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日前,韩国科学技术院的研究人员创造出金属和石墨烯的成层结构,得到由石墨烯与铜、镍形成的复合材料。该材料在硬度方面超过纯金属材料几百倍,其强度是纯铜材料的500倍,

  • 标签: 复合材料 金属材料 石墨 韩国科学技术院 超强 合成
  • 简介:简要论述了金属封装材料、陶瓷封装材料、塑料封装材料的性能特点,以及各自作为封装材料存在的性能缺陷,并着重阐述了金属基复合材料作为电子封装材料的性能优势及其在电子封装技术中的发展现状,展望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 标签: 电子封装材料 传统封装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
  • 简介:将端羧基丁二烯丙烯腈橡胶(CTBN)与三乙醇胺反应,得到多端羟基橡胶,掺杂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MWNTs),与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胺氰酸酯(H12MDI)反应,得到预聚物,再加入系列聚乙二醇(PEG,Mn=2000)共聚合,得到一系列聚氨酯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热失重(TG)等表征手段研究复合材料的形貌和性能,结果表明,掺杂不同纳米管不仅能提高聚氨酯型材料的力学和热学性能,更重要的是可增强对溶剂饱和蒸汽气敏响应性能力。

  • 标签: 多壁碳纳米管 复合材料 气敏响应性
  • 简介: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以下简称“产综研”)开发出了一种新材料.通过组合单层碳纳米管(CNT)和铜(Cu),实现了与铜同等的电导率,以及约达到铜100倍的载流量(也叫最大电流密度)。该研究所表示,这种CNT—Cu复合材料不仅可以通过大电流,而且重量轻、耐高温,因此可以作为超小型高性能半导体芯片的布线材料使用。

  • 标签: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开发 大电流密度 单层碳纳米管 半导体芯片
  • 简介:碳纳米管因具有特殊的结构和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而被广泛研究.它优良的嵌锂性能使其可能成为一种优良的锂离子电池材料.单独的碳纳米管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有优点也存在着缺点,将碳纳米管与其他材料复合,利用复合材料中各组分间的协同效应,达到优劣互补,可以大大提高锂离子电池材料的性能.综述了近年来研究者们对碳纳米管及其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碳纳米管/硅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前景.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 简介:近期,固体所纳米中心研究人员与安徽大学合作,在二维石墨烯基复合薄膜和三维石墨烯基复合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上取得了新进展:利用一种新兴的方法——喷墨印刷法成功制备了石墨烯和多金属氧酸盐的复合薄膜,

  • 标签: 石墨 复合材料 烯基 性能 多维 国内
  • 简介:采用一种经济可行的方法制备粉煤灰基CdS/Al-MCM-41介孔纳米复合材料,通过碱融法从粉煤灰中提取硅源和铝源,室温下模板组装纳米复合材料,小角XRD和高分辨率TEM结果表明,介孔分子筛Al-MCM-41的平均孔径约3.0nm,CdS颗粒均匀地分散于Al-MCM-41的孔道内;UV—vis漫反射光谱结果表明,CdS/Al-MCM-41纳米复合材料在波长约521nm处出现较强吸收边;荧光光谱结果表明,CdS与Al-MCM-41复合有效地降低了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几率;在可见光照射下,CdS/Al-MCM-41显示出较高的产H2活性,归因于CdS颗粒和介孔分子筛Al-MCM-41之间的协同作用所致。

  • 标签: 粉煤灰 介孔纳米复合材料 光催化 产氢 分解水
  • 简介:以超重力场辅助燃烧合成技术制备了呈梯度分布的Y2O3-Al2O3-SiO2玻璃/Y3Al5O12陶瓷梯度复合材料。结果表明,梯度布置两种组分的原料既可防止下层熔体的喷溅,又能提高上层玻璃的透过率。该梯度材料沿超重力方向依次为YAS透明玻璃层、YAS-YAG玻璃陶瓷层和YAG陶瓷层。

  • 标签: 超重力 燃烧合成 YAS玻璃 YAG陶瓷 复合材料
  • 简介:分析了复合导电材料的导电机理,阐述了关于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电阻-温度效应产生机理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导电填料的种类、含量以及高分子基体的结构等因素对电阻-温度效应的影响程度.通过对填料和基体进行改性和表面处理能有效提高温度效应的强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还概述了相关电阻温度效应的计算模型.

