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在需要最小化燃料重量时,高能燃料非常重要。有一种从树木中提炼的化合物蒎烯,经二聚化后生成蒎烯二聚体,已证明其能量密度和航空燃料JP-10相当。佐治亚理工学院与联合生物能源研究院科学家通过转基因工程改造细菌,让它们能合成蒎烯,有望替代JP-10用在导弹发射及其他航空领域。从石油中提炼JP-10供给有限,将来生物燃料有望补其不足,甚至促进新一代发动机的开发。相关研究发表在最近的美国化学协会(ACS)《合成生物学》杂志上。在前期生物工程的研究阶段,论文资深作者、佐治亚理工学院副教授PamelaPeraltaYahya和同事们已将蒎烯产量提高了6倍。

  • 标签: 生物燃料 佐治亚理工 高能燃料 细菌合成 蒎烯 航空燃料
  • 简介:最近,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化学家通过基因工程对蓝藻进行了改造,使其能生产出丁二醇,这是一种用于制造燃料和塑料的前化学品,也是生产生物化工原料以替代化石燃料的第一步。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论文领导作者、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化学副教授渥美翔太说:“大部分化学原材料都是来自石油和天然气,我们需要其他资源。”

  • 标签: 转基因蓝藻 化石燃料 化学家 制造 美国加州大学 论文发表
  • 简介:大豆油为原料,经环氧化反应、开环反应制备了大豆油基多元醇,并由此大豆油基多元醇与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PAP127)反应制备了大豆油基聚氨酯泡沫塑料。制备环氧大豆油阶段,采用改进的过氧甲酸原位生成法,在优化条件下制备出环氧值为6.7的环氧大豆油;制备多元醇阶段,以甲醇与水的混合溶液为开环试剂,在氟硼酸催化作用下进行开环反应,制得羟值为409mgKOH/g的大豆油多元醇;由此多元醇合成了大豆油基聚氨酯泡沫塑料,并对此大豆油基聚氨酯泡沫塑料与聚醚型聚氨酯泡沫塑料进行了热重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前者在热稳定性方面优于后者,显示出大豆油基多元醇在聚氨酯行业中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大豆油 环氧大豆油 大豆油多元醇 聚氨酯泡沫塑料
  • 简介:阳离子高分子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与带负电荷的DNA分子形成聚电解质复合物并介导DNA在体外、体内转染细胞是重要的病毒基因治疗方法。阳离子高分子基因治疗在体内应用主要是通过注射(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等)和植入(植入表面负载聚阳离子/DNA复合物的材料)等方法实现的。阳离子高分子基因载体安全、易于制备,在过去十多年发展迅速,已成为生物医用高分子的前沿领域和研究热点。报道了对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基因载体进行的系统研究,包括以季戊四醇、肌醇、间苯三甲酸、1,4,7,10-四氮杂十二烷为核的聚酰胺-胺树形高分子和聚磷酰胺介导的体外、体内基因传递,研究了聚阳离子基因载体的分子结构与基因传递效率之间的关系,最好的转染效率与聚乙烯亚胺相当,但比聚乙烯亚胺的毒性低得多。半乳糖-聚酰胺胺树形高分子结合体与荧光素酶基因的复合物通过受体介导胞吞作用靶向基因传递到HepG2细胞系,提高肝细胞的转染效率。半乳糖-聚磷酰胺结合体与荧光素酶基因的复合物通过门静脉和胆管注射能大大提高荧光素酶基因在小鼠和大鼠肝脏中的表达。利用主链重复单元含硫硫键的新型聚阳离子与质粒DNA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制备聚电解质多层膜,利用硫硫键在还原条件下还原裂解的特点,成功实现...

  • 标签: DNA复合物 基因传递 基因载体 聚阳离子/传递效率
  • 简介: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物设计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种完全由自组装DNA纳米结构制成的基因检测平台。该成果发表在了1月11日出版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它可能对基因芯片技术有着广泛的影响,而且还可能革新在单个细胞内分析基因表达的方式。

  • 标签: 检测平台 结构基因 纳米结构 DNA 自组装 基因芯片技术
  • 简介:19英寸标屏的可视面积比19英寸宽屏还要大,因此其成本也相对更高一些。由于这一因素,目前在市上推出19英寸标屏的厂商寥寥无几。华硕此番推出MM19S和MM19DE-B无疑让那些追求品质的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而且其价位也非常合理。

