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民族考古学结合民族学与考古学材料,利用操作链的概念试图将静态的考古遗物动态化,并赋予其文化意义。考察印尼摩鹿加群岛传统制陶业,并分析了有关班这群岛的历史文献、民族志及考古出土陶器标本后,研究结果显示公元14世纪后班达群岛陶器类型在空间分布上的二元分化可能是香料贸易背景下的文化变迁、社会冲突与二元分化过程所导致的。

  • 标签: 印尼摩鹿加群岛 陶器民族考古 传统制陶业 操作链 香料贸易
  • 简介:古代青海虽然地处青藏高原东麓,但却是中国西部与外界交通的重要结点。自远古以来,以青海为依托形成的对外交通路线源远流长,而且在南北朝时期已经成为丝绸之路的主要干线之一。唐代以来随着吐蕃势力的扩张,亚洲腹地的陆路交通经青海一线形成“五路中心”的重要格局,对中古时期中西文化交流影响深远。这些不仅从文献记载中可以发现诸多线索,近年来的考古新发现也以实物资料佐证了古代青海与丝绸之路间密切的联系。

  • 标签: 青海道 丝绸之路 中外文化交流 吐蕃考古
  • 简介:室韦是北魏至辽金时期分布于黑龙江流域上游及嫩江流域的古老民族。室韦最初以'失韦'一词出现在《魏书》中,隋时演化为五部,至唐进一步壮大,分部二十余。后范围不断扩大,并向西迁徙至蒙古高原,与蒙古族源关系密切。金代以后,室韦逐渐消失于史书记载中。由于不同时期室韦分布地望的复杂性和难以确定性,关于室韦的考古学文化的识别始终是学术界的一大难题。近年在室韦地理分布区域,特别是黑龙江流域上游的呼伦贝尔地区发现了大量明确与室韦相关的考古学文化遗存。本文力求综合梳理前人研究成果,对室韦在不同地域的考古发现进行综述,为今后的深入探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室韦 考古发现 研究综述
  • 简介:摘要在参观博物馆时,我们能看到编钟的精密和气派,古琴的纹路优雅而自然,这些来自数千年前的乐器,这些承载着古人的喜怒哀乐的音乐载体,常常使我们对先祖的思想和智慧肃然起敬。我们不得不思考应怎样面对和研究这些丰富的音乐遗产。音乐史的研究离不开对古代音乐实物的考证。最突出的一个例子是河南舞阳的贾湖骨笛。音乐史学家在上个世纪对于骨笛的年代论断是公元前8000年,而随着音乐考古学的深入考证,这个时间被向前推进了整整1000年。古人流传下来的音乐文献中,有的也许是谬误,有些是正确的论断,这些都需要后人不断地考证,才能客观地认识到这些文献的真实性。音乐考古学突破了传统的音乐史只用文字说明问题的局面。如对于殷墟近10年的考察中,挖掘出土大量的甲骨文残片,这些残片上所记录的内容,证实了司马迁《史记》中的诸多内容。

  • 标签:
  • 简介:四川自古号称天府之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气候湿润,物产丰饶.有人曾将成都平原形容为中国的后花园,称之为富饶的大后方.在中国广袤的西部,这里一年四季都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确实是一处使人感到特别亲和的锦绣乐园.

  • 标签: 四川 文化底蕴 考古 文化遗产 古蜀文明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