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红松是长白山区的主要乡土树种之一,曾经与阔叶树相伴形成顶极群落,在通化地区广泛分布。由于红松材质列各树种之首,长期以来倍受人们推崇和青睐,加之生长周期漫长,所以该区域天然红松已非常稀少,被列入珍贵树种名单,因此,如何加快红松人工林的培育是摆在我们每一位营林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红松;干果林;改培     改培资源状况:通化地区人工栽培红松源于伪满时期,已有 6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从上世纪 80年代后期至今的 20年间,红松人工造林迅猛发展,但是以往红松造林多以培育用材林为经营目标,缺乏科技含量,管理粗放,经营周期漫长。     市场前景:红松干果林是以培育经济林为目标,靠生产红松果实取得收益,红松种实一般两年一收,其坚果种子即红松果仁营养丰富,是食品工业的主要原料,国际市场价格不断攀升,市场潜力特别巨大。人工培育红松干果林一般 15-20年即可结实, 30年以上即进入盛果期,照比培育用材林可提前 60年取得收益,而且又是多次收获的循环经济。目前,全地区具有结实能力的红松林不到现有红松总面积的 20%,因此,发展改建红松干果林前景非常广阔。     技术措施:培育改建红松干果林主要有以下几种实现形式,现就有关技术措施分述如下:      1 改造红松阔叶林     该类林分是综合改造的伐造结合和林冠下造林的产物。多为上世纪 80年代后的集体造林,具有面积大、管理差,林质劣的特点,由于幼林抚育不及时,加之缺乏管理,使这些林分多在天然林冠下的杂灌丛中挣扎,处于种间竞争的弱势群体,一般树高在 4m以下,胸径在 3cm以下,侧枝少而短,居于树上部,冠型纤细,连年生长量较小。这些林分所占比例较大,要把每亩红松 70株以上且分布均匀的林分作为改建红松干果林的对象,密度过低不宜改造,以免破坏天然林资源,大致可采取 3项技术措施:      1.1 疏伐 疏伐可分为四次进行,并采取少量多次循序渐进的方式,初次疏伐上层枝干要把采伐强度控制在 15% 范围以内,清除下木灌丛量要控制在 50%范围以内,这样是为了避免红松因为疏伐突然得到强光照射而“闪死”,要选择非目的树种和次要树种进行采伐,目的树种要全部保留。初次疏伐后要在 2年后进行第二次疏伐,把采伐强度控制在 20%范围以内,将下木灌丛全部清除,与初次疏伐一样,要选择非目的树种和次要树种进行采伐,并保留目的树种。第三次疏伐要在 3年后进行,采伐强度控制在 25%的范围以内,部分目的树种可以采伐,但是珍贵树种要全部保留下来。      1.2 施肥 为了让红松尽快生长,避免营养不良造成 “小老树”状态,必须对红松进行施肥,以补充营养,使其快速生长,施肥最好为 3 次,前 2次施肥要以氮肥为主,这是为了促进红松茎叶的生长,使其枝干结实。第 2次施肥要施二氨,数量与前者相同。施肥要在红松的上坡,并距离根部 15cm处,避免将红松烧死。      1.3 修枝 红松枝条伸展茂密后,要进行修枝,主要剪去死枝、病枝、弱枝和生长过密的枝条,有条件的要剪除生长点,控制红松的生长高度,以促进侧枝的生长,部分直立的枝条要进行牵引,用这样的方式将枝条拉向侧方。      2 改造红落混交林     近年来在工程造林和采伐迹地更新中,营造了很多红松与落叶松混交用材林,特点是落叶松生长速度快、成材快,红松生长慢、周期长,二者分化明显,红松处于下木状态,一般情况下,红松很难成材和结实。对这类林分应采取下列措施:      2.1 加强幼林抚育 由 5 年 8次改为 7年 9次,每隔 2年对红松进行抚育 1次,也可实行红松穴状抚育,对影响红松生长的落叶松侧枝进行修剪,使红松始终在有光环境下生长。      2.2 适当追肥 只对红松施入氮肥,促进高生长,尽可能缩短与落叶松的差距,施肥时间要在红松成活 3 年生长稳定后进行,以后每隔 2年施肥 1次,共追肥 3次,每次每株施入尿素 30g,施肥位置同上。      2.3 及时进行间伐 待落叶松生长至有一定使用价值时,即可进行首次透光伐,强度要在 20-25% 之间,针对落叶松优先伐除劣质林木,对林木分化不明显的,可采取隔株机械采伐,对 2落 1红的混交林,也可采取隔行机械采伐,间隔 3年后进行二次透光,采伐强度为 25-30之间,主要伐除影响红松生长的落叶松。林龄 21年后再通过 2次生长伐将落叶松全部伐除,最终形成红松纯林。      2.4 适时修枝 当红松长至 10 年后,要进行修枝,主要剪去死枝、病枝、弱枝及影响结果枝生长的枝条,树高 4m要去头定干,控制树高,促进侧枝生长,提高挂果率。      3 红松纯林培育     分为已结实纯林、幼林和新造林三部分,培育措施如下:      3.1 结实纯林 通过疏伐使其保持在合理密度下( 40 年生以上的红松每亩保留健壮树 30株, 30-40年生以上每亩保留 40株),使结实纯林的母树获得充裕的营养面积。可对其施有机肥或磷钾无机肥,补充营养以缩短结实周期。      3.2 要及时割除红松幼林地的灌丛和杂草,做好抚育 抚育 5-7 年后每隔 3年带状抚育一次,避免幼树过密(郁闭时每亩定植 74株)。      3.3 新造林要选择停耕地、灌改迹地或面积集中、土壤肥沃的采伐迹地 使用 4 年生的一级苗木直接嫁接苗造林,采取大穴整地(规格为 80cm×80cm×30cm,株行距 2m×2m)初植密度每亩 167株。除上述技术措施外,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也必须做好,特别是小蠹虫和松庖锈病容易对红松造成危害,要及时搞好药物防治,加强预测预报,保证红松干果早成林,多挂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环境问题是我国社会以及经济发展的阻力之一,森林在生态环境系统高效运转中扮演重要角色,急需要加大对森林的培育力度。因此,本文多角度客观分析了我国森林培育技术现状,在实践过程中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改进措施,优化、完善的同时促进森林培育技术深化发展,提高森林培育的整体水平。

