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国家结构形式存在“过度分权”与“过度集权”的“制度悖论”,源于中国的两套相对独立却又相互关联的组织系统,此即:具有过度分权之“联邦制”属性的人大组织体制,和具有高度集权之“单一制”品格的政党组织体制。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制度调整”过程说明,人大组织体制与政党组织体制的“合作成效”,大体上决定了中国宪法制度实施和变革的实际效果。充分考虑宪法文本和宪法惯例的“规范组合”,乃是中国宪法规范诠释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过度集权 过度分权 国家结构形式
  • 简介:中央与地方分权问题是最典型的宪法问题之一。在中央与地方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国家结构形式直接关系到国家职能的实现,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分裂,是宪法对公共权力进行纵向配置的形式。瑞士学者J.布莱泽著的《地方分权——比较的视角》一书,所反映的地方分权知识以及思想,乃是基于西方的实践与理论,可以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面镜子。

  • 标签: 地方分权 中央集权 自治 共治
  • 简介:20世纪70年代后,广大发展中国家相继进行了分权化改革运动,并逐步形成了一种分权化治理模式。本文在分析发展中国家推进分权化改革的动因和方略的基础上,梳理了分权化治理的概念框架及目标,最后对发展中国家在治理模式创新的际遇中发展和完善问题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 标签: 分权化改革 分权化治理 发展中国家
  • 简介:<正>我收到一封信,标题很醒目:"该为活着的人多考虑还是为将要死的人着想?"写信的雪儿有相爱的老公,听话的女儿,但这个幸福家庭近来却因为公公的病屡屡产生矛盾。公公中年丧妻,雪儿婚后夫妻俩一直和公公一起过,彼此相处得很好。公公的病一查出来就到了晚期,半年多来,夫妻俩轮替着在单位和医院之间奔波忙碌,雪儿并无半点怨言。

  • 标签: 一封信 过度医疗 活着 我不知道 告诉我 进口药
  • 简介:主持人:游走在黑与白之间、时时冲在打击犯罪一线的警察们,在心理上属于健康的'带菌者'。一位民警来信坦言,自己不知从何时起对周围人开始不信任、没有安全感,心理上处于戒备状态,这种心理让他减低了待人真诚。有一段时间,他不和任何人说心里话,经常抱怨;他不仅看不惯同事和领导,对爱人甚至也起了疑心……为此,他苦恼不堪。戒备心,人人都有。而如这位民警所述,是否属于过度戒备?本期心理场再次相约王淑合教授,请她为我们答疑解惑。

  • 标签: 过度戒备
  • 简介:人类的政治文明史就是人类在利用国家这种组织形式保障自身安全、维系有序生活、发展相互协作的关系的同时也努力寻找防范国家权力作恶犯错的方法、途径的历史。由混沌的国家权力观念到分解的国家权力观念,再到由不同的国家机构行使不同的职能权力的分权理论的形成,就是人类在这种历史探索中所达到的政治智慧的最高峰、所获得的政治文明最辉煌的成果,我国传统上否定分权学说的理由实际上都是不能成立的。但是,分权不等于三权分立,确认分权原则的合理性并不为照搬西方国家的政治权力配置模式提供理由。

  • 标签: 国家权力 分权 三权分立
  • 简介:在中国,各类体检机构正呈现出全面开花的局面。据统计,截至2013年,国内体检市场规模已达到600亿元人民币。体检的意识也随着商业体检行业的发展而深入人心。

  • 标签: 调查 过度 市场规模 人民币 开花 商业
  • 简介:苦茶啜后,再饮白水,水是甜的。啖过苦瓜,再嚼素馍,馍也甘美如饴。蜜水饮多了,不仅不再甜,相反,还会生出涩味。

