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看面貌:“四大产业”、“一个园区”煤炭业经历了连续三年惨烈的下跌后,煤企终于迎来了整体复产。2016年,尤其是最后两个月,随着煤价的快速回升,煤企的苦日子似乎已经过去了。全县10家规上煤炭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5亿元,同比增长34.8%;完成工业增加值1.51亿元,同比增长37.3%;煤炭产量110.73万吨,同比增长10.5%;主营业务收入5.26亿元,同比增长31.8%。

  • 标签: 工业发展 多元化 宣汉县 同比增长 主营业务收入 工业总产值
  • 简介:工业投资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对保持和增强工业的实力和竞争力,促进经济稳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比四川与全国的工业投资数据,有助于四川在工业加速推进、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过程中找准差距,补齐短板,奋力追赶。

  • 标签: 工业投资 四川 工业经济发展 技术条件 物质基础 调整升级
  • 简介:8月21日-9月1日,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意见》,并按照《青海省统计系统推广“双随机”抽查实施方案》的要求,强化统计执法监督,严控源头数据质量,省统计局工业处与投资处、能源处组成联合检查组分别赴海东市民和县、乐都县,海北州门源县、海晏县,海南州共和县、贵德县抽取1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了执法检查,涵盖行业涉及采矿业,黑色、有色金属冶炼压延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轻工制造业,光伏发电、煤发电。

  • 标签: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执法检查 统计处 统计局 海北州 海南州
  • 简介:“因俗而治”是明清统治者根据土司地区少数民族实际情况制定的民族政策。明清中央政府的“因俗而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行政体制方面,实施“多轨制”;二是在管理制度方面,体现“差异化”;三是在司法制度方面。注重“变通性”。地方土司政权的“因俗而治”主要是通过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以及司法制度得以实施。明清中央政府实施“因俗而治”的前提是必须维护中央王朝的统治,凡无碍于中原王朝统治的风俗习惯可“因俗”,而有碍于中原王朝统治的各种制度则不能“因俗”。“因俗而治”政策的实施效果极其显著:既推动了边疆土司地区的内地,又推动了国家法制建设的渐进化。明清时期的“因俗而治”政策是适合土司地区少数民族社会生活实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民族政策。

  • 标签: 因俗而治 明清时期 土司地区 国家治理 民族政策
  • 简介:1-5月,甘孜州规上工业发电量78.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8%,较上月增速快6.24个百分点。其中,水力发电量78.03亿千瓦时,增速达到62.8%,占全部发电量的99.07%。

  • 标签: 规模工业 甘孜州 电量增长 水力发电量 同比增长
  • 简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具体到企业而言,科学技术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意义是通过科技创新来实现的。在当前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走科技创新之路对企业而言显得更为重要,它是提高地区竞争力,推进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2016年,宁夏实现地区生产总产值3150.06亿元,比上年增长8.1%。

  • 标签: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宁夏 “又好又快”发展 工业 全球经济衰退
  • 简介:4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20.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7个百分点;重工业增长3.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5个百分点。从主要行业看,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以上七个行业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当月增长7.5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开采辅助活动、非金属矿采选业、纺织业四个行业同比下降较多。

  • 标签: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工业生产 食品制造业 工业增长 运行 平稳
  • 简介: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宁夏落实“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创新驱动等国家战略部署的重要支撑,也是宁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的核心领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也成为全国各地谋求又好又快、率先发展的关键所在。

  • 标签: 新兴产业 发展报告 工业战略 宁夏 经济试验区 规模
  • 简介:1—8月,海南州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5.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从隶属关系看,省属工业实现增加值增长9.5%,拉动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4.01个百分点。州属工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3.3%,拉动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1.89个百分。从主要行业看,新能源发电行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22.3%,拉动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10.6个百分点。