  • 标签: 我国 森林培育技术 现状
  • 简介:摘要:森林资源在不同行业领域以及人们生产、生活中都占据重要位置,但因砍伐、滥用等,地区森林覆盖面积日渐减少,保护地区森林资源已被国家提到议事日程,对地区森林培育也有着较高的关注度。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森林培育技术发展中存在一些急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在深化探究、具体分析过程中巧用有效的措施,拓展森林培育技术发展的深度与宽度,在广泛应用过程中持续改进地区森林培育质量。

  • 标签: 我国 森林培育技术 现状
  • 简介:摘要: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稳步提升,人们开始追求高质量的物质生活水平,同时对食品的质量安全提出了新要求。中华蜜蜂作为我国生产蜂蜜产品的主要蜂种资源,由于其具有生产繁殖速度快、善于利用零星蜜源、能躲避胡蜂危害、适合山区饲养等优势,深受蜜蜂养殖行业的重视。通过对中蜂蜂王进行人工培育,选择适合的蜂群,利用新型的人工培育技术,培养出优良的蜂王,为中蜂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本文以重庆市地区的中蜂蜂王人工培育技术为例,进行技术分析。

  • 标签: 中华蜜蜂 蜂王 人工培育
  • 简介:摘要: 安全文化建设是近年来安全科学领域提出的一项安全生产保障新举措,是安全系统工程和现代安全管理的一种新思路、新策略。企业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在长期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它是以人为本,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安全价值的文化,是凝聚职工 的重要途径和树立企业安全精神的动力。新宁高速一标段 项目经理部自开工以来,始终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在培育安全文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 标签: 安全文化 意义 问题 对策及措施
  • 简介:摘要:文章主要研究了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

  • 标签: 苗木培育 移植造林
  • 简介:摘 要:近几年,我局普遍采用此项技术,樟子松造林的成活率及保存率有了大幅度提高。樟子松容器大苗极适合自然条件恶劣地区进行造林。近几年随着国家防风固沙工程的大规模开展,樟子松容器苗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不论是防风固沙用苗还是绿化用苗,都需要大苗,培育樟子松容器大苗已经成为兴隆林业局林区职工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下面就樟子松容器大苗的培育技术加以探讨。

