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1概述我省榆林地区库坝工程的地质条件和筑坝材料多为砂和粉细砂土,其级配较均匀,大于0.1mm的中、细颗粒占64~87%;而小于0.1mm的极细颗粒占12~33%,不均匀系数多小于10,比重2.64g/cm~3,空隙率0.49~0.56,渗透系数K=0.58~1.2×10~(-2)cm/s。砂坝、砂坝的渗流破坏形式有两种:其一为流土破坏,另一种形式为管涌破坏。常规的破

  • 标签: 砂基坝 渗流设计 防渗工程 大坝 防渗附加材料
  • 简介:水泥混凝土路面以其强度高、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维修养护费用少、有利于夜间行车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城乡道路及高速公路中,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公路使用寿命。在现代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当中,裂缝是当前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常见并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病害原因分析及针对病害采取的处理措施,现做以简单介绍。

  • 标签: 水泥混凝土路面 裂缝 预防措施
  • 简介:双层堤承压水常超乎设计意料,根本原因是“渗而不流”。对“渗而不流”模式的初步研究表明,它是一种特殊(封闭)条件下的正常渗流场,防渗设计应主要针对其“不流”,尽量让水流起来。

  • 标签: 双层堤基 渗流 承压水 达西定律 管涌
  • 简介:水泥灌浆是裂隙性岩体防渗与加固工程的主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在水利水电工程地基处理中被广泛采用。灌浆过程的控制多体现在灌浆压力与流量的关系上。本文围绕水泥灌浆工程中水泥浆液在岩体裂隙中的运动方式,探讨了水泥浆液的运动规律及灌浆机理,分析了灌浆对地表抬动的作用及影响灌浆压力使用的控制因素,提出了水泥灌浆的双限控制压力技术,可供水泥灌浆设计和施工参考。

  • 标签: 水泥灌浆 岩体 裂隙
  • 简介:管涌是汛期堤防工程中常见的一种渗透变形现象,严重影响堤防工程和堤防保护区内生命财产安全。堤管涌因其隐蔽性、危害性、复杂性和难以预测性,其发展机理和破坏特性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从经验方法、数学模型、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这四类主要研究方法分别评述了现有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根据管涌研究水平的现状和管涌防治工作的需求,提出未来研究的几个方向。

  • 标签: 堤基管涌 模型试验 数学模型 数值模拟 研究进展
  • 简介:层状岩石地基强度较高,是工程中较好的基础持力层。但由于其岩石起伏,多为坡体,因而其稳定问题较为突出。采取刚体极限平衡方法,提出层状岩坡稳定分析的简化分析方法,便于在工程实际中对这类岩坡进行稳定计算,并给出提高稳定性的构造措施和实用条件

  • 标签: 层状岩坡 极限平衡 稳定 锚杆
  • 简介:依据《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T17671-1999来测定水泥抗压强度。在检测过程中,对不确定度的来源进行分析,采用常规检测数据对水泥抗压强度进行不确定度的评定。

  • 标签: 水泥 抗压强度 不确定度
  • 简介:本文通过离心物理模型试验、有限元固结计算、坝坡稳定数值分析和振冲碎石桩生产性试验,确认了振冲碎石桩加固软、修筑14m高的反压平台预压固结和分期施工综合应用方案修建务坪水库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经过精心设计和施工,2001年5月大坝顺利封顶,目前运行正常,表明振冲碎石桩处理软是成功的.

  • 标签: 软基 振冲 碎石桩 离心模型
  • 简介:几内亚公路工程量大、工期紧,其中红树林段软问题突出,需加固处理,以保证后期公路的使用寿命和维护。以几内亚公路为例,对几内亚红树林段软处理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对红树林段软处理方法的比选,并结合当地材料选择经济合理的木桩法,延长了公路使用寿命。

  • 标签: 几内亚 软基处理 木桩法 红树林段
  • 简介:本文从微观角度出发,开展小尺寸模型试验,采用显微镜和数码成像系统对管涌土体进行局部放大摄录,通过常规观察试验现象和数字图像识别分析不同水头下管涌土体颗粒级配,分析了管涌发展过程中随水头变化的土体颗粒位移和流失规律,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共同阐释了管涌发生、发展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堤管涌发生、发展的微观颗粒流失过程与宏观现象一致,管涌发生、发展的过程从微观角度即表现为颗粒位移并流失的过程.通过微观颗粒位移与宏观管涌通道发展相结合分析,更深层次剖析了管涌发展的机理.本研究对于管涌数学模型和数值模型的建立、提高管涌防治技术水平等具有参考意义.