  • 标签: 宽屏 19英寸 面积比 消费者 可视 华硕
  • 简介:晶态金属由于缺乏长程排序和相关晶界,具有许多非凡的特性,如超高强度、改进的抗蚀性能以及引人注目的磁性能。金属玻璃,即晶态金属,其实是凝固的液体,具有晶态的原子结构,在凝固过程中跨越了结晶这一过程。这些独特有趣的金属可以看作是另类崭新的材料。具有晶态原子结构和成分的这类合金强度高,且处理恰当的话,可以像塑料一样进行加工。良好的性能和易加工性,为高强合金的加工和利用展示了一个新的空间。本文概述了液态金属合金的晶金属技术,探讨了它的开发潜力。

  • 标签: 非晶态金属 金属合金 塑料 形似 易加工性 超高强度
  • 简介:英国牛津大学近日发布消息称,当天在伦敦举行的欧洲人类生殖和胚胎学会年会上,牛津大学生物医药研究中心的达恩·威尔斯博士发表了将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应用在试管婴儿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已面世多年,由美国454生命科学公司牵头开发.这种新技术允许在同一时间、同一表面进行更多的测序反应.与先前的基因测序技术相比,其最大优点是效率高,能大幅减少所需时间和费用.由达恩·威尔斯博士带领的国际研究团队从去年开始尝试将其应用于筛查由体外受精获得的胚胎(即“试管婴儿”),检测目的主要是胚胎是否存在染色体数目异常.

  • 标签: 临床试管婴儿 基因测序 技术进入
  • 简介:压缩机并联技术的关键在于解决回油分配问题。油气平衡式并联技术平均分配回油,并强调气压和油位的平衡。平衡并联机技术建立了压缩机回气压力等级,并按等级高低分配回油。

  • 标签: 压缩机并联 非平衡并联 油气平衡
  • 简介:研究的目的是讨论采用均相碱脱乙酰法制备壳聚糖时,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壳聚糖脱乙酰度(DD)及分子质量(MW)的影响,并建立合适的反应条件,制备具有适当脱乙酰度及分子量的壳聚糖产品。甲壳素是从红虾的残渣中提取的。DD和MW分别由红外光谱及静态光散射仪测定。甲壳素的DD值及MW的测量结果分别为31.9%、5637kDa。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的DD值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反应温度为140℃时制备的壳聚糖的DD值比反应温度为99℃时制备的壳聚糖DD值高。反应温度为99、140℃制备的壳聚糖的加最大值分别92.2%、95.1%。壳聚糖的DD值在反应初期增长较快,随着时间的延长,增长变慢。脱乙酰反应的反应速率及速率常数随反应物DD值的增加而减少。壳聚糖的分子量随脱乙酰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减小。反应温度为140℃时制备的壳聚糖的分子量比反应温度为99℃时制备的壳聚糖的分子量小。反应初期壳聚糖的分解速率为43.6%/h,随着时间的延长其值减小到20%/h,在反应后期,分解反应速率常数增加。

  • 标签: 脱乙酰度 壳聚糖 非均相 制备 反应速率常数 反应温度
  • 简介:在国家863项目和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的支持下,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曾一平研究员带领的课题,采用自行研制的HVPE氮化物生长系统,通过在m面蓝宝石上磁控溅射生长薄层的ZnO缓冲层,进而外延生长获得了极性GaN厚膜材料,该材料具有较低的位错密度,适合开发用于LED、LD等氮化物发光器件的衬底材料,同时对比实验表明,薄层的ZnO对于形成极性GaN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GAN材料 非极性 ZnO缓冲层 生长系统 中国科学院 863项目
  • 简介: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和哈佛大学达纳一法伯癌症研究所、布罗德研究所合作,利用RNA介入(RNAi)方法开发出一种RNA递送纳米粒子系统,能大大加快筛选抗癌药物标靶进程。

  • 标签: 粒子系统 RNA 纳米 递送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 基因
  • 简介:1、基层干部要学会管理基层干部不会管理,拿着管理的棒子乱“打”人不是企业的个别现象,我不是说基层干部不好,而是基层干部一定要学会怎么管理,要学会工作方法。我们的管理要严格,但是还要有方法,这样矛盾才不会激化,严格的管理不见得不充满爱心。