  • 标签: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同比增长 海南州 发电行业 隶属关系 拉动
  • 简介:乌克兰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关系和语言状况复杂。1991年独立后,在社会、经济、精神等方面经历了重大危机,社会规范遭到破坏,社会持续动荡,同时民族矛盾不断激化,甚至导致激烈冲突、民族分裂、爆发国内战争,与此有关的语言问题日益凸显。追踪乌克兰历届政府实施的语言政策与规划之走向,其偏激且不符合实际的语言政策与社会政治纠葛在一起是造成乌克兰不稳定的重要诱因之一,它给国家统一和安全带来危害,给世人留下沉痛教训与启示。

  • 标签: 乌克兰 民族构成 语言状况 语言政策 启示
  • 简介:基于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分析技术,定量分析了2000-2014年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49个国家(地区)的信息通讯技术(ICT)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及其国别空间差异.研究发现:经对数化处理后的ICT与经济增长均有良好的平稳性,表明ICT与经济增长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ICT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贡献,但贡献弹性集中在0-1之间,属于缺乏弹性状态;因特网的投入产出弹性要高于移动电话,相对而言,经济增长对因特网的依赖程度要高于移动电话,但近年来移动电话发展迅猛,从长期来看,该区域移动通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会超过因特网;从国别区域来看,中东、中亚、南亚国家ICT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低于东欧、东亚国家.

  • 标签: 信息通讯技术 经济增长 丝绸之路经济带 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
  • 简介:针对南充人口老龄状况,我们近期对35家民办养老机构和466名普通群众进行了抽样调查,并结合“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了探析。养老状况不容乐观从基本成因看现状人口出生率下降:南充人口出生率2000年下降为9.35‰,2010年下降为8.2‰,2015年人口出生率为8.69‰。

  • 标签: 人口老龄化 南充 人口出生率 民办养老机构 2010年 抽样调查
  • 简介:以川藏公路和鲁朗社区为例,基于田野调查以探讨旅游语境中道路与社区的互动关系,分析道路变迁对沿线地方社区产生的影响,以及边缘地区如何借助道路变迁卷入全球和现代进程,借此寻找偏远社区去边缘的基本逻辑。认为旅游发展背景下川藏公路实现了意义转变和功能重构,道路与社区的关系因而引申为景观空间乃至发展中的共生关系,社区被纳入道路旅游空间,实现旅游联结,推动社区从被动卷入向主动参与、从单向发展向多元现代的转变。鲁朗社区也依托重要道路而进入国家政策话语中并构建政治联结,边缘社区借助川藏公路而实现'旅游中心'及去边缘

  • 标签: 道路人类学 川藏公路 鲁朗 旅游中心化
  • 简介:近年来,我国独居老人、空巢老人数量持续增加,导致人口老龄日益严峻,如何有效解决养老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社区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不仅可以从物质和精神方面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为其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而且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所提出的“老有所养”战略目标的根本需求。基于此,本文主要以人口老龄化为研究背景,在分析社区养老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探讨社区养老模式的完善对策,以此来为完善社区养老体系,提高社会养老服务质量。

  • 标签: 人口老龄化 社区养老 运营模式
  • 简介:国家已经发布了到2020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率达到45%左右的具体目标.在分析了提升新型城镇质量和人口城镇质量的重点和如期实现国家人口城镇目标所面临的形势之后,指出了增加普通城镇常住农民工市民相关指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普通城镇常住农民工市民相关指标的组成及其内涵界定,并讨论了这些指标的创新性和分析应用.普通城镇常住农民工市民相关指标包括普通城镇常住农民工人数、在普通城镇常住农民工中转城镇户口人数、普通城镇常住农民工市民率和已有城镇户口数与在普通城镇常住农民工中转城镇户口数之比共4项指标.现有的国家统计体系难以全面反映新型城镇的内在要求,应当加速完善.增加普通城镇常住农民工市民相关指标有利于丰富和完善新型城镇统计指标体系,有利于提升人口城镇质量和如期实现国家人口城镇的具体目标.

  • 标签: 城镇常住农民工市民化 指标 市民化率 人口城镇化 城镇化质量 新型城镇化统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