在标准化工作方面交流与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了交流与合作的具体建议。

  • 标签: 标准化工作 铸造业 交流与合作 两岸三地 发展 标准化管理
  • 简介:为使我国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要把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为此要把掌握一批事关国家竞争力的装备制造的核心技术作为近期的首要目标。

  • 标签: 自主创新能力 装备制造业 中国铸造协会 机械工业部 国际会议 第七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