  • 标签: 导电复合材料 电阻温度效应 导电机理 PTC强度 稳定性
  • 简介: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最具有应用前景的可移动电源,比容量高、比能量高、安全性能好、循环寿命长、价格低廉是锂离子电池发展的趋势.目前这一领域发展的瓶颈之一是电池的正极材料.单质硫是一种高比容量、高比能量、污染小的潜在高效锂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总结了聚苯胺和硫单独作为正极材料时的特性及工作原理,并归纳了对单质硫电极的改性方法,综述了聚苯胺/硫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优势、制备方法及目前研究和应用现状,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趋势和展望.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聚苯胺 聚苯胺
  • 简介: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全球正面临着不可避免的资源问题,陆地和近海资源逐渐匮乏,各国逐渐把目光转向深海,当前国际能源开采向深海进军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据估计,海洋蕴藏了超过全球70%的油气资源,要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核心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由于水深造成的低温、高压、环境恶劣、作业条件复杂的一系列开发技术问题。而在深海油气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深海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无疑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海洋材料是海洋科技的基础。

  • 标签: 深海 材料 近海资源 开发过程 海洋科技 油气资源
  • 简介:石墨烯集合世界上最优质的各种材料品质于一身。如果说20世纪是硅的世纪,神奇的石墨烯则是21世纪新材料的宠儿人们常见的石墨是由一层层以蜂窝状有序排列的碳原子堆叠而成.层与层之间作用力较弱,可以相互剥离形成薄薄的石墨片。当石墨被剥离到单层、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时。所得到的石墨片就是石墨烯。

  • 标签: 材料品质 石墨片 有序排列 碳原子 作用力 蜂窝状
  • 简介:最近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阿纳海姆市举行的MD&M展览上展示出一些新型塑料材料,是专门开发来用于对抗疾病的,尤其是用于医务人员和病人大量接触到的各种传染病。这些材料的多数都具有抗菌特性,其中一些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转换成可应用到特定医疗仪器和设备应用的材料。这些耐用’性强,用途广的塑料或许可以应用到其他多数人经常接触的物体的表面上,例如ATM机,汽车内饰和消费型电子产品等。

  • 标签: 塑料材料 疾病 对抗 加利福尼亚州 医务人员 抗菌特性
  • 简介:一支来自哈佛大学威斯研究所的仿生学工程师团队从眼泪得到启发,开发出可变形材料,能够根据需要改变透明度与粗糙度。研究人员表示,当对该材料进行拉伸或物理操作时,持续向纳米孔弹性基底内部注入液态膜能够改变它的属性。外力操作能够使其中的纳米孔变大或变小,从而导致持续加注的液体表面发生变形。传统材料表面不是疏水性就是亲水性。威斯研究所根据猪笼草叶片得到启发,开发出了一种多孔性液体灌注光滑表面。

  • 标签: 材料表面 可变形 眼泪 科学家 物理操作 液体表面
  • 简介:纳米碳管及纳米碳管纤维、富勒烯、纳米环境材料等重点产品目前正从研发转入投产状态。在纳米材料中,纳米碳管一直是近年来国际材料科学的前沿材料,层与层之间保持固定距离约为0.34nm,

  • 标签: 纳米碳管 环境材料 投产 研发 纳米材料 材料科学
  • 简介:最近,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报告称,他们开发出一种新型水凝胶生物材料,在软骨修复手术中将其注入骨骼小洞,能帮助刺激病人骨髓产生干细胞,长出新的软骨。在临床试验中,新生软骨覆盖率达到86%,术后疼痛也大大减轻。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科学·转化医学》上。

  • 标签: 生物材料 水凝胶 软骨 可修复 临床试验 论文发表
  • 简介:“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海洋经济加快调整优化的关键时期,加快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先进的海洋工程装备进行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对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及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在2012年3月正式公布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2015年,海工装备年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上,其中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国际市场份额达到20%;2020年,年销售收入将达到400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率再提高3个百分点,其中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国际市场份额达到35%以上。随着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的逐步深入,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已经成为制约海洋工程装备国产化的重要瓶颈之一。

  • 标签: 工程装备 海洋经济 材料发展 海洋油气开发 装备制造业 年销售收入
  • 简介:以色列理工学院太阳能燃料集优研究中心(I—CORE)的科学家研发出了一种新的光解制氢方法。这种基于纳米材料技术的发明,使低成本光解水制氢成为可能。如果嫁接光伏电池技术。则可能催生制氢光伏产业,实现光伏发电和光解水制氢两个绿色能源生产方式的结合。该项目首席研究员阿夫纳·罗斯柴尔德教授认为,这项科研成果使光伏发电和制氢同时进行成为可能,人们可以设计制造出相对廉价的结合有超薄氧化铁光电极的太阳能电池。这种太阳能电池完全可以采用基于硅材料或其他材料的传统产品.

  • 标签: 纳米材料技术 光伏产业 技术革命 太阳能电池 制氢方法 光伏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