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加,其病死率以及致残率也逐年增长,因此针对于缺血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在治疗过程必须实施有效护理干预。目的 分析缺血脑血管疾病的重症护理效果。方法 患者均为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来中心医院治疗,其例数共70例,将以上患者分为两组进行分析,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采用重症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3.56±2.11)d,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8.77±3.56)d,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57%明显比对照17.14%低,P<0.05。结论 重症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和预防并发症发生,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其安全。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护理干预 重症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个血液的瘀滞,血管内膜的损伤及血液的高凝状态。脑卒中患者特别是急性脑卒中患者是DVT的高危人群。目的探讨预防缺血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集束化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将100例缺血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对照组。常规组按照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常规施护,对照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取实施者定期培训,抬高患肢,肢体锻炼,机械性预防,药物预防,饮食指导,并发症预防等集束化护理措施。结果对照组无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其并发症。结论实施集束化护理方案,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缺血性脑卒 护理措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将手工课程引入到老年美育的教学,是全面发展老年人审美活动能力的一项创新性设想。一是无论从家庭、学校、社会上来说,实施手工课程带来的意义深远并可行的;二是从老年美育的特点上来分析,手工课程引入确有必要性及即时显效性;三是从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习性和全面发展上,比起其他课程,手工课程更容易被接受和发扬并得到传播。

  • 标签: 老年美育环境 老年美育特征 全面发展审美活动能力
  • 简介:本文运用人口普查汇总数据分析表明,1990—2000年广州老年家庭持续较快增长;老年家庭在各区、县级市的分布不均匀。2000年广州老年人口居住安排的最主要类型是与成年亲属同住,其次是独居、老年夫妇同住。居住安排存在城乡、区、街道等空间上的差异。

  • 标签: 老年家庭 老年人口 居住安排
  • 简介:<正>一、隐忧,老人过份依赖子女广东博罗、开平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了许多值得深究的问题。比如,关于老人的婚姻、家庭、供养等资料,便有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老人高度依赖子女,特别是高龄寡母。反映老人供养情况的资料显示,不论男女,皆以依靠子女排第一位。妇女超过八成,男性六成左右。随着年龄增长,靠本人和靠配偶比重迅速下降,靠子女比重迅速上升,80岁以后已基本靠子女了。女性靠子女和靠配偶的比重皆高于男性,还在60~64岁组,靠子女已超过七成,至85岁以后,巳全部依靠子女了。两县市老人靠政府供养比重男女皆列第四位,维持在2.9~0.8%低比重,至于靠亲友、集体、其他的比重就更低了。

  • 标签: 社区老年服务 家庭养老 老年社会 社会养老 社区老人 健康的老龄社会
  • 简介:这种服务方式不仅让老年人能继续生活在自己所熟悉的环境,3 家庭养老+社会服务采用社会养老的方式既不理想,这种社会服务事实上是对家庭养老方式的补充

  • 标签: 居住环境 环境创造 老年居住
  • 简介:摘要根据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的数据显示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正在加速加深。残疾老年人队伍壮大,针对这一群体的养老保障制度缺乏,与残疾老年人相关的养老服务供给严重不足,服务人才短缺。提出相应的建议,加强相关保障制度体系建设及增强市场、社会组织作用,改善老年残疾人的养老供给,加强服务队伍建设。

  • 标签: 老年残疾人 养老 服务
  • 简介:摘要“矜老怜幼”的恤刑思想历来是我国传统的用刑思想,是法律儒家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历代法典老年罪犯从宽处罚几乎都予以了规定。我国早在1996年就制定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来保障处于弱势地位的老年人的权益,各省市也出台了相关的保障老年人权益的条例。对于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在理论界也已经形成共识。但遗憾的是,我国刑法在立法中考虑到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殊性,对未成年人犯罪规定了从轻从宽原则,却没有规定老年人犯罪的特殊刑事责任,似有不完善之处。因此,从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视角看,无论基于刑罚的人道性、谦抑性,还是从解决老龄问题、实现刑罚的目的考量,都有必要增设老龄犯罪从宽处罚与不适用死刑的原则及规定。在本文中,笔者试着在当代法治语境老年罪犯从宽处罚的法理基础与现实意义,以期能对老年罪犯的立法起到些许理论支撑。

  • 标签: 老年罪犯 法治 法理基础 从宽处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CT诊断价值,提高对此病的认识,以便尽可能减少误诊、漏诊,进行早期治疗。方法2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并对其进行归纳及评估。结果CT诊断主要表现为白质区病变,分为轻、、重三度,轻度11例,中度7例,重度2例,合并颅内出血3例。结论CT扫描对本病的早期诊断、病情估计、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CT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关爱老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然而,老年人绝非只是一个弱势的群体,在解决老龄问题时,应对老年人自身的作用有充分的考虑,在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同时,充分发挥他们自身在老年事业的作用。

  • 标签: 老年自助 社会意义 弱势群体 生活质量 人生价值
  • 简介:90%以上的农村老人需要自我养老和家庭养老,农村老年人仍然主要依靠家庭养老,而能否妥善解决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

  • 标签: 人口养老 养老问题 农村老年
  • 简介:摘要:随着老年人的“精神贫困”(SpiritualPoverty)问题的出现,我国老年人“精神贫困”现状令人堪忧,如何应对老年人“精神贫困”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老年人“精神贫困”的不良影响,分别提出个案、小组、社区等三种社会工作模式下的介入策略。关键词:精神贫困应对策略引言所谓老年人“精神贫困”,其对象不仅包括物质生活贫困的老年人,还包括了家境中等甚至中等以上生活水平的老年人,具体表现为老年人精神生活的空虚和寂寞、意志消沉、存在认知偏差、忽视自我潜能的挖掘和发展,以及对社会生活逐渐丧失信心,对社会活动的参与热情淡褪等。这种“精神贫困”状态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家庭和谐都有不利影响。本文主要通过针对老年人精神贫困的不良影响,提出介入策略……

  • 标签: 应对老年人 精神贫困 老年人精神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大众传媒对老年人权益的广泛关注,老年人的物质生活水平较之以往有了显著提高,但与此同时,由于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子女忙于工作或各自成家等原因,老年人的“精神贫困”(SpiritualPoverty)问题应运而生,本文主要分析老年人“精神贫困”现状及原因,认为老年人“精神贫困”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关键字:老年人精神贫困现状引言我国老年人“精神贫困”的现状如何?他们为什么会陷入“精神贫困”状态?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老年人“精神贫困”问题?所谓老年人“精神贫困”,其对象不仅包括物质生活贫困的老年人,还包括了家境中等甚至中等以上生活水平的老年人,具体表现为老年人精神生活的空虚和寂寞、意志消沉、存在认知偏差、忽视自我潜能的挖掘和发展,以及对社会生活逐渐丧失信心,对社会活动的参与热情淡褪等。这种“精神贫困”状态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家庭和谐都有不利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老年人精神贫困的现状,剖析其产生的原因,认为老年人“精神贫困”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 标签: 浅谈老年人 精神贫困 老年人精神
  • 简介:老龄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占全国人口10%的老年人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是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结合我国国情,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解决好养老问题,让老年人安度晚年,以避免和减少人口老龄化给经济、社会、文化、心理和精神带来巨大的影响,已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广泛关注。

  • 标签: 城市老年人 养老问题 人口老龄化 社会问题 老龄化社会 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