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从刑法教义学的角度审视,当前我国一部分刑法实证研究,存在如下问题:忽视法律规范因素对实证研究的设计和实证发现的先在影响及隐性塑造;对刑法教义学相关概念、原理缺乏准确把握,从而不能做出适当、合理的研究假设;不能根据研究对象和问题的特性,选择适当、合理的实证材料和方法;大多属于对既有刑法教义学原理的验证性研究,而缺乏对新原理的发现。要做好面向刑法教义学的实证研究,必须在掌握科学、规范的实证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同时,具备相当的刑法教义学理论能力,乃至超越既有刑法教义学和实证研究的理论想象力。

  • 标签: 刑法教义学 实证研究 理论能力
  • 简介:摘要:我国刑事法律对于敲诈勒索罪采取的是简易规则模式,在此立法规定的约束下,如何通过合理化解释将其具体化与可操作化便成为实现刑事政策——平衡打击犯罪与维护社会良好行为预期两大目标——精准落地的关键。在法律适用环节,我们必须对以下具体问题作出回应:敲诈勒索罪与非罪的标准是什么?敲诈勒索罪与他罪的边界在哪里?敲诈勒索罪与权利实现行为又如何区分?在相关研究中,这通常被认为是刑法教义学的统摄范畴。本文并不打算在传统法学之内研究该问题,而是跳脱于外——采取行为主义的研究视角。具体而言,本文试图对敲诈勒索罪的刑法学教义进行行为主义意义上的重构,以期在以上问题上作出一点智识上的贡献。

  • 标签:
  • 简介:摘要:现阶段我国志愿服务相关立法尚不完善,本文通过梳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志愿者与行政辅助人教义内涵以及形式上的相似性,结合“志愿者”的规范属性,主张将志愿者在协助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范围内侵权的责任主体认定为招募志愿者的行政主体,该行政主体为赔偿义务机关。而志愿者因为个人原因侵犯志愿服务对象民事权益的,由志愿者本人承担民事侵权责任。

  • 标签: 法教义学 志愿者服务 行政委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