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芹菜素的安全性,为其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进行了芹菜素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骨髓微核实验、Ames试验、小鼠精子畸变试验、大鼠90天喂养试验。结果芹菜素大鼠急性毒性的MTD大于8g/kgBW,遗传毒性试验结果为阴性,未见芹菜素对大鼠体重、摄食量、食物利用率、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有生物学意义的影响。芹菜素对大鼠脏器无明显影响。结论芹菜素属实际无毒物,无遗传毒性,芹菜素的大鼠90天喂养实验的NOAEL为8g/kgBW。

  • 标签: 芹菜素 急性毒性 遗传毒性 亚慢性毒性 食品安全
  • 简介:以氯化钯和硝酸镁为基体改进剂,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乳粉中的含量.当的质量浓度在0.5~30μg/L时与吸光度呈线性相关,线性方程为Y=118.275X-0.0831,相关系数为0.9992.对乳粉中的进行测定,的加标回收率为95.8%~98.4%,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86%~2.80%.

  • 标签: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测定方法 乳粉 样品 预处理
  • 简介:根据我国婴儿配方食品相关标准,结合最新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评估婴儿配方食品中营养强化剂来源的最大可能摄入量和食品营养强化剂质量规格标准中指标的理论限值。结果显示,假设配方粉中所有维生素和矿物质均来源于强化剂,且各强化剂均按标准上限添加,并按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化合物进行评估,则研究对象每天由强化剂带来的理论最大摄入量为0.056mg,超过按照GB1076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中指标计算的允许摄入上限(0.034mg)。如果根据配方粉中强化剂的理论比重来假设的来源,则对应强化剂规格标准中限量应设定为1.01mg/kg,如果考虑添加可选择性成分,则其限量应更低。评估结果显示婴儿配方食品中强化剂来源的不容忽视,婴儿配方食品企业在选择强化剂时应加强管理。同时建议我国标准修订时也应进一步考虑强化剂中限量是否合理。

  • 标签: 食品营养强化剂 质量规格标准 铅限量 评估
  • 简介:卫生部近日印发《儿童高血症和铅中毒预防指南》和《儿童高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试行)》,以切实做好儿童铅中毒的防治工作,规范儿童铅中毒的预防、诊断分级及治疗原则。

  • 标签: 中毒预防 铅中毒 卫生部 儿童 指南 治疗原则
  • 简介:测定安徽省市售大米中的重金属元素、镉、汞,评估其污染状况,并进行健康风险评价,为保障人们饮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ICP—MS法,共检测了101份样品。其中检出率为40%,超标率为0;镉检出率为100%,超标率为0;汞检出率为69%,超标率为0。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安徽省市售大米中的、镉、汞对人体健康风险影响较小,镉对人体健康影响存在一定的风险。

  • 标签: 大米 风险评价
  • 简介:建立了使用聚乙二醇对异辛基苯基醚加硝酸不完全快速消解面粉前处理方法,应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面粉中的、镉.检测结果回收率在96.0%-105.1%,相对标准偏差在(n=6)在1.6%-2.5%.结果表明,不完全快速消解法能够降低干扰,节省前处理时间,适用于面粉中的、镉测定.

  • 标签: 镉测定 不完全 消解法 面粉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 前处理方法
  • 简介:是对环境有害的主要金属元素之一,的检测非常重要,是其主要的检测方法.分光光度法主要有显色光度法和催化动力学光度法.这些检测方法在的检测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近年来,与其它方法的联用技术不断涌现,使得的检测方法进一步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 标签: 检测 分光光度度法 痕量分析
  • 简介:采用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对花椒制品中和砷的测定条件(消解条件、酸浓度、硼氢化钾浓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HNO3-H2O2(5∶2)消化体系为消化剂,优化微波消解程序对花椒样品进行微波消解;测用载留液为2%HCl,测砷用载留液为5%HCl,还原剂硼氢化钾浓度为10g/L,在此条件下测定和砷的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2和0.9995,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95.00%-102.00%,相对标准偏差(RSD)1.26%-3.04%,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1μg/L和0.02μg/L。该检测方法方便、快捷、准确且灵敏度高,为花椒制品的和砷含量测定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方法。

  • 标签: 微波消解 原子荧光光谱法 花椒制品
  • 简介:目的研究成人血和尿中农度、血、尿同位素比值之间的关系以及是否存在地域影响.方法用ICP-MS测定全血和尿液消化液中锸浓度及同位素比值,并用CAIS方法校正基体效应.结果成人血和尿的平均浓度不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和尿同位素比值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成人尿的同位素比值还随地区不同而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不能代替血作为生物标志物反映体内负荷以及同位素比值;处于不同地域的人不仅血同位素比值不同,尿同位素比值亦不同;人体有可能对同隹素产生“分馏”作用。

  • 标签: 血液 尿△ 同位素
  • 简介:马尾松针叶含贝壳杉酸-19-甲醚、南洋杉酸、松香酸、鞣酸、α-及β-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E、K等,有祛风止痛、活血消肿、明目、安神的功效,〔1〕云贵高原大部分地区有丰富的马尾松资源,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目前尚无对马尾松针叶的毒性研究报道。...

