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4 个结果
  • 简介:1前言与汽油机相比,柴油机作为汽车的动力源以其对CO2排放抑制效果明显、耐久性好、适用范围广而在商用车上大行其道。以此为背景,在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下,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柴油汽车在不断降低排放的同时其燃油经济性也明显得到了提高(如图1所示):图1过去四十多年间柴油机油耗不仅降低的历史足迹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各国的排放法规日趋严格,汽车工业如何满足提高了的法规要求以及在满足法规要求的同时如何保持乃至降低柴油机的油耗成为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另外还有汽车燃油税的酝酿征收。因此,今后的用户将会比现在更加关心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在此,笔者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对如何降低柴油机油耗的问题做一简要介绍。

  • 标签: 燃油经济性 车用柴油机 涡轮增压柴油机 调速器 降低油耗 柴油机油耗
  • 简介:柴油机设计开发过程中,考虑到热负荷高、各缸孔间冷却均匀性差、缸盖鼻梁区出现热裂等现象的出现,本文对整机冷却水流速与换热进行模拟分析。通过模拟计算分析,得出冷却水在缸体进气侧从第一缸向第四缸流动过程中,流速与换热系数明显下降,这将会引起柴油机热负荷高、冷却均匀性差;喷油器和气门周边区域换热系数低,这将会是缸盖鼻梁区热裂的主要成因。针对上述设计开发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潜在影响因素,本文提出了缸体水套设计优化方案、缸盖垫片优化设计方案;通过模拟计算的手段,得出本文提出的冷却系统优化设计方案,通过该方案的实施,有效降低产品设计完成后热负荷高、冷却均匀性差以及缸盖鼻梁区热裂等潜在失效风险。

  • 标签: 车用柴油机 冷却 模拟分析 优化设计
  • 简介:本文首先论述了本次调查的背景和必要性,然后分析了我国柴油的质量标准的特点,生产环节的特点,销售环节的特点,不同地区的柴油消费量特点。根据分析结论进行了市售车柴油品质和使用状况抽样调查。本次调查范围以北京、济南、上海、长春、西安为重点城市,各城市之间的高速公路为重点路线。调查分析以加油站零售柴油中的硫含量为重点指标。本文列出了其中8种有代表性的柴油品质全项数据,并在最后对调查结果进行了一般性描述。

  • 标签: 柴油品质 硫含量 抽样调查
  • 简介:本文选取了10种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柴油,然后化验了这些柴油的品质,并对这些油样进行了发动机台架比对试验研究,总结了市售柴油品质对发动机整机性能的影响。

  • 标签: 柴油品质 整机性能
  • 简介:研究了100%的生物柴油(棕榈油)与纯柴油在4100QBZL柴油机上的性能,考核燃100%生物柴油柴油机的性能影响,对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气温度和烟度排放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100%生物柴油与使用纯柴油相比,发动机的外特性扭矩有7%-10%的下降,有效燃油消耗率上升8%-11%,发动机在低速和高速时,燃两种燃料的排气温度相差不大,在中速时生物柴油的排气温度要比燃柴油时的低10%左右,整个工况下,生物柴油的烟度要比柴油低50%-80%。

  • 标签: 生物柴油 柴油机 性能 排气温度 烟度
  • 简介:在DL190-12单缸柴油机上进行了燃生物柴油与纯柴油的经济性与排放特性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柴油机燃生物柴油时,有效燃油消耗率升高约11%~15%,当量燃油消耗率中小负荷时略高于纯柴油水平,大负荷时趋近于纯柴油水平;NOx排放量在中小负荷时趋于纯柴油水平,而大负荷时的排放量较纯柴油升高约14%~20%;CO排放量低于纯柴油水平,最高下降幅度约为11%;THC排放量低于纯柴油水平,下降幅度约18%~47%,燃生物柴油的炭烟排放较纯柴油大幅度下降,最高下降幅度约50%。

  • 标签: 生物柴油 柴油机 经济性 排放特性
  • 简介:对YC6A220C型柴油机在不作任何调整的情况下燃一种已知的生物柴油的性能进行测定,并且与0#柴油燃烧和排放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五种不同的工况下,燃烧生物柴油能实现节能降污的效果,生物柴油的油耗比柴油平均略增3.48%,NO。降低率为15.20%,烟度降低率为3.67%。

  • 标签: 生物柴油 柴油机 性能测试 排放
  • 简介:本文简单阐述了锂离子动力电池充放电的基本原理。在单体电池充电理论的基础上,对单体电池的充电方法进行了介绍和比较。根据国内外学者对电池组均衡充电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动力电池组均衡充电的各种技术,并对其性能进行分析,为动力电池充电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动力电池 充电 均衡 电池管理
  • 简介:基于AVLexcitedesigner计算软件,建立了某船柴油机曲轴轴系扭振计算模型。应用该模型优化获得了适合该发动机应用的减振器参数,通过优化参数选取了减振器,经过试验验证,优化参数后选取的减振器符合匹配设计要求。

  • 标签: 扭振 减振器 优化匹配
  • 简介:在同一台直喷式增压柴油发动机上分别进行了O#柴油和葵花籽油的性能和排放试验。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发现葵花籽油的滞燃期比O#柴油长,有效燃油消耗率高于0#柴油,但是在高速高负荷工况下除了NOx排放略高于O#柴油,其HC、CO排放及烟度值明显优于O#柴油