  • 标签: 《过度而反》 随笔 杂文 杂谈
  • 简介:目前,财政分权成为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普遍趋势。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各国财政分权模式进行不同的分类:以分权的程度为标准,可以分为集权型财政分权模式、分权型财政分权模式和均权型财政分权模式:以财政分权背后的民主化程度为标准,可以分为法治化财政分权模式与行政式财政分权模式:以财权与事权的对应程度为标准,可以分为对称型财政分权模式和非对称型财政分权模式。

  • 标签: 财政体制改革 分权模式 世界 财政分权 非对称 标准
  • 简介:行政主体的职权是行政法学中行政主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概念在学界已形成共识。在分析行政主体的职权时,理论界普遍认为行政主体的职权具有不可处分性,其以行政职权是国家权的组成部分、行政主体没有独立法律人格、行政主体权利义务不可分割等理论作为支撑。我们认为这些理论本身的缺陷决定了它们不能支撑职权不可处分的论点。原因在于行政主体在职权行使过程中的意志并非从属而是独立的,行政主体在作出行政行为时并非无人格而是具有法律上的人格,行政主体在行政法关系中是完整而非不完整的一方当事人,行政主体的行政自由裁量权实则处分一定行政职权之权。行政主体的职权处分权一旦能够从理论上得到合乎逻辑的证明,其一旦能够成立就应该作为一种法律制度在行政法治中得到反映,应被国家法律作为一个重要的行政法制度确立下来。

  • 标签: 行政主体 职权可处分性 职权处分的法律限制
  • 简介:高校在对学生实施开除学籍的处分中,高校是法律法规的授权组织,具有行政主体资格,与学生之间形成的是外部行政法律关系.学生对高校给予的开除学籍处分不服的,可以提起诉讼,即高校处分权具有可诉性.

  • 标签: 高校 处分权 行政处分 可诉性
  • 简介:原有的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使党和政府几乎包办了政治、经济、社会等一切事务。权力过于集中,不仅会导致政府越位、错位、缺位,不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地方的积极性,而且容易引发新的社会问题和矛盾。政治体制改革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高度出发,对权力体系进行重新梳理,在重建权力结构的同时,让权力能够真正受到约束,让人民群众能够真正当家作主。

  • 标签: 权力 权利 分权
  • 简介:在西方自由主义或政治哲学领域中,洛克对分权思想有极大的贡献.但当下的学界对洛克的分权思想的分析有将其程式化的倾向.本文细致梳理了洛克分权思想中的若干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治秩序的合法性,必须依赖于理论的证明,我们只有细致梳理西方的思想学说才有可能使其成为我们本土制度建设的重要理论资源.

  • 标签: 分权思想 立法至上 行政权 对外权
  • 简介:经过对相关国家财政分权实践的考察,可以概括出财政分权的制度模式主要有两种,即对称型和非对称型。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复杂化的现实背景下,两种制度模式存在融合趋势。基于特定的政治文化和国家体制等方面的原因,中国应该选择非对称型作为未来财政分权的制度模式。

  • 标签: 财政分权 制度模式 对称型 非对称型
  • 简介:<正>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在我国,对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犯罪行为遭受物质财产损失的损害赔偿诉讼,是在实行刑事附带民事诉

  • 标签: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人民检察院 现行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民事起诉 其他组织
  • 简介:关于无处分权的合同效力问题,在学术界上一直众说纷纭。针对2012年6月5日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3条关于“无处分权的合同为有效合同”的规定,本文在三种物权变动模式的基础上力求对关于无处分权合同效力问题作出正确的解读。

  • 标签: 无权处分 物权变动模式 善意取得
  • 简介:在强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我们不再仅仅关注经济增长的速度,也开始关注经济增长中的环境代价.在此背景下,本文探究了财政分权的环境污染效应问题,实证结果表明,财政分权有助于环境的改善,但是政府间竞争会导致政府行为的扭曲.随着政府竞争程度的加剧,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的改善作用会被削弱.本文还运用博弈论解读了政府在环境治理问题上的行为选择,旨在找出解决政府间“趋劣竞争”的办法.

  • 标签: 财政分权 政府竞争 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