  • 标签: 马尾松针叶 致突变性 急性毒性 阴性对照 精子畸形试验 阳性对照
  • 简介:目的观察转人乳铁蛋白(hLF)基因大米是否具有慢性毒性作用。方法初断乳的180只SD大鼠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3组:转基因hLF基因大米组、亲本大米对照组和AIN-93对照组,分别饲喂相应饲料12个月。观察大鼠的体重、进食量、血常规、血生化情况,实验末期处死动物,称量脏器重量并对脏器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转hLF基因大米组血常规(LYM%、GRN%)、血生化(ALT、AST、GLU)在个别时间点上与亲本对照组或AIN-93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他观察指标与两个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现有实验结果不能证实转hLF基因大米对大鼠有慢性毒性作用。

  • 标签: 转基因大米 人乳铁蛋白 慢性毒性 毒理学试验 食品安全
  • 简介:目的研究生孢梭菌代谢产物对ICR小鼠的毒性作用。方法将分离自浓缩乳清蛋白粉及其制品样品中的生孢梭菌分别培养在庖肉肉汤及TPGY肉汤培养基中,将过滤除菌及处理后的培养液分别经灌胃和腹腔注射给予ICR小鼠,观察其中毒及死亡情况。结果生孢梭菌培养液及处理后的培养液经腹腔注射ICR小鼠后均对其有毒性作用,中毒症状表现为小鼠急促呼吸后猝死,死亡时间多集中在10min内,平均为5~7min,A-F多价抗肉毒毒素诊断血清对小鼠无保护作用。结论生孢梭菌代谢产物中含有不同于肉毒毒素的有毒代谢产物,腹腔注射可导致ICR小鼠猝死。

  • 标签: 生孢梭菌 乳清蛋白粉 代谢产物 毒性试验 食品安全 ICR小鼠
  • 简介:目的建立大米中、镉、汞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结果在0-20ng/ml范围内的浓度与响应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O.9983,n=5);平均回收率为109.3%,RSD=5.6%,(n=6)。在0-10.g/ml范围内镉的浓度与响应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J==0.999998.n=5);平均回收率为99.2%.RSD=6.5%,(n=6)。在0-5ng/ml范围内汞的浓度与响应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8。n=6):平均回收率为91.2%,RSD=7.3%,(n=6)。结论本法简便、灵敏、准确。

  • 标签: 大米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 简介:用卤虫生物测试法对白曲霉菌株进行批量产毒性筛选,于40孔的酶标板上,在每毫升含白曲霉培养物1.36mg的2.5%二甲亚砜海水中.以每小孔10只幼虫/0.25ml的容比.10个重复试验.培养24小时.计算幼虫

  • 标签: 生物测试 产毒性 卤虫 白曲霉菌 筛选作用 重复试验
  • 简介:桦褐孔菌水提物对小鼠的急性经口毒性作用,采用霍恩氏法,记录小鼠死亡情况,并分析体重变化、脏器比重、谷丙转氨酶活性(ALT)、谷草转氨酶活性(AST)、尿素氮(BUN)、肌酐(CRE)含量,进而对桦褐孔菌水提物的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桦褐孔菌水提物对小鼠的经口毒性LD_(50)>10.00g/kg·BW,存活小鼠活动正常,体重、脏器比、ALT、AST、BUN、CRE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因此桦褐孔菌水提物属实际无毒级物质,且具有一定食用安全性。

  • 标签: 桦褐孔菌 霍恩氏法 急性毒性 LD50
  • 简介:选用EDTA螯合树脂固相萃取柱,ICP的蠕动泵过柱分离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了盐类食品添加剂中的和镉.对和镉的富集与洗脱条件进行优化,消除了基体离子的干扰.结果表明,pH为7.3时,进样速度为5mL/min,以0.5mol/L硝酸溶液1mL/min洗脱,固相萃取同时富集和镉的效果最好.本方法和镉的检出限分别为0.030mg/kg和0.010mg/kg,富集倍数为10.本方法应用于几种食品添加剂的和镉的同时测定,样品加标回收率在86%~99%之间,RSD<6%(n=3).

  • 标签: 固相萃取 ICP-OES 食品添加剂
  • 简介:对人体危害极大,针对当前不少儿童体内含量有升高的趋势,本文拟从食品的角度查找源头,采用测定食品中含铅量的国家标准方法——苯肼硫碳酰偶氮苯比色法对儿童特别喜爱的、并在当前市场上热销的11种膨化食品进行了含量的测定,其结果表明,大企业的品牌产品含铅量大部分符合国家标准,但也有相当比例的品牌产品超标,而无品牌、特别是小作坊土法生产的产品含铅量超标严重。

  • 标签: 膨化食品 测定
  • 简介:丙烯酰胺是食品热加工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源性化学污染物,能引起细胞毒性。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作为一种果蔬中广泛存在的花色苷,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目前应用花色苷进行AA细胞毒性的干预尚无系统性研究。为了筛选适用于AA细胞毒性干预的细胞模型,对体外培养的HepG2、L02、Caco-2、BHK-21及MDA-MB-231等细胞,通过不同浓度AA和Cy-3-glu培养,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不同时间的细胞存活率,最终确定AA最适的作用时间为24h,适宜作用浓度分别为2.5mmol/L和5.0mmol/L;Cy-3-glu的最适预处理时间为4h。筛选出适合Cy-3-glu干预的AA诱导的细胞模型为MDA-MB-231细胞。通过Cy-3-glu抑制细胞内活性氧生成和谷胱甘肽的降低并验证,10~100μmol/LCy-3-glu预处理表现出显著的AA毒性的保护作用,为毒性干预研究提供模型基础。

  • 标签: 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 丙烯酰胺 细胞存活率 体外模型 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