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现代设计建立在历史发展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想要了解传统造物思想对现代设计的现实价值,不可避免的要去回顾历史上具有代表新阶段的造物形式,这种追寻设计“本源”的方式,或许可以从原始社会状态直接过渡到现代社会生活环境的翁丁找到启迪。

  • 标签: 传统器物 设计 传承
  • 简介:摘要欣赏能力是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是尤为重要的。新一轮课改,带来了美术“欣赏·评述”领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本文以学生器物欣赏教学为依托,从“视觉欣赏”、“视觉表达”、“视觉联想”三个核心指向展开多方法、多领域、多角度的体验活动,并践行在群体互动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视觉体验中获得视觉观察、视觉感知、视觉分析、视觉理解的视觉思维能力并乐于表达。

  • 标签: 多维 视觉体验 传统器物 欣赏能力
  • 简介:对InGaAsP/InGaAs组成的超晶格,基底为InP的固体微制冷器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热电和热电子转换同时存在于超晶格微制冷器中。提出了简化后的物理模型,具体分析了影响热电转换效率的热阻和电阻、制冷影响因素和误差等因素,计算结果与实际器件接近。

  • 标签: 超晶格 热电 热电子 微制冷器
  • 简介:2001年12月,福建泉州北门街工地出土了一批窖藏中外银元,经过整理发现,这批银元的铸期为1881~1934年间。其中有民国时期孙像开国纪念币31枚,孙像23年帆船币2枚,袁像银币103枚;墨西哥鹰洋6枚;英国贸易银币55枚,英国爱德华七世头像银币1枚;法属贸易银币8枚;日本明治银元76枚,

  • 标签: 银币 出土 泉州 2001年 1934年 民国时期
  • 简介:碑刻文献作为重要的“同时文献”,未经改动,相比经过历代搌转传抄的传世史书,更为真实可靠.利用碑刻文献可正史之讹,补史之缺.本文通过出土碑志来补正《魏书》记载之误,以使这些宝贵的文献材料得到更为科学有效的利用.

  • 标签: 碑刻文献 碑志 《魏书》 补正
  • 简介:广东出土明代戏文共计两部,为嘉靖抄本《蔡伯皆》与宣德抄本《金钗记》。学界对广东出土明代戏文的研究取得较大的成就,将《蔡伯皆》与《琵琶记》进行对比,从而探寻出其与高明原作之关系。又明确了《金钗记》的戏曲史地位及故事流变情况等,但目前的研究仍有部分问题存在争议,未有定论。广东出土明本戏文的研究仍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和研究空间。

  • 标签: 广东 明代 戏文 《蔡伯皆》 《金钗记》
  • 简介:红山文化是距令约6500~6000年、主要分布在我国辽宁省西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在红山文化晚期出土了大量造型奇特的精美玉器,如玉猪龙、卡鸭形佩、玉鹰佩、玉凤佩、勾云形佩、马蹄形器等,这些玉器在史前玉雕史中占有十分光彩的一页。迄今为止,在陕西境内也发现了3件较为典型的红山文化玉器。

  • 标签: 红山文化 玉器 出土 陕西 新石器时代文化 内蒙古自治区
  • 简介:五.人物纹人物纹有仕女、官员、童子等。纹饰画面有群仙祝寿、玉女献桃、仕女秋千、童子戏莲等。出土织物中(除童子外)人物纹饰较少,一般人物纹都是主题纹饰。

  • 标签: 出土 纹样 丝织 定陵 人物 纹饰
  • 简介:通过对器物层次的礼的研究,来探讨礼背后所蕴涵的权力问题,并进而认为,器物之礼不仅彰显着权力关系,而且还论证了这种权力关系配置的正当性。

  • 标签: 器物 权力 正当性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和逻辑分析法,通过对舞狮文化中壮族狮子与南北狮子外貌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深入探讨舞狮器物与地域文化的差异。研究表明:壮族舞狮是一项充满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所舞狮子的样貌特征是对狮子形态不同的艺术诠释,更是其民族风情、哲学伦理、地域特点及文化特质的具体体现。

  • 标签: 壮族舞狮 器物文化 文化特征
  • 简介:2013年5月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工业园区出土明代墓志一方,文章对照拓片进行全面录文,并对相关历史史实进行简要探索,以期有助于阜阳乃至皖北历史文化的深入考察,为相关延伸研究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 标签: 阜阳 明代 墓志 亓涣
  • 简介: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有一些词语“字面普通而义别”,乍看起来好讲,其实不然,这些词语往往困扰着学者们,成为汉语史和敦煌吐鲁番学史上聚讼纷纭的公案。文章拈出“件”“彼”“扳”“定”四词进行考证,指出其意义分别是“逐一罗列”“您”“攀”“居住”。

  • 标签: 吐鲁番文书 词语 新考释
  • 简介:叶县文集遗址位于河南省叶县常村乡文集村,是近年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而抢救性发掘的一个重要文物保护项目。2006年5月至2008年10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平顶山市文物局、叶县文化局对文集遗址被南水北调主干渠占压部分进行了较长时间与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达11300平方米。

  • 标签: 文集 叶县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文物考古研究所 瓷器 出土
  • 简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发掘的虢国贵族墓地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器。通过对其中几件堪称佳作的玉鹿作品的比较研究.揭示了当时制作玉器的精湛技艺。对两周史、玉器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虢国墓地 出土玉鹿 比较 研究
  • 简介:本文对曹操高陵刻字石牌与汉画像石的创作技法、艺术风格等方面,分别进行了较为详实的分析评论,指出了它们与同时代经典作品之间的异同关系,并对书风在大格调一致前提下受创作状态影响而出现的个体变势进行了针对性描述。

  • 标签: 曹操高陵 书画遗迹 艺术风格
  • 简介:宋代是我国陶瓷烧造的鼎盛时期。宋代景德镇窑在前代青瓷和白瓷生产的基础上,创烧出独具风格的青白瓷,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有白,白中泛青,故称为“青白瓷”或“影青瓷”。

  • 标签: 青白瓷 宋代 出土 鼎盛时期 景德镇窑 青瓷
  • 简介:<正>1987年5月5日下午,我校西山体育馆基建工地,发现古代砖室墓一座,因墓室已被损坏,故其年代不详。墓室中随葬品不多,主要是一面圆形带柄铜镜,此镜直径为14.5cm,厚约0.3cm,柄长、宽各为12.5cm和3.6cm,

  • 标签: 西山 砖室墓 随葬品 柄长 北宋 铜镜
  • 简介:用于梳妆理容的铜镜早在四千年前的齐家文化时期就已出现,作为生活用品,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直接而鲜明的反映出时代的社会生活和风俗时尚。铜镜的发展演变经历了春秋战国的勃兴,汉唐的繁荣,延续列宋元明清的流变,直至被玻璃镜子所替代,其历史传承,从一个独特角度反映出中华民族物质文化发展史。

  • 标签: 铜镜 大连地区 综述 出土 生活用品 文化发展史
  • 简介: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有20件《诗经》写本,可缀合成15件,主要为两晋至隋唐写本,是研究中古时期《诗经》文本的重要资料,可作为敦煌《诗经》写本的有效补充,可据以考知《毛诗》经传之原貌,可据以息前贤之争讼,可据以考见《诗经》传本之异文。

  • 标签: 吐鲁番 写本 诗经 异文 价值