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8 个结果
  • 简介:丽江木氏土司共传袭23任,其世系则为21代。木氏奉行嫡长承袭制,但出现了弟袭兄职的例外,承袭的“任”与“代”不一致,加之木氏宦谱记载的差异,造成了许多论著和资料沿相引用中的混淆。木氏传袭宜以“任”计,不宜笼统地以“代”计;或以“共传世××代、××任”来表述,更为明晰。

  • 标签: 木氏土司 承袭 “任” “代” 问题
  • 简介:丽江木氏土司在滇西北控制时间长达470年,尤其明朝一代,其控制区域一度据有滇西北、川西南、藏东地区,一时成为西南地区最突出的一股势力.明政府在丽江设置丽江军民府,下辖四州一县,但实际控制区域远超出这一行政区域.木氏土司治边策略上表现为军事占领与移民控边相结合;以夷治夷与以夷制夷手段相结合;民族宗教与地方势力打拉相结合;国家战略与地方策略相结合等四个方面.因明代木氏土司的有效治边,为滇西北、川西南、藏东地区文化交融、民族杂居、国家认同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 标签: 木氏土司 对外拓展 治边 经略 文化影响
  • 简介:粉墙倒影小桥幽,溪柳毵毵涟漪柔。游客八方喧未止,商家千铺闹无休。

  • 标签: 诗词 文学 文学作品 诗集
  • 简介:<正>丽江古城的清晨,有一种圣洁、脱俗的美丽。阳光暖暖地洒向路的尽头,周围安静得只有自己与影子的低语。慢慢地踏行在斑斓的石路上,清新的空气环绕在身旁。路的深处,远远地远远地传来一声声悠远的驼铃声。小小的弄堂里,

  • 标签: 丽江古城 东巴
  • 简介:我最喜欢的是丽江古城里的水,在西北生活得久了,知道什么为渴望,第一回到昆山的周庄,见到流水穿街过巷,入院过墙,兴奋得大呼小叫,但周庄的水毕竟太软太柔,有一股鱼虾的腥味。丽江古城的水就不一样了,

  • 标签: 丽江古城 流水 周庄
  • 简介:初到丽江时我坚持认为,那些描写丽江美好的人,一定不是在冬天来的。先说酒店。酒店房间空调开到30摄氏度也只有微弱的风。服务员解释说,因为这里海拔太高,空调带不动。海拔再高些的地方,客房里都要放置火盆取暖。

  • 标签: 丽江 服务员 酒店 空调 海拔
  • 简介:丽江,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最好的地区之一,被誉为“东方瑞士”。鲜活运转中的古城、特色鲜明的纳西族东巴文化、众多的历史遗存、雪山、水渠、草甸等优美的自然景观……所交织而成的这方热土,将受到人类的倍加爱护和永远的关注……

  • 标签: 丽江 美丽 生态环境保护 东巴文化 自然景观 纳西族
  • 简介:两架水车吱吱呀呀地转着,周而复始,循环不已。这水车本该是立在乡间,立在麦地和稻田旁的。却在这都市里矗立着,在高楼下,在车道边。这就奇特,就引人注目。眼睛一亮,惊叹一声,站一会儿,照个相。这么高大的两架水车,骨架黝黑,轮轴上长了些青苔,戽水斗等距离安在轮圈上。水斗兜起水,向上,再向上,又在高处泼下,溅起了一串又一串水花。就是这样的两架水车,把新城和旧城分明地隔了开来。不过拐了个弯,风景就全不一样了。水车这边是大道通衢,车水马龙。绕过水车,高楼消隐了,车流退避了。时光回转,眼前是一派旧景。石路,

  • 标签: 《感受丽江》 散文 阅读欣赏 水车
  • 简介:这是一幅宛如清明上河图的古城——丽江!它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屹立在祖国西南的一角,它古老的东巴文化更是一块令中外赞叹的神秘瑰宝。

  • 标签: 丽江古城 清明上河图 东巴文化 西南
  • 简介: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唐崖土司城遗址位于咸丰县尖山乡东3公里处,是湘鄂川黔少数民族地区最典型遗址。该遗址始建于元代初期,历时470余年。鼎盛时期的唐崖”帅府”,规模宏大,气势恢弘,占地57.75万平方米,