  • 标签: 学会管理 基层干部 咖啡
  • 简介:概述了现有晶合金的种类,并从合金的热力学、动力学和结构3个方面阐述了合金的晶形成机理,同时全面总结和探讨了表征合金晶形成能力的各种参数,主要包括Inoue经验规律、△H(熔化焓)、△S(熔化熵)、过冷液体温度区间△Tx(△Tx=Tx-Tg)、约化玻璃转变温度Trg(Trg=Tg/Tm)、粘度(η)、αβ1/3、临界冷却速度(Rc)、晶晶化开始温度(Tx)与合金开始熔化温度(Tm)之比(Tx/Tm)、合金开始熔化温度(Tm)与玻璃转变温度(Tg)或晶晶化开始温度(Tx)之差△Tm(△Tm=Tm-Tg或△Tm=Tm—Tx)、电子浓度e/a、原子尺寸、重力等。

  • 标签: 非晶合金 非晶形成能力 块体非晶合金 快速凝固
  • 简介: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方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出晶硅薄膜,利用正交试验法对射频功率、气体总压、硅烷比例、沉积时间、退火温度、退火时间因素进行了研究,对透过率和电阻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PECVD法成功制备出晶硅薄膜。正交实验表的分析得知,气体总压对透过率影响最大;硅烷比例对电阻率影响最大。制备晶硅薄膜的优化条件为:射频功率30W、气体总压100Pa,硅烷5%、沉积时间5min、退火温度300℃、退火时间45min。晶硅薄膜的光透过率93.18%,电阻率为13.238kΩ·cm。

  • 标签: PECVD法 非晶硅薄膜 光电性能
  • 简介:把沸腾的铁水以每秒钟100万摄氏度的速度快速冷却,会发生什么奇迹?在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晶、纳米晶制品研究及产业化”验收会上这种神奇的东西:一片薄得像玻璃纸一样的“铁片”和一根不到头发丝直径十分之一的“铁丝”通过了验收,它们就是熔融铁水以每秒钟100万摄氏度的速度快速冷却后的结果,专家称其为“晶、纳米晶材料”。

  • 标签: 纳米晶材料 非晶 世界 快速冷却 科技项目 北京市
  • 简介:随着数码技术的不断发展,磁带作为传统存储介质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而此时,其他各类存储介质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包括闪存.硬盘和DVD光盘。目前其中闪存的价格相对比较高,但是使用这种介质的产品通常都具有相当小巧的体积。硬盘则是以后数码摄像机发展的方向,而且它拥有后期处理简单.一次性拍摄容量大的忧点,但是目前价格相对还比较高。使用DVD盘片作为介质的产品发展时间相对长,技术比较成熟,是当前非常合适的磁带替代品。我们在此介绍了几款使用磁带摄像机的代表产品,以供消费者参考。

  • 标签: 数码摄像机 磁带 存储介质 导购 产品发展 DVD光盘
  • 简介:用滤质阴极真空电弧(FCVA)离子镀技术在高速钢(W6M05Cr4V2)和不锈钢(0Cr18Ni9Ti)基体上沉积120~150nm晶金刚石膜。用划痕法测定其结合力,平均临界载荷分别为19.15N(高速钢)和6.44N(不锈钢,CB工艺)。用栓盘摩擦试验测定镀膜的摩擦系数μ和耐磨寿命。摩擦系数μ为0.092~0.105,镀膜耐磨性比高速钢高106~319倍,比不锈钢高480~3600倍,而且镀膜质量稳定,重复性好。

  • 标签: 非晶金刚石膜 膜/基结合力 摩擦系数 耐磨性
  • 简介:采用γ射线还原法可以在水体系中同步合成出复相的纳米无机粉体,对此种方法做了详细介绍.并且对于获得的复相无机纳米晶粉体进行了XRD的表征分析,证实了在还原体系中采用此法得到的粉体粒径尺度在纳米量级。

  • 标签: 纳米晶 Γ射线辐照 非水体系
  • 简介:以柠檬酸三钠为络合剂,采用络合反应快速冷冻共沉淀法制备出铜掺杂氢氧化镍超细粉体样品材料,采用XRD、SEM、TEM、TG—DSC、Raman和红外对其进行表征,同时将其作为正极活性材料组装成MH—Ni电池,测试了其电化学性能。充放电结果表明,样品电极具有较好的循环特性.当Cu的掺杂量为5%时,合活性物质80%的样品电极在恒流80mA/g下充电6h,40mA/g放电,终止电压为1.0V时.放电电压稳定于1.260V的时间较长,开路电位为1.462V,放电比容量可达362.976mAh/g,表现出其较高的电化学活性。

  • 标签: 络合反应冷冻共沉淀法 铜掺杂 纳米氢氧化镍 非晶相 电化学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