  • 标签: 堤基管涌 微观机理 颗粒流失 模型试验
  • 简介:怀来县位于首都北京的西北部,是官厅水库的所在地,也是河北省第二大库区移民县,总人口34万.其中水库移民8.16万,占全县总人口数的24%.多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移民政策,不断推动库区的生产建设和经济发展,确保了库区的和谐稳定.同时,我们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京畿科学发展强县为目标,以服务移民为中心,着眼于加快移民村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改善移民生产生活质量,实现移民工作的加速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 标签: 和谐 库区移民 科学发展观 安居 经济社会发展 官厅水库
  • 简介:为拓展压实水泥土在黄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以水泥掺量、粉煤灰掺量和含水量为因素,设计L9(34)正交试验方案,击实试验法成样,试验研究了压实水泥黄土28d和56d的力学特性,分析了各因素对水泥土的干密度、强度和弹性模量的作用规律、作用机理,弹性模量与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粉煤灰掺量对压实水泥黄土的干密度影响极显著,含水量的影响显著,水泥掺量的影响不显著。水泥黄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应考虑粉煤灰掺量的影响,可不考虑水泥掺量的影响。粉煤灰能显著提高压实水泥黄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尤其是后期强度。水泥掺量对压实水泥黄土两个龄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影响均极显著,粉煤灰掺量的后期影响极显著,含水量的影响显著。

  • 标签: 水泥黄土 强度 弹性模量 干密度
  • 简介: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水稳定性好、耐久性好、维修养护费用少、夜间能见度好等优点,但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易产生裂缝。本文分析总结了几种常见裂缝产生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

  • 标签: 裂缝 原因 预防 处理措施
  • 简介:介绍了场地存在液化及软弱土层,属于建筑抗震不利地段,建筑物地基需做防液化处理措施,采用了水泥搅拌桩处理,可供类似工程的设计借鉴和参考。

  • 标签: 液化及软弱土层 液化判别 水泥搅拌桩
  • 简介:水泥水化热是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工程选用水泥考察参数之一。本文对比研究了3种测试方法,认为与直接法(标准规范)相比,溶解热法和TAMAIR测试法操作较简便、测试精度较高、试验误差较小;TAMAIR测试法可直接提供水泥水化放热速率曲线,而溶解热法仅提供特定龄期的水泥水化热。

  • 标签: 大体积混凝土 水化热 测试方法
  • 简介:介绍了贵州江电葛洲坝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对生产的中热硅酸盐水泥的质量和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的措施:对进厂的原料、燃材料把好质量关,并按材料质量搭配使用;在生产过程控制环节中充分关注影响水泥水化热的原因,并控制好出厂水泥的水化热及有害成分,同时还要控制好水泥与外加剂的相容性。采取这些措施后,该公司所生产的中热硅酸盐水泥质量综合性能好,满足了GB200--2003技术标准的要求和贵州构皮滩水电站工程建设对水泥质量的特殊要求。

  • 标签: 水工材料 中热硅酸盐水泥 原材料燃材料控制 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宜性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 简介:水闸建于河道或滩地上,常常遇到难以避开的软弱地基需加固处理,加固软弱地基的方法有换土、桩基、排水预压固结、震冲密实等方法。近几年来随着加筋土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处理软弱基础的方法,在铁路、公路、煤炭、水利等建筑部门逐渐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999年3月,

  • 标签: 土工格栅加筋土 垫层处理 软弱闸基
  • 简介:分别采用水洗、NaOH溶液、KH570溶液和自制Na2SiO3溶液等方式对橡胶颗粒进行改性,并通过试验分别研究了不同改性方式对橡胶砂浆强度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10%NaOH溶液的改性效果最优,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较基准橡胶砂浆分别提高了16.89%和46.56%。1000倍的电镜观测表明,经NaOH溶液改性后橡胶颗粒表面的洁净度增加,空隙增多,与水泥石的咬合度增强,从微观上阐明了改性橡胶砂浆强度提高的机理。

  • 标签: 橡胶砂浆 改性剂 砂浆强度 电镜观测 增强机理
  • 简介:低热微膨胀水泥获1979年国家二等发明奖,它改变了半个世纪以来大坝工程的经济和快速建设的技术路线,具有低热一微膨胀的大体积混凝土成为当代施工科学突破性技术,我国的池潭大坝、安康大坝、鲁布格大坝、武汉长江公路桥桥墩等工程,使用低热微膨胀水泥混凝土,都取得国内外领先水平,任何一项突破性的发明创造,都必须在理论上和哲学上突破一些传统观念、人们接受这些新观念,一是有赖实践的发展,二是有束时间的驱动,科学民

  • 标签: 低热微膨胀水泥 机遇 平衡 结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