  • 标签:  樟子松容器大苗 培育 技术
  • 简介:摘 要:文章通过对樟子松种子、幼苗生物学特性的大量观测实践和研究,总结出樟子松种子处理、幼苗培育和病虫害防治的育苗技术,提出了在兴隆林区及周边地区推广的建议。

  • 标签: 樟子松 种子 幼苗 培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员工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也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通过践行和谐理论,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引导员工凝心聚力推进企业持续有效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途径。

  • 标签: 员工 企业 和谐发展
  • 简介:摘要: 林业工程中的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 要与当地的气候环境、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等各项要素相适应,同时 还要根据不同的苗木 采取不同与之相适应的培育移植 环境,从而有效保障 苗木健康 成长,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林业工程中的苗木培育要求,对林业工程苗木培育技术要点与移植造林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分析 。

  • 标签: 林业工程 苗木培育 要求 技术要点 移植造林
  • 简介:摘要: 本文围绕林业工程中关于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的相关技术内容展开论述,对两者技术在不同阶段下的科学应用进行阐述。

  • 标签: 苗木培育 移植造林
  • 简介:摘要:黄菠萝是三大珍贵硬阔叶树种之一。它是东北地区的濒危树种。它的经济价值很高。文章总结了黄菠萝的培育与经营技术。使黄菠萝在东北地区得到更好的发展。本文是在探讨用人为干预和自然恢复相结合的方式,对黄菠萝这一珍贵树种加以有效地培育和保护。

  • 标签: 黄菠萝 培育与经营
  • 简介:摘 要:我国目前的森林覆盖率较高,对森林进行培育的工作难度也随之增大。加快森林培育、提高森林质量,需要完善园林绿化机制。本文将围绕森林培育中出现的问题对如何有效的提高森林培育质量进行详细的阐述,通过建立健全森林培育的质量管理体系,旨在提高森林质量。

  • 标签:   森林培育 森林质量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 : 现代苗圃是繁殖和培育苗木的基地,其任务是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低的成本,根据市场需求,培育各种类型、各种规格、各种用途的优质苗木,以满足城乡绿化所需。 关键词: 国有苗圃 ; 培育 ; 苗木方向 ; 思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青海云杉属于一种观赏性较强的植物,并且有着较强的生命力,能够在低海拔地区进行生存,同时也更是具有一定的保护水土的作用,因此当前更多的地区选择借助青海云杉作为景观植物以及用其造林。具体关于青海云杉的实际作用较为明显,而关于青海云杉的种植以及移植,也更是需要注意技术和方法。所以本文基于此,研究和分析青海云杉的培育以及移植技术。

  • 标签: 青海云杉 培育措施 移植技术
  • 简介:摘要:新疆杨是杨柳科杨属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各省区常年栽培,以新疆最为普遍。新疆杨木材供建筑、家具等用,杨树种苗的栽培不仅可以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在防沙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为优良的绿化和防护林树种。怎样才能让杨树速生林的生长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在栽培杨树时,注意其栽培技术要点,提升杨树的栽培质量,让杨树速生林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 标签: 杨树速生林 栽培技术
  • 简介:摘要: 在我国,林业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林业工程的存在能够有效的改善生态生态环境,减少由于生态破坏而引发的自然灾害,在给人们带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时,起到美化和净化人们生活环境的作用。在目前,林业工程已经得到了整个社会的普遍关注和认可,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但是在林业工程的实际工作当中,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制约着林业工程的发展,其中较为突出的便是苗木的培育以及移植技术的问题。苗木培育以及移植工作的成败对整个林木工程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

  • 标签: 林业工程 苗木培育 移植
  • 简介:摘要:进入新世纪之后,我国的林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森林培育过程中应用先进管理理念,可以发挥其独特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森林资源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自然林业理念,使其成为森林培育工作的重要目标,提升森林培育工作效率,使森林培育更具引导性价值。

  • 标签: 自然林业理念 森林培育 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