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ET)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选取2021年10月到2022年2月间30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实验组,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实验组患者入院后1h、4h、6h、第2d、第7d分别采集静脉血,获取患者此时血浆内皮素(ET)、肌酸激酶(CK)两项血清生物化学标志物的浓度水平,绘制出动态变化曲线。另选择同时期30名正常无心脏血管疾病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以相同检测方法测定清晨空腹状态血浆内皮素、肌酸激酶水平,测得正常范围波动内的平均血清浓度。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剧升高的血清内皮素、肌酸激酶水平形成对照和比较。最后根据阳性结果数量判断两检测指标诊断效能。结果:实验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平均水平,实验组患者内皮素水平于心肌梗死发病早期两小时内即出现明显升高,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正常波动范围。结论:内皮素在急性心肌梗死性疾病早期1~2小时即可出现明显升高,峰值时间为3~8小时,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第7天仍处于较高水平。有利于临床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疾病进行早期治疗性诊断与疾病发生后的回顾性诊断。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内皮素 肌酸激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2020年1月-2021年1月)老年冠心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数据分组参考随机数表法,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心电图诊断,观察组接受动态心电图诊断,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无论心肌缺血还是心律失常诊断率均够对照组,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及短阵室上速诊断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应用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诊断中可以提高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推广。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老年冠心病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