  • 标签: 柴油机 葵花籽油 燃烧 排放
  • 简介:本文简单介绍了发动机谐振进气系统的基本原理,在结合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谐振进气系统各结构参数对充量系数Фc的影响规律。阐述了谐振进气系统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对可变进气系统的发展状况进行总结,并分析其优缺点。为致力于提升发动机性能和降低排放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谐振 充量系数 进气系统 车用发动机
  • 简介:本文基于车载排放测试系统对一辆国Ⅳ柴油公交燃用不同比例生物柴油混合燃料的道路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市内典型道路到市郊公路再到高速路,公交的气态物及颗粒物排放率依次升高;不同道路条件下,生物柴油混合燃料的CO、THC、PN及PM平均排放率低于纯柴油,CO2及NOx平均排放率略高于纯柴油,并且生物柴油掺混比例越大,对应降幅及增幅越显著.全路况条件下B5(生物柴油体积占比5%)、B10(生物柴油体积占比10%)的CO平均排放率较D100(纯柴油)分别低14.84%、20.60%,THC平均排放率较D100分别低6.12%、13.98%,PN平均排放率较D100分别低17.35%、23.75%,PM平均排放率较D100分别低22.19%、26.60%,CO2平均排放率较D100分别高5.07%、8.08%,NOx平均排放率较D100分别高6.44%、15.69%,

  • 标签: 公交车 不同比例生物柴油 气态物 颗粒物 实际道路排放
  • 简介:基于生物质热解加氢制汽柴油系统的AspenPlus模拟,分析了全系统碳氢氧元素的平衡转化过程,并基于[火]理论对全系统及各单元进行了能分析,研究了参数变化对系统[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条件下汽柴油产率为0.122kg/kg生物质(干基);生物质碳的24.74%转化到汽柴油;转化到汽柴油的氢占实际总氢消耗的19.79%;加氢过程生物油氧38.2%以CO2脱除,其余以H2O脱除。全系统总[火]效率(η+)和产品[火]效率(η-)分别为59.9%和32.8%;全系统[火]损以内部不可逆[火]损为主,比例达约30%,热解单元是全系统[火]损最大的部位。热解适宜温度为450~550℃;重整适宜温度为750-800℃,且压力不宜过大;系统自供氢条件下,η+和η-所能达到的最大值分别为63.1%和42.6%。

  • 标签: 生物质 汽柴油 热解 加氢 分析
  • 简介:与传统的机车6240ZJ型柴油机采用的定压增压系统的结构不同,6240ZC型船推进主机的增压系统采用了脉冲增压。本文对该型船柴油机使用的脉冲增压系统的设计结构、防火隔热处理的方法、新材料的使用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 标签: 船用柴油机 6240ZC 脉冲增压 防火隔热
  • 简介:本文基于三维CFD软件CONVERGE建立了三维动网格并选择合适的湍流模型、喷雾模型、燃烧模型进行了某船柴油机缸内燃烧过程三维数值模拟,并主要分析了喷油器伸出距离、喷孔锥角、喷油持续期等对其缸内燃烧过程主要参数的影响,从而发现喷油器伸出距离为2mm、喷孔锥角为150。以及喷油持续期为20。时,此船柴油机缸内油气混合较好,燃烧效率较高。

  • 标签: 柴油机 缸内燃烧 数值模拟
  • 简介:装备在某船型上的TBD620V12型柴油机摇臂座固定螺栓由于受到高频交变应力冲击的影响,多次出现螺栓断裂事故,严重影响柴油机的安全运行.采用强度和金相分析、形位及表面精度检测以及可靠性校核等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螺栓选型不当以及紧固方法不合理是螺栓断裂的主要原因;改用性能等级为12.9、硬度为HRC39-44新螺栓;改进紧固方法螺栓紧固时,先预紧30N·m,然后再拧紧100°.经过改进,该船没有再发生同样事故,说明研究方法合理,处理方法正确,提出的改进措施也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 标签: 柴油机 螺栓 断裂 可靠性 预紧力
  • 简介:根据某型汽油机整车冷却系统布置方案,建立冷却系统一维模型,计算得到水套各进出口边界条件,以该数据作为输入进行冷却水套的CFD分析,对水套关键位置的冷却能力进行评估.并提出水套结构改进方案,最后进行改进结构的CFD分析。

  • 标签: 增压 冷却系统 CFD 水套 有限元
  • 简介:本文两种不同的双韦伯函数拟合了R6102型高速直喷柴油机的实测放热规律曲线,给出了经验预测公式中的各系数,并对比了两种不同的韦伯函数。

  • 标签: 韦伯函数 放热率 直喷柴油机
  • 简介:调研调车机车实际运用环境以及工作特点,分析调车机车柴油机所面临的问题,提出柴油机的设计需求。对柴油机牵引线、增压系统、燃油系统、排放和控制等性能和系统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概述,提出基本设计方向。利用可变喷嘴环增压器试验验证柴油机中间转速下的油耗改善情况,采用不同方式的停缸试验,确认智能停缸功能对调车机车排放、油耗的益处。分析对比,表明:调车机车柴油机设计应区别于干线机车柴油机,必须在增压匹配、燃油供给、停缸控制等方面进行合理配置。

  • 标签: 调车机车 柴油机 牵引线 排放控制 智能停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