  • 标签: 遗址 土司 纪实 图片 少数民族地区 鼎盛时期
  • 简介:丽江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只有一个字,那就是——静。丽江的景是静的,丽江的人是静的,丽江的花草树木也都是静的。我们住的地方,与其说是酒店,倒不如说是处于大森林中的几座小木屋。早晨,窗外的爬山虎静悄悄地向我道早安。一缕阳光透过天窗柔和地照在床上。打开门,院子里一阵玫瑰花的香气扑面而来,引着我走向小院。我静静地倚靠在园内的躺椅上,品着一杯淡淡的绿茶。

  • 标签: 花草树木 在园 第一印象 层层涟漪 画中 深蓝色
  • 简介:纳西语称丽江为“依古堆”,意为金沙江转弯的地方。长江第一湾位于石鼓镇境内。江面开阔,江流平缓,江边柳林如带,四周为层峦叠嶂的云岭山脉绵延环抱。层层梯田绕山坡,美丽富饶,享有“小江南”的美誉。

  • 标签: 丽江 名胜 石鼓镇 江南 江流 梯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丽江古城是举世罕见的拥有三项世界遗产(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东巴典籍文献世界记忆遗产)的地方,具有独特的山城之容和水城之貌,山美,水美,人美,建筑美,古城的韵味给每一位客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关键词】丽江古城;纳西文化;自然水体;城市格局  1997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次大会通过决议,将我国云南省丽江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与四川阆中、安徽歙县、山西平遥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笔者初次到丽江就被它深沉而古老的韵味所吸引,以下便是笔者所认识的丽江古城。  1多种文化交融的古老历史  古城始建于元初忽必烈南征云南大理之时,距今约有800多年的历史。曾是元代的路宣抚司、明代的丽江军民府、清代的丽江府的驻地。由于古城处于滇川康藏交通要冲,自清代初叶以来,商旅云集,各路马帮来往不断,木里,下关,大理,维西及中旬,拉萨等地客商汇集于此,交换各种土特产品及日用品,曾一度成为内地通达印度的重要集镇。著名的四方街、木府就是丽江古城兴盛历史时期的最好见证。到了清代末年,已形成了以丽江古城为中心的各种专门的手工行业作坊,较为突出的有:银器加工、铜器加工、皮革加工、纺织、制陶等。

  • 标签: 丽江古城 古城赏析
  • 简介: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直到中华民国建立,滇西土司制度仍保存完整。民国政府对这一制度采取了渐进的改土归流,虽然最终没能彻底革除土司制度。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动摇、瓦解了这一制度。土司的许多权力被新型管理机构或共同或单独行使,土司制度也逐步向国家统一行政建制过渡。这为解放初期滇西改土归流的彻底完成准备了条件,也提供了历史借鉴。

  • 标签: 云南省 土司制度 改土归流 南甸土司
  • 简介:在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秉持"有教无类"的原则,不断对边缘地区进行濡化和治理是完善和巩固大一统的必要手段。在这一过程中,对边远地区的"隙地",中央政权一时难以到达,往往采用"齐政修教、因俗而治"的策略,通过"羁縻制度"、"土司制度"等特殊治理方式实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理想。武陵民族走廊位于中国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自古就是连接大西南与中原的通道。元明清以来,中央王朝在武陵民族走廊设立诸多土司,按照“汉不入峒、蛮不出境”的政策,对土司内外的人群流动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 标签: 民族走廊 因俗而治 中国传统政治 边缘地区 莫非王土 施州卫
  • 简介:摘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甸土司衙署是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汉式土司衙署建筑群,是研究云南乃至整个西南地区土司制度的珍贵历史文物建筑,建筑群内保存完整戏台是展示土司制度时期的傣戏文化中心。本文以滇西地区傣戏为载体,通过深入剖析南甸土司时期傣戏的形成和发展,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安定和团结的大好现象,这样的社会历史环境,是一片欣欣向荣,司民共舞的安乐地区,说明了土司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认可,对滇西土司制度下傣戏社会发展打下了稳定的基石。同时启示我们保护、挖掘、传承、发展好滇西地区傣戏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 标签: 南甸土司 傣戏 分类 传承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